?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土壤中的環境歸趨及對非靶標生物的毒性效應研究進展

2022-06-16 16:27潘莉璇毛連綱張燕寧朱麗珍蔣紅云張清明劉新剛
現代農藥 2022年3期
關鍵詞:半衰期代謝物靶標

潘莉璇,毛連綱,張 蘭,張燕寧,朱麗珍,蔣紅云,張清明,劉新剛

(1.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2.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北京 100193)

新煙堿類農藥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殺蟲劑種類之一[1]。該類殺蟲劑對昆蟲中樞神經系統的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具有高度親和性,促使昆蟲神經元亢奮,從而造成昆蟲在短時間內死亡[2]。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高效、廣譜的殺蟲活性,其發展速度快、應用范圍廣、在全球市場上占有率高,且與傳統的殺蟲劑無交互抗性,可通過內吸、觸殺和胃毒等多重作用防治害蟲,通常以莖葉噴霧、土壤處理和種子包衣等多種方式被應用于生產實踐。

噻蟲嗪和噻蟲胺均為第二代新煙堿類殺蟲劑。其中,噻蟲嗪由瑞士諾華公司研發并上市,而噻蟲胺由德國拜耳公司和日本武田公司開發并上市[3]。噻蟲嗪具有殺蟲活性高、殺蟲譜廣及與環境相容性好等特點,可以取代高毒性且殘留期長的有機磷、有機氯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噻蟲胺是噻蟲嗪的主要代謝物,具有與噻蟲嗪相似的殺蟲活性,兩者均可用于水稻和果蔬上飛虱和蚜蟲等害蟲的防治[4]。噻蟲嗪和噻蟲胺的理化性質[5-6]詳見表1。

表1 噻蟲嗪和噻蟲胺的理化性質

根據中國農藥信息網(http://www.icama.org.cn/),本文對噻蟲嗪和噻蟲胺單劑及其混劑的登記情況進行了查詢(截至日期:2021年10月13日),詳見表2。

表2 噻蟲嗪和噻蟲胺的登記情況

農藥被施用至農田中后,土壤會承載大部分的殘余農藥,這對土壤環境造成嚴重威脅。由于新煙堿類農藥具有相對較長的土壤降解半衰期,在土壤環境中大量頻繁地應用此類農藥,可能會導致該類農藥在土壤中累積。新煙堿類農藥通過吸附、解吸和降解等環境歸趨在土壤中不斷積累,將會增加對蚯蚓等土壤非靶標生物的環境暴露風險[7],從而導致非靶標環境生物的繁殖力下降甚至死亡,破壞水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降低地下水的安全性等環境問題[8]。本文將通過綜述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農田土壤中的降解、吸附環境行為及主要影響因素,并概述兩者對不同環境非靶標生物的影響,從而為這2種新煙堿類農藥的科學合理應用和規避環境風險提供一定的指導。

1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土壤中的環境行為

1.1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土壤中的降解

1.1.1 土壤降解半衰期

土壤生態系統是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9],農藥被施用于農作物后,其中的大部分會進入土壤環境[10]。噻蟲嗪和噻蟲胺在不同條件、不同地域土壤中的半衰期存在較大差異,但目前尚無統一的數據,初步推測可能與農藥的施用量以及土壤環境條件的差異等因素有關。

噻蟲嗪的土壤降解半衰期。噻蟲嗪在實驗室條件下的土壤降解半衰期為34~353 d,在田間土壤中的半衰期為7~109 d[11]。Hilton等[12]通過在歐洲多地的田間試驗并轉換為20℃標準條件后得到噻蟲嗪的田間土壤半衰期為7.1~92.3 d。噻蟲嗪被應用于我國不同作物上后,其在農田土壤中的半衰期為3.7~22.4 d[13-20](表3)。

表3 噻蟲嗪在我國農田土壤中的殘留量及半衰期

噻蟲胺的土壤降解半衰期。噻蟲胺是噻蟲嗪在土壤中的主要代謝物。與噻蟲嗪相比,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更長。噻蟲胺在實驗室條件下的土壤降解半衰期為143~1 001 d,在田間土壤中的半衰期為277~1 386 d[11,21]。噻蟲胺被應用于我國不同作物上后,其在農田土壤中的半衰期為5.92~90.0 d[22-26](表4)。

表4 噻蟲胺在我國農田土壤中的殘留量及半衰期

1.1.2 土壤降解方式

噻蟲嗪和噻蟲胺在土壤環境中的降解方式包括光解、水解和微生物降解等。其中,微生物降解是其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方式[11]。

光解。Li等[21]通過比較不同波長光照對噻蟲嗪和噻蟲胺在土壤環境中光降解的影響后發現,中波紫外線B(UVB)在其光降解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而可見光和長波紫外線A(UVA)的影響不顯著。于自然光照條件下,噻蟲嗪和噻蟲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別為88~103 h和97~112 h,而在沒有土壤的自然光照條件下,噻蟲嗪和噻蟲胺的光降解會明顯加快,半衰期僅為10和13 h[21]。此外,噻蟲嗪有3種光降解產物,噻蟲胺有4種光降解產物。其中,噻蟲胺是噻蟲嗪的光降解產物之一。相比在土壤中直接施用,在地上部噴施噻蟲嗪和噻蟲胺,兩者在到達土壤表面后更容易被光解。同時,由于光解只發生在距離土壤表面1~5 mm深處,因此噻蟲嗪和噻蟲胺在土壤中的光解行為通??珊雎圆挥媅9]。

水解。溫度、pH、金屬離子和氧化物等因素均會影響噻蟲嗪和噻蟲胺的水解[27]。溫度越高,噻蟲嗪和噻蟲胺的水解速率越大。噻蟲嗪和噻蟲胺的水解機理均為堿性水解(圖1),即水解速率隨pH值的升高而加快[7,27]。噻蟲嗪和噻蟲胺在中性及酸性條件下難以水解,如土壤中腐殖酸自身的酸性會抑制其水解,還可以通過氫鍵等作用將其吸附而減弱水解能力[27]。Cu2+通過在水中形成活性更強的親核試劑金屬羥基絡合物而催化其水解;Fe(OH)3中的Fe可以與C=N基團中N上的孤對電子配合,使其更易受到OH-的進攻而發生水解。

圖1 噻蟲嗪和噻蟲胺的水解機理

微生物降解。菌屬、土壤溫度、濕度、pH、有機物含量以及土壤水中的有機碳濃度等多個因素均會影響噻蟲嗪和噻蟲胺的微生物降解,從而影響其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28]。目前發現的有效降解噻蟲嗪和噻蟲胺的土壤微生物為變形菌門和放線菌門,利用其作為碳源和氮源,通過硝化還原等途徑可實現微生物降解[29]。例如,根瘤菌Ensifer adhaerens TMX-23可以通過硝化還原途徑將噻蟲嗪轉化為亞硝基、亞氨基和尿素[30]。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通過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進而影響土壤中酶的活性,最終間接影響到微生物對噻蟲嗪和噻蟲胺的降解[28],但目前關于噻蟲嗪和噻蟲胺微生物降解途徑的相關研究較少[31]。

1.2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土壤中的吸附

噻蟲嗪和噻蟲胺在農田中通過莖葉噴霧、種子包衣以及土壤處理后,僅有少部分的有效成分可以被作物吸收,大部分的有效成分會分散到更廣泛的環境介質中。土壤吸附能夠反映農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土壤對農藥吸附能力越強,農藥的移動擴散能力越弱,農藥危害環境的影響越小。

除了農藥自身的結構和性質,土壤的質地、有機質含量、pH、溫度、含水量等均會影響土壤對農藥的吸附。張鵬等[32]通過振蕩平衡法等比較了噻蟲嗪在不同類型土壤中的吸附性,結果發現黏粒含量是影響土壤吸附藥劑的最關鍵因素,而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影響次之。吳俊學[31]通過溫室土柱試驗模擬田間環境,發現種衣劑噻蟲嗪在有機質含量較低且持水量較高的粘土柱中吸附性差,遷移能力強,降解速度快;在有玉米植株的環境體系中,噻蟲嗪在土壤中的吸附性會增強,遷移能力減弱,降解速度下降。吳文鑄等[33]通過室內模擬試驗,研究了噻蟲胺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結果發現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影響土壤吸附的主要因素,其次因素是土壤質地。

2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對土壤非靶標生物的影響

2.1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對蚯蚓的影響

蚯蚓是土壤中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研究人員可以通過蚯蚓的生態毒理試驗來診斷土壤的污染狀況[34]。王彥華等[35]通過人工土壤法試驗發現,噻蟲嗪對赤子愛勝蚯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很低,在7和14 d的半致死濃度(LC50)均大于1 200 mg/kg。查詢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環境毒性數據庫(https://echa.europa.eu/),發現噻蟲嗪對赤子愛勝蚯蚓的急性毒性同樣很低,14 d的LC50值大于1 000 mg/kg;對赤子愛勝蚯蚓的慢性毒性(56 d)最大無作用濃度(NOEC)為0.68 mg a.i./kg;對蚯蚓田間試驗(337 d)無可觀測生態不良效應用量(NOEAER)為0.133 mg a.i./kg。查詢ECHA環境毒性數據庫,發現噻蟲胺對赤子愛勝蚯蚓的急性毒性很高,14 d的LC50值為13.21 mg/kg;對赤子愛勝蚯蚓的慢性毒性(56 d)NOEC值為0.2 mg a.i./kg;對蚯蚓田間試驗(365 d)NOEAER值為0.15 mg a.i./kg。綜上所述,噻蟲胺對蚯蚓的急性毒性要明顯高于母體噻蟲嗪,而噻蟲嗪對蚯蚓的慢性毒性和田間試驗毒性與噻蟲胺差異不大,僅略低于噻蟲胺,這可能與噻蟲嗪在土壤中會代謝為噻蟲胺有關[36]。

2.2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對其他土壤生物的影響

噻蟲嗪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影響日本弓背蟻(Camponotus japonicus)的招募與親系識別行為,影響螞蟻社會種群的穩定與發展[37]。在果園施用噻蟲嗪,其在5 d內會顯著抑制土壤蜘蛛類和甲蟲的種群數量,導致生物多樣性指數降低[13],但在長期暴露試驗(28 d)中未發現噻蟲嗪和噻蟲胺對土壤中甲螨存在負面影響[36]。此外,查詢ECHA環境毒性數據庫,發現噻蟲胺對土壤中白符跳蟲(Folsomia candida)的慢性毒性(28 d)NOEC值為0.32 mg a.i./kg。

3 討論與展望

噻蟲嗪和噻蟲胺藥劑的大量使用,將會影響到環境非靶標生物的安全。如何科學使用合適的農藥劑型與施用方式已成為規避和降低其環境風險的重要策略。為了規避和降低新煙堿類農藥對蜜蜂的風險,相比常規葉面噴霧,會優先選擇土壤灌根或播種期緩釋顆粒撒施,通過提前施藥來避開花期用藥,從而降低其對蜜蜂的潛在風險。然而,噻蟲嗪和噻蟲胺的土壤施藥方式在降低了其對蜜蜂的環境風險的同時,可能會增加對蚯蚓等土壤非靶標生物的環境風險,因此如何更好地規避和平衡環境風險,從而延長農藥老產品的使用壽命已成為目前農藥應用中的難題。

不同的土壤類型和作物種類等均會影響噻蟲嗪和噻蟲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而目前關于噻蟲嗪和噻蟲胺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徑和速率的研究較少,也缺少對其毒性作用機理、生態風險評價、生物富集以及微生物降解的深入研究。此外,我們還需要重視噻蟲嗪與其他農藥對環境生物的聯合毒性作用,即復合污染問題[38]。下一步,需要深入開展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對蚯蚓等土壤非靶標生物的作用機理研究,并優化暴露模型參數,更加科學地評估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對非靶標生物構成的潛在危害及生態風險。

猜你喜歡
半衰期代謝物靶標
納米載體可緩解農藥對靶標作物的負作用
揭示晝夜節律對玉米蛋白質與代謝組學的調控對雜種優勢的貢獻(2020.10.3 eplants)
靶標評改,讓習作評改有序更有效
新殺菌劑靶標和先導化合物的探索
基于CNKI數據的歷史學學科半衰期探究*
酸堿條件對枯草芽胞桿菌FJAT—14254代謝物產生的影響①
腸道差自閉癥風險高
高中化學試題中的半衰期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我國化學學科半衰期分析
我們的呼吸“指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