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武術文化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的價值及路徑研究

2022-06-17 22:59郭海蓮
體育時空 2022年10期
關鍵詞:武術文化路徑研究校園文化

郭海蓮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098-02

摘? 要? 中華傳統武術是以中華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技擊方法為基本內容,以套路、對抗為主要運動表現形式的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武術的育人功能是新時代體育文化發展的要求,也是構建校園文化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武術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校園文化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有特色的高職院校。

關鍵詞? 武術文化? 校園文化? 路徑研究

一、引言

隨著國家教育部對高職院校的教育及體育教育提出新要求,高職院校體育文化逐漸繼續被重視,中華傳統武術作為曾經的“冷門”民族傳統文化,現在要被作為傳統文化的主要抓手來抓。那么如何將中華傳統武術的精髓融入到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之中,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浙江省,已經有幾所高職院校的武術文化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初有建樹。但是還稍顯不足,需要進一步去開拓和加強。

二、當前高職院校武術文化的建設現狀

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傳承及傳播者,根據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敏感性進行不同武術精神元素的培養,可以達到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目的,但現實中不論是義務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的武術教學,基本是以武術技能技術的教學為主,對武術文化的精髓、武術所蘊含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氣節涉獵的較少。經調查浙江省48所高職院校,其中28所學校有武術相關體育課程,相對于整個高職院校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因此,為了響應國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要求,弘揚我國傳統武術文化,需要加大力將武術文化融入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如此有利于培養出具有民族氣概、愛國精神的大學生。

三、傳統武術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價值

(一)有利于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武術育人功能

中華傳統武術是以中華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技擊方法為基本內容,以套路、對抗為主要運動表現形式的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作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生存技能,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了維系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武術中的“武”字,體現了我們擁有維護自身安全和權益的實力。修習武術,是讓我們從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第六大條提出了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認真梳理武術、摔跤、棋類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因地制宜開展傳統與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活動,并融入到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機制,形成中華傳統體育項目競賽體系等內容。2020年1月8日,武術被列入第四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2021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經研究,決定成立教育部中國武術教育指導委員會。這些文件的相繼形成,足以可見中共中央對中華傳統武術的重視。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武術的育人功能,是新時代體育文化發展的要求,也是構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撰寫本論文有它的與時俱進的現實意義。

(二)有利于強化校園文化育人功能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也是在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等條件下,由學校廣大師生在實踐過程中共同創造的體育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將傳統體育文化應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能夠有效轉變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認識,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體育運動真正成為學生專業發展及社會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校園體育文化又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對學生有潛移默化、耳濡沫染、暗示性和滲透性。它是在具體可感的體育活動中通過統一的規則,規范的行為,嚴密的組織和一些規則規范,使參與者和觀賞者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接受校園體育文化的教育,并逐步內化為行為、習慣、意識的教育過程??傊?,校園文化所產生的效應,會使學校成員自覺地將自己和學校融為一體,形成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產生激勵、進取、令人振奮、催人上進的教育力量。強化校園體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當前學校教育與時俱進的新舉措,是促進校園文化發展和建設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的重要途徑。

(三)有利于打造傳統武術特色項目,協同校園文化發展

在當前的校園文化建設發展的過程中,體育能讓學生向更高、更快、更強發展,成長為新時代的社會接班人。有了堅實的身體機能儲備,走入社會后才會有強健的體魄去打拼。要想學生在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需要建構適合學生發展的校園文化體系。那么體育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將有特色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貫穿在體育教學與課外訓練當中,形成“一校一品”的武術項目特色學校。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學校上下聯動,建立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機制,把傳統武術項目引入學校。實行全校師生總動員,共同學習武術這項體育運動項目,并打造出具有中華傳統特色的優勢項目。形成競賽機制,引進優秀的武術冠軍或者教師,培養出高水平的競賽團隊。這樣既達到全校師生健身的目的,也豐富了校園文體生活,同時營造了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如此能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體質的現實意義。

四、傳統武術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途徑

(一)傳統武術引進校園,傳承文化強健體魄。

在90年代,高校校園的公共體育課基本以田徑、操舞類、三大球、三小球為主要鍛煉項目。武術作為民族傳統項目有些被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是武術項目精通的不多,開展起來有困難。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武術沒有作為競技項目去普及,導致學校層面也不會特意去重視。自20年代末,武術逐漸被眾人熟知并傳承,有了各種競技比賽,包括國際上的比賽。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校里面逐漸開始有了較高水平的武術教師,也有了武術項目的逐步推廣。但據調查,到現在為止,也只有60%不到的學校開設了武術專項課程。當前,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將武術引進校園,打造武術這個傳統特色項目就顯得尤為重要。將以太極劍、太極扇、刀、槍、棍等器械為主;以長拳、太極拳等徒手為主的武術套路項目在校園普遍開展,而不僅僅是將學生置于到學習武術的環境當中、定時、定點地給予武術輔導,從而達到全校普及,形成武術文化,傳承武術文化,領悟武術文化精髓,提升人文素養,強身健體。

(二)打造武術特色項目,形成“一校一品”的課程特色

以武術項目為依托,將課程思政融入體育教學,形成“一校一品”的武術特色課程。在體育教育方面,將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與創新,技術技能的教學和理論的教學全方位結合起來,突出武術的文化精髓。教學方法上由簡到難,由易到繁,循序漸進的進行。讓學生從最開始對武術的不了解,到逐漸熟悉及領悟中華傳統武術的尚武精神、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融入課程思政案例,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奉獻社會和國家的精神動力。

(三)加強校園體育文化構建體系,形成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可以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團結協作的精神、遵守規則的意識。上下齊心協力,并基于育人功能設計和落實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體系,才能培養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據調查,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體育局將學校的體育工作納入“校長杯”的評價,其中包含了學校體育的場館建設、競賽成績、科研成果、課程思政建設等。將學校的場館建設、體育教學工作、體育文化氛圍的營造、體育特色項目的打造,體育專項科研機構的建立等作為主要抓手來抓,構建完善的校園文化體系,促進學校的文化發展,建設特色名校。

(四)豐富校園文化內容、提升校園文化內涵

建設互聯網+武術,深化“文化育人”。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去實現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播。一是利用校園廣播、微信平臺、學習強國等多媒體手段,對學校的武術項目進行廣泛宣傳。二是在學校開展全校性質的武術項目比賽,如以太極扇比賽為內容的主題運動會。三是形成全校性質的武術鍛煉項目,師生共同參與的太極拳。采用比賽的形式,互相促進,共同進步。比賽形式可以多樣化,如班級之間、系部之間、高教園區之間等均可進行。四是承辦大型武術比賽,促進武術文化的宣傳,提升競技水平的同時,宣揚武德精神,打造武術特色院校,凸顯學校的體育文化特色,提升校園人文素養。五是在校園的環境營造中隨時可見武術文化的相關宣傳圖片、標語、宣傳詞等,給予學生耳濡目軟的熏陶環境,隨時隨地可以了解武術文化,促進武術文化的滲透。

五、結論與建議

作為中國文化寶藏的傳統武術,在其發展過程中,社會與時代的價值需求成為其發展的主要動力和創新的主要標準,傳統武術也因為能夠滿足所處時代的需要而獲得蓬勃發展。然而時至今日,在新時代的中國社會發展中,原本應該承擔起一份責任的傳統武術面臨諸多困境。傳統武術需要發展,需要在堅持技擊的本質、傳承優秀民族文化與弘揚民族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積極創新,唯有這樣傳統武術才能夠逐漸破解自身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新時代完成自我發展,首先需要在教育中實現責任擔當。在當今高職院校的建設當中,把武術傳統特色文化融入到校園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形成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真正成長為國家未來建設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陳繼輝.中華武術傳統體育資源對建設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研究[J].體育風尚,2020(05):105-106.

[2]董躍春.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體系建構路徑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07):49-52.

[3]買佳.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提升的融合研究[J].體育師友,2019(10):65-67.

[4]劉雪光、陳霞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高校人文素養教育與協同育人的路徑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20(06):101-104.

[5]王光元.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11):101-103.

猜你喜歡
武術文化路徑研究校園文化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與西方騎士精神比較研究
影視傳媒對武術文化傳播的影響研究
敦煌古代武術研究綜述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