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生態體育旅游發展熱聯想與冷思考

2022-06-17 22:59郭宏強黃潔清
體育時空 2022年10期
關鍵詞:體育旅游鄉村振興

郭宏強 黃潔清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186-02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體育旅游產業為研究對象,探究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機遇與挑戰,提出未來發展路徑。研究認為:(1)發展體育旅游可以促進鄉村體育文化傳承,推動體育產業發展,順應國家政策需要;(2)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生態危機,產業模式不匹配,政策設施不完善。本研究旨在為完善鄉村體育旅游產業,助推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思考。

關鍵詞? 鄉村振興? 體育旅游? 休閑體育產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當前鄉村發展的問題制定了“鄉村振興戰略”,圍繞鄉村振興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形成了全面而系統的鄉村振興思想,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1]。我國三農問題不容忽視,三農中農業收入降低、二三產業占比較低的問題尤為嚴重,亟待解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與鄉村實際相結合,為尋求新型農業提高二三產業比重出謀劃策。從宏觀層面來看,發展鄉村生態體育旅游順應國家頂層設計,有利于全民健身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中觀層面來看,生態體育旅游吸引游客和村民參與到體育中來,有利于大眾體育的發展和社會和諧。從微觀層面來看,發展鄉生態體育,有利于第一產業農業轉型升級,二三產業占比擴大,村民經濟收入提高等積極導向。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背景,以生態體育旅游的多重功能為邏輯起點,提出生態體育旅游作為鄉村發展的新興模式,希冀為鄉村振興提供有益參考。本文梳理了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生態體育旅游的積極影響,對其在生態、經營模式、基礎設施和政策四個方面的問題進行探究并尋找發展路徑,為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生態體育旅游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一、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體育旅游產業相關概念

(一)鄉村振興戰略

三農包括農業、農村和農民。為解決三農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于2017年10月18日做出重要講話,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其內容與目標為脫貧攻堅提供了理論依據。2020年脫貧攻堅取得了偉大勝利,成果來之不易,需要不斷鞏固。鄉村要振興提出發展新型農業,擴大二三產業比重。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鄉村振興戰略關系到三農問題能否突破,關系到農村經濟能否發展,作為處理鄉村問題的總抓手,需要不斷落實與踐行。

(二)生態體育旅游產業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產業融合成為時代的趨勢,涌現了一批新興的產業。全民健身戰略的背景下,體育旅游產業作為生態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交叉融合產業,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上發揮突出作用[2]。生態體育旅游區別于普通的旅游,生態特點得以彰顯,不僅滿足了游客的運動需要,同時發揮旅游產業獨特的優勢,生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順應時代潮流,在大健康,體育強國的背景下農村生態體育旅游值得我們重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落實鄉村振興的偉大勝利,要充分發揮鄉村生態體育的優勢,開發體育與旅游資源。

二、鄉村體育旅游的熱聯想

(一)體育旅游助力鄉村體育文化傳承

我國農村歷史周期長,民族眾多,形成的民俗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性,尤其是體育文化。鄉村體育文化是體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游牧民族體育為主項目的赤峰沙漠旅游區等。體育旅游以生態體育為載體,以傳承鄉村體育文化為媒介,通過休閑娛樂為手段,對于體育文化傳承具有促進作用。游客在領略鄉村風土人情的同時,參與到民俗體育項目中,了解背后項目的起源,深刻感受體育與文化的魅力。鄉村體育文化的繼承與發揚離不開個體的參與。一方面,從物質層面來說,體育文化帶給我們生產質量和生活質量的改變;另一方面,從精神層面來說,體育文化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文化自信乃至民族自信。鄉村體育文化不僅是體育旅游的財富,還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石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二)體育旅游推動鄉村體育產業發展

體育旅游因其獨特的民俗體育項目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賣點,吸引無數游客參與。經營過程中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增加可觀的收入并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個體生活質量的提高帶動了鄉村經濟發展,從而減小城市與鄉村的貧富差距。目前,體育+、旅游+進入鄉村這個大背景,服務于鄉村體育產業發展。研究表明,嵩山在未開展旅游業前是以農業為主的窮山村,人均年收入為30~50元,借助少林寺以及山區風景的體育與自然資源開發了旅游業,伴隨著游客的迅猛增加景區有關衣食住行的服務業,以及農產品加工、雕刻、武術器械加工等第二產業也得到迅猛發展,實現了三大產業的融合與升級,經濟得到迅速發展[3]。具體而言,體育旅游經濟作為農村經濟的新興部分,讓農村不再只依賴第一二產業的同時,提高第三產業服務業的比重和質量,這對于鄉村工業化向現代化轉型至關重要。

(三)鄉村體育旅游促進居民身心健康發展

如今,人們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社會常態,追求健身、娛樂休閑一體化的旅游需求逐年遞增。鄉村體育旅游這種新興的產業模式應運而生,鄉村體育旅游將新時代五大幸福產業相融合,打造了集體育、健康、旅游、文化與養老為一身的多元功能平臺,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一方面,游客積極參與到民族體育項目中,體質和體育意識得到增長;另一方面,游客參與體驗服務過程中健身觀念得到改變,化被動健身為主動、有效、有考量的健身。體育旅游作為常態、時代之驅,引領人們向更高層次追求,推動人們關注自身健康。體育旅游作為順應體育強國、全民健身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頂層設計引領人們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鄉村體育中來。

三、鄉村體育旅游的冷思考

(一)鄉村特點與經營模式不匹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鄉村體育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跟風現象,即將城市模式、其他鄉村經營模式生搬硬套,鄉村體育旅游脫離了鄉村的現狀,不依據地域生態特點,只追求社會熱點。許多博眼球的建筑設施在游客游覽完遭到冷落,修建的舞臺和運動設施做不到循環利用,場館利用率造成了很嚴重的經濟損失。開發不注重保護,許多遺跡古址被流行元素改的不成樣子,鄉土氣息被城市風氣代替,許多人文地貌都遭到了破壞。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現代元素和城市模板融入鄉村體育旅游,景觀賣點千篇一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開發鄉村資源不能違背自然規律,追求觀賞性和藝術性不能犧牲生態為前提。如果把握不好利益與生態環境的度,總是唯利益為導向而不注重開發后的維修和保護,生態自然將會受到無法逆轉的破壞。

措施:生態體育是人與自然的結合,利用山水田林湖草沙等農村自然要素服務于人的養生、健身、娛樂、旅游、觀光等體育或“體育+”的多類別、多層次需要[4]。園區設立獨立吸煙室和垃圾分類箱,工作人員可穿帶有提示性標語的工作服,提供消費者自覺意識。設置生態監察、管理小組,管監分離。定期對園區進行監督、評分和日常維護,保障原住民和游客安全,修舊如舊,維修時保留傳統建筑風格。不能一味開發,還要加強對于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并選擇消費者熱衷且具有文化特色的體育項目。

(二)經營模式單一,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

大部分鄉村經營旅游產業過程中都會把眼光放在人們最熱衷的體育項目上。馬拉松賽事居民參與人數多,但是對場地和組織管理人員要求很高,對經營模式的效仿無法保證人員的專業性,不利于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消費者年齡跨度大,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需求不同,年輕人主要以娛樂休閑為主,注重參與感,愿意主動挑戰。老年人注重養生,更加追求精神層面的追求,參與項目難度不宜過大。

措施:充分挖掘消費者多元需求,結合自身鄉村生態特色,探索旅游產品的多元功能。如文化民俗型選擇民族特色體育項目,配備專業人員帶領游客手把手體驗和教學,在感受體育項目的同時也會有專人講解背后民族的文化和運動項目的起源,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以消費者需求理論為理論依據,從吸引力體驗感專業性服務導向等各個方面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充分充分挖掘體育功能與價值,文化功能與價值,旅游功能與價值。

(三)多元主體協同不足,治理效能低下

長期以來,我國鄉村體育旅游由于缺乏科學規劃,出現體育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導致生態失衡,資源利用率低導致成本過高,因而出現體育旅游產品單一、重復,嚴重制約了鄉村體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政府稅收補貼扶持等方面制度政策尚不完善,有待提高。某些開發商以利益為第一導向,將客戶服務拋之腦后,服務質量低游客體驗差,不利于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政府、企業、村民三者矛盾不斷加深,無法及時溝通,上聯動較差。政府監管力度較低,有待提高,無法對消費者和村民的權益進行及時保障。

措施:打造多元協作平臺旨在擴大農村體育旅游消費比重,把體育旅游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抓手。第一,多元協作平臺中,政府主要起到調控、扶持和引導的作用。政府應該推動供給側改革,加強宏觀監管和打造標準化平臺:制度標準化、行為標準化、設施優化和人才專業化。政府與鄉村要上下協同,職權劃分應該清晰嚴明,專職專辦。第二,企業應該從利益為導向轉變為提高服務質量為導向,加強企業保障,注重人才培養。第三,村民應該提高自身素質,思想要轉變,順應全民健身,采用體育+旅游+思路,積極投身于體育旅游事業中。

四、結語

鄉村體育旅游是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鞏固鄉村振興成果的重要手段,但是鄉村體育旅游發展過程中諸多現實困境依然存在,這是制約其發展的不協調因素。因此,要對發展困境進行深度探析,從而不斷優化策略,不斷調整措施,推動鄉村體育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之路迸發出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連花.習近平鄉村振興思想略論[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01):1-9.

[2]雷波.我國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互動融合模式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09):40-44.

[3]周陽,唐建軍,古松.我國鄉村體育旅游價值與發展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9(06):93-98.

[4]任海.鄉村振興戰略與中國特色城鄉體育融合發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1,45(01):1-8.

猜你喜歡
體育旅游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環巢湖旅游區體育旅游滿意度理論研究
西安市體育旅游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