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成為預制菜行業的頭部品牌?

2022-06-17 03:11賈昌榮
銷售與市場(營銷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生鮮渠道電商

文/賈昌榮

2022年4月,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正式成立,這是全國首個公益性質的預制菜行業自律組織。同時,該聯盟發布了《2022 預制菜行業白皮書》。作為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的渠道方代表,天貓生鮮將聯合聯盟成員企業共建預制菜行業標準,并持續孵化新品牌。預制菜迎來產業化時代,但目前行業標準尚不健全,渠道體系尚不成熟,頭部品牌尚未出現。

預制菜也稱快手菜、懶人菜,包括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2021年,可謂預制菜C 端化元年。預制菜生產商從走工業品B2B 大宗業務營銷路線,目標客戶為政府、學校、餐飲企業等B 端市場,開始轉向C 端消費市場,實現BC 端雙輪驅動。

從行業總體來說,B 端與C 端銷售占比為8:2,被譽為“預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食品B 端與C 端占比約為7:3。預制菜生產商正面臨著出圈C 端市場,實現從B2B 向B2C 銷售模式的轉型。

出圈C 端的品牌邏輯

B2B 作為專業渠道品牌,為隱性品牌或中間品牌,在大眾消費群體中知名度較低。除了頤海國際、天味食品等少數品牌實現BC 端雙輪驅動,多數預制菜生產商做C 端幾近從零開始。目前,全國性預制菜頭部品牌并未出現,打造專業的全國性預制菜品牌成為先機。B 端品牌破壁或C 端新品牌創生,以及全域性品牌擴張,都需遵循必要的品牌邏輯。

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品牌

預制菜生產商多為區域性餐飲企業、農牧業產業化企業或食品加工企業,全國性、全渠道、全品類的預制菜龍頭企業尚未出現。預制菜市場輻射范圍受制于企業生產及市場布局、產品保質期、冷鏈物流能力及各地居民飲食習慣及口味差異性,這些決定了預制菜區域化、地域性特征明顯。頭部品牌味知香,其市場區域主要在江浙滬地區,好得睞主要銷售區域覆蓋江浙滬、京、閩、粵,福成五豐主打北方市場?;陬A制菜行業缺乏全國性品牌,從優勢區域、重點區域優先突破,再輻射全國市場成為理性選擇。

從垂直品牌到綜合品牌

垂直品牌的預制菜更容易在市場上獲得機會,市場更容易切入。但是,一旦出現核心產品或爆品,產品延伸至多元化發展將成必然,綜合品牌發展成為可能。味知香作為預制菜行業龍頭,核心爆款產品是奧爾良雞翅、咕嚕肉、宮保雞丁、老壇酸菜魚等快手菜,覆蓋垂直品類有限。如果最初就以多元化產品切入市場很難找到重點,更難打敗垂直品牌。天味食品、頤海國際、鍋圈食匯推出的速食產品、復合調味料等皆立足于火鍋、燒烤垂直賽道,逐步拓展。

從私域品牌到公域品牌

餐飲企業、生鮮電商、生鮮超市、連鎖商超、大賣場等渠道商做預制菜,立足于自有渠道做品牌,立足于自營、自有或自控渠道做銷售。當預制菜產品走向分銷模式,進入大賣場、連鎖商超、社區便利店等第三方渠道,即進入爭奪公域流量模式。很多預制菜生產商立足私域發展,即通過連鎖擴張發展模式打造專賣專營品牌,風險完全留給了自己。在今天預制菜急速發展,過分專注于自有渠道建設,容易失去搶駐第三方零售渠道的機會。

從外采品牌到自有品牌

商業零售終端在外采預制菜品牌的同時,還注重孵化并打造自有品牌。商業流通渠道中預制菜品牌趨勢化明顯,在餐飲終端零售化,或零售渠道,都在打造自有品牌。預制菜具有高附加值、制作工藝復雜等特點,是零售企業切入自有品牌賽道的重要品類。比如,每日優鮮推出預制菜自有品牌每日招牌菜,并打造快手菜高端自有品牌叮咚王牌菜;永輝超市推出預制菜自有品牌輝媽到家;西貝莜面村推出賈國龍功夫菜;海底撈也推出自有品牌開飯了。

從制造品牌到聯合品牌

預制菜領域,零售品牌與制造品牌結合已成趨勢,通過C2M 反向定制或打造聯合品牌,成為商業餐飲或零售渠道彌補預制菜研發、生產能力不足及品類不足的解決方法。國聯水產作為預制菜隱形龍頭,已將工廠打造為餐飲企業和家庭的“中央廚房”,其擁有龍霸、國美、OGOOD、ICOOK、珍漁坊等眾多品牌,通過渠道終端建設,搶位生鮮電商和商超渠道,開展差異化、細分化、快消化的品牌營銷。另外,還先后同盒馬鮮生、京東生鮮、每日優鮮等新零售巨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打造聯合品牌。

C 端渠道組合思維

如今,預制菜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成為居家烹飪的替代性方案。在C 端渠道建設方面,預制菜生產商普遍處于摸索階段,采取廣域分銷,即廣泛進行渠道鋪陳,未形成合理的渠道組合,也談不上縱向深度分銷,更無成熟的渠道模型。如國聯水產,預制菜客戶涵蓋餐飲客戶、商超、電商、社區團購、經銷商等多種渠道。通威股份農牧板塊旗下擁有通威魚等水產品牌,通過餐飲大客戶定制、經銷商和C 端(如商超、電商等)等渠道銷售。

因此,預制菜做C 端市場,合理的渠道組合至關重要。

店中店是優先建設渠道

隨著餐飲企業、大賣場、連鎖商超、生鮮超市等進入預制菜領域,店中店成為重要渠道。新餐企零售化,通過檔口、專柜銷售預制菜,大賣場、連鎖商超與連鎖生鮮打造主題生鮮場景,打造店中店更是預制菜銷售的重心。如西貝餐飲的賈國龍功夫菜,在北京打造門店預制菜專區;天虹連鎖超市也在打造3R(即烹、即熱、即食)商品,形成以手工餐飲、自有品牌、生鮮半成品為主的3R 核心商品群,打造3R 樣板店,計劃2022年在全國各門店進行推廣。

自營專賣連鎖是風險通路

白馬營社群

預制菜做C 端市場剛剛起步,早期市場風險不可預測。主要風險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品類少、SKU 不足以支撐專賣店;二是早期客群相對狹窄,品類認知有限,流量有限;三是受制于盒馬鮮生、盒馬工坊、京東七鮮、錢大媽、T11 生鮮超市、生鮮傳奇等社區化連鎖生鮮超市搶食,終端攔截因素不可忽略。一些預制菜生產商采取連鎖專賣模式拓展渠道,為高成本拓客模式,如味知香食品、盒馬工坊、鍋圈食匯、舌尖工坊等都已規劃或走上連鎖專賣之路,這些品牌以自營、加盟門店等方式拓展渠道。不過,這一模式有些品牌如味知香食品受開店速度、供應鏈支撐能力等因素影響,通常由核心地區開啟,再逐步向外擴散。當然,也有些品牌面向全國招商,如舌尖工坊、銀食。

外賣平臺是線上銷售重心

外賣+開啟了飲食新業態,一日三餐、生鮮蔬菜等外賣服務已覆蓋生活的多個角落。消費者只需動動手指,各式餐品和日常所需即可送貨上門。美團、餓了么、豐e足食等外賣渠道的即時到家服務能力,對“懶宅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外賣渠道立足虛擬云貨架,可全品類展示,展賣空間大且具有公域流量基礎。這有利于快速轉化公域流量,轉化并構筑私域流量護城河。

2021年年底,美團買菜上新“象大廚”X“必吃榜”專區,聯合廣州酒家、陶陶居等餐飲品牌,挖掘預制菜市場。2022年1月,餓了么推出新中式預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園,主打社區場景,立足速凍生制品、速凍熟制品,堅持走性價比路線,打造更為簡單的下廚方案,成為“懂得中國胃的預制菜品牌”。

第三方渠道選擇性鋪陳

大賣場、連鎖商超、生鮮超市、社區便利店、菜市等是第三方渠道的核心,是預制菜應做的C 端渠道。但鋪貨存在一定阻力,零售商自有品牌預制菜優先是現實,渠道具有一定排他性;渠道成本較高,存在通道費、冷藏設施費用、促銷售人員費用等;短保商品存在退換貨風險。如永輝預制菜品牌輝媽到家,進軍快手菜賽道,覆蓋永輝系商超1000+個門店;大潤發超市打造潤發工坊預制菜品牌,門店自營;麥德龍推出聯名預制菜,與撈王、熬八年等品牌聯名,并打造自有品牌預制菜。

私域電商渠道流量不足

預制菜生產商打造私域APP、小程序與官方商城,面臨著預制菜SKU 不足的問題。很多預制菜品牌采取主品類制勝策略,國聯水產主打水產預制菜品,唐人神集團、龍大美食主打豬肉食材預制菜,春雪食品主營雞肉類預制菜,海欣食品為國內魚丸龍頭……味知香食品推出牛肉類、水產類、家禽類、豬肉類、小炒類五大類,共110 多個SKU,依舊不足以支撐私域電商。商品即流量,SKU 數量不足,即便做流量推廣,客單價、復購率也必然不足,難免會陷入流量縮減的困局?;蛞蚱奉愑邢?,難以形成迎合各區域、多元需求消費者多各菜系口味的需求。

謹慎試水社區電商渠道

社區電商主要是生鮮電商與團購電商,渠道具有專業性優勢,離C 端消費者近,營銷鏈路短,交易效率高。不過,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紛紛發力打造自主品牌預制菜。叮咚買菜已布局超過1000 個SKU,在品類上滿足了年輕用戶不同場景需求,推出叮咚王牌菜、蔡長青、叮咚大滿冠、拳擊蝦、叮咚好食光等自有品牌。每日優鮮采取區域化戰略,通過與本地知名品牌合作,如在華北地區主推醬燜特色的紫光園,在華南地區主推蒸煮特色的廣州酒家,而在華東地區則主推新雅和同慶樓。每日優鮮還推出精品預制菜品牌每日招牌菜,主打有料火鍋。

開辟特殊渠道場景“試驗田”

拓展C 端市場,除了直面零售商,還可考慮直面消費者建立特殊渠道:一是造節、造展、造會,如產品開放日特賣、品牌快閃店、消費者(美食博主)品鑒會等;二是眾籌推廣,如蘇寧易購上的眾籌活動,湖南掌中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蘇寧易購,在其眾籌平臺針對城市便捷菜“為你掌勺”發起為期一月的眾籌項目;三是禮品直銷渠道,預制菜推廣禮品化,如套裝、禮盒裝等;四是節令性推廣,針對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如年夜飯是最大的消費場景——年夜飯套餐。商務大數據對重點電商平臺監測顯示,“2022 全國網上年貨節”上,半成品菜肴受追捧,預制菜銷售額同比增長45.9%。

啟動C 端消費引擎

預制菜C 端營銷的核心場景是家庭,預制菜可以解放家庭烹飪生產力、提高生產生活效率。普遍訴求的美味、營養、安全、便捷等為非特質化賣點,無差異化營銷價值。預制菜生產商應立足自身核心能力,發力品牌、品質、菜系、品類、產品,打造若干其他品牌無可替代的核心產品,并賦之以有效營銷策略,才有可能從7.2 萬家預制菜企業中脫穎而出。

時間營銷:展現時間價值

預制菜營銷要解放消費者時間,為消費者省時省力是第一位。無論是即熱、即食、即烹、即配產品,預制菜的時間價值應予凸顯,傳統烹飪流程需要食材處理、烹飪過程,要耗費很多時間。艾媒咨詢研究數據顯示,消費者購買預制菜以節省時間為主要目的,其次才是美味和不喜歡做飯。家居烹飪預制菜與餐飲、堂食消費耗時可做對比。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家庭平均每日做飯消耗時間約為1 小時35 分鐘。因此,可承諾數字化省時的賣點,如舌尖工坊針對預制菜提出要讓消費者“20 分鐘實現一桌滿漢全席”。

體驗營銷:增強“五感”認知

食品營銷以征服人的“五感”(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為上策,打造體驗場景成為營銷利器。開展多層次體驗營銷:第一,線上知識體驗。線上飲食社區視頻烹飪教程,以及食品專家(KOL)、美食博主(KOP)、KOC 社區分享,建立知識型滲透。第二,生產場景體驗,可視化生產場景——即烹場景。如視頻直播展示、賣場電視展示、現場加工展示。通過現場煙火氣,使消費者變身為產品生產的監督者,取得消費者關注和信任。第三,活動場景體驗。主要是造展、造會、造節等活動體驗營銷,打造展示體驗場景,如叮咚買菜、盒馬鮮生舉辦“火鍋節”。

啟蒙營銷:市場普及教育

預制菜在C 端,還處于早期市場啟蒙教育階段。消費者對預制菜的品質如口感、安全性等存在不信任,因此,需要必要的市場教育投入,來培養消費者使用習慣。

主要切入點有兩個:一是新消費群體教育。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分析報告》,22—40 歲用戶占比達81.3%,其中31—40 歲用戶占比46.4%。二是節令性消費教育。春節為歡聚時刻,年夜飯快捷、省時、菜品合理化,需求強烈,可就節令消費打穿市場,帶動日常消費。隨著年輕新消費群體成為家里的掌勺人,年夜飯預制菜成為市場的新消費熱點。年夜飯預制菜套餐(預制菜模型),增加了不同家庭居家消費的新選擇。如盒馬年夜飯預制菜既有單份菜品,也有適合4—6 人、6—8 人的套餐。永輝超市則與阿興記合作,推出適合4—10 人不同類型的年夜飯套餐。

價格錨點:做理財顧問

預制菜單價基本在20—50 元,相比外賣、餐飲、自烹菜品消費而言存在一定價格優勢,因為預制菜規劃化食材采購與規?;a。盡管預制菜品類需要依靠冷鏈運輸,成本相對較高,但依舊具有相對價格優勢。價格比對更具有說服力,才能使預制菜消費具有價格上的排他性,更能突出產品的可選擇性。價格錨點很重要,即通過設置比對價格,來影響消費者對預制菜產品最初價格的評估,而價格錨點就是外賣、餐飲、自烹的經濟成本。

理財解決方案的合理性不是以消費者投入的金錢多少為指針,而是以讓渡價值、性價比、成價比(價值/成本)三大指標為指針。理財營銷要從銷售產品轉向為消費者提供理財解決方案,不但要與外賣、餐飲、自行烹飪等價格相比較,還要通過省時、省錢、省力等附加價值來征服消費者。

場景營銷:生活提案服務

預制菜是家居生活的一部分,將其嵌入家居生活場景成為一種營銷方案。標準化菜肴的應用注重便捷性、參與感以及體驗感,上海盤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與智能化家居家電品牌聯動,開展應用場景式銷售。盤點食品與海爾智能冰箱進行聯合推廣,契合家庭消費場景,消費者可以在智能冰箱上直接下單菜肴產品。與小米旗下廚房家電合作,用其廚電烹飪盤點食品的菜品,還原整個操作過程,并且將加工程序寫進廚電之中,為家庭消費端提供便利。對產品感興趣的消費者,就可通過小米APP 直接下單,從而實現聯動銷售。這加深了消費者對菜肴便捷性的理解,也為消費者的購買提供了場景體驗。

猜你喜歡
生鮮渠道電商
電商助力“種得好”也“賣得火”
聚焦“五個一” 打通為僑服務渠道
新電商 潮涌風勁向未來
生鮮燈的奧秘
中國生鮮消費趨勢
超市集體推進生鮮合伙人制度
我也來做中考題
數據
大型電商十大熱賣玩具排行榜
大型電商十大熱賣玩具排行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