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午嶺細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2022-06-18 04:29白帥軍張旭斌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2年9期
關鍵詞:子午嶺坡位坡向

白帥軍,張旭斌

(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寧縣分局,甘肅 寧縣 745200)

1 背景

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簡稱一類調查),以全面掌握國家宏觀森林資源現狀與動態為目的,以?。ㄖ陛犑?、自治區,以下簡稱?。閱挝?,利用固定樣地為主,進行定期復查的森林資源調查方法[1]。調查每5 年循環一次,是全國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綜合監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行之有效的森林資源監測方法,其結果具有連續性、可比性、權威性[2]。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寧縣分局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通過樣地復位、每木檢尺、核對補充編號,記錄單株胸徑、平均樹高及相對位置,并調查記錄灌木、草本,其結果可充分反映某一樹種的空間分布狀況及范圍,對于研究子午嶺次生林分組成具有現實意義。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帶,隴東地區屬黃河流域涇河水系,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本區地形破碎,地貌以山地、高原為主,黃土土質疏松、脫水快、易結塊、易于侵蝕分解,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生態系統不穩定[3],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迫在眉睫。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根據生態文明建設和黃河流域綜合治理的需要,必須增強黃河流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立足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水土保持和綜合治理,科學開展林草保護和建設。

細裂槭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槭樹科,槭屬[4],為落葉小喬木,具有廣泛的園林應用價值,主要用作防護林建設樹種,也是甘肅子午嶺林區優良鄉土樹種之一,天然分布范圍廣、適應性強、應用價值高,通過人工培育,可廣泛用于園林綠化、荒山造林、退化林修復、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等,對于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 研究方法

以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寧縣分局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105 個固定樣地數據為基礎,選取51 個有細裂槭分布的樣地,其中喬木林樣地42 個、灌木林樣地5 個、規劃造林地樣地2 個、疏林地樣地1 個、耕地樣地1 個。統計胸徑≥5 cm 樣木總株數、細裂槭株數,匯總有關分細裂槭分布的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等因子,計算在某一樣地中細裂槭所占比例,用株數占比表示,株數占比(%)=細裂槭株數/樣木株數×100;計算在某立地類型條件下,細裂槭所占其總株數比例,用分布占比表示,分布占比(%)=細裂槭株數/細裂槭合計株數×100;匯總影響細裂槭分布的土壤類型、植被類型、灌木蓋度、地類、優勢樹種、齡組、郁閉度和森林群落結構等因素,分析子午嶺細裂槭天然分布特點和特征,得出結論。

3 分布特點

根據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寧縣分局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全局共有固定樣地105 個,其中有細裂槭分布樣地51 個,占48.6%,說明細裂槭分布廣;選取的51 個樣地中胸徑≥5 cm樣木株數合計3 847 株,其中細裂槭株數合計735株,占19.1%,株數占比較大,是構成子午嶺林分結構的主要樹種;海拔1 161~1 640 m、各個坡向、各個坡位均有分布,坡度5~47°均有分布,說明其適應性極強;可與遼東櫟、山楊、油松、其他闊葉、其他針葉等樹種形成闊葉、針闊混交林,也可與黃刺玫、其他灌木共生,在灌草叢、耕地周邊以散生木存在,在喬木林、一般灌木林、疏林地、規劃造林地、耕地中均有分布,在各齡組、郁閉度0.1~0.9、灌木蓋度4%~75%、不同森林群落結構均有分布,說明細裂槭分布范圍廣、適應性強。分布范圍詳見表1。

表1 子午嶺細裂槭分布范圍

由以上數據和表1 可知,子午嶺細裂槭分布具有2 個顯著特點:第一,子午嶺細裂槭天然分布范圍廣、數量多,是子午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喬木樹種;第二,子午嶺細裂槭適應性極強,在不同立地類型、不同地類、不同植被類型、不同齡組、不同郁閉度、不同森林群落結構中均有分布。

4 分布分析

4.1 根據海拔統計分析

不同海拔細裂槭分布見表2。由表2 可知,子午嶺細裂槭在海拔1 200 m 以下、1 600 m 以上天然分布較少,在海拔1 200~1 599 m 分布較多,株數709 株,占其株數合計的96.5%。其中,海拔1 200~1 299 m 株數75 株,株數占比38.3%,分布占比10.2%;海拔1 300~1 399 m 株數200 株,株數占比21.4%,分布占比27.2%;海拔1 400~1 499 m株數205 株,株數占比14.5%,分布占比27.9%;海拔1 500~1 599 m 株數229 株,株數占比22.2%,分布占比31.2%。結果表明:細裂槭在綠化造林中最適宜海拔為1 200~1 599 m,適應在隴東黃土高原地區生長。

表2 不同海拔細裂槭分布

4.2 根據坡向統計分析

不同坡向細裂槭分布見表3。由表3 可知,子午嶺細裂槭在北、東、東南坡向有天然分布,但是分布較少,在南、西南、西、西北、東北坡向天然分布較多,株數648 株,占其株數合計88.1%。其中,南坡向株數120 株,株數占比22%,分布占比16.3%;西南坡向株數149 株,株數占比39%,分布占比20.3%;西坡向株數126 株,株數占比20.7%,分布占比17.1%;西北坡向株數125 株,株數占比19.2%,分布占比17%;東北坡向株數128 株,株數占比15.2%,分布占比17.4%。結果表明:細裂槭屬喜陽耐陰樹種,在綠化造林中適應山地陽坡。

表3 不同坡向細裂槭分布

4.3 根據坡位統計分析

不同坡位細裂槭分布見表4。由表4 可知,子午嶺細裂槭在山脊、溝谷株數分布極少,在上、中、下坡位天然分布較多,株數631 株,占其株數合計85.9%。其中,上坡位株數152 株,株數占比17.9%,分布占比20.7%;中坡位株數264 株,株數占比18.8%,分布占比35.9%;下坡位株數215 株,株數占比19%,分布占比29.3%。脊部疏林地株數占比較大,為74.1%;但分布占比較小,為2.7%。結果表明:細裂槭在上、中、下坡位分布較多,可與多種樹種形成混交林,在子午嶺林區山脊部位部分疏林地生長較多,屬主要樹種。

表4 不同坡位細裂槭分布

4.4 根據坡度統計分析

不同坡度細裂槭分布見表5。由表5 可知,子午嶺細裂槭在坡度9°以下、坡度40°以上天然分布較少,在坡度10~39°分布較多,株數628 株,占其株數合計85.4%。其中,坡度10~19°株數209 株,株數占比20.3%,分布占比28.4%;坡度20~29°株數292 株,株數占比15.5%,分布占比39.7%;坡度30~39°株數127 株,株數占比22.6%,分布占比17.3%。結果表明:細裂槭適宜生長坡度為10~39°,在坡度較大時分布較少,在緩坡、無坡時主要生長在地埂周邊。

表5 不同坡度細裂槭分布

5 結論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隴東地區屬黃河流域涇河水系,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生態系統不穩定,必須增強黃河流域生態系統穩定性,要立足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水土保持和綜合治理,科學開展林草保護和生態建設,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防護林建設,加快優良鄉土樹種培育。通過對甘肅省子午嶺林業管理局寧縣分局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進行整理,統計與細裂槭分布有密切關系的立地類型、植被類型、灌木蓋度、地類、優勢樹種、齡組、郁閉度和森林群落結構等相關因子和因素,重點對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進行研究分析,表明細裂槭具有2個顯著特點:第一,子午嶺細裂槭天然分布范圍廣、數量多,是子午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構成樹種;第二,子午嶺細裂槭適應性極強,在不同立地類型、不同地類、不同植被類型、不同齡組、不同郁閉度、不同森林群落結構中均能生長。細裂槭是甘肅子午嶺林區優良鄉土樹種之一,天然分布范圍廣、適應性強、應用價值高,通過人工培育,可用于綠化、造林等,對于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從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等方面統計分析,得出子午嶺細裂槭在海拔1 200~1 599 m 分布較多;在南、西南、西、西北、東北坡向天然分布較多;在上、中、下坡位天然分布較多;坡度在10~39°分布較多。結果表明,細裂槭屬喜陽耐陰樹種,在綠化造林中最適宜生長海拔為1 200~1 599 m,適宜生長坡度為10~39°,適宜生長坡位為上、中、下,在隴東黃土高原地區,細裂適宜在山地陽坡與多種樹種形成混交林,在林區山脊部位疏林地、在緩坡地埂周邊多有分布。根據以上研究得出結論,應加大細裂槭研究力度,加快細裂槭研究步伐,推動其人工繁育、培育、造林、綠化研究再上新臺階,為擴大應用范圍提供基礎技術資料,為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和高質量發展、隴東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綜合治理提供優質種苗及技術保障。

猜你喜歡
子午嶺坡位坡向
子午嶺國有林場皂角育苗思考
子午嶺林區絲棉木育苗技術
DEM地表坡向變率的向量幾何計算法
子午嶺茶條槭苗木培育技術
坡向坡位及郁閉度對森林公園內林下南方紅豆杉生長的影響
不同坡位對毛竹林小氣候及地上生長的影響
青藏高原東緣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
種植地坡向和坡位對楸樹引種早期生長的影響
坡向和坡位對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機碳、氮變化的影響
晉東南中山區仁用杏適地適時補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