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學專業校內實訓室職場化改進研究

2022-06-19 15:46鄔光福鄭燕萍許何英付予
醫學概論 2022年8期
關鍵詞:中藥學

鄔光?!∴嵮嗥肌≡S何英 付予

摘要:為了培養高質量、專業性強、綜合素質高的中藥專業畢業生,本文對中藥專業校內實訓室的職場化改進的具體措施,以及各學科實訓室建立的方法和過程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藥學;校內實訓;職場化改進

為了滿足中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增加中藥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的優勢,高職院校培養越來越重視學生動手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專業能力的培養。目前,高職中藥專業校內實訓仍以傳統的教師授課,學生自主實驗的方式進行,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僅僅為了完成實驗。為了培養高質量、專業性強、綜合素質高的中藥專業畢業生,本文對校內實訓室的職場化改進進行了探討。

1. 中藥學專業校內實訓室職場化改進的措施

1.1 切實注重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1)著力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高職中藥專業應緊緊圍繞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加大技能訓練力度,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尤其要注重更新實踐教學內容,促使實踐教學與生產一線相結合,并通過課堂實驗、隨堂訓練、社會調查、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等多種實驗實訓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重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由于中藥產業升級很快,每年都會涌現出大量的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新理念,而任何一所學校都不可能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會所有今后必須用到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之一,讓學生適當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可使學生學到研究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

(3)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目前多數院校尚未把創業課程納入到中藥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因此導致學生創業意識不強、創業能力不足。今后應進一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將創業教育貫穿到高職中藥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此外,還要切實加強校內外創業基地建設,解決大學生創業實踐的空間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具體的創業項目,體驗創業過程,提升創業能力。

1.2 建立具有高職特色的課程體系

高職特色課程體系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實踐技能訓練,加大校內外實習、實訓力度,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建立具有高職特色課程體系過程中,應注重以實踐技能為主線,突出體現三結合的特點,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教學與職業資格技能考核相結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相結合。

2. 中藥學專業校內實訓室職場化建設的方法及過程

2.1 中藥鑒定及藥用植物學實訓室

中藥鑒定學實訓課程建設中,從課程前期專業情感培養、課程實施中注重興趣培養、課程成果展示增強專業自豪感幾個方面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獲取專業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提高其綜合素質,從而達到中藥鑒定學實訓的目的。通過實踐教學,可鞏固和深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藥用植物學理論知識,擴大學生的認知范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中藥原植物識別及中藥飲片鑒別的實踐技能,激發學生專業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1.1 課程前期進行專業情感培養

(1) 專業認知教育,加深學生對藥用植物的認知度

學生進校之初,要求學生入學時每人帶一株植物種在百草園,讓這株植物陪伴他度過三年的大學時光,以此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學生一進校就與藥用植物建立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之后帶學生參觀中醫藥博物館,讓學生通過觀察中藥臘葉標本、固化標本,VR互動體驗采摘藥用植物等了解中醫藥文化,感受中醫藥的魅力。并且,也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不同植物、不同植物部位可做不同藥材,藥用部位形態特征是鑒定藥材的主要依據,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藥用植物辨識的重要性。

(2) 利用百草園和校園植物進行現場教學

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藥用植物學在授課時把課堂搬進百草園,抽出一定學時利用百草園和校園植物實行現場教學。教師帶領學生一邊觀察實物一邊教學,逐步引導學生在觀察和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印證書本上的知識。同時鼓勵學生課后到百草園去實踐。好多學生課余經常在校園及周邊山上采集藥用植物,遇到他們不能鑒定的未知植物則向藥用植物學教師請教,這種具體、生動、活潑的現場授課形式改變了傳統的封閉型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進了師生感情。

(3) 通過建立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實現中藥資源共享

由學生組織建立班級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并參與平臺的管理與維護,專業教師主要負責教學信息的引導。依據課程學習進度,學生按類對每一種植物的形態、特征、功效用圖片與文字加以說明,完整展現中藥不同生長時期的形狀,以彌補教材中靜態圖片的不足,實現線上線下有效結合。對學生來講關注網絡資源就可以多一種途徑學習專業知識,以此提高學習興趣,提升專業競爭力。

(4) 開展各項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學院開展了“師生共建藥用植物園”、“藥用植物標本制作”和“識藥物特色,巧辨別中藥”技能競賽等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在一系列的科技實踐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決問題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研究、實踐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1.2 課程實施過程注重興趣培養

(1) 精心設計實訓線路,勞逸結合

由于中藥鑒定學實訓的教學具有教學場地不固定、授課內容有時限、教學策略與方法運用需隨教學內容靈活變換等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場地及授課內容選擇既要考慮藥用植物的分布特征,保證物種的多樣性及代表性,又要考慮是否具有保障教學的自然環境條件和生活條件。在實踐線路的選擇和規劃中,還應考慮物種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2) 寓教于樂,游戲學習兩不誤

在實訓期間,為督促學生學習,考察實訓效果,增加在野外生活的樂趣和加強學生的安全管理,在野外登山采集幾次藥用植物以后,利用室內學習時間或陰雨天不能外出采集標本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你說我猜”等游戲活動。每組分別選出一名參賽代表識別10種常用藥用植物標本,并用專業術語向其他學生描述標本的主要形態特征,同組學生根據描述,說出標本的植物名和所屬科屬,以答對植物名稱多者為勝。通過游戲,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在休息時間也會自發組織進行游戲搶答,無形中提升了學生使用專業術語描述植物形態的能力,使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得更緊密。

2.1.3 課程成果展示,增強專業自豪感

各實習小組將制作的臘葉標本按中藥功效進行分類制作,將采集的新鮮藥用植物栽種到百草園中并豐富藥用植物物種名錄。通過這兩種形式的結合,有利于學生將植物學知識和中藥學知識融會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制作好的臘葉標本,我們會選擇其中實用性及藝術性兼備的植物標本進行裝裱懸掛,或作為特色紀念品展示,吸引校內眾多學生參觀學習,這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制作藥用植物標本的興趣。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各種教學方法在課程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后配合使用,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實訓結束后學生能獨立識別300種植物,熟練掌握鑒別未知植物的方法;熟悉了植物臘葉標本制作過程;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和團隊合作精神,學會了知識的融會貫通,增進了師生感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2.1.4 將顯微互動教學系統引入課堂顯微觀察環節

顯微互動教學系統是近些年較為先進的顯微鏡教學設備,采用克奧迪顯微互動教學系統,實驗室配制40臺顯微鏡,學生人手一臺,四臺顯微鏡連接一臺電腦,前方教師機作為主控,能實現教師機上直接呈現學生當前顯微鏡成像圖片,以便于直觀且及時地指導學生,隨時觀察學生實驗狀態。在中藥材永久制片觀察組織結構方面,以往教學中,觀察藥材組織切片時,先由教師講解相關中藥橫切面或縱切面結構,后由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重點講解的結構,并繪制特征結構圖。在這種模式下,引入顯微互動教學系統,能夠實現快速指導學生在高低倍鏡下轉換,無論對藥材整體橫切面結構的把握,還是對某些重點細胞后含物形態如簇晶、菊糖的清晰觀察,都提高了效率。除了對中藥橫切面結構的觀察,粉末制片的觀察也是每堂實驗課必須練習的基本操作,因此制片技術熟練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觀察結果的好壞。為了提高學生自制粉末制片的能力,事先準備好黃連、甘草、天麻、川貝母、浙貝母、黃柏、木通、五味子、苦杏仁、茵陳、薄荷、廣藿香等用于觀察的藥材粉末(過5號篩;80目),學生通過水合氯醛透化及稀甘油增加折光率進行粉末制片。在教學初期,水合氯醛透化制片技術難以掌握,各種藥材細胞結構特征在顯微鏡下模糊不清,常有一些學生到實驗課結束也找不到藥材的粉末顯微特征,久而久之對顯微鑒定實驗課產生了厭倦心理。對于這種情況,以往都是教師反復口述及示范操作水合氯醛透化制片,但由于學生多,而且不能保證每一組學生滴加水合氯醛后的加熱程度。引入顯微互動系統后,教師將粉末制片的規范操作用視頻記錄下來,投影在大屏幕上,供學生調用觀看。同時把容易犯錯和不規范的操作也用視頻記錄下來,反復重點強調,讓學生前后有鮮明對比。對于一些難以觀察的粉末鑒別特征,教師提前通過顯微互動系統拍攝出特征結構,整理在實驗PPT上,供學生更直觀地學習。通過對水合氯醛透化制片技術教學模式的改進,強化了粉末制片的專業技能訓練,幾年實踐下來學生制片技術有了很大提高。

2.1.5 大膽在課堂中加入重要且典型的理化鑒別實驗

眾所周知,中藥鑒定的過程是具有層次和脈絡性的,性狀鑒別方法可以解決不同來源,同科異種的藥材及其飲片的真偽優劣問題;顯微鑒別方法趨向于鑒別各種中藥材粉末以及帶有藥材原粉入藥的中成藥;理化鑒別方法則側重于解決中藥材優劣問題以及某些非動植物直接入藥的加工品。嘗試于中藥鑒定學實驗的課堂上,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理化鑒別實驗來鑒定中藥材的真偽,如海金沙火試、青黛火試、蘇木水試、秦皮熒光、大青葉水試后熒光、紅花及西紅花水試等實驗。比如在對中藥紅花進行鑒定的過程中,性狀觀察管狀花單花的花冠、花萼、雌蕊及雄蕊均無問題,又顯微觀察紅花花粉粒,萌發孔3個,外壁有短刺狀以及疣狀雕紋,但該實驗部分只能說明中藥紅花的真偽,如要判別優劣,可輔助加以紅花的水試實驗,觀察水是否能被染成金黃色,而花不褪色,排除有效成分浸提后再染色的劣質紅花。不同的中藥偽品在市場上花樣百出,層出不窮。通過加入理化鑒別這種生動且印象深刻的實驗,使學生在學習中藥鑒定技術時能融會貫通。

2.2中藥炮制實訓室

中藥炮制實訓室的建設必須滿足傳承傳統炮制技術、教學實踐和職業培訓功能,滿足實訓教學的同時,要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讓學生在職業環境中體驗專業崗位對技能的要求,提高學生技能和動手能力,為他們走出校園盡快適應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中藥炮制實訓室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傳統炮制實訓室,配備簸箕、鍘刀、鐵研船、煤氣灶等設備,滿足傳統中藥炮制的凈制、切制、干燥、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等基本項目實訓??梢云刚埨纤幑W生進行培訓,使學生掌握中藥炮制火候、輔料用量、飲片規格和質量標準,實現繼承新興縣傳統中藥炮制技術。二是現代炮制模擬車間。實訓室內建立一套完整中藥飲片生產線,配備適用于企業生產的切藥機、蒸藥箱、炒藥機、干燥箱、粉碎機等大型設備,能按照飲片炮制工藝規程進行洗藥、切藥、干燥、炒炙、蒸煮等中試生產操作。三是中藥炮制品檢驗室,滿足中藥炮制品的檢驗,可以開展中藥飲片水分含量、灰分、浸出物等項目的檢測。

2.3中藥制劑實訓室

中藥制劑這門課程對于中藥學專業來說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課程,大多數畢業生畢業后會進入藥品生產企業進行中藥制劑工作,那么建立職場化的中藥制劑實訓室顯得十分必要。中藥制劑主要過程分為原藥材的前處理,藥材有效成分提取、濃縮、分離,提取物加一定輔料制成不同劑型的中成藥,一共是三個過程。為了使學生能夠感受中藥制劑的每一具體過程,我們購進了藥篩、藥編、搪瓷盤、高速粉碎機等工具作為藥材前處理用具;電磁爐、不銹鋼鍋、攪拌器等工具作為原料藥提取、濃縮分離用具;單沖壓片機、簡易混合器、烘箱等工具作為制成中成藥不同劑型的用具。目前制劑實訓室可以制出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散劑及液體制劑等劑型。為了使我們的學生能夠更清楚生產企業的具體生產過程,讓我們的實訓室、實訓課程更加貼近職場的真實場景,我們建立了相應的一套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是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管理實踐的重要總結。規章制度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在其適用范圍內要求相關人員必須遵守。規章制度主要分為兩個方面:1、實訓室設備相關規章制度;2、實訓室人員相關規章制度。實訓室設備相關規章制度主要有設備的標準操作規程(SOP)、設備使用后清潔SOP等;實訓室人員相關規章制度主要有崗位SOP,生產過程記錄填寫規范等。通過這些規章制度讓我們的學生熟悉生產過程標準操作規程明確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熟悉工作的流程,并規范填寫生產記錄,對整個生產過程有著十分的掌控。

2.4 中藥制劑分析實訓室

中藥制劑分析是一門很強的科學技術,其實驗室需具有嚴格、認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要求,提高工作人員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學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達到上述標準,做出以下要求:聯合合作企業建立職業道德培養體系,把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企業文化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崗位競爭力教育、可持續發展能力教育等納入職業道德培養體系之中。進一步推行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工作內容按年制“模塊化”、學生學期“素質教育學分制”。融素質教育于教學中,在專業教學中制定出專門的素質教育模塊,貫穿教學全過程。通過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加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愛護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不準將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私自帶出室外。使用時,按照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使用完畢要進行登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實驗時應注意的事項,在使用不熟悉其性能的儀器和藥品之前,應查閱有關資料或請教指導教師,不要隨意進行實驗,以免損壞儀器浪費試劑,使實驗失敗,更重要的是預防發生意外事故。實驗過程中應注意防火災、防爆炸、防腐蝕、防污染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意識。濃酸、濃堿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切勿濺在皮膚和衣服上。用濃酸溶解樣品時,應在通風櫥中操作。實驗室嚴禁吸煙,不許會客,不許帶入食物。使用易燃的有機溶劑時,應遠離火焰和熱源。低沸點有機溶劑應在水浴上加熱,用過的有機溶劑應分類倒入回收瓶,不要倒入水槽。實驗結束后,一切儀器試劑應放回原處,玻璃儀器要清洗干凈,一些有毒、有腐蝕性的廢液應倒入廢液缸內。實驗臺面要擦試干凈,由值日生負責安全衛生工作,包括清理實驗室檢查水、電的開關,清除垃圾和污物,關好門窗后方可離開實驗室。

3 實訓室職場化改進后的教學效果

職場化校內實訓基地為構建模塊化教學體系,構建“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構建多層次、多方位的育人體系提供了物質的支撐和保證,對優化整合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尤其是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提供了先決的條件,為學生零距離對接崗位提供了可能。高職學生實現入崗就能上崗,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訓室職業化實現了實踐教學由實訓室模擬環境向真實環境轉變,學生走進實訓室,就有進入企業的感覺和體驗。這對學生今后從心理上盡快上崗和適應現代企業的管理是有益的。另外,為了鍛煉學生的真實工作能力,中藥學教研室教師承擔的企業技術服務工作引入了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真實的技術服務和項目開發中提高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學生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中難以學到的知識與技術,深刻體會到面對市場和企業的任務。實訓室職業化的建設,促進了學院中藥學專業實訓室工作朝著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的目標發展。培養的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走上工作崗位后受到用人單位好評。

參考文獻:

[1]程友斌. 高職中藥專業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 藥學教育, 2010, 26(4): 5-6.

[2]梁錦杰, 翁志平. 中職中藥炮制實訓室建設與管理探討[J].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17.

[3]趙曦, 張瑤. 中藥鑒定學實驗“課堂實訓教學法”的探索與開展[J]. 教育教學論壇,2020 (06): 381-382.

[4]陳國華, 劉德云, 曹慶景, 董巖巖, 李興民. 高職藥學專業校內實訓室職業化改造的研究[J]. 中國成人教育, 2014 (15): 186-187.

[5]梁生旺. 中藥制劑分析[M]. 第9版.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3.

[6]黃正夫. 教育心理學[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21.

[7]張小冬, 劉穎. 高職院校應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以高職中藥鑒定技術實訓課為例[J]. 遼寧高職學報, 2018, 20(04): 47-49.

猜你喜歡
中藥學
中藥房藥師如何開展優質中藥學服務
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探索
探索與實踐具有綜合性大學特色的《中藥學》課程教學方法
農業院?!吨兴帉W》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探索
農業院?!吨兴帉W》教學內容及成績考核改革初探
綜合性高?!吨兴帉W》PBL教學模式探討
《中藥學》課程的教學體會
醫院開展臨床中藥學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課程群建設的技能型中藥學人才培養初探
基于SPSS軟件的高校學生課程考試成績定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