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誦讀國學經典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2022-06-21 10:16周紅如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64期
關鍵詞:國學中華民族傳統

周紅如

《新課標》要求:“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薄芭嘀矡釔圩鎳Z言文字的情感?!敝袊鴥炐銈鹘y文化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治國理念的重要來源。習近平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國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粹,是五千歷史沉積下來的文化精華,是經過層層的淘洗下形成的。近幾年,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將節目的立足點放在中國傳統文化,一上演便迅速火爆熒屏,說明中國從上到下掀起學習國學的高潮。那么誦讀國學經典對小學生有什么作用呢?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新課改后掀起新一輪教育界齊動,在語文方面,不僅加強了傳統文化的考查比例,而且還大量增加了語文閱讀部分。以前高考卷面大約有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把增加到1萬字。溫儒敏還透露,高考的閱讀方面各種類型的內容都有,如果小學開始不進行課外閱讀,那根本無法應對將來的考試。新課標要求: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這就要求低年級必須要大量的識字才能進行獨立閱讀。那么,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的孩子短期內可以大量識字?

我們煮餃子時一個一個地煮,煮熟一盤餃子需要的時間比較多;如果我們把一盤餃子放進鍋里一起同時煮,那么比一個一個地煮快很多。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教學生認字,一個一個地教,要教很久,也不認識幾百個字,如果我們一次教幾百個字,效果會比一個一個的教會快很多。個人13歲前大腦是以記憶為主,年齡越小,記憶力越強,具有照相機記憶的能力,是孩子認字的黃金時期。如果孩子誦讀國學經典,通過多次反復誦讀,從而認識大量的漢字,有利于學生能早日獨立閱讀。

二、誦讀國學經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教育部從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學生統一使用部編版的語文、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部編版語文教材的最大特點是:大量增加古詩文。其中小學共124篇,占全部課文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初中、高中古詩詞占全部課文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一點七。古詩文在語文高考試卷占35分左右,北京卷高達44分。教育部以強硬的手段讓國人正視語文,正視我們的國學。中學生有三怕,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其中最怕是文言文的朗讀并背誦全文。我們為什么覺得學習中文容易,學習英文難呢?英國人則反之呢?因為我們從小接觸中文,同樣的原理,如果學生從小學習國學經典,到了中學學習文言文則覺得容易,這樣就有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考試成績。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也會偷?!眹鴮W經典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從小沉浸在國學經典的孩子,眼界由此拓展,思維也隨之升級,一定是博古通今,滿腹經詩書和經綸,無論是談吐和寫作都能引經據典,所學的經典便能學以致用,解決學生怕寫作文的難題。小學一年級、二年級是一個人大腦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多誦讀國學經典,為初中、高中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

孩子是家庭的寶貝,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家長舍不得管,教師不敢管,造成學生存在嬌生慣養、怕苦怕累,獨立自理能力差,一遇到挫折就不知失措,很容易被挫折壓倒。有的孩子把生命當成兒戲,動不動就離家出走,一言不合就自殺,利用父母對自己的愛反過來威脅父母?,F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精神壓力大而患上抑郁癥,精神病。為什么古代的讀書人很少會有精神病呢?是因為古代一直推崇的是儒家的文化,注重修心修身,注重精神、文化、思想和道德層面的追求,對外追求東西少?,F在社會的精神病、自殺的越來越多,其實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我們應該重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他三個文明古國都消亡了,唯有中國源遠流長,一直流傳至今。在幾千年的歷史流變中,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遇到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但是我們都挺過來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國學經典《山海經》所有的神話故事只圍繞一個重要的核心:面對困難不屈服,敢于抗爭。當大山擋住愚公出門,愚公便帶領家人把大山挑開;當海水淹死精衛,它變成化成一只小鳥,銜來樹枝和石子,發誓要把大海填平;天破了個窟窿,女媧娘娘便把天補好;太陽像火一樣烤焦了大地和莊稼,夸父發誓把太陽捉住。當孩子們遇到挫折的時候,邊塞老翁告訴他們,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從小就熟讀這些國學經典,已經成了我們的遺傳因子,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這些故事便為激勵我們同困難作斗爭。這些自強不息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豪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靈。

四、有助于規范學生的言行

人是有思想的,每一個行為都要受到思想的支配,你的思想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這太重要了。古代在學孩子還小的時候,要教孩子背一些東西。到上學,要讀一些經過歷朝歷代篩選沉淀下來的經典。國學經典短小精致的至理名言,在孩子的人生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知不覺中規范學生的言行。當時孩子們想說別人的是非時,《弟子規》便會提醒他:“道人善,即是善,道人惡,即是惡?!碑敽⒆酉牒染频臅r候,他便會想起:“年方少,莫飲酒,飲酒醉,醉為丑?!碑斔氚炎约翰幌矚g的東西送給別人的時候,孔子便會提醒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除此之外,誦讀國學經典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和朗讀水平。

國學經典是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國家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必須就要從現在開始誦讀國學經典,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國學中華民族傳統
“中華民族一家親”中國畫作品展
“垂”改成“掉”,好不好?
哪項世界遺產被 譽為“中華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掛劍
少年力斗傳統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