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簡析

2022-06-22 00:28艾克拜爾·爾西
新農民 2022年12期
關鍵詞:栽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艾克拜爾·爾西

摘要: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盆地釀酒葡萄適宜種植區的特殊區位條件及生產要求,針對葡萄栽培過程中的場址選擇、土地平整、葡萄架材選擇、栽植修剪以及水肥管理等環節的技術要點進行具體分析,并列舉典型病蟲害進行相應防治方法及檢疫措施的梳理,致力于依托上述栽培管理經驗的總結,為同類釀酒葡萄種植管理及綜合產能提升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葡萄栽培;土地平整;栽植技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

0 引言

焉耆盆地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大葡萄產區,因其晝夜溫差大、光照資源充足等氣候條件特征,為葡萄種植與生產提供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經由歷年產業發展,2021年和碩縣葡萄產量已突破3000t,并形成多個主要種植區,不同種植區生產的特色品種帶動葡萄酒、葡萄干等加工副產業的發展,相應對于葡萄栽培技術與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1 葡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1.1 場址選擇規劃

葡萄種植場地選擇應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現有種植所需要的土地面積進行選址規劃設計。栽培的方式也要同葡萄栽培結構相適應。選址規劃是葡萄栽培管理的基礎性內容。為了確保園地系統種植酒釀葡萄的適宜性,可以在種植期間進行合理的灌溉,保墑系統也不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選址考慮到周邊的交通道路系統,結合實際的道路情況進行設計。對種植園地進行規劃設計,考慮到林網建設對葡萄栽培種植產生的影響,副林帶設置為4行,與主林帶之間處于垂直的狀態,葡萄林之間縱橫交錯,控制其面積在葡萄種植區域面積的6%以上。

1.2 土地平整處理

整地是確保葡萄栽培過程中可以吸收土壤中養分,得以快速增長的內在條件。整體工作需要對坡度進行控制,對坡度較大區域的土地進行整理,使其坡降度在5%以下,在開溝整地工作之中清除粒徑參數在7cm以上的石塊等,避免其對葡萄種植栽培產生影響。整地完成之后應進行開溝定植工作,種植溝的寬度參數和深度參數分貝控制在90cm左右,清理溝內粒徑參數在37cm以上的石塊。在溝底區域提前放置20cm厚度的有機肥以及玉米秸稈,可以增加土壤中的養分,也可適當的添加尿素。將相關有機肥等物質與土壤充分混合完全之后,均勻的鋪撒在溝內區域,隨后進行回填土的工作,使其土地達到種植標準。

如在整地和開溝的過程中遇到鹽堿含量比較高的土壤,需要輔助應用除堿技術對土壤進行改良,也可以嘗試應用壤土或者黏土進行客土改良作業。在整體、開溝、施肥結束之后,對整地效果進行觀察,種植溝的上口位置寬度需要控制在70cm上下,應寬在40cm上下,深度在25cm左右。完成上述工作之中進行開展灌水以及覆膜作業,在葡萄定植之前的1周左右時間內進行整溝灌水作業,在苗木定植之前將薄膜覆蓋在種植區域之內,薄膜的邊緣位置使用土或者石塊進行壓實,定植完成之后進行覆膜作業,在7月初進行揭膜即可。

1.3 葡萄架材選擇

葡萄架材的選擇結合葡萄的實際種類,按照相關標準文件對架材進行選擇,使其可以滿足酒釀葡萄種植栽培的客觀需要。根據葡萄的生長周期開展架材埋設作業。按照葡萄架的埋設方式,可以將其分為單壁、雙壁兩種,以籬架式的方法對其進行栽培種植,也可同時應用兩種架式對葡萄進行栽培。

酒釀葡萄種植栽培使用單壁籬架進行栽培,需要在葡萄種植區域內每距離5.5m左右埋設水泥立柱進行支撐,水泥立柱可以應用鍍鋅的角鋼,不會對種植區域土壤產生影響。假設葡萄架控制其立柱的高度在2.2m左右,地上部分高度參數控制在1.7m左右。在立柱架子上以水平的方式布設鐵絲網,數量在3道左右為最佳。在最下層區域設置一道鐵絲,控制鐵絲與地面之間的距離在45cm左右。布設立柱及鐵絲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其均勻性,并在兩側位置使用加固的方式對其進行綁扎,使其不會在葡萄生長的過程中發生形變過度問題,影響葡萄的正常生長。

采用雙壁籬架進行葡萄栽植,需要同時在種植土地區域的寬行位置和短行位置分別設置水泥立柱,控制立柱之間的距離在5.5m左右。立柱架的高度與單壁籬架高度相同,均控制在2.2m左右,地面距離高度在1.7m上下。同樣布設鐵絲,并在立柱兩側位置進行加固處理。

1.4 栽植修剪方法

扦插栽植過程需要對苗木進行剪留處理,長度控制在13cm左右,隨后進行苗木的栽植作業。每個苗木保留1個或者兩個花序,在冬季的季節對其進行修剪處理。修剪作業需要在葡萄苗落葉之前開展,并對苗木修剪所應用的方法進行明確。按照現有的栽植修剪技術,可以分為四種修剪方法,根據梢長應用不同的技術,留芽數量也需要進行控制。梢長越長,則芽數越多。主蔓延長枝應用長梢或者中梢修剪技術,母枝則應用短梢修剪技術。修剪期間需要將已經結過果子的枝蔓進行剪除處理,留存預備枝用于第二年母枝。

具體修剪過程中,需要根據長度對其進行處理,如苗木枝條的長度在0.6m以上,則在修剪過程中需要留存3個左右比較粗壯的枝條,剪口的粗度參數也應控制在0.7cm左右,需要將其余的副梢等全部清除干凈。苗木應在第4節或者第五節的位置進行修剪處理,留存一部分。如果枝條的長度在60cm以下,則需要在基部位置留存3個或者更多發育較好的粗壯枝條,同樣需要控制剪口的直徑在0.7cm左右。將剩余的全部副梢處理干凈。如果苗木的枝條長度在30cm以下,則不需要對其進行修剪處理,但在第二年苗木出土之后需要對較粗壯的枝條進行處理,進行平茬作業,并根據粗細長短預留不同數量的芽。

如果為成熟期的葡萄樹,則需要同時應用多種修剪技術對其進行處理,確保枝條的分布呈現出均勻的狀態,根據往年的生長狀態預留成長性能較強的品種。由于種植過程中葡萄苗木的生長狀態不一致,在修剪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生長狀態決定枝條是否長留或者短留,但無論應用何種修剪技術,均需要將葡萄枝多余的區域清理干凈,并將枝蔓區域卷須的位置進行清除,供給葡萄生長充足的養分。

1.5 水肥管理要點

當葡萄經過采摘之后,需要布施基肥對其進行處理,在經過深耕達到30cm。如季節在春天,則應在土壤硬化完全消失的情況下進行處理,進行深耕施肥。為了保障葡萄種植過程中的養分充足,將農作物秸稈覆蓋在種植區域,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使用地膜覆蓋技術也可以達到保墑的效果。

葡萄種植過程中的水肥含量應合理控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施肥含量以及施肥種類進行確定,結合葡萄品種、產量等相關要素對肥料進行合理的配比,可以布施化肥含量在50kg/hm2,布施氮肥、磷肥等,對品種進行確定。

葡萄花期不需要進行施肥,在葡萄采摘完成后布施基肥,并輔助施加一定量的農家肥。葡萄在不同的生長周期需要布施不同數量的肥料,如在開花期需要布施含量為65%的氨肥以及15%的鉀肥等,布施次數在3次左右為最佳。水分灌溉則要根據葡萄生長的不同周期進行,發芽、開花以及修剪過程中均需要供給葡萄生長足夠的水分,在采收之前不需要灌溉水分。按照葡萄的生長周期進行澆灌,需要進行五次灌溉。

2 病蟲害防治綜合措施應用

2.1 病害特征與防治方法

2.1.1 葡萄白粉病

該病害多見于植株的葉片、新梢等部位,以5月下旬至8月中旬為病害高發期,在此期間諸如植株密度過大、水肥管理不當、未能及時修剪等因素均有可能誘發病害,導致植株葉片、新梢、葉柄上覆蓋白粉,嚴重影響果實品質。為應對此類病害,要求種植人員嚴格執行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規程,在葡萄生長關鍵期控制好植株密度、改善通風及光照效果,在發芽前和生長期分別噴施3~5波、2~3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預防;對于已發病植株,應選取1500~2000倍粉銹寧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間隔15d噴施1次、連用3次,并在采收結束后再次噴施1次,借此鞏固治療效果[1]。

2.1.2 葡萄黑斑病

該病害主要以植株葉片作為侵害對象,多發于每年7~8月,發病原因多與水肥管理不當、未及時修剪、田間濕度過大等因素有關,導致植株葉片上出現病斑、暗色霉狀物,最終造成葉片干枯、脫落現象[2]。為應對此類病害,要求種植人員落實田間巡視工作,及時發現植株發病跡象并采取藥物治療措施,如選取代森錳鋅殺菌劑進行整株噴灑、重點噴施葉片部位,每間隔15d噴施1次,連用3次即可收獲顯著治療效果。

2.1.3 葡萄根癌病

該病害可威脅植株的根部、根莖以及多年生枝蔓,以每年7~8月為集中發病期,諸如外部機械創傷、凍害、土壤酸堿度失調等因素均有可能誘發該病害,使植株病變部位出現瘤狀物,嚴重影響植株后期長勢及產量[3]。為解決此類病害,要求種植人員嚴格落實預防措施,在定植前取健壯苗木置于1%硫酸銅溶液中浸泡5min,再放入2%石灰水溶液中浸泡1min,用于有效殺滅附著在根系等部位的細菌;在植株生長期,取工具將瘤狀物刮除,并對創部涂抹40%多菌靈,用于有效殺滅病菌。

2.2 蟲害特征與防治方法

2.2.1 葡萄糖戚蚧殼蟲

該害蟲主要取食葡萄根莖和果實的汁液,蟲體產生的排泄物還將污染葉片及果實,嚴重影響樹勢及植株正常光合作用,導致后續產品品質下降。在應對此類蟲害時,應嚴格秉持預防為主原則,在每年3~4月進行土壤翻耕、滅菌處理,并選用24.5% 1500~2000倍阿維·礦物油乳油或40% 1500倍百蟲凈乳油進行預防性用藥,保證徹底殺滅越冬害蟲,改善治療效果[4]。

2.2.2 葡萄斑葉蟬

該害蟲主要聚集在植株葉片背面,取食葉片汁液,導致葉片表面分布大面積白色斑點,且其排泄物將污染果實,使葡萄產品的品質劣化。在應對此類蟲害時,同樣需嚴格做好早春、秋季的預防性措施,選取2~4g 7500~10000倍阿克泰或1500~2000倍吡蟲啉等藥物進行噴施,憑借其低毒、低殘留特性保證早期防治效果,維護產品品質[5]。

2.2.3 綠盲蝽

該害蟲主要以植株嫩葉、幼果作為危害對象,導致植株葉片枯萎、脫落,影響果實品質。在應對此類蟲害時,可選取啶蟲脒、吡蟲啉等殺蟲劑分別在花前、花后兩個階段進行噴施,或選用800倍多菌靈、600倍福美雙、12000倍艾美樂進行噴霧,并注意選取傍晚5時后用藥,保證起到有效防治效果。

2.3 綜合防治措施應用

2.3.1 農業方法

根據農業種植領域的生產管理經驗,要求種植人員樹立科學的栽培管理意識,在種植初期結合釀酒葡萄的品種特征進行良種選育,注重增強樹勢、提高結果部位、提升品種抗性、合理控制負載量等;在樹體管理環節,應根據葡萄品種的生長發育期及苗木長勢確保及時除蔭、綁蔓、摘心、打副梢,保證種植區域具備良好的透光性和通風效果,便于在病蟲害發生時增強藥物防治效果,并且為植株生長創設適宜條件,防范因分枝過多引發徒長、消耗養分等問題;在種植期間及時采取中耕除草措施,通過疏松土壤改善其透氣性,配合適時灌水、施加氮磷鉀等肥料,保證樹體形成良好長勢、提高其抗病力,有效抵抗病蟲害的入侵;此外,還需注意在生長期及時摘除病葉、剪下病果,并將其及時清運出田外、落實深埋等無害化處理措施,防范田間病菌傳播、蔓延。

2.3.2 化學方法

必要化學防治措施的應用能夠為葡萄高產栽培提供保障,要求種植人員根據品種生長特性與地方疾病流行情況,面向葡萄不同生長階段采取合理的化學防控措施,例如在休眠至展葉期間,應及時施加3~5波美度石硫合劑,用于消滅越冬病蟲。在使用化學藥劑時應堅持對癥下藥原則,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類藥物,根據植株直徑、種植規模等參數進行用藥量的精確計算,并定期交替用藥,盡量選擇2種及2種以上藥劑搭配使用,防范因長期使用同一種化學藥物使病蟲產生耐藥性,最大限度保證在葡萄采收環節測得農藥殘留量符合標準要求。

2.3.3 檢疫要點

在當前葡萄栽培環節,要求種植人員嚴格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根據葡萄品種的生長周期梳理出病蟲害發生規律,科學選用農業、化學、生物等領域的防治方法進行綜合處理,在保證使用效果優先的同時兼顧低毒、低殘留特性進行藥劑選擇,并配合多種防治措施抑制病蟲害的傳播,實現葡萄生長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在建立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機制的基礎上,聚焦葡萄引種環節進行前端干預和防控,由種植區域地、縣兩級檢疫部門加強相關規章、制度與管理措施的設計,禁止任何單位、團體組織或個人在未經檢疫確認的前提下將外地苗木攜帶運送至本土,嚴格把好引種環節的審核與檢疫關,從源頭防范病源的傳播與入侵。當在檢疫工作中發現涉疫對象后,需對葡萄苗木及相關容器進行徹底銷毀,并在苗木運送至種植現場時督促種植人員進行嚴格檢查,保證選取健康、茁壯、無病蟲威脅的苗木進行定植,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

3 結論

近年來現代農業發展帶動種植業的生產技術革新,在運用科學栽培管理技術提升葡萄產量與品質的基礎上,還應聚焦食品安全領域回應受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基于綠色環保、標準化生產理念進行葡萄種植過程中常見病害、蟲害具體特征及其防治方法的梳理,并建立常態化檢疫和預防機制落實種植過程的監督與防控機制,最大限度降低栽植環節對食品安全構成的威脅,推動葡萄種植及農業生產領域的綠色、環保、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曉龍.德欽高原釀酒葡萄綠色栽培技術及推廣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20(3):46.

[2] 李利亞.葡萄病蟲害防治與田間管理探究[J].農家科技:中旬刊,2020(1):51.

[3] 劉峻.江蘇沿海地區葡萄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探析[J].現代園藝,2020(4):18-19.

猜你喜歡
栽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園林施工中栽植技術及具體施工工序的研究
山區大樹移栽的技術
日光溫室早熟油桃周年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