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器育苗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

2022-06-22 00:28劉振君
新農民 2022年12期
關鍵詞:林業育苗具體應用

劉振君

摘要:在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引進的新技術越來越多,有效提高了整體發展水平。如果只實現資源優化,那么后續種植操作的配置提供了重要的技能,有助于實現向新的生產方式的轉變。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有必要分析容器育苗技術的優勢,并總體優化開發計劃,交流技術經驗,擴大容器育苗技術的應用范圍。

關鍵詞:林業育苗;容器育苗技術;具體應用

0 引言

隨著森林資源保護和開發的不斷加快,全國植樹造林活動迅速推進。容器育苗方法作為一種新型育苗技術,具有操作簡單、育苗周期短、成活率高、機械化作業良好等優點。目前,苗木可分為無外壁育苗和外壁育苗兩類。其中外壁育苗特點是以集裝袋、苗盆、育苗盤、苗箱等容器栽培為主。無外壁育苗是利用泥炭與原土混合或制成花盆形狀或塊,然后在其中培育種子。本文結合實際探討了容器育苗技術在林業中的應用。

1 容器育苗技術的應用意義

容器育苗是一種常用的育苗技術,其特點是生存率高,低成本和高實用性。所謂容器育苗的方法,就是以容器為基礎的育苗過程,通過更集中的營養基質在容器中提供良好的幼苗保護,并保證其質量和效率。根據容器的種類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可以在容器內放入苗木培養皿,另一種是肥料和泥炭的混合物制作而成的塊狀培養基。隨著容器育苗技術的發展,對容器育苗機進行了升級改造,生產過程的機械化使容器育苗技術在木材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容器育苗是近年來新興的育苗技術,體現了現代科技和生態價值,有效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環境建設步伐。根據容器育苗技術,林業建設取得了規?;l展。首先,消除了季節性影響。容器育苗主要在溫室里種植,不受季節和外界氣候的影響。這些優勢確保了幼苗的活力、質量和產量,并滿足了大規模種植的要求。其次,種子投入減少。只需在容器中放置適量的種子就足夠了,容器育苗技術成活率高,對樹種的數量要求較低??蓽p少種子用量,有利于播種栽培、養分分配和壯苗培育。最后,能做機械化工作。容器育苗技術可以改革傳統育苗方式,實現機械化作業下的林業種苗自動化、量產化,減少人工投入,提高效率和產量。

2 容器育苗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優勢

2.1 營養土種植

容器育苗技術是在培育花卉或林業苗木時使用特定容器,在容器內部加入適量的含有各種營養物質的有機液體,置于恒溫環境中采用更多的培育技術,以良好的環境和科學的保護措施為主要支撐,完成優質苗木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在現有環境中生長發育后,需要利用營養土進行動態栽培,營養土的成分礦物質占有較高的比例。在這種環境下,幼苗可以迅速吸收足夠的養分,加速生長,可以縮短整個育苗過程,提高整體種植效果。

2.2 有利于良好根系的形成

在實施容器育苗技術的過程中,可以為幼苗提供穩定良好的生長環境,與以往的幼苗相比,為根系提供良好的光照和溫度,幫助根系在短時間內生長,這在過去的幼苗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在實踐中,需要選擇合適的容器技術,研究數據表明,在正確的容器育種中,幼苗的成活率可高達96%,是促進育苗的主要因素。

2.3 有助于實現機械化育苗過程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容器育苗在全國各地得到廣泛應用,機械化作業方式的轉換正在逐步完成。該方法不斷改進和更新,可以減輕相關人員的工作壓力,全面提高育苗的整體有效性和質量,構建機械化育苗技術。將小體積樹種準確種植在容器內后,根據樹種的生長發育情況,在容器內放置特定樹種,完成批量克隆,減少整體資金和成本投入,為育苗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空間。

2.4 打破季節限制

在用容器有效培養苗木的過程中,可適當調整容器內營養物質的結構,以適應不同種類幼苗在發芽期的營養需要,以確保幼苗的養分均衡,滿足幼苗的生長需求。與現有的苗木栽培方法相比,該方法在栽培效率和產量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事實上,在容器內種植苗木時,把容器放在溫室內,為苗木的生長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以及在容器中儲存足夠的營養,以促進幼苗的快速生長。以往的育苗活動都是在特定地區的大面積上進行,然后用汽車將幼苗運送到指定地點,這影響了生產力。在溫室中培養容器的技術有效地加速了幼苗的生長,在這些技術中,溫度可以根據幼苗的生長進行適當的調整,不需要考慮氣候因素,有效克服季節性限制,大大提高了育苗效率,并為林業活動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苗木。

3 林業育苗發展的現狀

目前,林業育苗主要采用傳統的黏土苗木栽培方法,如辣椒管、塑料袋、蜂紙等,幼苗質量不斷下降,采用現代管理方法將有助于提高苗木質量。近年來,由于采用容器育苗技術的最佳效果,能夠大大提高了幼苗的質量,在林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工林種植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播種方法、機械播種方法和播種覆蓋方法。中小苗圃可手動播種種子,播種前測量排距,并用開溝器進行播種。采用苗床撒播時,應在床的兩側各放一個人播種。種植楊樹、柳樹等細小種子,可混合成所需數量的沙子。鉆孔技術需要根據種子大小和土壤條件進行播種,并在播種過程中反向進行。我國目前正在積極研究造林,但一般的栽培方法比較落后,傳統的包裝材料+黏土栽培方式仍在使用,導致育苗質量和成活率很難提高。因此,必須開發和引進新技術,以便更有效地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幼苗發育期和生長期。在林業育苗方面具體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3.1 對育苗技術延續經驗管理,不善于接受新技術、新方法

育苗技術具有一定的應用潛力,在應用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苗木的特點,開發不同的造林方法,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避免對植物造成不利影響。然而,在實際應用苗木技術時,員工習慣于按經驗管理,并認為在容器中應用苗木技術可以在生長過程中保護新苗木的根部,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對容器育苗技術過分依賴。

3.2 沒有選擇相匹配的育苗容器

為了應用容器栽培技術,需要根據實際物種和幼苗的生長條件選擇合適的苗木栽培容器。使用了不良產品將影響幼苗的健康生長。目前,有關Fertiss無紡布容器的研究已有重大進展,這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

4 容器育苗技術應用探析

4.1 林業育苗技術應用概述

林業育種方法是一種應用廣泛的育苗技術,效果良好,產量高,成本低,更實用。最常用于林業育苗的 Fertiss無紡布容器是采用焊接方法基于機器外形和模型制造的,特定介質的附加材料可以通過自動化電子控制促進基于氣動鋸的高效通信和切割。生產時要注意控制養殖孔的基本尺寸,合理選用相應尺寸的容器,可以有效地滿足造林發展的需要,促進種子間的有效協調,將這種大小的容器放置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在容器制造過程中,標準長度主要由自動化電子設備的推進器參數決定。在生長期種苗時,應停止給幼苗澆水,以確保良好愈傷組織的建立。在無紡布容器中的幼苗可以自由地輸出幼苗的根,通常不需要扎根,種植的幼苗能有效地適應當地土壤條件,有效地吸收足夠的水分和養分。

4.2 育苗容器的選擇

現階段,塑料容器、紙質容器和懸浮液容器廣泛應用于育苗。有關人員在挑選苗木種植容器時,必須確保苗木的質量,根據具體品種充分考慮苗木生長的特殊性。合理選擇容器的尺寸、形狀和材料不會影響種子的順利生長。隨著容器種植相關材料的發展和相關科技創新的開展,無紡布等苗木種植容器,可提高容器栽培的防水性和透氣性,以及種植效率和種子生長質量,特別是在育苗目標是稀有珍貴的樹種時。此外,要確育苗容器的標準化,全面規范育苗容器的布局。育苗容器的寬度一般為1米,長度以實際需求為準。注意容器的通風,有效防止干燥,提高容器的利用率。同時,幼苗容器必須科學放置,不留任何縫隙。

4.3 容器育苗基質的調配

在容器育苗技術中,育苗基質的調配發揮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也是直接影響栽培質量的關鍵工作環節之一。根據各種制備材料的不同特性,育苗基質主要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無土基質,另一種是土壤基質。用于無土基質的容器基質在其組成中不含天然土壤,例如珍珠巖幼苗基質、人造材料、泥炭、農林廢棄物。無土基質種類繁多,實際利用差異很大,因此相關人員必須綜合分析掌握苗木的生長特點和種類,保證選擇的合理性。土壤基質的主要材料是土壤,輔助材料是有利于苗木健康生長的物質。在建立土壤基質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所選土壤是天然的、非人工合成的,這樣的土壤養分含量高,不易發生疾病。肥料和輔料的選擇取決于幼苗生長的具體條件。

4.4 苗木種植工作

種苗是提高種子質量、提高種苗生產力、保證種苗質量的重要任務。采用優質基因品種,要求種子達到國家級要求或更高標準。種植前必須用水澆灌容器,使其在種植前完全吸收水分。然后將種子放在容器中,并覆蓋無菌沙、泥炭或養分土壤。此外,還可以用薄膜覆蓋種子,以提高土壤溫度,刺激種子發芽。在移植幼苗時,應采用垂直拉伸法。

4.5 科學催芽

種子休眠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催芽過程是通過人工處理種子,縮短發芽期,提高苗期質量和效益。林木種子的發芽方法主要有浸泡法、分層發芽法和物理剝皮法。例如,浸泡和分層適用于由于種子胚的發育不完全使種子處于休眠狀態。當種子萌發受種皮、外皮等因素影響時,可采用物理剝落法。種子發芽后,讓水均勻滲透,使芽能吸收足夠的水分。同時,要綜合分析芽苗的實際生長周期和芽種的特性,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光照。比如在溫度方面,很多珍稀幼苗必須正確應用溫室技術,保證生長旺盛,通過動態監督調節溫度,最大限度滿足幼苗的生長需要。另外,要合理搭配不同功能的肥料,補充容器內幼苗對應的底肥,提供充足的養分。

4.6 苗木管理工作

容器中的幼苗養護主要是對水分、溫度、濕度等進行控制,防止出現腐爛、霉菌等不良現象。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相關人員綜合分析種子的需求和品種,從而合理科學地控制濕度和溫度,特別是在田間播種的條件下。治理和灌溉工作要按照苗木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有效地進行。此外,定苗前必須進行適當的準備工作,工作人員必須合理處理苗木,選擇合適的苗木,處理種子中殘留的有害物質,提高幼苗的生存能力。定期給土壤施肥,保持其營養豐富,為幼苗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同時,保持土壤柔軟有助于幼苗生長,應定期消毒以保持健康。幼苗長出后,必須施肥補充養分,并采取其他保護措施。最后,由于許多害蟲在苗木生長過程中侵入,通過良好的病蟲害防治,需要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對害蟲進行整治,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還可以制定害蟲防治計劃,以確保幼苗長期健康生長。

4.7 做好容器苗的包裝、運輸工作

直到苗木出圃后,培育工作才算完成。容器苗木在運輸過程中通常采用容器運輸,這樣不會損壞根部。苗木運至現場后,將外壁苗木從容器中取出,苗木與運輸的基質一起種植在預先挖好的樹坑中。栽植按栽植工藝進行,沒有外壁的苗木可直接栽入樹坑,并嚴格按栽植要求栽植。容器苗根系有營養土,可年產,隨時可以種植??芍貜褪褂玫乃芰先萜鞅仨殢娜萜髦腥〕?,裝入專用的鈣質塑料包裝盒中,然后運到山地種植。標準尺寸(例如712cm)的容器幼苗可以在100 株/袋的纖維袋中輕松運輸。無紡布容器苗造林不需去掉無紡布袋,造林成活率高,目前在造林中的應用最廣泛。

5 改進育苗技術現狀的對策

(1)技術人員必須接受培訓。為了改善種苗技術狀況,首先要提高種苗技術水平,有關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持相關的研發工作,引進高素質的專家,指導技術人員觀察、學習,大大提高育苗技術水平。

(2)苗木技術運輸是個大問題,可以在此基礎上設計專用運輸車輛。由于苗木的特性,普通運輸車只考慮空間的大小,能否裝載盡可能多的苗木,為保證苗木的質量,在尺寸合適的前提下,提高苗木的車輛高度,從而提高運輸舒適度。對于稀有物種,可以連同容器一起將它們運輸到目的地。

(3)育苗事業是關系人民生活環境的重要問題,育苗事業的發展對人類有益,可以改善人居環境,對凈化空氣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關部門應給予支持和鼓勵,并提供充足的資金,防止資金問題阻礙育苗事業的發展。

(4)大量考察不同苗木的容器選擇。容器保證了幼苗的良好生長,但并不是所有的幼苗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容器,可以使用三角形、六邊形等多種形狀,根據出苗的周期和出苗的大小來選擇。我國大多數容器選擇塑料容器,是經濟型容器,但在一定程度上塑料容器并不適合所有苗木的生長,還可以使用玻璃容器、陶瓷容器等等。

總之,要認真分析總結容器育苗技術應用的各種限制因素,不斷改進和完善,遵循適宜地、適宜樹的原則,采取經濟、實用、有效的措施控制幼苗種植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要完善林業育苗體系建設,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容器育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6 容器育苗技術促進林業育苗發展的前景展望

與其他傳統方法相比,容器育苗具有較高的生長率和成活率。目前,苗木培養容器復雜繁重,在應用初期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員的技能的提高,容器育苗的費用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栽培技術可以不斷擴展,有效控制了溫度、濕度和環境光等因素,為發展小規模造林提供技術支持,促進林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但采用容器育苗技術帶來的高昂運輸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該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發展。因此,采用容器育苗技術需要合理的人才管理,嚴格控制育苗成本,有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可以獲得政府對苗木建設、技術的有效應用的財政支持,有效促進林業育苗產業的快速發展。

7 結語

容器育苗技術在當前林業育苗中的應用對于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全面保證育苗本身的質量非常重要,在實施工作中必須合理使用該栽培技術,使育苗企業可以更加科學化,全面提高森林整體質量。同時,需要更多可持續創新的容器育苗技術,使技術應用空間不斷擴大,為后續育苗技術的發展創新,提高最終經濟效益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施紅霞,史秀梅.林業育苗現狀及容器育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23(17):195-196.

[2] 黃如順.容器育苗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與發展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3):122.

[3] 薛靈芝.淺析林業育苗現狀及容器育苗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現代農業研究,2020(3):98-99.

猜你喜歡
林業育苗具體應用
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分析
遙感地質勘查技術與應用研究
關于電氣自動化在機械采煤中的應用研究
探究立體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