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圖書館地域文化資源開發與特色服務的“四支持”維度

2022-06-23 05:36張瀟雨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南通市館藏特色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地域文化資源;供給體系;特色服務;開發機制

摘 要:文章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地域文化資源開發供給與特色服務的價值,結合南通市圖書館的實踐情況,從政策支持、技術支持、服務支持和行業支持等四個維度探索了公共圖書館的高質量發展模式,以期公共圖書館能夠更好地履行其延續文化和傳承文明的職責。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2)05-0025-03

2018年1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公共圖書館要系統收集地方文獻信息,保存和傳承地方文化。圖書館的資源供給與特色服務具有高度的依存關系,通過整合資源與服務,公共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優質的閱讀資源和個性化的服務,有效解決館藏資源同質化的問題,滿足讀者的多樣化、個性化閱讀需求[1]。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應積極承擔保存文化資源和傳播文化的重要職能,推動跨界整合、行業協同,以及對地域文化資源的標準化采集和數字化存儲,提升服務效能。

1 公共圖書館開展地域文化資源開發與特色服務的意義

1.1 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地域文化指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風土人情、傳統習慣等,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受社會發展、時代變遷和社會結構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域文化資源正在逐漸消失,亟須有關部門和機構進行搶救性開發。地域文化資源作為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圖書館彰顯地域特色、突出人文內涵的重要載體,其應不斷加大對地域文化資源的收集力度,建設特色地方文獻資源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豐富館藏地域文化資源數量和種類的同時,創新地域文化資源的存儲和傳播方式,并構建地域文化數字化傳播供給體系,為地域文化的保存、傳承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

1.2 擴大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公共圖書館開展地域文化資源建設與特色服務既是其提升服務質量的必然路徑,也是其順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個性化、多元化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公共圖書館應以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供給為基礎,明確自身的功能定位,在加強傳統服務項目的基礎上開展特色服務,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提升服務質量;以讀者閱讀需求為導向,以調查問卷、座談會等形式精準挖掘讀者的需求信息,開展精準服務[3];利用技術優勢,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擴大自身影響力,打造特色服務品牌。

1.3 創造文化服務新業態

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在實現全面覆蓋,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公共圖書館應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資源,提升服務質量。目前,部分民風民俗、民間技藝等地域文化正面臨失傳的危險,公共圖書館應推動現代科技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深挖地域文化資源的內涵和價值,加大對地域文化資源與特色服務的整合力度;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以文化創意、數字出版、動漫游戲等載體直觀地展示歷史人物、講述歷史故事,創造文化服務新業態,實現對地域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傳承[4]。

2 南通市圖書館的地域文化資源供給與特色服務實踐

豐富、獨特的地域文化資源是南通市圖書館開展特色服務的基礎。南通市圖書館是清末狀元、近代實業家張謇于1912年創辦的我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張謇是近代南通歷史的重要符號,南通市圖書館收藏了15冊張謇日記手稿、7卷本《張謇全集》和“張謇自撰年譜”等珍貴文獻手稿和圖書資料,是其獨有的地域文化資源。近年來,南通市圖書館利用信息技術加大對地域文化資源的整合力度,不斷探尋地域文化資源供給與特色服務的內在結合點,通過相關實踐,有效提升了服務質量。

2.1 積極履行文化傳承職責,整合地域文化資源

地域文化資源既是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內涵建設及特色發展的重要基礎,地域文化資源建設是公共圖書館有效保護、傳承和發展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徑。南通市圖書館應不斷加大對地域文化資源的征集、整合力度,創新征集方式,明確征集內容、征集范圍,以及驗收、登記和編目流程,全力建設特色地域文化資源數據庫[5]。南通市圖書館收藏了相對完整的《通海新報》,作為南通的第一張對開大報,該報是讀者研究和了解南通民國史的重要文獻資料。目前,南通市圖書館收藏的古籍和地方文獻共16萬余冊,其中有100余部、2,000余冊古籍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收錄,并實現了數字化,讀者通過圖書館網站即可隨時查閱。南通市圖書館依托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開發了特色地方文獻資源系統,為南通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并建成了書目數據庫、報紙數據庫、古籍數據庫、決策數據庫等多個類型的數據庫,通過網站、微信公眾平臺、App等渠道向讀者提供多種數字資源,擴大了服務范圍。另外,南通市圖書館還積極參與南通市文化共享工程,建成了“江海文化視頻”“靜安講壇”等多媒體數據庫,讀者可登錄南通市圖書館網站訪問南通博物苑、南通市書畫院、更俗劇院、南通藝術劇院和個簃藝術館的特色資源。

2.2 高效共享優質地域文化資源,創新特色服務

在“互聯網+物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可通過與讀者的雙向信息交互,構建公共圖書館集群,實現館藏資源的高效共享。為了進一步踐行“服務立館”的方針策略,增強館員的服務意識,南通市圖書館積極樹立開放辦館理念,聯合區域內的其他公共圖書館共建共享優質資源,共同搭建地域文化資源共享平臺[6]。南通市圖書館從自身實際出發,不斷完善閱讀服務體系,將特色服務與資源供給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服務成效。目前,南通市圖書館已開展政務公開、靜海講壇、古籍保護、流動借閱和盲文閱覽等多種特色服務,彰顯了地域文化特色;與南通市的7家公共圖書館和7家高校圖書館共同建設綜合服務平臺,為讀者提供了便利的聯合書目檢索服務。

2.3 加強數字化建設,創新文化傳播方式

特色地域文化資源是公共圖書館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只有充分挖掘和開發地域文化資源,才能有效解決公共圖書館在地域文化資源浪費、服務缺失等方面存在的現實問題。南通市圖書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對館藏地域文化資源進行了數字化開發,建立了多元化的地域文化資源供給機制,切實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并通過電子借閱機和文化長廊等載體,為讀者提供了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由南通市圖書館負責運行的“政府信息采集保存中心”,共收錄南通市人民政府、啟東市人民政府、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政府等184家機構的263,608條信息,為讀者提供了最真實、可靠的新聞和數據。南通市圖書館建設了數字圖書館統一檢索平臺,有效提高了館藏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并通過信息共享的方式,打造了優質的數字化資源共享空間。

3 基于地域文化資源與特色服務的公共圖書館發展路徑

3.1 政策支持

公共圖書館地域文化資源的整合及特色服務的開展需要政府、社會機構、讀者等多方力量協同參與。其中,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統籌協調各方力量,為公共圖書館整合地域文化資源、開展特色服務提供政策支持[7]。政府應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明確公共圖書館的職責,使其主動承擔征集和保護地域文化資源,傳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職責。二是加強政策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地域文化資源整合工作,推動相關工作的高效開展。三是保障特色服務的持續開展,從品牌認證、資金獎勵、成果認定等方面支持公共圖書館開展特色服務,調動其開展特色服務的積極性。

3.2 技術支持

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應充分利用館舍空間,組織開展以地域文化為核心的主題活動,大力推廣地域文化,實現服務升級[8];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應利用數字技術對地域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開發,挖掘地域文化內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化、碎片化閱讀已成為重要的閱讀方式。公共圖書館應積極建設新媒體平臺,發揮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提高特色服務的精準度;通過新媒體平臺為讀者推薦館藏地域文化資源和提供特色服務,主動與讀者互動交流,收集讀者的意見,以持續提升特色服務質量[9]。

3.3 服務支持

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特色服務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豐富服務內容,幫助讀者走出閱讀困境。在館藏資源、服務項目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以傳承特色地域文化為導向,在開發地域文化資源的同時,開展特色服務,滿足讀者的差異化閱讀需求。二是精準供給閱讀資源,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目前,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不斷增多,公共圖書館應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需求,豐富館藏特色地域文化資源,以精準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有效提高讀者滿意度。三是發揮數字技術優勢,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公共圖書館應積極推進精品數字閱讀資源平臺建設,創新數字閱讀資源服務方式,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四是以特色地域文化資源實現服務增值。公共圖書館應大力開展特色地域文化資源建設工作,豐富館藏文獻資源體系,依托全面的館藏資源體系開展特色服務,實現服務增值。

3.4 行業支持

目前,公共圖書館的地域文化資源共建共享情況并不理想,不利于優質地域文化資源的推廣和開發利用。因此,公共圖書館應加大區域圖書館聯盟協作和行業協同力度,通過對地域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豐富資源供給總量,使地域文化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協同采集、館際資源互借、建設地域文化資源數據庫等方式,增加地域文化資源的獲取途徑,并建立健全地域文化資源開發機制,滿足讀者的多元化、個性化閱讀需求;加大與其他圖書館的合作力度,聯合開展地域文化資源建設工作,整合優質地域文化資源,搭建資源推廣平臺,提高資源利用率。

參考文獻:

[1]陳揚.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新體驗:以天津圖書館音樂圖書館特色服務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1):83-86.

[2]劉俏.公共圖書館特色資源服務的創新實踐:以深圳市鹽田區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8(4):61-64.

[3]楊敏.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特色資源推廣對策研究[J].圖書館,2017(9):103-107.

[4]鐘艷,李霞.發揮安徽地域文化資源優勢 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對策研究[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6):15-19.

[5]祁興蘭.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J].圖書情報工作,2018(16):111-119.

[6]趙兵.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音像館藏資源多視角服務探析:以大連圖書館“多媒體閱覽區·音樂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8(12):93-97.

[7]許莉.基于特色專題的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源建設與服務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9(10):15-19,49.

[8]朱峻薇.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建設的實踐與探討:以杭州圖書館運動主題分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9(4):56-60.

[9]盛興軍,張璐.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宣傳推廣研究:以浙江省地級市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20(5):75-80.

(編校:馮耕)

收稿日期:2022-04-23

作者簡介:張瀟雨(1992— ),南通市圖書館館員。

猜你喜歡
南通市館藏特色
樹德娃的太空之旅 學習設計
名家書畫: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藏書畫作品選刊
好辦法
小小展臺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2004年~2012年檔案館與圖書館館藏量發展比較
你知道嗎?
介紹兩件館藏青銅器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創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