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

2022-06-23 16:50陳秀美
學生之友 2022年5期
關鍵詞:課堂練習小學優化

陳秀美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營造平等自由的學習環境。能迅速復習課程,加深對數學的思考,并主動進行多元溝通,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形成正面的學習理念。另一方面,通過課堂實踐,可以在某種意義上取代一些課外活動,從而真正實現“雙減”,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

前言

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簡單重復、機械訓練、缺乏針對性和探究能力等一大批問題。要解決這種問題,就要從源頭上尋找問題,找到問題所在,并通過反思來提高,提高課堂訓練的效果。

1利用信息化資源,創新課堂練習形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模式化的教學訓練往往是單調的,很難調動起他們的思考能力,也很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而信息技術則可以透過多種媒體,以立體的方式展現數理資訊,讓同學產生多重的感官刺激,讓他們將自己代入到思維中去。在信息技術和基礎教育緊密融合的今天,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把信息化和實訓相融合,不斷地進行新的訓練。

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基本功培訓。以“認識圖形”為實例,老師要對各種不同的立體圖進行詳細的制作,并用卡通的方式,讓孩子們對基本的幾何學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以文字和錄像的方式展示了衣柜、魔方、桶裝薯片盒、籃球等生活的三維圖像在教學中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教學,通過對多種形式的不同形式的拼圖進行分析,并讓他們根據所選的不同類型的圖形進行快速回答。這種信息技術的教室培訓充分發揮了感官刺激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思考能力,并能提高他們的數學思考能力和靈活性。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資源,開展小組實操訓練。在學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搜集相關的信息化資源,給出多個主題的具體數據,如小學生的身高與體重數據、校園運動會參賽人數數據、小學生使用手機時長數據等。進而要求學生自由分組,選擇感興趣的主題,開展全面的數據統計、分類與整理。教師要指導學生找準切入點,制定科學的數據劃分標準,并要求學生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系與規律,鼓勵各個小組匯報課堂訓練的成果。最后,教師要進行梳理、總結、歸納、整理數據的技巧與方法。這樣的作業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指導學生靈活應用數學學科技巧開展動手實踐,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資源開展課堂閱讀訓練。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收集相關的數學文化與課外知識,并要求學生進行課堂閱讀,設置合理的問答訓練。從而通過趣味化的課外內容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進一步開拓學生的精神世界。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圓”這一內容時,教師拓展關于圓周率的課外知識,展示圓周率的發展過程,詳細地介紹阿基米德、劉徽、祖沖之三種計算圓周率的方法。教師要求學生認真閱讀,進而提問:“通過閱讀,你們發現圓周率的本質是什么?圓周率有什么特點呢?阿基米德、劉徽、祖沖之這三個的計算方法有什么共通之處?”這樣遞進式的提問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究欲,還有利于增強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與廣泛性。

2明確功能目標,提升課堂訓練的針對性

課堂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復習知識,還具有新課導入、攻克教學重難點、專題總結等功能。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功能目標,加強課堂訓練與教學內容的緊密銜接。進而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設計課堂訓練的內容與形式,將課堂訓練深入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最大化地發揮課堂訓練的教學作用。 在新課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課堂訓練。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內容時,教師可以進行課前復習訓練。例如,教師可以采取默寫的形式,將學生分為四組,一組默寫數字1-25,一組默寫25-50,一組默寫數字50-75,一組默寫數字75-100。教師也可以采取填空的形式,隨機選出一位學生,要求其在黑板上填出55-63之間的數字。教師還可以創設生活情境,設置數學問題:“今天體育課大家一起跳繩,小麗同學跳了50下,小明同學跳了66下,小軍同學跳了29下。請問誰跳得最多呢?”教師先通過多元化的課前訓練,幫助學生快速回憶100以內的數字,再點明本節課的學習主題,更好地開展加減法的教學。

在重難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課堂訓練。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普遍采取“灌輸式”教學,學生極度缺乏參與感與主動權,師生之間極度缺乏雙向交流。在這樣枯燥、低效的教學模式下,即使教師多次強調重難點,學生也難以深層次地理解知識,更無法將知識吸收內化為自身能力。針對這個教學問題,教師應通過師生協作的形式,開展課堂訓練。教師首先要進行基礎的知識講解,再舉出一道經典例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與學生共同解題,通過板書的形式寫出詳細的解題步驟。

在專題總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課堂訓練。教師要統籌考慮學生能力、課程內容與教學目的,合理把握題目難度,開展課堂小測。以數與代數這一專題為例,教師應按照難度,將小測題目劃分為基礎訓練、遷移訓練和思維訓練。并將基礎訓練題目的比重設置為50%,遷移訓練題目的比重設置為30%,思維訓練題目的比重設置為20%?;A訓練主要考查學生對數字的認識與計算能力,旨在幫助學生復習所學知識;遷移訓練主要考查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思維訓練則應設置復雜應用題與奧數題,旨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與探索。教師通過系統化的課堂訓練,能快速了解教學的不足,發現學生的能力薄弱點,進而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教學。

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其能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構建系統化的數學知識體系。然而現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卻存在許多的不足,無法淋漓盡致地發揮自身的教學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深入分析教學弊端,深化改革意識,不斷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內容與形式,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從多角度、多方位出發,推進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結構化創新。

參考文獻:

[1]周玲.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的策略[J].新課程,2020(13):100-101.

[2]汪兆霞.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07):28-29.

[本文系大田縣石牌中心小學2020年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典型性與有效性實踐的研究”(課題號:TKTⅩ一2081)階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課堂練習小學優化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策略研究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探究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