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寓言中發展閱讀能力

2022-06-24 22:04劉余甘密
江西教育C 2022年6期
關鍵詞:語文要素語言表達能力寓言

劉余 甘密

摘 ? 要: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認為,寓言與兒童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能夠幫助兒童掌握知識,認識自然,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提高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欣賞能力和思考能力。小學語文的教學對象是兒童,讓兒童在寓言中生長,是教學設計的核心。統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的《鹿角和鹿腿》一文選自《伊索寓言》,課文所在的單元以“寓言故事”為主題,語文要素是“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筆者認為,選編本文主要有兩個意圖:一是促使學生感受寓言的趣味性和哲理性,探索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激起學生對寓言故事的濃厚興趣;二是引發學生對文本的多元化理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寓言 ? 語文要素 ? 語言表達能力

《鹿角和鹿腿》選自《伊索寓言》,該文章層次清晰,情節曲折,以鹿的心情變化為線索,以童話的形式生動地敘述了一只鹿獅口逃生的故事。課文對鹿的心理描寫很細膩,4次寫到鹿的自言自語,揭示了鹿的心理變化,推動了故事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與同伴對話,與生活對話,感悟寓言故事蘊含的道理,并引導學生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事物各有自己的價值,不能只憑表面現象判斷事物的好壞。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體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課后習題的第一題,即“朗讀課文,注意讀出鹿的心情變化”為導向,緊緊圍繞鹿的心情變化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感知課文內容,對重點句子和段落進行反復朗讀,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語言、神態、動作等關鍵描寫,關注作者使用的表達方法,并仿照例句進行創作,對語言知識加以遷移運用。

于漪老師曾說:“語文課要上得一清如水?!边@個“清”除了教師本身對學科、對文本的透徹領悟,還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有效點撥。在語文教學中,筆者將“文理”放在心中,將“學情”看在眼里,把“文理”與“學情”巧妙融合在一起,由此確立教學目標:(1)認識“皺、配”等5個生字,讀準“稱、禁”等4個多音字,會寫“鹿”字,理解“勻稱”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鹿的心情變化;(3)能根據提示講故事;(4)體會描寫鹿的語言、神態、動作的語句,并進行仿寫;(5)了解故事蘊含的道理,能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了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筆者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仔細思考了如何讓學生在寓言中成長,以及如何把握單元語文要素,推動課堂的發展,有效凸顯語言文字的價值,具體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凸顯文章內容的“巧”與“度”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對第二學段學生的要求通常是能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注重培養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而中年級的教學要求學生學會概括文章。在教學中,筆者把語文要素“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與課后練習中“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進行了有機整合,向學生提問道:“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一想,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回答道:“課文主要寫了叢林中有一只鹿,它發現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于是在池水邊欣賞自己美麗的鹿角,抱怨自己難看的鹿腿。當一頭獅子向它逼近時,它撒腿就跑,美麗的鹿角卡在樹枝上,差點兒讓它送命,難看的鹿腿卻讓它獅口逃生?!惫P者繼續問道:“大家是順著故事的情節發展去描述的,還是以文中的關鍵詞語為線索的?”學生紛紛討論起來,意識到讀故事的時候只要抓住關鍵信息,就能把故事的主要內容講清楚。接著,筆者要求學生根據黑板上的提示進行故事情節的梳理,并請幾個學生到講臺上向大家復述故事。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向學生出示了學習任務清單: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并相機進行板書,在黑板上寫下這幾個詞:美麗、難看、欣賞、抱怨、差點兒送命、獅口逃生。筆者告訴學生,在講故事的時候,要學會抓住這些關鍵信息,有梯度、有側重點地把故事的主要內容講清楚,從而培養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不應生硬地將關鍵信息“塞”給學生,而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歸納和概括能力。

二、注重朗讀訓練的“實”與“趣”

文字本身是不出聲的,朗讀可以把無聲的文字還原為有聲的語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快捷、更全面地把握語言的思想內涵,進入故事的情感狀態和精神世界,從而使朗讀訓練更加扎實、有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朗讀訓練的“實”與“趣”,抓住文中描寫鹿的思維、語言、神態、動作的語句,通過朗讀讀出鹿的心情變化。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提問道:“鹿是怎樣欣賞自己鹿角的美麗,又是怎樣抱怨自己的鹿腿呢?默讀課文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睂W生通過分析,畫出了“他不著急離開了,對著池水欣賞自己的美麗:‘??!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這一句話,并重點標出了“身段多么勻稱”“精美別致”“美麗的珊瑚”。筆者再次發問:“勻稱是什么意思呢?”并出示一張鹿的圖片,讓學生領會鹿的身材比例是多么和諧。

接著,筆者又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對鹿角的描述上,并出示了一張鹿角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鹿角長什么樣。最后,筆者要求學生體會語氣詞“啊”,并從中感受鹿的心情,感受鹿發現自己長著美麗的鹿角之后的驚喜之情。在完成了這些分析之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全文朗讀,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那么,在抱怨自己難看的鹿腿時,鹿是怎么做的呢?筆者圈畫出課文的相關部分:“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并要求學生解讀語氣詞“唉”,提問道:“你從中讀出了小鹿此時怎樣的心情?”在學生討論完之后,筆者接著提問道:“你能想象小鹿噘起嘴,皺起眉頭的樣子嗎?這表現了小鹿怎樣的心情呢?”此時,筆者相機要求學生進行表演,展示出小鹿的面部表情。最后,筆者要求全班同學一起讀一讀,在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緊緊圍繞鹿的心情變化展開教學,并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朗讀課文,欣賞鹿角的美麗;識圖對比,理解文中的關鍵詞語;抓住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讀好語氣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貫穿朗讀訓練的“實”與“趣”,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為揭示文章的寓意奠定基礎。

三、重視遷移寫話的“扶”與“放”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在本課的學習中,筆者通過“噘起了嘴,皺起了眉頭”這些面部細微動作,向學生傳達了神態描寫的方式,并鼓勵學生進行模仿,“扶”“放”結合,遷移寫話,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中,筆者對學生說:“對動作、表情的描寫,表現出了小鹿當時的心情。學會了這種方法,咱們就能使寫出來的文章更加生動?!苯又?,筆者在課件上出示了幾道題目,讓學生補全空白處的話,以顯示對話者的心情。在這個環節中,學生能夠進行寫作操練,對課文中的神態描寫理解得更加深刻。

總之,在《鹿角和鹿腿》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特別凸顯“巧”與“度”, 注重朗讀訓練的“實”與“趣”,重視遷移寫話的“扶”與“放”,促使學生在寓言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學校教育集團)

猜你喜歡
語文要素語言表達能力寓言
寓言
成長的寓言
時裝寓言
淺談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基于語文要素優化教學路徑策略的研究
正確解讀課后習題 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在“雙線并進”中落實“雙線組元”思想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探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