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預算管理在供水企業運用中的問題及對策

2022-06-24 07:18張晨嬰
時代商家 2022年17期
關鍵詞:供水企業戰略目標管理水平

張晨嬰

摘要: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的重要管理工具,是企業有效改善企業內控管理環境、合理分配資源的重要措施。在供水企業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也是供水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發展目標以及戰略目標的有力工具,本文首先闡述全面預算管理在供水企業運用的必要性,其次又分析了全面預算管理在供水企業中運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思路與對策,以達到通過全面預算管理提高城市供水企業管理水平的目的,從而提高供水企業的經濟效益,最終實現供水企業的戰略目標。

關鍵詞:供水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管理水平;戰略目標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重心,科學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企業管理層應充分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程度。供水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更需要引入科學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完善基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獎懲制度,利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機制來控制供水企業的運營成本,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一、供水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2010年10月,財政部等五部委下發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財會〔2010〕11號),將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納入《內部控制規范》。2014年國務院也發布了《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文件明確了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供水企業在文件出臺之前大都已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通過文件的推動,供水企業在執行“全面預算管理”方面更加規范和有所依據,也為供水企業的預算管理和內控管理工作有了文件支撐和工作方向,也有利于企業的管理提升和內控風險管控。

二、目前供水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供水企業預算編制質量不高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預算編制,這是預算執行的基本依靠,關系到企業的未來經營和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全面預算管理作為有效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工具,在供水企業的生產運營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受傳統預算編制方法和方式的影響,供水企業在編制預算時,由于企業員工參與度不高,或對預算編制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或參與預算編制人員對基層的制水工藝、自來水的生產流程不熟悉,甚至于在編制匯總過程中編報漏項,最終因預算編制質量問題而影響預算編制結果,致使預算編制結果與實際預算執行情況偏離的發生。另外,預算編制工作布置不全面、預算編制信息不對稱、企業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編制方法不科學和程序不合理等因素,也都會對預算編制的質量造成影響。

(二)預算分析不到位

預算分析是供水企業做好全面預算管理的保障,大部分供水企業只注重事前的預算編制,不重視預算執行分析和預算完成分析,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分析方式呆板僵硬,數據比較的角度單一,未充分剖析預算差異原因,導致預算分析數據不準確、滯后、無參考價值,預算分析與預算執行結合也不緊密,管理層所需要的分析數據不能準確提供,不能為管理層需要的決策信息服務,預算分析工作也就浮于表面,分析報告也就成為預算數據執行情況的展示,最終無法制定切實有效的預算調整方案。

(三)預算考核制度不健全,預算考核體系不完善

隨著全面預算管理的發展和推動,供水行業也在逐步建立和優化預算管理制度,也開始在企業內部引入預算管理考核制度。但由于長期以來供水企業在預算考核制度方面的空白,有部分供水企業還沒有構建起專業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標準模糊不清,考核方法和激勵機制單一,考核內容沒有體現出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特點,考核主體缺乏明確性,無法形成良好的激勵作用,各個部門也沒有樹立起嚴格的預算控制觀念,出現成本費用支出超預算和“預算松弛”等現象。

有的供水企業建立的企業預算考核體系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沒有對預算的執行情況和執行結果進行有效的考評和獎懲,預算考核沒有成為企業預算管理的“硬約束”,預算考核體系失去應有的“制約性”“強制性”“權威性”,預算考核目標也沒有納入績效考核范圍,也沒有實現“權責利”的結合??己梭w系也未能在預算管理工作中發揮相應的作用。另外,獎勵與懲罰機制也沒有以最終考核結果為依據進行獎懲,獎勵與懲罰機制也流于形式。

(四)全面預算管理未在成本管控方面發揮作用

國內供水企業大部分是國有資產控股或獨資,有著區域經營的壟斷性和其產品的不可替代等特殊屬性,供水企業管理層在思想意識中也存在著行業優越性,對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認識理解程度也極為不夠,沒有利用“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進行成本管控,沒有將預算指標作為企業運營中的“硬約束”。企業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也沒有積極采取措施去加強成本管控,預算管理和成本管控的落實只是形式化的管理,預算管理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成效不明顯。

三、供水企業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預算編制質量的措施

1.提高預算編制的全面性

預算管理的起點是預算編制,預算信息數據是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和最終預算考核的依據,要想提高預算編制的信息數據質量,就要從企業管理層面到全面預算管理執行層面,提高對預算管理的認識程度,強化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充分認識到預算管理和企業經濟效益的關聯性,這也是全面預算管理“全面性”特征的體現。首先是全局層面:供水企業的所有運營活動都以數據化的形式體現在預算數據信息中,在預計利潤表中體現預算期的預計經營目標,以及在預計現金流量表中體現預算期的現金流量狀況;其次是全流程層面:供水企業應從最初的取水環節到凈水環節、管道凈水輸送以及到最終的自來水銷售環節,業務全流程參與的進行預算管理;再次是全員參與層面:供水企業的全部員工以及企業所有部門要參與預算編制和納入預算考評體系,對預算整體負責。

2.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

要適時開展全員關于全面預算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全員關于全面預算管理的業務水平和認識程度。學習其他企業成功的全面預算管理的案例,對照分析企業自身情況,綜合研判,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預算編制方法,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的預算管理制度,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預算編制方面、預算執行方面、預算考核及獎懲方面等內容條款,引導企業管理者提高預算管理意識。幫助企業管理層從以完成經營指標為目的,向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對供水運營成本費用進行管控轉型,對企業運營做到精準運營,實行精細化管理,停止傳統的粗放的預算管理模式,把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管理手段之一。

3.樹立全面預算的意識

在預算編制工作落實中,從管理層首先意識到預算編制的重要性,召開預算專題會議,帶動整個企業員工對預算編制工作的重視。從上到下布置下達預算編制任務和各項基礎預算指標要求,將預算目標層層拆解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部門再將單位指標分解至具體崗位。做到整個企業從上到下,各部門、各崗位、各職員都有工作指標,每個人的工作皆由指標進行評價考核。

4.信息化建設

供水企業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把有關企業運營信息,按權限和編制人員級別進行分級查閱和共享是提高預算編制質量、提高編制效率的有效方法,供水企業可建立企業的資料信息庫,將不涉及商業機密、敏感數據等資料通過OA等系統進行查閱,在預算編制時能夠做到有數據可依。加快企業的數字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建立自己企業的預算編制數據庫系統,通過數據庫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分析、預算考核等不同階段進行數據整合。從預算編制開始,企業各部門就可以從信息數據庫中查閱相關運營數據及預算目標執行數據,企業各編制單位從系統端口錄入相對應的初始預算編制數據,財務部門運用編制信息數據庫進行匯總集成,進行編制平衡和邏輯分析,運用該數據系統可對預算執行情況動態跟蹤,設置預算指標上下限預警。實時提供預算目標執行情況和差異分析報告,讓管理層及時啟動應對措施,確保預算目標完成。

5.優化預算編制方法

預算編制前要做好預算編制準備工作,財務部門做好預算填報的宣傳與培訓工作,要“從上而下”的布置編報任務,“從下而上”逐級匯總完成,靈活運用預算編制方法,采用“增量預算”與“零基預算”相結合、“固定預算”與“彈性預算”相補充的方式,利用往年的歷史數據結合目前外部市場實際情況而編制預算,比如說以“售水量”為起點編制的銷售收入預算,既要科學合理客觀的考慮城市化發展,城區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城區區域不斷擴大的變動因素,也要疊加保守的“增量預算”對售水量等指標進行測算編制,這樣才能相對準確的做好售水量的收入預算。而供水企業在編制生產成本等預算時,對于生產成本中的“噸水藥耗”“噸水電耗”和供水量與售水量關聯的“產銷差率”指標,就要實行預算編制原則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原則進行編制硬約束,對此類指標不能以“彈性預算”的原則進行編制,應以歷史運行數據和同行業運行數據和國家規定的指標范圍進行參考編制。

(二)完善預算分析方法

供水企業應采用多種方法進行預算分析,以往的供水企業在執行分析時,只注重了差異分析,忽略了趨勢分析,比如在進行售水量預算時,供水企業應從年度差異、季度差異及月度差異中進行環比分析,找差異原因,判斷變化趨勢,為未來的經營目標進行調整做準備。

2020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社保、稅收及電力的優惠政策,減免或優惠了供水企業的相關支出費用,供水企業在進行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時,應將數字差異分析方法和因素分析方法相結合的進行分析。既要分析減免金額,又要分析減免因素,以及減免因素影響企業整體供水成本的比重。供水企業在進行生產成本的分析中,“噸水藥耗”指標既要用環比分析法,更應注重同比分析,目的是分析因為季節影響引起的原水水質變化影響的凈水藥劑投放量發生的成本波動。預算執行分析后要及時形成分析報告,預算分析報告要科學客觀的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

(三)完善預算管理的考核制度

預算考核是對預算執行單位實施獎懲和激勵的依據,預算考核體系也是管理層對各個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和考核的工具,同時預算考核也是很多供水企業在預算管理中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由于預算考核機制的長期缺失,導致供水企業預算考核成效不高。

從供水企業整個生產運營過程來看,一套科學、高效的預算考核體系,能夠更好地指導與評價企業的預算管理,能夠給各個部門的預算執行人員起到良好的激勵和監督作用,通過預算考核體系的不斷完善繼而對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要想建立完善的預算指標考核體系,改善公司預算執行和經營業績考核的方式,首先,供水企業要構建預算考核制度,考核的主體是參與預算管理的全部門,考核的范圍是預算管理的全流程,考核的對象是全體員工??己说臉藴室孪裙_,并在預算執行前對考核標準進行公布,考核原則可以通過動態考核和綜合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動態考核采取每月每季預考核形式,目的是通過考核及時反饋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預算執行偏差。綜合考核是對全年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和為下年度的預算編報提供依據。如果在動態考核過程中發現預算的實際執行與預算相差較大,應當及時分析原因,合理調整差異,以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如果有重大調整事項時應及時修正和調整預算目標,確保經營目標的最終實現。企業可以采用“目標責任書”等方式制定各單位的各項成本費用標準和利潤目標,公司管理層與每個預算責任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以“目標責任書”的執行情況對預算責任單位進行考核,根據年初預算目標與年終預算執行結果的差異分析,結合預算執行情況和目標責任書的完成情況綜合納入年終績效考核,而且要明確考核指標和預算指標之間的關系,對于考核期費用控制達標的部門和超預算完成有利于增加利潤的部門予以獎勵,對于利潤目標未完成及預算費用超支的部門進行懲罰。對執行預算的各責任人進行獎懲,切實做到有獎有懲,獎懲有依據。其次,對于員工的預算考核必須公平公開公正,相同的績效要相同的評價考核,通過這一機制,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預算管理的參與性,還能杜絕某些生產運營中的不良行為,減少生產浪費。

(四)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對供水成本管控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供水企業運營成本有效控制手段,降低運營成本可以激勵供水企業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供水企業在編制成本預算時應充分考慮企業的全部制水成本費用和期間費用,以歷史數據為參考、行業數據為標準、趨勢數據要謹慎論證的原則進行編制,特別是在人工成本預算編制時,因為人工成本是供水成本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人工成本與生產定額、崗位操作復雜程度、技術熟練程度等因素有關,要降低供水成本中工資的比重,必須要提高員工的工時效率,優化崗位人員配置,縮減相應崗位的員工配備,提高員工崗位實操能力,提高勞動效率,并將員工工資增幅與水量及利潤增幅相結合進行增長,以勞動生產率指標考核人工成本,用預算考核機制對運營成本的要素進行規劃和調節,將運營成本以“剛性控制”與“柔性控制”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控制,“噸水藥耗”“噸水電耗”“漏失率”等指標必須以“剛性控制”原則,避免制水成本超支,把實際制水成本耗費控制在預算范圍內。將制水成本的控制作為預算考核的標準之一,并準確地向企業決策層反饋供水成本控制的執行狀況,以便適時地采取預算調整措施。

四、結束語

供水行業已經將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及生產運營中廣泛應用,供水企業的管理能力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得到了提升,也將企業運營成本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進行了有效的管控,也在減少企業風險方面、強化風險意識和強化內控管理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供水企業需要積極利用好全面預算管理這一工具,及時分析在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科學地對預算管理進行創新。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與問題,為供水企業的良性經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為企業的經營發展節省了資金,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了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最終為供水企業實現戰略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姚琳.淺議水務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經濟管理文摘,2021 (15):88-89.

[2]代偉.淺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 (06):50-51.

[3]張穎.供水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的要點問題與對策[J].管理觀察,2019 (09):173-175.

[4]陳健.淺議水務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8 (35):260-261.

猜你喜歡
供水企業戰略目標管理水平
京東方大學堂:提升組織業績 推動戰略目標實現
提高風電機組安全運行管理水平的途徑
關于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考
蘇斯特干港的戰略地位及經略對策
淺談提升企業現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住房公積金貸款與
供水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分析
供水企業如何運用顧客讓渡價值理論提升客戶服務質量
全面預算管理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供水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管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