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戀人”爆火及未來規范發展路徑探析

2022-06-25 22:36趙敏甘穎琦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6期
關鍵詞:親密關系發展建議

趙敏 甘穎琦

摘要: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度沉寂的行業——“虛擬戀人”再次走進了大眾視野,掀起社交新潮流,也引起了廣泛爭議,究竟是釋放壓力,還是“甜蜜陷阱”,其合理性與存在問題值得探討。文章梳理“虛擬戀人”的發展過程及爆火的原因,以“PP約玩”軟件為例,通過實際使用與個人訪談,解析?“虛擬戀人”的本質特征與綜合效應。研究認為,現實社交疲憊、疫情反復無常,加劇了孤獨、焦慮等負面情緒,使得人際溫暖成為稀缺資源。因此,人類對親密關系的需求,是“虛擬戀人”這種有償情感體驗類服務能夠升級發展的根本原因,對其合理利用能起到陪伴、安慰,緩解心理壓力的正面作用,但目前出現的高消費、涉黃、詐騙等亂象不容小覷。未來只有拓展市場,加強監管,規范從業者行為,提升用戶素養,才能促進情感經濟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疫情時代;“虛擬戀人”;親密關系;情感經濟;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6-0046-04

“虛擬戀人”屬于虛擬親密關系的一種,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和社交媒體而發展出現的一項有償情感體驗類服務[1]。虛擬的“戀人”雖然不見面,但可以通過各種聊天工具像情侶那樣交流,噓寒問暖,關懷備至。這項興起于2014年的付費服務,提供陪聊、哄睡、逗笑和一切給人以“戀愛”氛圍的陪伴,作為服務人員的“戀人”們被包裝成一個個商品,吸引著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孤獨疏離的人們投身網絡世界,找尋新的連接[2]。

“虛擬伴侶”的概念早在十多年前就出現在網絡游戲中,隨后,一批手機APP基于聊天機器人技術推出了類似服務,但是由于智能程度不夠,用戶體驗普遍不佳。有需求就有市場,2014年4月,“虛擬女友”在淘寶網平臺上出現,2015年,“虛擬男友”加入,“虛擬戀人”成為一種新社交潮流,高峰時期淘寶網有近5000家店鋪售賣這項服務。但就由于部分“虛擬戀人”網店打“裸聊”“文愛”的擦邊球,出現軟色情服務,淘寶網屏蔽了“虛擬戀人”的關鍵詞搜索,相關淘寶店紛紛下架。隨后,沉寂下來的“虛擬戀人”時不時在貼吧、微信公眾號等網絡空間出現,只是未成熱潮。

一、疫情時觸發親密關系需求

2020年新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人類的一場巨大災難,每個人的生命健康、生活工作都受到了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集體宅家”“社交距離”“交際受限”等帶來的特殊環境,阻礙了人們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使人際交往陷入困境,人們備感孤獨,各種消極情緒嚴重影響心理健康。日本公布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2020年1月到11月,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超過3000,而自殺人數更是達1.9萬[3]。人類畢竟具有社交屬性,需要自然地見面與交流,哲學家認為,“人和人之間帶有體溫的交流在某種意義上是道德的基礎,如果這個基礎沒有了,我們就變成機器了”。這也許正是疫情時代人類面臨的深遠危機。因此,疫情隔離使人們更加渴求親密關系的建立。

在這樣的背景下,“虛擬戀人”服務再次興起并漸成規模。無論是從業人數、消費者人數,還是店鋪數量、平臺多樣性,都經歷著巨大的變化。2020年4月6日,B站UP主(上傳者)“1ng_萌心”發布了名為“【虛擬男友】當直男遇上霸道總裁”的視頻,抓人的字眼加上人們的獵奇心理,這條視頻很快引起了網友的熱烈圍觀和討論。隨后,B站關于“虛擬戀人”的視頻呈倍數增長,發布爆發期集中在2020年的4、5月,正是疫情在我國肆虐的時間點。目前,B站相關視頻超過1000條,最高播放量達582.3萬,反映出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二、“虛擬戀人”爆火的原因

網絡的發展,一方面改變著社會經濟面貌,另一方面沖擊著人類情感世界,拓展了人類交往的新領域,虛擬社交趨于普遍,并產生各種影響。

(一)社交疲憊導致逃離現實

人們的社會關系管理能力是有限的,微信、QQ等軟件搭建的基于現實關系的社交網絡讓人不堪重負,越來越多的聯系霸占了人們的自我生存空間,使社交疲憊癥強化??墒?,人類又不能完全逃離各種社交圈,人們更偏愛小范圍、私密性的社交應用。

在“虛擬戀人”服務中,“戀人”和顧客的現實身份是不公開的,整個服務依托隱匿性極強的移動互聯網平臺來完成。

在互動過程中,“戀人”與顧客處于同一時間狀態,且目的明確,能夠迅速地敞開心扉、吐露情感,成為一對“虛擬戀人”,呈現出“火車上的陌生人”現象,即人們在新環境中會更容易向陌生人傾吐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是因為彼此不相熟,處于一種弱關系中?!疤摂M戀人”的互動,無論對“戀人”還是顧客來說,都是一時一事,服務結束就不再聯系。較現實社交來說,“虛擬戀人”彼此熟悉程度低,后顧之憂少,所以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用以緩解孤獨、焦慮。

(二)飽受孤獨與焦慮侵襲的“Z世代”

“虛擬戀人”的傳受雙方基本集中在“Z世代”這個年齡段,即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其多為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缺少同齡人的陪伴,是這個喧囂時代最孤獨的人?!癦世代”親歷了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其信息交流、情感溝通等諸多方面都因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蓬勃興起而發生深刻變革。他們樂于接受“虛擬人設”,需要“虛擬陪伴”,并愿意為此付費。對“Z世代”來說,虛擬社交不是現實的附屬品,而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世界。

一方面,“Z世代”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工作以及婚戀壓力,疫情持續更是讓壓力不斷累積;另一方面,現實溝通和情感維系逐漸減少,“Z世代”產生強烈的孤獨、焦慮和恐懼感。他們迫切需要一個發泄口來紓解壓力、緩沖負面情緒,“虛擬戀人”恰逢其時。B站、抖音中有關“虛擬戀人”體驗服務的內容大受好評,在KOL(關鍵意見領袖)的宣傳下,“虛擬戀人”突破次元壁,由小眾走向主流視野。

(三)實現高質量人際傳播

不少人擔心“虛擬戀人”會使顧客產生依賴性,導致其不愿在現實中戀愛,或無法找到現實的戀愛對象,而其“愛情買賣”的實質更是飽受詬病,似乎褻瀆了人類的情感。事實上,現在很多相親節目都以娛樂及廣告為目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的帶貨廣告也一點不少,所以希望“虛擬戀人”服務成為尋找“真愛”“純愛”的途徑,這個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對于購買該服務的顧客來說,只需要花錢,就可以在限定時間里體驗限定愛情,被屏幕后面的“親密戀人”惦記、掛念,甜蜜似糖。時間一到,“戀人”和顧客互刪好友,唯一的網絡連接被切斷,給人一種“閱后即焚”的安全感,不需要擔心自己剛剛經歷的“虛擬戀愛”會打擾到現實生活。

在購買服務的時間段里,傳受雙方的互動率極高,其反饋比一般的社交及時,因為此時只有“戀人”和顧客兩者,沒有其他因素讓彼此分心?!疤摂M戀人”服務中的人際傳播對雙方而言都是一種自我表達活動,“戀人”和顧客不斷地交換情感及其他互動,顧客將自己的心情、態度、需求表達給“戀人”,“戀人”則根據顧客訴求把握溝通的效果,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完成自己的服務。

如今,“虛擬戀人”服務已不僅局限于“談戀愛”,還包含了陪打游戲、哄睡、叫醒等服務,甚至有顧客讓“戀人”輔導自己做作業。不得不說,“戀人”的服務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戀人”做不到的,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各種需求。

三、“虛擬戀人”升級發展的現狀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虛擬戀人”服務呈現三種模式:一是借助淘寶已有的商業流程進行交易,即在淘寶網搜索“樹洞”“暖心”等關鍵字找到對應店鋪購買“戀人”服務,再通過第三方軟件,如微信、QQ完成服務過程。這是較早出現的模式,但始終難以擺脫涉黃、詐騙的問題,時不時就被整頓、屏蔽。二是相應的微信公眾號,如“虛擬戀人館”“聽花開的樹洞”等,提供“虛擬戀人”匹配、“失戀安慰”等服務。這種模式近幾年一直都有,但影響不大。三是商家打造自己的社交軟件以及客戶端,不再借助第三方獲利,直接帶給顧客“一站式體驗”,“PP約玩”就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APP。這是“虛擬戀人”行業復蘇后出現的新服務模式,“戀人”除了陪用戶聊天,還提供游戲陪玩、人工鬧鐘、情感咨詢等個性化服務,創新點多,易于管理,引領了行業發展新方向。

“PP約玩”這款語音交友APP,包含虛擬男友/女友、甜蜜互動、對你撒嬌、唱歌、王者榮耀、談心解憂等十項服務,對“陪伴服務”這個大范圍進行了再一次細分。顧客可以選擇“戀人”陪打一局王者游戲,也可以選擇“戀人”為自己唱一首歌……服務內容精準針對各年齡階段用戶的不同需求。每一項服務都有對應的價格,服務時間在10~15分鐘不等,且只需要花費100~150金幣,即人民幣10~15塊錢。

“PP約玩”的創新主要體現為增設了直播廳。直播廳由6~8個虛擬戀人/陪聊/歌手組成,其中一人擔任主持人,負責統籌全局、活躍氣氛。增設直播廳,實現了多人的實時互動,打破了以往一對一的交流,這對一些比較害羞、有社交恐懼癥但是又想體驗“虛擬戀人”服務的顧客來說,是一個貼心的改進。在直播廳里,一般情況下,顧客要贈送相對應的禮物,才可以互動,互動項目包括廳內指定成員的自我介紹、雙人互動、問問題、情景模擬、打游戲等,禮物的金額都不一樣,最少的是6金幣,最多的高達5.2萬金幣,也就是人民幣5200元。據了解,直播廳里的每一個“戀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即當天的營業額要達到多少金幣、多少鉆石等等,所以為了業績,“戀人”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吸引、服務顧客。

顧客在使用“PP約玩”時,每進入一個直播廳,就會有“戀人”在聊天框@顧客,詢問是否有興趣聽一下他們的自我介紹,要不要點唱一首歌等等。遇到不了解情況的顧客,他們也會一一解答。除此之外,每一個直播廳里的“戀人”是相對固定的,因為平臺要培養“戀人”們的群體歸屬意識,一個直播廳的群體歸屬意識越強,“戀人”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頻率就越高,就越能給顧客提供好的服務,進而促進交易的良好循環。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到了“PP約玩”就變成了“一分錢一分時間”,顧客想要體驗服務,就得花錢,金錢交易的特征鮮明。在“PP約玩”里,“戀人”以個人的名義接單時,顧客讓其唱一首歌需要花費100~150金幣,但在群體接單的直播廳里,顧客需要贈送價值666金幣的“十里桃花”才能點播一首歌,換算成人民幣就是差不多70塊錢,價格是個人接單的近7倍。一位虛擬男友透露,“戀人”以個人名義接單時一般只會唱一首歌,目的是讓顧客試聽一下,如果覺得滿意還想繼續點播這位歌手,就需要到這位歌手駐守的直播廳里點歌,也就是說,“試聽”之后要花費近7倍的價格點播同一歌手。

雖然費用不菲,這種有償情感體驗類服務依然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疤摂M戀人”的升級發展,說明在現代生活的繁華表象之下,很多人的內心是孤獨寂寞的。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后,人們容易產生不確定感和恐懼感,更加需要情感的表達和宣泄,也因此熱衷具有情感附加值的消費品。

四、“虛擬戀人”發展建議

隨著科技、文化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逐漸成為人類活動的載體,其心理功能與精神功能不斷增強,逐漸情感化,而人類的情感則越來越商品化,情感消費越來越重要,服務于情感需要的“情感經濟”隨之發展起來。以用戶的情感為訴求,給予用戶情感上的滿足,這正是“虛擬戀人”服務的本質特征。

針對“虛擬戀人”行業,擔憂、質疑、反對之聲不絕于耳,主要集中在“不現實、飲鴆止渴”“變味的情感游戲”“甜蜜陷阱,一旦沉迷,可能人財兩空”“涉黃”等方面,但應該因此禁絕這種服務嗎?人類的情感需求能禁絕嗎?如果用理解的目光審視,花錢找個“虛擬戀人”,談一場甜蜜的“虛擬戀愛”,一方面可以在戀愛、結婚成本過高的當下,緩解一些年輕人的單身焦慮;另一方面,在現實社交越來越少、社交恐懼越來越嚴重的時代,“虛擬戀人”可以提供全方位的陪伴,撫慰孤獨的心靈?;诖?,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這種服務形式依然持續存在,并升級發展。

虛擬社交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代人生活中失落已久的親密關系被數字技術和虛擬化場景重新激活,精準化的垂直社交平臺,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滿足用戶的個性需求,巨大市場潛力不斷釋放?!疤摂M戀人”“虛擬父母”“虛擬神仙”“虛擬明星”“虛擬動物”……人類的孤獨感正在成就一個百億級以上的“情感經濟”市場。嗅覺敏銳的機構早幾年已入場,如今這一賽道開始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特征。

(一)深挖需求,提升服務質量

1.打造高質量“戀人”,促進良性發展

目前,“戀人”多是兼職,入行基本沒有門檻,培訓也非常簡單。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對從業者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在激烈的競爭中,“土味情話”已經過時,善于傾聽是對“戀人”最基本的要求,正確回應顧客需求,積極排解顧客的不良情緒才是根本。如何打造高質量“虛擬戀人”,是軟件運營商需要重視的問題?!皯偃恕钡馁|量不僅關乎顧客的體驗感、滿足感,還關乎這一行業可否實現良性成長。

打開“PP約玩”,不難發現“虛擬男友”的在線人數總是比“虛擬女友”多,差距在1000~3000人,說明在這一行業中,男性更受歡迎和期待,尤其是長相帥氣、聲音好聽、身材健美的戀人類型。借助智能算法精準把控用戶需求,培養受歡迎的高質量戀人,能有效增強顧客的黏性。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從業者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戀人”在為顧客提供情感服務的同時,自身也會獲得某種程度的情感滿足,這種自我享受或者成就感往往驅動下一次服務做得更好。這有點類似心理咨詢行業的“自助助人”,很多人認為“虛擬戀人”實際上就是一種“輕心理”服務。因此,借鑒心理咨詢行業相關的培訓方法,打造更專業的“虛擬戀人”,甚至將其納入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或許能使其得到更長遠的發展。

2.完善內部自律機制,建立行業規范

作為新生事物,“虛擬戀人”服務在行業規范和職業倫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亟待完善。鑒于之前的多次整頓,運營商要想抓住此次行業勃興的機會做大做強,就必須以積極的姿態為這一行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

虛擬戀人APP在打造個性化、定制化服務的過程中,有情感更要有底線,既要做到保護好用戶個人隱私,不能為了蠅頭小利非法泄露信息,觸犯法律,又要堅決抵制軟色情、擦邊球等低俗信息的傳播。同時,要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推出“青少年模式”。在該模式下部分功能是無法使用的,如充值、打賞、購買、進入直播廳等??傊?,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軟件內呈現的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把關進入大眾視野的內容。

(二)加強監管,拓展市場

當前法律對“虛擬戀人”并無明文規定,因此在管理上容易產生“灰色地帶”。通過網絡聊天的方式進行違法活動,具有虛擬性和隱蔽性,一旦被發現,可以迅速轉移,這給管理增加了難度。對“虛擬戀人”相關服務引起的爭議,不能一禁了之,也不能放任自流,加強監管是行業發展、市場拓展的必經之路。在法律尚未完善的情況下,行業協會、主管部門需要發揮監管職能,加強行業約束,進一步規范網絡平臺提供情感陪伴服務的行為,提升商家、從業者的準入門檻,讓情感陪伴服務發揮更多正面作用,并對相關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64億,成年獨居人口約9000萬,視障人口約1731萬……這些都是典型的需要陪伴,尤其是需要情感陪伴的人群。在這些群體中,范圍更廣、形式更豐富的基于音頻的虛擬社交還是一片幾乎未開發的空白,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需要引導、開拓。針對從業門檻、相關資質、收費標準等詳細的行業規范必須盡快制定和實行,要加強從業人員資質審核備案,禁止有特定嚴重犯罪記錄及惡習的人入行,同時建立真實有效的用戶評價機制。

(三)提高素養,謹防沉迷

“你我本無緣,全靠我砸錢”可謂是“虛擬戀人”服務真實又戲謔的寫照。雖然很多提供服務的APP開屏前都會有“僅供娛樂”的提醒,但一些顧客往往投入真感情去使用這類社交軟件,甚至出現患得患失的心理:顧客會因為喜歡某一個“戀人”而進入他(她)所在的直播廳進行“高額互動”,會為了讓自己喜歡的“戀人”和自己多說話而不斷送禮物制造話題。如此一來,不僅因為刷禮物而攀比,顧客的心理也會隨著互動的結束形成落差,明明前一秒還是“寶貝”,后一秒就變成了“路人”。為了延續甜蜜,一些不理智的顧客會不斷充值金幣,花費大量的錢財獲得一場“甜蜜的泡影”,最終導致花錢買“慰藉”后,孤獨感和空虛感反而加重了。

在社交媒體中,人際交往的情感因素被放大和復雜化,用戶個體的情感素養如果不能及時培養提升,就難以調適社交關系和情感交互所造成的困擾。

因此,應引導“虛擬戀人”用戶樹立健康的價值觀、情感觀,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需要相互了解、奉獻和付出,并不是花錢就能得到滿足的,從而避免過度沉迷“網戀”。顧客在體驗“虛擬戀人”的情感服務時也要保持清醒,明白在這場始于金錢的交易中,觸不到的“戀人”只能提供一時的慰藉,與其沉溺于虛擬服務,不如敞開心扉,主動與他人交流,現實的柴米油鹽才是生活本原。

五、結語

人是社會性動物,渴望相互靠近、彼此溫暖,在關系中獲得安全感,這其中就包括虛擬親密關系?;ヂ摼W的飛速發展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助推,使“虛擬戀人”服務日益細分化、個性化。當前,該行業既迎來了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巨大挑戰:于用戶而言,適度娛樂無可非議,但不能盲目沉溺,投入過多的精力和金錢;于商家而言,要抓住用戶心理,規范行業準則,在基礎服務上不斷拓展新的業務,更成熟地發展;于全社會而言,可以此為契機,進一步體驗、實踐和反思虛擬親密關系,最終沖破迷思,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 石佳玉.虛擬男友[D].濟南:山東大學,2019.

[2] 趙婧然,任霧.你的虛擬戀人已上線[EB/OL].澎湃新聞,https:// 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937419,2021-03-30.

[3] 央視網.自殺人數讓人觸目驚心 日本女性因疫情陷入了怎樣的困境?[EB/OL].百度百家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 8198258802782591&wfr=spider&for=pc,2021-01-07.

作者簡介?趙敏,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廣播實務與新媒體。?甘穎琦,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學。

猜你喜歡
親密關系發展建議
親密,別陷入相處誤區
聰明的人善于經營親密關系
“3C原則”教你搞定各種關系
用業余時間成為專業導師
民辦高校秘書工作的現狀與優化措施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密關系?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