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思考

2022-06-26 11:15張琴陳翠萍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留守兒童學習農村小學

張琴 陳翠萍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外出務工,而他們留下的孩子便成了農村留守兒童。據《中國留守兒童現狀白皮書》2014年統計數據,中國留守兒童共有6102.55萬人,占農村兒童37.7%,占全國兒童21.88%。其中以西北最多。由于父母長期的教育缺位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缺乏學習環境和學習動力。因此,如何提升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學習能力是擺在基層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課題。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學習;策略

留守兒童現象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轉型期出現的時代的產物,近年來,留守兒童群體中出現的惡性事件,如貴州四名留守兒童集體喝農藥自殺,三名留守兒童燃燒垃圾箱內垃圾取暖卻不幸被燒死的悲劇等等一次次刺激著我們的神經,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多項措施保障留守兒童的權益。全國諸多專家學者都將目光投向了時代的孤兒——留守兒童群體。因此研究留守兒童生存和心理狀態的文章層出不窮。但我作為一名二十余年奮戰在鄉鎮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平日的工作中接觸了太多的留守兒童,這類群體大多被隔代教養,敏感脆弱,行為習慣較差,情感缺乏寄托,行為失管,學業缺教。如何提高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學習能力是我們作為教師亟需解決的難題。

小學階段作為孩子學習的起步階段,孩子們對學習既有興趣又無奈。小學各學科的學習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扇知識的大門,可是無奈的是課堂之外,留守兒童在家庭中沒有良好的學習條件,爺爺奶奶只管溫飽,大多對孩子的學業愛莫能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留守兒童的學習普遍受到了影響。我開始探尋針對留守兒童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

我在主管學校德育工作的這些年來,開展的一系列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中,常??吹搅羰睾⒆觽兊拇嗳鹾蜔o助,他們中的許多人往往在一提及父母的時候就紅了眼眶,淚水止不住的流。他們無比的思念自己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一邊忍受著思念的痛苦,一邊又在偷偷羨慕著同齡孩子們的幸福。他們小小年紀不得不承受這些生命當中的無奈,而我也常常詢問他們對學習是否有興趣,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肯定的,他們不是不想好好學,他們缺的是家人的輔導和好的學習環境。在內心深處,他們最缺乏的是學習的自信心和被理解被關愛的情感需要。

問題即課題。針對我校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困境,我們課題組成立了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小組,我們從以下幾個層面下手重點幫助孩子們走出困境。

(一)活動育人,讓“空心”兒童感受愛與溫暖

有位哲人曾說“唯有愛可以治愈一切”,學校以多種多樣的關愛留守兒童的德育活動來溫暖孩子們的心,如我們每年都會定期開展諸如“為留守兒童過生日”、“同包幸福餃,共享成長樂”、“夏季納涼才藝晚會”“走進太白山,感受大自然”等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讓她們敞開心靈、大膽表達,讓她們卸下自卑,自信生活和學習。

(二)加強心理關懷,增進師生情誼

留守兒童是時代的產物,他們被稱作“時代的孤兒”,就是這樣一群弱勢群體更需要的是老師們如父如母般的關心和關懷。在我們日常的教學時間外,我們課題組的老師會經常與這些孩子們談心談話,推心置腹的讓孩子們理解父母的難處,讓他們從小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

同時,我們不時的讓孩子用自己的手機與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視頻聊天,并且對孩子的父母“報喜不報憂”,對孩子表現好的方面大加表揚,對孩子的小問題小毛病避而不談,此舉既滿足了孩子的虛榮心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增進了師生間的信任與感情。

我們課題組中部分長期住校的老師甚至會在放學后及周末自購食材與留守的孩子們一起做火鍋吃,濃濃的師生情在一餐一飯間不斷升華。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正是日常與孩子們有這樣良性和走心的互動,我們日常的教學中孩子們才會視老師為家人為朋友,才會更加在學習中下功夫,因此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滿分卷”實驗讓孩子們自信滿滿

留守兒童學習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以及學校的發展,對留守孩子自身的發展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面對留守兒童成績不佳的現狀,憂愁和受挫的除了孩子們還有孩子們的老師們。

如何破局是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通過學習,學校領導為我們推薦了省城名校的做法——“滿分卷”做法,即一張試卷第一次做完之后的成績不作為最后成績,老師再對試卷進行講解和分析,待孩子們消化和掌握了試卷中的難點和重點后再進行第二次考察,第二次的成績明顯會比第一次好很多,孩子們的喜悅溢于言表,甚至不少同學已經實現了滿分。我們的老師卻并不放棄,在第三次進行重點試卷的“滿分卷”考查后,幾乎全部同學都能達到滿分。反復多次的“滿分卷”試驗下來,孩子們增長的不僅僅是好看的分數,更是孩子們對學習的無限自信,這樣良性的循環反過來會促進留守兒童的全面發展。

(四)善用鼓勵,培養留守兒童自信

培養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的自信心,要及時評價并多采用贊賞及鼓勵性語言。農村留守兒童更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贊揚,采用贊賞鼓勵性語言能夠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通過積極的反饋和點評,幫助兒童了解自己是否順利、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以及如何改善自己的學習。同時,評價要關注兒童的個體差異,對外向基礎較好的的兒童給予贊賞性評價后提出建設性建議,激勵他們挑戰自我,發揮創新思維;對內向、基礎較差的兒童則用放大鏡多找其閃光點,及時給予積極評價,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

小學是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于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更要去關注和重視他們學習的狀況。教師應給予農村留守兒童父母般的關愛,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同時,優化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結合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激發了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的動機,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信心。從而積極參與各科課堂活動,提高學業水平,促進了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21st Century(2015)“Invisible Children”, 21st Century, June 24.

[2]周青云“留守兒童心理狀況及對策干預”,《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28期.

猜你喜歡
留守兒童學習農村小學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試論在高?!爱a、學、研”中發展現代傳統手工藝文化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育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家庭習得環境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研究
創設探索情境,讓學生在“探”中“學”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