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課堂中講解技能的更新與應用

2022-06-26 18:53金愛珍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四邊形線段平行四邊形

金愛珍

摘要:講解技能是教師傳授知識、啟發思維、表達情感、傳播思想的一種教學行為,是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基本功之一,但在新課程下出現了對講解技能漠視的現象,本文就如何在新課程理念浸潤下,對初中數學課堂中講解技能的更新與應用談談自己膚淺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講解技能

所謂講解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語言向學生描述、分析各種數學現象或數學問題,講述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講解技能,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講解的方法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行為方式。講解技能是教師應具備的諸多的教學技能中最基本的、運用頻率最高的,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技能。

可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教學很忌諱老師的“講”,甚至已到了談“講”色變的程度。我們不禁反思:教師在傳統教學中所極力追求的、所必須具有的教學基本功是否已沒有意義?新課程是不是不需要傳統的講解技能?回答是否定的。

教學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教”、“學”雙方缺一不可,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這種“教”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主動、自主學習氛圍的責任,也有向學生傳遞傳播知識信息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新課程中對傳統的講解技能進行更新,提高課堂講解的效能,以便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一、清晰地講解框架

教師在認真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相互聯系的基礎上,按知識結構之序,學生思維發展之序,提出系列化的關鍵問題,形成清晰的講解框架。這樣易使講解條理清楚,引起學生思考,便于學生把握講解的脈絡,從而形成正確的認知。

比如浙教版七年級(上)第二章《有理數的乘方》一課的框架。在進行完每一組計算后都隨時小結,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把學生做鞏固性練習和總結運算規律放在一起進行,各組問題相對獨立又構成一個完整體系,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數學,是非常重要的。講解技能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明確新知識,與學生原有知識經驗之間的聯系和新知識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讓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通過觀察歸納,概括出規律總結出方法。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了研究事物的一般方法,領會了蘊含其中的數學思想,提高了思維的活躍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體驗數學做數學中獲得快樂。

二、講解具有啟發性

教師講解時應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應把握講解的時機及時施教,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時“開其意”,指導其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要在學生“口欲言而未能”之時“達其辭”,幫助其理清思路、弄清概念、明確認識,學會準確、恰當地表達。在學生“憤”、“悱”之時的講解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開啟學生的思維,把教學變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索的過程。

比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根據所授內容,預先設置啟發的環節,并在教學過程中營造氛圍,進行啟發。例如在教“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這一內容時,我就先要求學生把我的話倒過來說,并判斷倒過來后是否正確,如:“我是你的同學,倒過來說就是:你是我的同學”等。最后引到“圍成一個三角形需要三條線段”,讓學生倒過來說出“3條線段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然后我問學生:你們認為‘三條線段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句話對嗎?這時,學生對這句話的認識明顯產生了不同的意見,由此,我引申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一是三條線段圍成一個三角形的現象存在嗎?二是存不存在三條線段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的現象?第一個問題學生很容易達成共識。第二個問題學生就有爭議了,要想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必須拿出證據,學生的探究欲望被調動了。

三、透徹講解課本例題

課本上的例題都是經過認真篩選后精心設置的,大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和探究性,其內涵都十分豐富。因此,例題講解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能力的培養;直接關系到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特別在當前要把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透徹講解例題是十分必要的。

如浙教版八年級(上)《2.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一課中為更好講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我對例1進行適當的變式,通過一系列的變式講解使學生深層次認識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本質,從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又如浙教版八年級(下)《平行四邊形》一課的例題:

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F分別是邊AB、CD上的點,且AE=CF,求證:BF//DE

(1)啟發引導學生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入手,先證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再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就可得BF//DE。

(2)請學生思考能否應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來證明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先口頭判斷,再讓學生板演。

(3)請問學生還有其它的證法嗎?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讓學生發現,可根據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來證得四邊形BEDF是平行四邊形,從而獲證BF//DE。

通過以上三種解法的討論,鞏固了所學過的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不但達到了認知目標,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變通性、創造性,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也達到了本節課的能力目標。

四、重視獲取反饋和及時調控

在講解中,教師要善于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行為和操作,留意學生的非正式發言,向學生提出問題或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收集講解效果的反饋信息,弄清學生的理解程度,并及時調整講解的程序和方式,以達到教學目標。

總之,我們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上精采生動的必要講解并不違背新課改的理念,也不會壓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教師在對傳統的教學技能這一筆寶貴的教育財富在新課程下進行保持和發揚之外,我們也應該看到有些技能的要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時代、社會、特別是教育理論和教育體系的變化而變化的,體現了時代、社會、特別是教育理論和教育體系對教師教學技能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傅道春等編著:《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版D6F27DA0-06EE-4863-A056-959F6EF9D599

猜你喜歡
四邊形線段平行四邊形
一次函數助解線段差最大絕對值
平行四邊形的煩惱
四邊形逆襲記
“平行四邊形”易錯題
線段圖真好用
找圖形
趣談四邊形
特殊平行四邊形與圖形變換
如何確定線段的條數
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