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種習慣 重在養成

2022-06-26 19:16許麗佳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行為習慣習慣評價

許麗佳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绷己玫牧晳T,是終身受用的資本;不良的習慣則成為一生的羈絆,阻礙自己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如果作為道德素養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為習慣,那么,所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蓵r下,我們在校園里會經??吹竭@些現象:有些學生邊說邊笑、邊吃邊鬧;有些則勾肩搭背,行動遲緩;課桌上書本雜亂無章,已經上課了才急急忙忙從書包中尋找所要使用的課本;或者不尊重他人,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與老師頂撞;下課起哄,追逐打鬧;隨地吐痰,亂扔礦泉水瓶,亂扔易拉罐,亂拋紙屑等現象。這些行為雖不是什么大事,但卻“小中見大”,它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行為習慣。中學時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把書本上的知識付諸實踐并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學生良好行為的日常養成是形成學校良好校風的基礎,是建設良好班級的保證。因此,德育教育要把日常行為養成教育作為主要教育內容。把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落實到學生的一言一行中去。扎扎實實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讓他們能成才,更能成人。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呢?

一、注重教師的言傳身教,強調教師的示范作用

江澤民同志指出: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做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為人師表。人常說身教勝于言教,無聲勝于有聲。教師作為“人之楷?!?,應當在方方面面、處處事事作處表率、干出樣子??鬃釉唬骸捌渖碚?,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币獙W生努力學習,自己就應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讀書,自己就應仔細備課、教而負責;要學生遵守紀律,自己就應帶頭模范地遵守??傊?,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應當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出榜樣。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好影響。而且只有這樣,對學生進行教育才有說服力。如果一個教師人前道貌岸然,人后卑鄙齷齪,“人前澆花,人后偷瓜”,他就不配為人師表。第斯多惠說:“只有你不斷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币虼?,教師要在“慎獨”上下功夫,做到從隱處著眼、微處著手,在恒字上著力,這樣才能積小善為大善,積小行為大節,達到“閉心自慎,經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的境界。

比如要求學生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本人除了同勞動委員等班委干部一起商量制定相應的班規外,更重視榜樣示范:在教室里隨手撿起看到的紙屑垃圾,大掃除和同學一起拖地板,保持教師休息室的衛生。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坦誠做人,我勇于在學生面前坦率承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失誤,因為承擔過失也是人生的一種責任。再如要求學生認真做廣播操,除了講道理,本人還努力去學這套學生廣播操,然后站在班級前面帶操,榜樣示范。一些原先不夠認真的學生看后,在周記中寫道:盡管老師做操有些動作還不夠標準,但他一招一式還是那么認真,讓我感到慚愧,自己為什么就做不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呢?……總之,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

二、創設文化環境氛圍,滲透思想道德教育

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環境可以感染學生。因此,創設賢人教育的環境氛圍,讓學生耳濡目染,可以收到無聲說教的作用。讓每一堵墻說話,讓學生置身于學賢的氛圍中。本學期我校的校園文化環境又重新進行了設計調整,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樓層的不同,將底樓和二樓作為名人宣傳廊,張掛了不同的名人畫像;三四樓為師生作品宣傳廊,南北公共走道,一二層為學賢人,品行養成宣傳廊,三四層為書畫廊。同時,班級文化也渲染了名人教育的氛圍:由學生設置每日一句,引用了名人的詩句和格言,如誠信、立志、好學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置身于學名人的環境氛圍中,時時處處感受名人的氣息,規范自己的言行。學生從步入學校到走進班級,處處都能感受到賢人教育的氛圍,在不知不覺中,自覺規范做人的準則和學習的習慣。

為了使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學校還可以開展豐富多采的主題活動。如為了養成不吃零食的習慣,我們以班為單位舉行了告別小食品的簽字儀式;為培養勤儉節約的習慣,我們開展了收舊利廢的“小儲蓄”活動;為培養樂于助人的好習慣,我們開展了“助困扶貧”的捐助活動;為培養學生愛護校園,不亂扔果皮紙屑的好習慣,我們開展了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環保小衛士”活動;為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樹立強烈的民族精神意識,我們開展了“祭掃烈士墓”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為養成良好的行為品德習慣,我們開展了“讓父母、老師開心每一天”的活動等,創設一種有益于養成良好習慣的氛圍,使學校環境得到了改善,學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各種素質得到了提高;為培養學生禮貌、禮儀,我們開展“三禮”主題班會活動,由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自導自演,使學生在德育教育的氛圍中,更好的去學習、去認識、去理解三禮的內容和內涵,從而更好的去踐行禮貌、禮節、禮儀,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三、開展評價活動,落實養成教育

評價是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手段。及時對學生養成教育進行評價是我們做好養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它能促進學生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強,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統一。因此在養成教育的評價中,可以以學校、家庭和學生為合力,使評價方式多樣化。

1、學校與家庭相協作

學校加強了與家長相聯系,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正確認識到自己在孩子養成教育中的責任,認識到家庭教育的生活化、滲透性等特點,使家庭成為對孩子養成教育訓練的場所。通過“家庭行為示范生的評比”由學校分年段列出可以由家長配合評價的養成教育的內容,家長每月評價一次,評出“家庭美德之星”。這樣既有助于家長的教育產生一定的正確引導作用,也有助于加強家校聯系,使家校行成合力。

2、學生對自己行為進行評價

學習困難生歷來是教師的頭痛者,牽引了老師的許多精力,使老師在百忙中更增添了煩惱和苦澀。為此,可以開展了各層次的幫困活動。班級組織“幫困結隊”,班主任開展“成長聊天室”每周一次的談心活動。班主任設立了“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個別教育檔案袋,每天記下自己的點滴進步。檔案法是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種新的評價方式,檔案可以反映學生一段時間內的成長發展軌跡。檔案的內容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選取??梢允且淮涡y驗、一次作業、一篇小短文、自我評價、同學評價、老師印象等。檔案主要記錄學生在某一時期所取得的進步。通過這種評價形式,學生、教師和家長都能看到學生努力學習的結果,并可使學生進行自身的縱向比較。

3、學生、家長評價教師

開展養成教育不僅僅只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從某種程度而言也是進一步督促老師做得更好。因此,在活動的開展中,除了學生互評,老師評價學生外,還開展了學生評價老師,家長評價學校等活動,制定了《學生對教師養成教育管理情況的評議表》,《家長對學校工作評議表》,從多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一個良好的習慣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钡橇己眯袨榱晳T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練習,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猜你喜歡
行為習慣習慣評價
習慣
上課好習慣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好習慣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