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體參與,使課堂大放異彩

2022-06-26 19:17陳燕吹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學生為本創新意識新課程

陳燕吹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的推進,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小組合作中學習”等新課程理念已深入到每位教師的心中。在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了明顯的改變,教師要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大膽假設、凝練觀點、提出問題,要給學生表述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敢想、敢說、敢做、敢于標新立異的人格意識。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相互啟迪,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綻放光芒。

關鍵詞:新課程;學生為本;創新意識;大放異彩

“主體參與”是現代教學論的核心要素。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其主體是學生,教學效果要體現在學生身上,只有通過學生的自身操作和實踐才是最有效的。在教學中,學生如何真正成為主體,學生怎樣真正實現主體參與?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實現學生的主體參與談談個人看法。

一、自學教材,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沒有問題就沒有進步,沒有問題就沒有突破。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是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提倡學生敢于質疑。在每次上完新課后,教師都會布置學生回去預習下一課,然而對于學生來說,所謂的預習只是走馬觀花似的看看課本當中的字,根本不會深入文中內容,這種預習是無效的。該如何讓學生真正深入預習讓每一位學生都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呢?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對沒有多大價值的問題也要盡力找出所提問題的合理部分,給予及時的肯定、表揚和鼓勵。我的做法是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本子取名為“問題集”,每次預習時,要把本課中不懂的問題,或是他們認為有研究價值的一些問題記錄到問題集上。

在學生的問題集中,有的問題提的很獨到,很有個性,是教師預先設想不到的;同時有些問題很簡單,有些問題讓人覺得很“蠢”,有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也不能及時解決。但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是學生考慮過的,都是學生真實學習的反映,而且有些學生還會圍繞個別問題事先去查閱大量的資料,這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長久下去,不但能幫助學生們培養良好的先學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精神與自學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師通過問題集的閱讀,把學生的問題進行記錄和分類, 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舉手搶答中解決大部分問題,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再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問題,而對于那些上課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帶著問題去尋查資料。這樣不但讓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優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及時釋疑,更使學生認真先學的積極性被大大提高,通過查閱資料更讓學生大大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在課堂上你爭我搶發言的勢頭,使生本課堂綻放異彩。

二、自制儀器,增強學生探索和創造的欲望

農村的實驗教學與城市相比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除了師資力量的原因外,另外一個原因是實驗教具的配備不足?;谶@種情況,我在教學中帶領學生親自動手,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出經濟、實用、直觀的教具,不僅為學校節約了開支,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合作中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又對教材進行了補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研究是一節探究課,需讓學生自己探究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與性質。然而我校的實驗室里只有一套相匹配的裝置,如何去開展學生實驗呢,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啟發我可以利用教室角落的飲料瓶自制儀器,于是布置學生在課外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這套裝置的組合。下課后,看到學生馬上開始興奮地討論著、記錄著,各小組的成員分工尋找著本次實驗需要的物品,然后再一起把找到的物品進行搭配和組合,每個成員都很認真的參與著。

到了第二天進實驗室時,我驚喜地發現每一小組都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裝置,而且各不相同,都有著自己的創意。這就是學生自制的部分裝置。

自制教具從設想開始到動手設計、制作、試用,最后定型,都要經過深入思考和反復論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和思維都得到極大的發展,從中體驗到了創造的無窮樂趣。讓學生利用自制儀器進行實驗操作,整個課堂充滿異樣的光彩。

三、自訂計劃和設計實驗,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科學探究需要通過具體的操作來獲取證據和驗證假設,制定探究計劃,設計實驗方案,將把探究的猜想與假設落實到具體的操作方案上。然而,縱觀當前各地中學科學課堂教學實際可以看到,“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這一環節,在科學探究教學中往往被省略。部分教師直接呈現實驗方案并提供實驗器材和裝置,請幾位學生與教師一起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當學生收集到預料之中的數據時便認為基本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探究。這種缺乏學生思維參與、按方抓藥式的實驗教學,只能稱為“實驗操作技能訓練”,而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探究。實驗教學中,要盡量再現實驗的設計過程,多讓學生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做?”“換種方法行不行?對于這個很難測量的科學量,我們能否把它轉化為其他容易測量的科學量?”以此滲透科學,啟迪學生思路。旨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嘗試思考與設計探究實驗方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較好地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也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驗方案并非唯一,也并非都源于教材,只要敢想,自己也能設計出實驗方案來。

四、自評試卷,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

每學期進入復習階段,試題講評是家常便飯。老師講評時怕學生弄不懂,往往就講得多、講得細,都要從頭到尾講一遍;怕時間不夠用,講評時中間不停頓。這樣學生收益甚微,更談不上考試鞏固,強化能力,查漏補缺的目標上。其實講評課的形式是多樣的,講解方式,可由教師講,也可由學生講。教師把“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引入講評課,讓學生自己講評,使他們樹立信心,拓展思維。

這種方式的效果是很顯著的,學生間的講評有利于他們之間的溝通,讓差生能及時、毫無顧忌的質疑,激發了學生的求知熱情,從而深入每個知識點,獲得知識。好生在講題過程中,既鞏固了知識,也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編制試題能力,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整個課堂中,綻放的是學生濃濃的求知熱情。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教學中始終堅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得有滋有味,張揚個性、展示自我,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我們的課堂綻放著不一樣的色彩。

參考文獻:

[1]石必漢,《中小學實驗與裝備》.北教育,2000,4

[2]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王村耀,胡柳蔚.《初中科學課堂課堂教學優化設計》. 2009,11

[4]陳子宜,找準認知起點,實現有效構建.吉林教育,2009,4

猜你喜歡
學生為本創新意識新課程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初中物理教學高效課堂構建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2009年語文新課程《考試大綱》修訂記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