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教學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路徑淺析

2022-06-26 21:16徐保國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中國傳統文化教學

摘要:中華傳統歷史文化,是由中華文化發展所匯聚而形成的一個全面反應了中華民族特點的民族思想,傳統文明,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所有思想傳統文化、思想形態的總體特征,蘊含著古圣先賢的偉大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糧食",是中國數千年文明的偉大結晶,是中華思想傳統文明崎立世界之巔的堅實基石。我國傳統文化與初中的歷史知識教學內容相互切合。作為歷史老師,應該擔負起傳承、傳播、轉化我國傳統文化的己任,在歷史教學中也要主動加入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從而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歷史文化素質,樹立初中生優秀的誠信觀禮儀觀。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教學;中國傳統文化;路徑

人所共知,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上豐富多彩,博古通今,沉淀了昔人的文明與智慧,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向導,指引者中華民族砥礪向前,是中華民族生機勃勃、茁壯成長的豐富養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文化根基,是當今中國發展的文化后盾,對中國現代化文明建設作用是不容小時的。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大勢所趨,更是中國教育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少年強則國強”,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揮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才能使中國傳統文化得到延續,從而達到提高全民素養的教育目標。本文將從初中歷史教學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及初中歷史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措施兩方面進行論述。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人,進一步推崇中國傳統文化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工作會議上講到:“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意義。把優秀傳統文虎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蔽覀冏阋钥闯鰢覍τ趥鹘y文化的重視程度。在中學階段,不僅要學生了解和掌握中國歷史發展歷程,更要加強對中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力度和決心。然而,縱觀目前初中歷史教學情況,歷史學科仍讓是應試中的重點對象,基于升學的壓力,在歷史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教學方式是將重點、劃重點、背重點,學生很少有時間和機會真正的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初中歷史教學應符合新教改的政策要求,要積極主動的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加入到實際的歷史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對歷史學科產生求知欲,進而培養學生仁愛孝悌、謙和友好、誠信知報、勤儉節約等傳統美德。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價值觀形成的初級階段,也是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有著較強的獨立意識,自尊心較強、同時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等,很多學生表現出過于注重個人利益,偏向于個人主義,對現實知識的求知欲遠遠超出都傳統文化的關注,缺乏文化給其帶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約束,基于以上情況,加強初中生傳統文化教育迫在眉睫。此外,現如今由于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各種新聞消息鋪天蓋地,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辨別真假的能力認知有限,一些負面消極甚至不健康的信息將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導致個別學生的價值觀趨向發生極大的歪曲,甚至喪尸了理想信念。身為新時代教育者,教師要利用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建立學生正確的認知體系,提高學生核心素養,講學生培養成品德端正、文化自信的新時代合格接班人。

二、初中歷史教學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路徑的探究

初中歷史教學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不僅要有國家教育部門指導性政策,更需要有教師創新性教學理念,除了利用好歷史教材中設計到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外,還要拓寬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途徑。例如電影、電視、歷史文化古跡等育人資源,整合多方資源,開拓初中歷史教學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路徑。

(一)加大初中歷史教學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力度

加大初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教育力度,首先需要國家教育部門的政策制度作指導。教育部門的政策指導關乎學校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措施。其次,加大初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力度離不開學校的支持與重視。為了提高教師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儲備,學校要為教師開展傳統文化學習課堂,以提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歷史老師的傳統文化教育水準。最后,對于歷史老師必須要改變教育理念與教學目標。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以歷史課程的成績論勝負,要以培育學生核心素質作為教育目標,重視培養學生掌握傳統文化教育的意識,從而推動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發揚和傳承。

(二)全面提高歷史教師傳統文化素養

全面提高歷史教師傳統文化素養,是初中歷史教學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首要條件。首先,歷史教師應提升自我學習能力。歷史學科的教學不應局限于書本教材的講授,限于成績的注重,應該拓展自己的專業,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自己教學內容上植入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使自己成為傳統文化的宣傳者、傳承者。其次,學校組織教師傳統文化學習培訓,通過分類分層學習書法繪畫、傳統文學、民間工藝、四大名著、勵志故事等,通過組織教師黨建活動,參觀名勝古跡、聽歷史名人故事等方式,全面提高歷史教師傳統文化素養。

(三)開發歷史課程資源,拓寬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渠道

當前,利用互聯網優勢,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相比傳統的書本資源、圖書資源,初中生對于互聯網學習資源“情有獨鐘”,歷史教師可以把握學生這一學習愛好特點,借助于班級微信公眾號推廣傳統文化學習,根據實際課程需求,從互聯網上摘取或轉發所需的傳統文化知識,有計劃和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傳統文化知識,注重發揮班級公眾號優勢,為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拓寬渠道,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教學目的。

結束語:

新時代新教改背景下,教育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作為新時代的歷史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轉變自我教學思想,在實際歷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利用傳統文化的力量與智慧,培養學生優良的品質、傳承傳統文化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趙迪.關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J].讀寫算,2020(05):24.

[2]王萍.淺議初中歷史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之滲透[J].考試周刊,2019(90):135-136.

[3]屈傳欽.試論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J].知識文庫,2019(05):116.

作者簡介:徐保國(1974.06-),男,漢族,河南許昌人,本科,高級。研究方向:歷史教育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教學中國傳統文化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教學途徑
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培養策略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河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分析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