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高中化學創新教學策略

2022-06-26 21:16廖意幫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方法創新

廖意幫

摘要:高中化學屬于自然學科,學習高中化學的目的,在于研究化學物質結構、組成及性質,但目前在執教高中化學時,發現存在眾多問題,影響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因此,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加大創新改革力度,引進新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本文就以高中化學教學為切入點,進一步闡述創新高中化學教學的策略,希望為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人員帶來參考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教學方法;問題;策略

引言:

如今,我國大力倡導實施素質教育,鼓勵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時,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在日常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基礎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化學實驗技能,同時還要促進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以保障學生在接受化學教育熏陶后,獲得全面發展的能力。

一、先猜后講,鍛煉推理能力

近幾年,新課改十分盛行。在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中,“證據推理”屬于學生學習化學以及解決化學問題時的關鍵方法。為此,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化學證據推理能力,教學時教師可以應用先讓學生猜想后帶領學生探究,指導學生猜想化學物質性質特點,結合化學物質,再去猜想化學現象,最后結合猜想研究結果。這樣一來,即可逐步鍛煉學生學習化學這一門學科的興趣和能力,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核心素養。

比如,在講解“碳的多樣性”相關內容時,在探究碳酸氫鈉性質和碳酸鈉性質的前期,教師即可向學生設問“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在了解碳酸鈣之后,是否可以猜測一下碳酸氫鈉以及碳酸鈉都有哪些性質和反應呢?”。學生結合碳酸鈉以及碳酸氫鈉化學式進一步猜想,可能會與酸反應,與堿反應,之后教師便可以以酸反應為切入點,指導學生驗證,準備試管、氣球等有關器材,演示碳酸氫鈉、碳酸鈉和稀鹽酸互相產生反應的實驗,令學生結合現象去推測碳酸氫鈉以及碳酸鈉性質。在完成化學實驗過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試管中存在很多氣泡,尤其是有碳酸氫鈉那一支試管,氣球出現了更大的變化,膨脹速度更快[1]。接著,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已學知識,推測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的實際原因。當學生進行推測、實踐以及小組討論后,便總結出了結論,碳酸納以及稀鹽酸發生反應,先生成碳酸氫鈉,生成的碳酸氫鈉再與鹽酸作用后,生出二氧化碳。而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可以直接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即可發現碳酸氫鈉試管會出現劇烈的變化與反應。教師帶領學生進一步求證猜想時,這一過程既能鍛煉學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又能切實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素養,并且加深學生關于這一部分知識的記印象和理解效果,真正達到創新化學教學,且提高化學教學品質的目的。

二、分層教學,促進多元發展

在高中化學新課標改革的過程中,指出高中化學教師要保證教學過程具有多樣性特點,多層次特點,有效選擇化學課程教學內容,致力避免刻板化,打開學生學習空間,引導不同學生結合不同化學學習方法,以便能真正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學生興趣以及學生在化學學習能力時存在差異性。必要之際,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展開分層教學,拓展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關于化學的喜愛程度以及學習接受能力等,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群體,展開不同層次的拓展工作。例如,化學忠實愛好者以及化學成績優異學生,即可參加“拔高式”化學學習,而對于一些化學基礎相對薄弱且化學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則要針對其展開鞏固式拓展訓練活動,從而促進相關學生個性化學習,真正打開學生眼界。

比如,在講解“豐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知識時,為了能夠擴大學生學習空間,教師便應使用分層教學方法。首先,注重鞏固拓展,以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為主,通過衣服料子、金屬材料、寶石材料等不同材料為切入點,收集具體教學素材,將相關內容融入在微課視頻內,為學生詳細講解課本知識點,并且設置一些現實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習題,鼓勵學生憑借個人喜好,自由選擇化學素材進行學習[2]。尤其是在學生拔高訓練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圍繞生活化學材料,以此為關鍵詞,令學生觀看有關的著作或者是紀錄片。在教師為學生呈現“迷人材料”有關視頻之際,真正打開學生化學學習眼界,滿足學生多樣性學習需求,以促使學生在化學學習這一方面全面發展。

三、走進生活,實現學以致用

高中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間有一定聯系,而且化學知識具有時代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在執教時,能夠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話題,進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在具體高中化學教學之際,教師不可忽略現實生活的作用,積極將生活中的元素或者是事物引進現實的化學課堂,創造化學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或者參加化學教學策劃活動,保證學生將所學的化學知識學以致用。

例如,在講解“空氣質量的改善”時,教師即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工業廢氣排放情況以及與城市霧霾有關的調查數據,使得學生意識到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意識到人類面臨著險峻的生存環境問題。在學習課堂結束時,教師即可為學生設置探究性問題,如結合課上所學知識,進一步分析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報告,學生通過手機軟件、上網查詢或者通過天氣預報軟件進行觀察,即可一目了然地了解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內的空氣質量有關數據,找到關鍵污染物,進一步分析污染指數,研究空氣質量,最終學生結合有關數據探究相關地區空氣品質,這一過程還可以令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發揮高中化學學和教書育人的實際作用[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新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時,教師需要全面研究落實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方法。通過優化教學策略,切實提高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知識的能力,以保證化學教學效果有所改進。

參考文獻:

[1]林安平.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化學創新性實驗課題的研究[J].化工管理,2021(36):88-89.

[2]孫卓,陸國志.高中化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云南化工,2021,48(12):195-197.

[3]覃麗萍.基于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審思與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2):222-224.

猜你喜歡
高中化學教學方法創新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拾級而上 順流而下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