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職院?!叭獭备母?/h1>
2022-06-26 19:17崔利賓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改革

摘要:加強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和學校內涵建設,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為當前高職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為更好貫徹落實“職教20條”,高職院校應全面推動“三教”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三教”;改革

教學是高職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學改革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F實中,部分高職院校在教學方面存在著經費投入不足、教師對教學投入不足、學生對學習投入不足等問題,從而導致出現教師教學效果不好、教材參差不齊、教學內容與職業教育脫節、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因此,開展“三教”改革具有緊迫性和針對性。

一、關于高職院?!叭獭备母?/p>

“三教”是教師、教材、教法的統稱,故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合稱為“三教”改革。通常而言,“三教”是教學建設的基本要素,而“三教”改革貫穿于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與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的各環節息息相關,是各級各類教育質量的“生命線”,也是各級各類學校深化內涵建設的切入點。作為一種新的教育類型,我國高職教育在過往的40年間,走出了一條“摸著石頭過河”教學改革之路,其中,教師、教材、教法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實踐中也取得了較大成果,相關的理論研究也在不斷豐富。當前,在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的背景下,重點關注并研究解決高職教育教師、教材、教法中存在的問題,抓住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牛鼻子”,對進一步深化內涵建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實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而貫穿這項改革的主線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標是實現理實結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職業性、實用性,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在教師、教材和教法三者之間,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體,是“三教”改革的關鍵;教材是課程建設與教學內容改革的載體;教法(或教學模式)是改革的路徑,教師和教材的改革最終要通過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變革去實現。

二、高職院?!叭獭备母锏谋厝恍?/p>

為更好落實“職教20條”,高職院校要將“三教”改革作為強化內涵建設的切入點和推進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確立符合教育規律的目標并探索具體改革路徑,以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推動高職教育逐步實現“三個轉變”,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在我國高職教育過去40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但與新時代背景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教育強國建設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涉及到人財物等硬性指標,更涉及到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方法以及學生考核評價等,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受普通高等教育影響嚴重,導致出現教師不發展、教材不更新、教法不改革的困境,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通過深化“三教”改革加以解決。

三、高職院?!叭獭备母锫窂?/p>

(一)師資層面

高職院校要逐步實施從具有三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人員中招聘教師,放寬招聘教師的學歷門檻,給予特殊高技能人才綠色通道,完善技能導向與業績導向的聘用、晉升和分配機制。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增加專業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堅持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實行教師分類管理,建立健全分類設崗、分類評價、分類晉升等崗位聘任與職稱評聘制度

(二)教材層面

高職院校要建立健全教材審定委員會制度,充分發揮學校、教學督導與評價部門在教材建設、教材選編、教材使用與監管中的作用,改變教師在教材編寫、選用中的隨意性。嚴把教學標準和畢業學生質量標準兩個關口,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要基于職業教育教材標準,以課程建設為統領,按照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大綱、編寫或開發教材的邏輯順序進行,推動建設在線精品開放課程建設,推動校企“雙元”合作開發教材,探索實物教材、電子網絡教材的建設。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

(三)教法層面

通過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的改革,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改革。在具體教學中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通過改革考試方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全面發展。針對生源多樣化的實際,研究制訂適應不同生源實際狀況的培養方案,或在同一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不同生源的實際需要;高職院校要大力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比如實施引企入校,建設“校中廠”、“廠中?!?。充分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經驗,協調校企深度合作企業,建設實體企業課堂,聘請企業教師,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滿足跟崗實訓、工學交替培養和頂崗實習的需要。進一步加強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建立企業冠名的二級教學單位,在訂單培養、實習實訓、就業創業、技術研發、咨詢培訓、教師下企業以及校企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高職院校要重視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教育技術,增進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應用。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研究和應用,加速實現教學技術和手段的現代化,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秦華偉,陳光.“雙高計劃”實施背景下“三教”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3).

[2]徐勇軍,高燕.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與產業對接的幾點思考[J].當代職業教育,2014(12).

作者簡介:崔利賓(1981.03—)男,河南滑縣人,碩士,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高等職業教育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