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展覽進入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堂的實踐探索

2022-06-26 04:16張夢婷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虛擬空間概論策展

張夢婷

一、前言(環境大背景)

疫情時代以來人們生活行為受影響,現實世界的活動范圍受到限制,與此相對的是,網絡虛擬世界由于不存在這樣的限制而在疫情環境下極速發展。2021年,扎克伯格將“facebook”更名為“Meta”(詞源于metaverse,直譯為元宇宙),借此宣布在保留主營社交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將公司業務范圍擴展到與人相關的一系列場景建立與活動規劃上,包括在虛擬世界的個人空間設計、虛擬世界的工作方式、娛樂消費甚至運動學習等等??偟膩碚f,Meta公司試圖打造一個比自然環境更可控的虛擬生活環境,一個能夠囊括除人類最基本生理活動的一切行為的網絡平臺。

當元宇宙一詞被提出,這并不意味著元宇宙的概念正在互聯網世界中開始建立,早在人們開始習慣和依賴互聯網世界時,元宇宙已經逐漸形成,而Meta公司這一舉措實際上是提出虛擬世界的視覺化正在完善中;這個完善過程是將數據信息轉化為人們更熟悉的、更能夠被每一個人接受的圖像信息,通過設備革新加深代入感,代表虛擬世界視覺化進程正在加速。同時,許多線下產業也試圖抓住這一轉變時機,紛紛開始探索線上商業模式,將產品數字化來適應網絡平臺,例如疫情期間各大時尚品牌相繼推出采用虛擬服裝和虛擬模特的數字服裝秀,虛擬偶像也逐漸進入主流市場,替代真人成為網絡紅人或者代言品牌形象,NFT虛擬藝術作品出現在主流藝術品交易所中并拍出不遜色于實體藝術作品的天價,藝術品展覽也走上虛擬空間,搭建線上展覽平臺等等。當下的數字風潮席卷而來,一系列轉變正在發生,于是,各行各業都急需能夠掌握視覺語言并能熟練操作軟件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也急需在社會背景中適應當下的變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需要適應快速進步的數字技術,跟上不斷更新的信息內容,所以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該針對市場做出調整與變化。本文將探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如何與當下飛速發展的虛擬展覽結合,以數字媒體藝術概論這門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為例,通過闡述當下虛擬展覽的發展情況、分析虛擬展覽的特性,并將虛擬展覽的特性運用到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課程中,討論如何通過結合虛擬展覽的內容、形式,來豐富教學內容、改變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于藝術與數字技術的興趣。

二、虛擬展覽集中體現數字媒體藝術審美與技術能力

(一)虛擬展覽發展現狀

當下的環境對于博物館來說是個挑戰,博物館閉館、展覽延期等,藝術展覽努力走進大眾視線又被迫再次與之分離,展覽是為連接藝術品與大眾,沒有觀者的展覽缺乏生機。于是,為了延續生命,也為了拓寬展覽的邊界,發現新的策展語言,不論是傳統的文物展覽還是本就充滿變化的當代藝術展覽都在積極向虛擬空間延伸。

1.傳統博物館藏數字化

在疫情之下,許多傳統博物館美術館開始加速其線上化進程,四大博物館之首的法國盧浮宮線上網站格外活躍,網站顯示其館藏數據庫收錄了48萬余件盧浮宮博物館和歐仁·德拉克洛瓦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藏品。官網不僅對每一件作品配有清晰的影像資料可供隨意放大并觀察作品細節,還配有詳細的作品陳述包括作品材質、創作年份、相關研究資料等幫助了解作品背景,并允許大眾免費下載作品的圖片及信息。不僅如此,盧浮宮線上平臺開放同步線下實體展覽,通過數字技術還原展廳和展覽內容,讓大眾能夠用更低的出行成本和金錢成本在虛擬空間參與展覽。

盧浮宮并不是唯一一個將館藏數字化的博物館,甘肅敦煌研究院為了更有效地保護敦煌壁畫,減少參觀帶來的損耗,在線上平臺推出數字敦煌的項目;通過技術手段還原了30個洞窟,4430平方米的壁畫藝術杰作,這一舉措不僅能夠保護文化遺產,也能夠將這一歷史杰作分享給世界,擴大敦煌壁畫的影響力。

2.當代藝術展覽數字化

除了傳統的擁有豐富歷史文物館藏的博物館正積極通過數字化、影像化自身藏品來適應線上平臺,對于本身就以新媒體作為載體的數字媒體藝術作品來說,虛擬展覽的存在正能符合其特性。

2020年受疫情影響,當大多數美術館不得不閉館,開始在虛擬空間尋求展覽的新途徑之時,PSD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每年進行的“青策計劃”在網絡上向大眾開放,青年策展人跳脫傳統線下展覽的思維模式,放棄模擬線下空間,將作品放置在虛構的四面白墻中,而嘗試使用大眾習慣的線上閱讀方式呈現展覽,以網站和公眾號為載體作為展覽主空間,以閱讀和展示的方式陳述展覽,向人們表明對于虛擬展覽展示方式的探索正在進行。

同一時期,CAC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在2020.11.21-2021.05.23推出虛擬展覽“We=Link:辺”也將網頁作為展覽的載體,將作品放置在頁面中并以文檔的形式命名展示,在該展覽中挑選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與虛擬空間與線上環境相符的網絡藝術作品,相較于線下空間為表達這類作品需要單獨在展廳中設置顯示屏幕,虛擬展覽似乎才是這類虛擬作品的最佳展示方式。

(二)虛擬展覽的特征分析

目前的虛擬展覽在線上平臺上以較為扁平的形式存在,還未能超脫虛擬空間,難以達到如實體展覽一般的實地到訪的參觀感受,這也許是當前虛擬展覽現階段發展不成熟而顯現的缺陷;但其明顯的優勢也不可忽視,相比于傳統的線下展覽,虛擬化網絡為展覽帶來新的可能性,展示出區別于線下展覽的特性:

(1)自由性:虛擬展覽的載體是數字設備,由于其存在與平臺的虛擬空間中,任何人只要憑借數字設備就能夠隨時隨地訪問線上展覽;不論是被數據化、影象化的傳統線下展覽,還是完全依托與網絡空間的虛擬展覽,相較于過去傳統的觀展模式,大眾能夠更加自由地通過低成本來獲取知識體驗。

由于參觀者具備這樣的自由性,他們能夠較為自主選擇觀展時間和地點,且由于線上展覽觀展時間更短,參觀者可以同時參觀多個由不同策展人藝術家組成的藝術展覽,線上展覽的這種自由性,使其能夠適應不同參觀環境的需求,也具備超過傳統實體展覽的廣泛影響力。

(2)創新性:與實體展覽相比,虛擬展覽因為出現時間短且依附技術發展而發展,使其更加具有創新性。虛擬展覽的載體可以是社交平臺、網站、應用等,線上展覽與虛擬網絡世界緊密貼合的模式符合大多數網民的使用習慣,消除了形式上對觀眾限制,展覽能夠憑借內容來吸引大眾。

加上線上展覽的內容形式多元,它可以是數據化的、也可以是虛擬實體化的,還可以是兩者結合的;相對應的,觀眾訪問展覽的形式也可以是閱讀式的、觀看式的、浸入式的等等,線上展覽的形式的多元豐富,且隨著策展人對線上展覽探索的深入,必將產生更多新形式,能夠激發大眾對于這種新形式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可留存性:在虛擬展覽的轉化道路上,與線下展覽最明顯的區分就是線上展覽一旦在互聯網上出現,就必然永久留存;也就是這一特性使得人們發現虛擬空間不僅能夠成為未來一個理想的策展平臺,也能夠成為留存線下展覽的一種方式。藝術機構也同時發現了這一方式并加以利用,例如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便在其官方網站中展示已閉展的線下展覽3d視圖,當展覽結束,觀眾能夠直接通過官方網站訪問過去展覽;谷歌藝術與文化致力于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藝術館合作,不僅更新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的展覽信息,也將已結束的展覽線上化留存在平臺中,在網絡世界建立一個龐大的已展覽為儲存方式的藝術數據庫。

三、虛擬展覽充實數字媒體藝術概論的方法與意義

數字媒體藝術概論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其它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的前置課程,其目標在于能夠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開闊眼界,扎實理論知識儲備,讓學生能夠對數字媒體藝術和設計內容產生興趣,增加了解,并能開始自主探索數字媒體藝術的不同領域方向。不僅如此,作為理論課,教授的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旨在將更深入的理念和想法通過知識和案例講述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其中包括對于當代藝術的理解、對于數字媒體藝術的理解、對于行業的理解,以及藝術創作的理念等內容。

(一)虛擬展覽代入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課程的方式

虛擬展覽正在發展的階段,其結合了藝術的內容與數字技術的形式,展現的知識內容豐富、數字技術手段全面,其豐富的內容適應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課堂需要,探索其與課堂結合的方式來改革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1)利用展覽的可留存性,使其成為課程內容的素材庫

當下的數字媒體藝術內容不斷變化,更新速度快,這要求數字媒體藝術概論的授課內容也是隨時更新,足夠適應藝術環境的變化,甚至是具備一定的前瞻性。而一個展覽不僅表達策展人對于主題的深入研究,也包含了策展人精心挑選的藝術作品,往往具備足夠信息量,利用展覽作為課程的內容素材庫能在豐富課程內容案例的同時,減少搜集新資訊的時間成本。

(2)利用展覽的豐富性,將其作為講解藝術品的一種方式

數字媒體藝術概論中涉及大量的藝術品知識,單純的講解內容難以喚起學生興趣,展覽可以作為一種帶領學生認識作品的方式。在許多傳統博物館紛紛推出線上展覽之后,這些線上展覽成為學習的渠道,博物館、美術館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和學習,在信息化藏品之后往往給予其充足的信息加持以便參觀者能夠更好的了解作品的誕生環境與作者的心路歷程等,詳細的影像資料甚至有時候能夠提供超過現場觀看獲得的信息。

而且,展覽往往能夠體現策展人對于其策展主題的理解和研究,在展覽中,作品被安置在最恰當的視覺環境中幫助參觀者理解和體會,這種理解與體會能夠給予參觀者代入感。所以,當展覽以線上的形式出現,它可以被運用在課堂中,而老師充當類似于展覽導覽員的角色將學生引入展覽創造的視覺環境中,幫助學生理解藝術作品。

(3)利用展覽的創新形,使其作為講解藝術與技術結合的案例

虛擬展覽的形式變化更加豐富,本身的形式特點使得其就能夠被看作是一件完整的作品,例如前文列舉的虛擬展覽通過一種不同于以往實體展覽的、全新的展示方式呈現作品,將不同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囊括到展覽特定的主題和特殊的語境之中,整體展覽能夠被看作是一個獨立且完整的成果。

而一個完整的虛擬展覽作品是策展人與許多藝術家共同參與的結果,在內容上,展覽呈現了各種藝術家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存在內容主題意義上的不同與形式上的差異,卻以一種和諧的展覽敘事被安置在展覽空間中。將虛擬展覽作為案例講解,能夠向學生提供較為全面的知識,當中包括展覽主題對當下藝術環境的思考、展覽形式體現的創新性和技術性、展覽作品研究的角度和形式等,這些內容能夠豐富學生的藝術積累,提供新的思路和不同創作作品的方式手段。

(二)虛擬展覽充實數字媒體藝術概論的意義

數字媒體藝術是在發展中的新專業,且對于藝術類專業來說,新技術和藝術結合的模式使其具有特殊性,這意味著,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育需要在實驗中發展、在嘗試中進步,這也要求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內容,將新的內容結合進入課堂。

而藝術展覽是藝術概念與藝術作品的集合體現,展覽包含對藝術行業的思考、對研究領域的探索、對作品的審美品味等等,提供的知識內容是多元且深入的;同時,虛擬展覽繼承了實體藝術展覽的特性,并在此之上與數字技術深入結合,使其既能夠為參觀者提供藝術內涵,又能展現藝術與技術形式、內容上結合的思考和探索。

虛擬展覽特有訪問自由性使得展覽豐富的內容能夠更容易被課堂利用,虛擬展覽在形式與內容上的創新為學生開拓視野,展現多元的藝術世界,虛擬展覽的留存性使得展覽能夠跨越時間的限制,不同主題的展覽內容可以被隨時攝取。虛擬展覽豐富了課堂內容、創造了獨特的視角,包含了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課堂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識,將線上展覽與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課堂結合,能夠向學生展現多元的虛擬藝術生態、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可能性、不同學者對于數字藝術的思考等等,為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課堂帶來生機,激發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https://about.facebook.com/

[2] https://www.louvre.fr/zh-hans/tansuofaxian

[3] https://www.e-dunhuang.com/

[4] https://www.powerstationofart.com/

[5] http://we-link.chronusartcenter.org/

[6]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

[7] 魯力立,許鑫.從“混合”到“混沌”:元宇宙視角下的未來教學模式探討——以華東師范大學云展廳策展課程為例[J].圖書館論壇,2022,42(01):53-61.

[8] 俞璋凌,趙雅,楊麗.教學設計可視化研究——以“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課程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08):177-180.

[9] 王會粉,張立軍,袁慧慧,周昊.Web3D數字展示空間+規范化:對檔案虛擬展覽的思考[J].檔案管理,2021(01):61-62.

[10] 張譯之,黃建成.虛擬數字展覽的邏輯策略及設計轉譯——以全球藝術院校2020年線上畢業展為線索[J].藝術設計研究,2020(05):65-72.

[11] 張江龍.博物館數字化展示技術及虛擬展覽研究[J].中國博物館,2017(04):88-92.

[12] 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猜你喜歡
虛擬空間概論策展
虛擬空間設計中的關鍵技術分析
策展成為一種系統的工作方式
李劍農和他的《政治學概論》
《策展哲學》
青銅器辨偽概論
一個問題的兩個狀態:關于青年策展現狀的觀察與思考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藝術概論
2018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藝術概論
國內當代獨立策展人生存狀況報告
上海自然博物館展示空間與虛擬空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