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2022-06-26 19:27祖力胡瑪·塔力甫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

祖力胡瑪·塔力甫

摘要:德育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兜赖屡c法治》課程的有效構建,應立足課程特點,在緊扣學生生活的視域空間,為學生的“學”搭建生活化教學,能夠更好地優化僵化的課堂教學。本文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探索與實踐研究

引言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從原有的枯燥乏味變得更為豐富多彩。興趣在學生學習一門課程中起了主導作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理論知識的距離,通過一系列的生活實例,讓學生從熟悉中產生興趣,激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學校課堂學習的同時,要求學生多關注社會生活熱點,學會去了解時事,分析時事,透過現象看本質,在時事中體現書本反應的理論,從而更為全面地培養中學生道德與法制素養。

1品德教育結合實際生活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和實際生活密切結合的重要性,在于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加強對學生的言語行為制訂準則進行約束,讓學生能夠真正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一個具有完整特質,優秀的社會人才。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改名為道德與法治,說明了思想品德教育已經朝著生活化、法治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2走進學生生活,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

生活是創設《道德與法治》的重要窗口,是拉近課程教學與學生距離的重要紐帶。從生活中挖掘情境元素,創建生活化情境教學,讓學生的“學”更加豐富多彩,培養良好的學科情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內容,有著鮮明的主旨導向性,通過生活元素的融入,引導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完成對知識的認知與內化,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在“成長與友誼”的課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創設,從學生的生活視角,搭建生活化教學情境,為學生的學提供良好的課堂空間。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周華健演唱的《朋友》,在音樂的帶動之下,渲染生活教學情境,并且在情境中,以“我的朋友圈”為主題,開展生活化情境教學,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朋友圈”中體會成長與友誼。生活情境:利用PPT,展現學生熟悉生活與學習場景。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元素中,尋找關于自己的影子。與朋友之間的玩耍、與家人之間的美好周末……這些都在情境的帶動之下,由學生帶入到課堂之中,激活課堂教學。師:我們每天都在成長,在成長中你們有收獲友誼嗎?生:我和XX關系很好;我有幾個好伙伴,我們經常周末休息的時候一起打球……學生們在情境的激發之下,將自己的成長與友誼融入到課堂之中,盤活了課堂教學,同時也為教師的問題導向,關于交友中的一些錯誤認知及表現的問題創設,提供了條件。

3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運用生活化的素材教學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很多都是學生們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但是如果老師沒有把生活中的素材與內容運用在課堂中進行講解,那么道德與法治課就成了講大道理的課堂,更加拉遠道德與法治與學生的距離。初中生各方面發育還不夠完全,尤其是思想上的見地還沒有完全的建立起來,老師面對這樣的情況的初中生,尤其要把握他們思想的發展,為他們樹立正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在課堂的幾十分鐘內,積極的引導他們,為他們建立好道德與法治的觀念?,F在社會發展飛快,科學技術也日新月異,社會中出現的很多元素對于初中生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如果學生能夠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面對各種誘惑就不會上當受騙,所以道德與法治老師的責任重大。教學《情緒的管理》這一課時,我的教學方向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保持一顆樂觀、積極的心,所以我在這一課中舉了一個例子——《三國演義》中周瑜的故事。周瑜不僅相貌堂堂,還才華橫溢,智慧過人,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就是肚量小,心里容不下別人,尤其是看到比自己強的諸葛亮,沒有贊美、贊嘆別人的心態,卻滿腹都是嫉妒和怨恨的心理。故事中周瑜就是因為嫉妒諸葛亮比他優秀,最后被自己的嫉妒之心給氣死了,在這里我就告訴學生們,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憤怒,容易憤怒、發脾氣的人,是很自私的人,因為他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隨時、隨地釋放自己的情緒,這樣是沒有涵養、修養的一種表現。所以我告誡學生們要改善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這是成功的密碼。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老師為學生引入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們真實的感到道德與法治就在身邊。

4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在進行道德和法制的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需要在進行必要的課堂教學之外,還要組織實踐活動來使學生的學科素養得到增強,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生多注意觀察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并對其進行分析,但最終需要將所進行的分析回到教材本身,通過將理論和實踐結合來進行學習。不僅如此,學生還能通過課余時間來進行不同的社會實踐,利用實踐來對課堂中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例如,在對“生命的思考”這一段進行教學時,只通過在課堂進行講解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結果,而教師就能通過帶領學生去參觀抗震紀念館來讓他們進一步了解英雄的事跡,從而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除此之外,還可以引發他們對生命的思考,明白存在的真正意義。這種通過實踐來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學到很多課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同時學習過程也不像課堂中那樣單調無趣。

結束語

教師要把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嚴守法律,利人利己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加快品德教學的生活化改革,把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這篇文章主要目標就是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的社會現實性,打造優質的品德文化課堂和生活化的品德教育。

參考文獻:

[1]李長春.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2019(28):34-35.

[2]王紅.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意義與實施策略[J].華夏教師,2019(31):28-29.

[3]梁天漢.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十一).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89-90.

猜你喜歡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
創設“研學案”導學情境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實踐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德育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
例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作業的創新設計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運用情感教學的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