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本科院校產教融合視角下產業學院實踐路徑探析

2022-06-26 18:43張廣峻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實踐路徑產教融合

摘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認可度進一步提升,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特別是職業本科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也取得很大發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已經成為提升職業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產教融合的重要載體是產業學院,產教融合的重要支撐是協同育人,三者相互融合,相輔相成。職業院校紛紛建立不同類型產業學院,但是在治理結構、管理機制、運行機制等方面不盡如人意。本文結合目前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現狀,以職業本科院校產教融合視角,探析提高產業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機制,以及產業學院實踐路徑。

關鍵詞:產教融合;職業本科院校;實踐路徑

引言:

現階段,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職業本科院校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創新,確實積累了一些關于產業學院實踐的經驗,但是也存在著一系列突出問題,比如說在產業定位不傾斜,培養機制不具體、利益機制不明確以及師資缺乏等。我國高等教育產業學院的數量增加的非常顯著,特別是近幾年職業院校中的數量快速增長。但是經過相關調研,產業學院質量上沒有明顯提升,這就要求職業教育研究人員和實踐者共同努力,形成職業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產業學院長效運行的良好局面。

一、校企合作,工學交替

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高等職業教育對職業本科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產業學院的實踐成為職業本科發展的新途徑、新舉措和新改革。對于職業本科院校而言,與政府、行業、企業之間的密切聯系,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職業院校影響力;在職業本科產業學院建設和校企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聯合辦學的方式,形成一個新的辦學形式以及運行管理機制,教育教學方式更加靈活,與行業的關聯更加密切,更能滿足現代產業發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職業本科辦學質量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都有較好的推動作用。學校和相關行業、企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建設具有教育教學經驗以及專業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學校以及企業共同指導學生,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即可以學到專業理論知識,又能具有專業實踐技能,工學交替,理實一體,畢業后能夠更好的適應崗位能力需求,盡快的融入企業,實現個人價值。

二、制定基于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的項目化課程

《國務院關于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產教深度融合”,也就是產業和教育兩個層面開展實質、密切、長效、深入的融合,可以說是在產教融合基礎上更高境界。所以說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學校以及企業可以都根據雙方的需求以及行業標準、崗位標準去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讓實習實踐和理論學習相互交替,通過這樣的基礎去制定基于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的項目化課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路,以典型的代表性工程項目為載體、以典型的工作任務為驅動,將國家標準、行業先進工法、企業先進文化融入課程體系,營造真實或接近真實的學習情境以及先進的教學組織來調動學生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讓課程學習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和有趣,讓實習實訓項目開展變得更加契合。通過基于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制定項目化課程的這種方式,來強化學生的技能,并且讓實踐項目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培養企業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同時通過多元考核評價,技能大賽、課程置換、學分銀行等多種途徑,例如選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以及互聯網+大賽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個人潛能,促進個人職業發展,實現個人職業目標。

三、校企協同、多元育人

職業教育從其本質出發,就需要多元參與、相互合作。包括政府、行業協會、企業、職業院校、社會組織五類主體。通過構建多元協同育人平臺,建立協同育人機制,來充分利用各個參與主體的能動性,以求得職業教育效能的充分發揮,最終達到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的目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學生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有職業崗位需求所必備專業技術和技能?,F代產業學院作為產業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載體,更能滿足新時代下職業教育必須服務于產業獲行業發展這個要求。所以,現代產業學院建立和運行就更加要重視學生發展的需要或訴求,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上的進行貼合職業崗位實際工作需求的學習和訓練。學校和企業高度協同,深度融合,通過產-學-研-用-培相結合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利用學生的專業知識去解決行業內企業需要解決的一些技術問題等。對于企業而言,可以將企業新入職員工培訓環節提前,通過在學生畢業前開展企業文化教育、崗位實踐等,選拔優秀的學生為己所用,提高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增強企業員工隊伍的穩定性。通過產業學院用這種載體和協同育人、工學交替組織方式,可以更多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潛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為社會為行業培養更多能滿足崗位能力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產業學院框架下,實現產業與專業雙耦合

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下,千行百業跨界融合已經非常普遍,專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同時也催生了新的崗位,進而推動專業建設對象由單個專業向專業群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緊隨行業企業發展,動態調整組群專業,專業結構布局持續優化,行業企業服務功能長效開展。同時職業教育也對現代產業學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三教改革、“1+X”書證融通、社會服務與培訓等方面,都是需要深化研究、深入探索的;在產業學院框架機制下,基于職業教育屬性和行業企業需求,我們可以通過校企師資互聘、人員互培、企業員工學歷提升、專業能力提升、“1+X”技能培訓與鑒定、共同開發新形態教材等方式實現產業與專業雙耦合,進一步增強產業學院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結語:

職業教育邁入新時代,迎來新發展,產生新要求,特別是職業本科院校,培養行業企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已經成為重要使命,所以廣大的職業教育者要在產教融合視角下,積極探索職業本科院校的產業學院的管理架構、實踐路徑、長效運行機制、利益分享機制等,將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推向新的高度,讓產業學院成為切實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1]夏文彬.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03):153-154+157.

[2]邱健.產教融合視角下職業本科院校產業學院實踐路徑的探索[J].產業創新研究,2021(22):151-153.

課題來源: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2022年度職業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職業本科高?,F代產業學院產教深度融合、多元協同育人模式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KGDJZD202201)

作者簡介:張廣峻,出生年月:1978-07-28,男,漢族,籍貫:河北省衡水市,所在院校: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職稱:副教授 學歷:大學本科,學位:工程碩士,研究方向:土建施工類職業教育、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

猜你喜歡
實踐路徑產教融合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品牌化開發路徑研究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