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及推進策略研究

2022-06-26 18:43張妍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推進策略產教融合職業院校

張妍

摘要:培育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職業院校的責任擔當。針對職業院校的實際發展情況,教育部提出了實行產教融合的教學策略,如何推進該策略就成為了職業院校思考的重點話題?,F代社會背景下,需融合政府、企業和學校三方力量,通過教育合力構建產教融合的實踐基地,以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辦學模式和發展范式,深化產教融合,促進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關鍵詞:職業院校;產教融合;推進策略

黨的十九大以來,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清晰化職業教育和產業之間的邏輯關系,就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教育部提出了產教融合的針對性意見,要求職業院校和社會企業相互聯合,以產教融合的方式培養學校的人才,優化企業生產。此背景下,企業和學校需要根據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加強校企合作,深化合作下的產教融合。形成特色化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指明現代職業教育的努力方向[1]。

一、政府發力,持續優化產教融合的發展環境

企業生產和學校教育遵循的規律、邏輯等存在差異,企業遵循的是市場規律和行動邏輯,學校遵循的則是教育規律和行為邏輯。推進產教融合的前提,就是各自不僅堅守自身的規律和邏輯,還要對彼此的規律邏輯學習適應。針對此,政府方面發揮職能,從教育政策、公共服務和教育發展多方面著手,對產教融合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第一,以產教融合型城市、行業和企業的建設為著手點,以職業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專業為結合點,以“金融+財政+土地+信用”對一批產教融合型的師范學院、示范專業進行建設,發揮組合式的激勵作用和產教融合的探索示范作用,以真金白銀深化產教融合。第二,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多元化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題,以混合所有制落實對產業學院的構建,根據實際情形實現企業辦學和社會培訓,從不同領域吸引優質社會資源,促使企業投入大量資本,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第三,政府出力對產教融合下不同利益主體的合理訴求進行協調,包括了職業學校的育人訴求、企業的利潤訴求,對兩者之間的訴求矛盾公正處理。地方政府需要和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建立聯動的工作機制,遵循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原則,以不同的價值共通點對產教融合的實施政策進行細致分解。落實國家宏觀政策,解決產教融合問題,激發各方利益主體的參與活力,以產教融合推動企業和學校的長效發展。

二、學校著力,學校和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產教融合是一種雙向互動的理想狀態,其建立在產業發展和人才教育供給保持協同互動的基礎上[2]。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教育應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相互支撐又相互制約。職業教育提供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以產教的深度融合實現引企入校,在日常教學中融入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標準,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也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僅增加學生對崗位的認知程度,也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需要增強發展水平,構建產業結構,以此對職業教育的人才水平和專業設置進行制約。以本地就業角度分析區域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以本地產業不同專業的發展分析專業的認知度。從多角度協同發展職業院校和區域經濟社會,院校方面明確基點,緊密結合學校辦學和地方經濟發展,研判區域產業發展,服務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培養人才,解決企業技術難題,滿足企業高素質技術技能的人才需求,推動區域經濟社會新引擎的發展。同時,學校方面以產教融合為辦學的基本范式,推進辦學體制機制改革,通過校企合作機制的完善,關注產業發展并融入產業發展,從服務產業發展到培育新產業發展。在學習的人才培養中吸收企業優秀的文化元素和技術元素,緊密對接產業鏈的人才需求。

三、企業出力,深化企業和學校共同培養的融合度

產教融合,產為前,教在后,說明產教融合過程中,產業為第一主體,擔任培育人才和滿足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重任。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在現代農業、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等產業領域,更需要有力支撐,支撐哪里來?自然需要發揮學校的作用,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技術技能人才。此背景下,由企業出力,相互結合產業市場性和教育的公益性,落實產教融合。社會發揮作用,建設出一批能夠深度參與產教融合的企業,引導此類企業在職業院校、深化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加深校企合作,以產教融合培養優秀人才[3]。企業發揮優勢,提供資本技術和技術型人才,將這些技術和人才輸送到合作的職業院校,通過內生動力的激發,優化職業院校人才的培養。以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解決目前各不同產業存在的矛盾,如傳統產業人力供給過剩、新型產業供給不足、高技術產業人才水平不均衡。企業方面可以舉辦各類產教融合活動,也可以設置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混合所有制、J+X證書制。以這些方式深度融合職業教育和產業發展,在一系列的育人工作中深化改革,推動學校和企業改革。

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深度的產教融合有利于學校和企業的共同進步和發展,也有助于解決職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因此,政府、職業院校和生產企業需要形成合力,各自發揮優勢,以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范式推動產教深度融合,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夢卿,陳竹萍. “雙高計劃”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實施維度與推進策略[J]. 現代教育管理,2022(1):109-118.

[2] 翁偉斌. 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平臺建設的現實訴求和推進策略[J]. 內蒙古社會科學,2019,40(4):183-188.

[3] 張志華. 高職院校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7):212-213.

課題來源:邢臺市2022年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邢臺市中等職業院校產教融合評價模型及推進策略研究》(課題編號:XTSK57)

猜你喜歡
推進策略產教融合職業院校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新時期高校黨代表任期制的思考:歷史、現實與推進策略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推進策略解析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新常態下實現外資高水平引進來的影響因素及推進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