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土苗民族文化的傳承策略

2022-06-26 07:39譚中俊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傳承策略

譚中俊

摘要:土苗傳統文化內容豐富,應創新傳承土苗傳統文化方式,在校園開設具有土苗風情的特色課程,利用藝術實踐活動傳承土苗文化,讓土苗文化綻放光采。

關鍵詞:土苗文化;傳承;策略

一、土苗傳統文化內容豐富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是全國第一個實行土家族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也是全國文化先進縣、體育先進縣,享有“歌舞之鄉”的美譽。這里巴風土韻濃郁,民情風俗純樸,是巴楚文化重要沉積帶和土家文化重要發祥地。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仙佛寺摩崖石刻,是江南地區最早的佛教造像。被稱為“東方迪斯科”的擺手舞,是土家族傳統藝術的代表。竹鈴球、地龍燈、三棒鼓、哭嫁歌、南劇等民俗文化原汁原味,樸質清新??h內擁有100多種特色資源,盛產生姜、藤茶、楊梅、桐油等農特產品和道地藥材。金絲桐油以“全國質量第一”品牌,歷來是湖北省主要出口創匯產品?!傍P頭生姜”、富硒藤茶、松花皮蛋、楊梅、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寶石花漆筷等形成較好名片。

二、創新傳承土苗傳統文化方式

來鳳縣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的傳統教育方式多以家庭教育為主,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僅僅依靠家庭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多土家文化習俗面臨失傳的危機。因此,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由政府主導,通過學校教育的方式傳承土家族苗族文化很有必要。學校是民族傳統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必由之路,具有系統進行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功能。學校教育的重點是要讓學生能夠了解土家族苗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掌握特有的文化技能,幫助學生建立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培養學習本民族文化的興趣。每一種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因為有著支撐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核,學校教育就是將隱藏在文化深處的精神價值找尋出來,在教師的講解和分析中,學生能夠透過外在的文化事象感受到民族精神內在的價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良傳統。因此,土家族苗族文化傳承中的學校教育,又是非常重要的,能深化土苗文化教育內涵。

三、在校園開設具有土苗風情的特色課程

為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讓學生了解本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來鳳縣各學校搶抓非物質文化進校園良好機遇,努力把非物質文化傳承工作做好、做大、做強,助力學?!半p減”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民族文化之花大放異彩。來鳳縣各學校開設具有土家族、苗族風情的特色課,學生學跳土家擺手舞,學唱三捧鼓、山民歌,了解儺戲、柳子戲、土家打溜子等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了解土家族、苗族的傳統服飾、飲食特點、風俗習慣,將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孩子們的視野。

來鳳縣在中小學開設特色校本課程,內容由學校自主開發,涉及土家歌舞、土苗山歌、西蘭卡普制作技藝、打陀螺、走高蹺、跳竹竿操、踢毽球等獨具少數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 筆者所熟悉的來鳳縣漫水鄉中心小學,在傳承土苗文化方面就做得很好。該校依據《美術課程標準》規定的“要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理解”,師生就共同開展了一系列的藝術實踐活動,挖掘、整理、利用土家族苗族文化資源,達到傳承和發展民族藝術的目的。該校利用藝術實踐活動傳承土苗文化,呈現出許多亮點:一是依托課外藝術實踐活動,繼承和保護土苗文化。人文景觀是人類文明進展中所創造和遺留下來的可供觀賞的景物和事。它包括名勝古跡、土家民居、現代新建的自然景觀。在實際教學中通過組織春游、秋游、參觀的方式,以藝術實踐活動為依托,讓學生在游玩中觀察感受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相互輝映之美。

二是依托課內藝術實踐活動,繼承和保護土苗文化。漫水小學師生利用美術綜合實踐活動課共同挖掘、整理、利用了土家族、苗族文化資源,豐富美術課程內涵,達到傳承和發展民族藝術的目的,創作了反映土苗傳統文化形式多樣的作品,有紙漿畫、泥塑、剪紙、傘畫等,受到了師生的好評。在藝術實踐活動展示的作品中最有趣的是傘畫,學生在油紙傘上用炳稀顏料畫出儺戲面具,繪畫的儺戲面具均為陰陽臉,不管你正看、倒看,它都是一張別具一格的面具。最氣派的是四條屏《儺戲》,這件作品高1.75米,寬2.2米。制作原料為紙漿,先將把衛生紙撕成塊,加水和各色顏料浸泡、再加入適量乳膠攪拌均勻成泥狀,再將做好的各色紙漿鋪放在木板上,再捏塑出理想的圖案,細致的部分可用工具來輔助,使畫面看起來更精致。

三是依托各學科整合,繼承和保護土苗文化。在藝術實踐活動過程中,漫水小學還注意將土苗文化與其他學科整合。音樂課學唱土苗民歌、學唱三捧鼓;體育課學跳土家擺手舞、竹竿舞;科學課講解土家吊腳樓結構原理等。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更加有效地傳承了土苗民族傳統文化。

四是依托重大節日藝術展演活動,繼承和保護土苗文化。近幾年來,來鳳縣漫水鄉各小學通過參與土苗文化的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對土苗文化有了一定的感受、了解,提高了審美情趣,增強了熱愛家鄉的情感。2021年6月1日,漫水中心小學隆重舉行以“童心向黨、多彩校園、放飛夢想”為主題的慶建黨100周年暨第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本次藝術節的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有傳統的舞蹈、歡快的苗鼓、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棒鼓和九子鞭、快板、架子鼓等,還有別出心裁的廢物利用的時裝秀以及創意十足的情景劇表演等等。漫水中心小學表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三棒鼓《歌唱張富清》和九子鞭《武陵農家十二月》歡快悅耳,別具一格。

經過這些年來不斷努力,來鳳縣在保護、傳承、發展具有本土特色民族文化產業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主要經驗就是:保護和傳承土苗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一定要在深入調查、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保護。要研究科學、有效的保護技術與方法,否則會因為保護不當而遭受損失。保護土家族苗族民族傳統文化的目的就是為了土苗民族文化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1]程艷萍.民俗文化在當代的保護與傳承策略分析[J].家庭生活指南,2020(12):29-30.

[2]李芳輝,劉向東,易淑梅.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危機與傳承策略[J].萍鄉學院學報,2019,36(01):53-55+70.

猜你喜歡
傳承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