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作文“半道上”寫作指導及例文評析

2022-06-28 14:56黃霞
作文通訊·高中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人生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黑塞說過,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既是完成同時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又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體育如此,修養如此,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亦如此……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能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題是一道典型的觀點型材料作文題。命題者緊扣教材,以部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第六單元中黑塞《讀書:目的和前提》的原文引出話題,且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是一道讓學生有話可說的好題。

整個作文題由作文材料和寫作要求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材料,由兩句話組成。第一句話將“真正的修養”比作“真正的體育”:隨時都可以“完成”,但這種“完成”同時激勵著我們邁向新的起點。讀懂這句話的關鍵,在于抓住“卻”這個轉折詞,把重心放在“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說,“真正的修養”和“真正的體育”永遠無止境,永遠在路上。不過,這句話只是一句引語,目的是引出寫作的話題。第二句話是第一句的延續,交代了“如此”的范圍和領域?!叭松械暮芏嗍虑椤边@個短語,暗示寫作時不必拘泥于“修養”或“體育”,凡是與“從不停歇”相關的人和事都可入文。

材料意在說明追求永無止境,努力的過程和行為本身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超越,然后繼續向一個又一個難度更高的目標進發。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追求、不斷超越的過程。這里實際上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追求的價值和意義,二是有追求的人生應該是怎樣的。

第二部分是寫作要求?!澳愕母形蚺c思考”要求考生結合自身的生活(閱讀)體驗進行個性化思考,行文時要緊扣“從不停歇”或者“永遠都在半道上”來生發?!白赃x角度”是一個明確的指引,提醒考生不必面面俱到,立意時選取“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中的一件即可??忌梢哉劅o論成功與否,追求本身就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也可以談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追求、不斷超越的過程。

立意角度:

1.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2.終點亦是起點。

3.成功誠可貴,追求價更高。

一、時事素材

1.工匠精神

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邁向新征程,揚帆再出發,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亟待讓工匠精神在全社會更加深入人心。

運用示例

上一次追求的終點只是下一條奮進之路的開端,奮斗永遠在路上。秉持“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有利于樹立起踏實專一的工作作風,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按髧そ场焙p錢在二十年的車間生涯中從未出過錯,帶領整個團隊成為模范車間;射電望遠鏡天線裝配工夏立技藝高超,“吹影鏤塵”,讓中國睜開望向宇宙的雙眼……“永遠在路上”的工匠精神,讓我們在為自我創造價值的同時,也為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斷貢獻力量。

2.“搬磚男孩”魏凱倫

魏凱倫出生于甘肅的一個小山村,從小立志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2016年,他成功考入國防科技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他還在工地搬磚補貼家用。在軍校的四年里,他艱苦訓練,努力學習,成了一名有血性、有品格的中國軍人。畢業分配時,魏凱倫毫不猶豫地提交了赴疆申請書。他在申請書中寫道:“山還是那座山,但在我眼中不再是束縛,而是祖國的大好河山。對我而言,這不是‘重回原點’,而是新的起點?!?/p>

運用示例

所謂完成,不是“走出去就不再回來”的逃離,不是對家鄉文化棄若敝屣,而是像“搬磚男孩”魏凱倫那樣,山不只是原點,也是新的起點;是像“背包書記”任敏那樣,扎根基層,不做放下背包的過客。他們在艱苦奮斗之后登上更高的平臺,然后俯身看看自己當初義無反顧離去的地方,那是如今心底最深的向往。燃燒自己,奉獻一生,他們始終在路上。

二、名言素材

1.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格言聯璧》

運用示例

面對高速發展的當今世界,有人以“佛系”自居,沉溺于“躺平”“擺爛”,全無不斷追求的毅力。這是沖勁兒的減退,更是信念的坍圮?!爸局?,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币粋€人如果有堅定的追求,就會為此克服困難、不懈奮斗。同理,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如果有堅定的追求,也會為此不斷努力,直至最終實現目標。

2.保持饑餓,保持愚蠢。

———史蒂夫·喬布斯

運用示例

“在路上”的實質,是永遠向上的精神和擺脫舒適圈的勇氣。史蒂夫·喬布斯的“保持饑餓,保持愚蠢”可謂切中肯綮。唯有不滿足于已有狀態,不斷向“更好”進發,人生的新境界、事物的新高度才可能變成現實。試想,若沒有全紅嬋一日四百次臻于完美的跳水訓練,怎會有奧運領獎臺上那個手舉獎牌、英姿勃勃的身影?若沒有葉嘉瑩先生從教一生、育人不輟,怎會有如今桃李滿天下之盛況?體育如是,教育如是,萬事萬物亦如是。正如《尚書·大禹謨》中所言,只有做到“惟精惟一”,方可達到“允執厥中”。

亮點

永遠在路上

江蘇省蘇州中學高一李唯寧

文章視野開闊,材料運用自如,豐厚貼切,要言不煩。語言表達富有意蘊,有著文學的氣場,帶著詩性的靈動。

高原亙古冰封的雪巖上蜿蜒著一條“天路”,上面印刻的幾乎只有郵政車的轍跡———對這里的郵遞員來說,生活也許是單調而令人厭倦的,但他依舊默默地孤身獨行,記住了每一戶人家,記住了每一個溫暖的笑容。這條天路有終點,但郵遞員的身影永遠在路上。(本文選取了一個巧妙的由頭,一句“這條天路有終點,但郵遞員的身影永遠在路上”既是對由頭的總結,又扣緊了作文材料的中心詞。)

“永遠”,聽起來似乎絕望而徒勞,但是歷史和時代向我們證明:永遠在路上,才是到達終點的最好方式。(緊扣中心,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

如果我們把追求夢想的過程看作一次長跑,那么只有每一步都如沖刺般專心致志、毫不懈怠,才可能在某一個回首的時刻發現,終點已在身后。就像居里夫人不厭其煩地在煙熏火燎中攪動礦渣,就像吳孟超醫生始終未放下手中的手術刀,通向終點的路往往漫長而艱難,而“永遠在路上”能夠給我們一直向前的信念。(作者認為,“永遠在路上”能夠給我們一直向前的信念,這是我們到達終點的必備品質。)

“永遠在路上”也意味著“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堅持不懈。正如“探界者”鐘揚背包里滿是對未來的計劃,即便是病痛和死亡,也沒有讓他的探索走到邊界;袁隆平最初的夢想是讓全國人民吃飽,后來,他又開始追求“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的創新沒有終點……(鐘揚和袁隆平的事例來自教材,作者精準選取這些材料,緊扣“永遠在路上”這個中心。)行走世間,有多少不停歇的腳步,有多少沒有盡頭的道路,就有多少明亮的燈塔,有多少不滅的希望。

千里之行,“續”于足下。面對人生,面對時代,唯有走上一條沒有終點的路,讓每一個夢想成為里程碑,方能以磅礴力量推動時代的巨輪。(“千里之行,‘續’于足下”的改動非常巧妙,“續”是接續之意,強調的是永不停歇。同時,在這個過渡段里,作者巧妙地將論述從個人層面上升到了時代的高度。)就像鐘揚所說的那樣:“任何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懼,因為我的學生會將科學探索之路延續下去,而我們采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發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鼻拜厒優槲覀儤淞⒘诵袩o止境、探索不斷的典范,我們也要追隨他們的腳步,不斷向前,推動時代巨輪滾滾前進?。▊€人的夢想或許由于壽命有限而走到終點,但是時代夢想的實現卻從不停歇。在這一段中,作者從個人與時代的關系角度指出了為何我們需要“永遠在路上”的精神。)

體育如此,科研如此,我們每個人一點一滴的努力匯成家國理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那捧焦土中燃燒的星星之火,在一代代人的滿腔赤誠中,變成了前進的熊熊烈焰;一代代人“永遠在路上”的精神,點亮了充滿希望的今天?;厥装倌隁v程,是無數行無止境的奮斗者在建功立業。平凡的雙手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跡,堅實的腳步可以抵達遼闊的遠方。展望百年風光,又是一場奮斗者的接力賽,志在千秋偉業,百年只是序章。肩負新使命,心懷新憧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奮斗者的腳步永不停歇。(有回顧,有展望,這一段論述足以看出作者站位高遠,顯示出當代青年人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

漫漫人生,時代征途,有時正如雪域高原上那條孤單的長路。我們必須走下去,必須日復一日地走下去,即便沒有終點,即便永遠在半道上。只盼望回首之時,山花爛漫,春日遲遲。(回扣由頭,首尾呼應。)

教師點評

本文緊扣話題“半道上”,逐層推進。標題點扣核心詞,首尾呼應,收放自如。開篇由雪域高原郵遞員的事例引出“永遠在路上,才是到達終點的最好方式”的觀點,然后從個人和時代兩個角度闡述為何我們需要“永遠在路上”的精神。兩個角度之間邏輯關系清晰,過渡自然,層層遞進。(陸文婷)

亮點

人生修遠,長路漫漫

江蘇省蘇州中學高一吳韙希

巧用比喻論證,不蔓不枝,一氣呵成。觀點鮮明深刻,體現了作者的眼界和胸懷。

走過人生的漫漫長途之后,我們能夠收獲什么?(疑問句開頭,引人深思?!笆斋@什么”啟發讀者著眼“途中”,追問過程的意義和作用。)

也許,體育運動中的“更高、更快、更強”同樣適用于人生。跑過崎嶇難行的小道,跑過千巖萬轉的山路,我們在艱難險阻中砥節礪行、追求卓越、不斷精進。(以“更高、更快、更強”引出“人生”。兩個“跑過”引領下文的兩個層次,表達形象,有畫面感。)

在跑道上,我們加快速度,超越了一個又一個同行者,卻不能就此驕傲懈怠。正如海明威所說:“優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高貴的應該是優于過去的自己?!比粢詢炗谒藶槟繕?,在超越對手的那一刻,自己的比賽便就此告終了。但事實上,人生是一場看不見終點的長跑,超越對手只是半途中的一次激勵,真正的終點則在不斷調整———也就是超越過去的自己。只有以超越自我為目標,才能向著廣闊的天空無限生長。這也是為何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學海無涯”的說法———面對浩渺無垠的知識海洋,任何人都無權驕傲自滿,必須保持“空杯心態”,以苦為舟,上下求索,方能不斷汲取知識,追求卓越。(引用海明威的話,指出“以超越自我為目標”的意義與必要性。這里仍以“跑步”為喻展開論述,賦予“終點”新的意義,由此得出結論。后以“學海無涯”補充論證了“不斷精進”的條件:保持謙虛,刻苦求索。)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比松认耖L跑,也像登山運動,多數人都在努力向高處攀登。正如《菜根譚》中所說:“立身不高一步立,否則,便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何以超達?”

向高處攀登,人們都能做到。然而,最關鍵的是登山的原則———無論遇到何種限制、何種磨難,都不可輕易放棄,因為登山同樣永遠在半道上。張曉風在《高處何所有》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年輕人生平第一次登山,第一個跋涉千里來到山前,見到鳥語花香、蜂飛蝶舞,便心生喜悅,認為這就是他所追求的山巔。第二個則見到峽谷峭壁、亂石虬枝、浩浩江水,同樣認為這是山巔。其實,他們到達的只是山麓和山谷。而第三個登山者,歷經千難萬險,風塵仆仆,衣衫襤褸,終于來到了一片荒蕪蒼涼之地,唯見青云渺渺、乾坤朗朗———這才是真正的山巔。登山的意義何在?也許別人收獲的是清風明月,真正的登山者收獲的卻是雨打風吹后的一身傷痕,以及寂然天地間的孤獨與領悟———但那是逆境中煉就的心性,是真正的智慧和通透。(作者先肯定了大多數人的努力,隨后指出向高處攀登的關鍵在于不輕言放棄。之后以三個年輕人登山的故事為論據,在對比中強調了向更高處攀登的條件與意義———煉就心性、獲得智慧。此處,作者超越了世俗功利的見解,指出經歷中的精神收獲與成長,才是能夠做到不放棄、最終蛻變超達的不竭動力。)

人生一如長跑,保持謙虛,不斷超越自我;一如登山,克服艱險,最終蛻變超達。

路漫漫其修遠兮,人生永遠在路上。

(結尾用簡潔的語言總結了文章的兩個比喻、兩個分論點,也巧妙回答了首段的提問:不斷精進的意義在于超越自我、蛻變超達。最后一句點題。)

教師點評

本文審題精準,邏輯清晰,文氣順暢,見解深刻。全篇緊扣材料核心詞“半道上”,提出“人生須不斷精進”的中心論點;隨后以長跑和登山為喻展開論述,圍繞“超越自我、無限成長”和“永不言棄、煉就心性”兩個分論點,有理有據地分析了原因;文末總結全文,言簡意賅,首尾呼應。行文中,作者以追問人生意義開始,以卓越、超達作答,文風大氣,追求高遠。高一學生能有此見地,難能可貴。(黃霞)

猜你喜歡
人生
存錢和不存錢的人生,是不一樣的
沉重中走出的輕盈人生
俗話說,送禮是人生第三難的事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人生的另一種表達
獨一無二的你
囧態人生
人生也不過一百年
黑白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