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8×50米”往返跑的研究分析

2022-06-30 22:29林勝春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關鍵詞:哨音班級體育

林勝春

摘要:基于筆者多年小學體育一線教學經驗,根據小學高年級體育課堂中“8×50米”往返跑教學時,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并基于自身教學經驗,以提高小學高年級“8×50米”往返跑"成績為目標,建設性提出了相關的教學方法,為從事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師帶來有效的幫助。

在我國最新頒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明確指出“8×50米”往返跑"是水平三階段學生必測的體育項目。為促進小學生高年級身體健康成長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據。但是,從課堂實踐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在“8×50米”往返跑項目中達不到合格標準。因此,針對“8×50米”往返跑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積極探索對提高“8×50米”往返跑教學模式和方法,是所有小學體育教師所必須要關注的重要課題。

一、小學高年級“8×50米”往返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小學高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耐力不達標。以“8×50米”往返跑為例,筆者任教班級中,因為缺少足夠的體育鍛煉,致使多數學生沒有持久運動能力,學生在“8×50米”往返跑時,進行不到一半時,便出現了明顯的呼吸急促,剩下部分普遍是在走跑結合中完成。致使學生在進行能力測試時,成績非常不達標;甚至部分學生在完成考試的過程中,身體出現了嚴重的不適反應,如四肢無力、手腳冰涼、惡心嘔吐等現象,嚴重的班級該項目測試成績有超過30%的學生不達標。

經過觀察和分析,班級中許多同學對“8×50米”往返跑有抵制、厭惡情緒。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成以下幾點:第一:學生家長對體育課程重視程度不足;第二:課后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鍛煉,導致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第三:學校過于擔心學生的個人安全,不敢組織一些群體性運動鍛煉項目;第四:運動技術層面進行分析,雖然該運動鍛煉到學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但是很多學生在完成此項運動之后,身體會出現有較為明顯的不適反應,該運動對于學生來講枯燥乏味,辛苦,容易厭倦長此以往,學生對該項運動普遍都持有一定的抵觸情緒,

二、小學生高年級“8×50米”往返跑成績的提升策略

實際上,小學生高年級“8×50米”往返跑耗時較長,對于小學生來講,對他們的心肺功能有很高的要求。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身體容易出現疲勞,并且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又比較枯燥乏味?;谏鲜銮闆r,教師若想有效提升小學生高年級“8×50米”往返跑成績,就必須要在日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上和課后進行組織練習,逐步增強身體素質,所以,筆者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1.依靠聽覺,優化教學效果

聽覺,即使用耳朵來進行聲音的感受。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因為受到場地等因素的限制,教師想讓學生認真聽講是存在有比較大的難度的,因為學生在室外環境中,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導致聽課不認真,所以,教師就必須要從聽覺方面來提升教學效果。

首先是使用音樂伴隨的方法。詳細做法是:教師事先準備好一些具有旋律感的樂曲,設置兩分鐘時間,令學生基于音樂節奏開展折返跑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呼吸技巧、步伐技巧。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8×50米”往返跑訓練過程中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加認真的聽取老師所傳授的知識。

其次是使用信號引領的方法。詳細做法是:教師先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口哨音指令,即長哨音為高抬腿指令、短哨音為加速跑指令。教師要求學生按照哨音完成指令動作,在高抬腿時,需要讓學生手腳協調用力穩定,大腿抬平,提升重心感知能力。通過這種訓練模式,讓學生腿部的爆發力能夠得到有效增強,提升下肢肌肉的連續蹬踏能力和連續無氧運動能力。通過長時間訓練,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腿部力量,增強步伐長度,增強在“8×50米”往返跑中所使用的各個關節的柔韌性和協調性。

最后是理論鞏固。在遇到雨天等無法在室外上課的情況時,筆者一般會將學生安排在室內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對“8×50米”往返跑對人體各器官的要求以及對人體健康帶來的積極影響進行闡述,讓學生依靠教師的生動講解了“8×50米”往返跑不單單是一次考試,更是鍛煉學生意志品質,改善人體機能指標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教師授課完成以后,還會讓全班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總結自己在進行“8×50米”往返跑訓練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技巧等,讓學生能夠通過相互借鑒,提升自己的“8×50米”往返跑成績,并且針對班級中“8×50米”往返跑成績尚不理想的學生,教師需要對其進行鼓勵,讓學生了解到教師并沒有放棄他們,培養學生的奮斗意識。

2.依靠視覺,提升訓練成效

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相對集中的狀態。才能讓學生對老師或同學的動作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思考,讓學生了解“8×50米”往返跑的相關技術動作,實現成績的有效提升,基于這一背景,教師通過以下方法,激發學生視覺,來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提升“8×50米”往返跑教學質量。第一是顏色刺激法。第二是路線改變法。第三是繩梯輔助法。

3.依靠其他練習,訓練學生“8×50米”往返跑速度

在針對“8×50米”往返跑的相關能力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強化,使其在“8×50米”往返跑考核中成績得到有效的提升。

結束語:

整體來講,作為小學體育中的重要考核項目,“8×50米”往返跑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面臨的難點,學生對該項目的抵觸情緒也比較明顯,因此,為了讓更多學生通過測驗,教師必須要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們對于該項目的不滿情緒得到消解,并且通過合理的訓練,提升學生的各項體能指標,讓班級當中更多的學生可以完成該項目的規定要求,實現學生的體育素質的全面增強,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成長的綜合性人才,。

猜你喜歡
哨音班級體育
班級“無課日”
春天吹著口哨
迷途
班級FACE系列大放送
我們的“體育夢”
風說我偷偷想你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
以牙還牙
迷途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