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教師如何運用肢體語言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022-06-30 22:29葉明解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關鍵詞:手勢肢體眼神

葉明解

其實你我大家都知道,教師的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信息傳遞過程。信息的傳遞通常依靠語言及非語言的兩種方式,一般而言,我們都會比較注重語言信息的傳遞,因為它能比較直接、易于表達,所以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應注意到音量的大小、正確的讀音及邏輯思維的表達等。除此之外,老師的非語言行為(即肢體語言)同樣也不容忽視。它是以教師的肢體語言來傳達情緒和反饋信息給學生。透過具體生動形象的肢體動作,老師可以通過舒坦有效的表達,拉近師生情感、消除學生緊張感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一直以來最關心的問題。因此我將從四個方面——面部表情、手勢、眼神接觸、身體接近與姿勢來說明教師應如何在教學上運用肢體語言的一些技巧,供大家參考。

一、主要肢體語言類型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學生接收到信息最為直接的肢體語言,只要看到老師一個表情,學生就知道可能將要發生什么事情了。在教學中,教師臉部表情能傳達真誠、欣賞的信息,可以增進學生正向行為,傳遞著正能量;反之,也能顯露出老師的厭惡、煩燥或放棄的信息,會讓學生做出不良的反響。

課堂首先是個情感場,凡此種種最明顯的就是“笑容”,它可以增進人與人間的互動交流,縮短距離。且有尊重、賞識、鼓勵的效果,也能帶動學生積極的情緒,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2.手勢動作

老師的手勢不僅有強調、示范的功用,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例如:食指放于唇上表“安靜”,豎起拇指表“很好”、“贊同”等,這些課堂上手勢運用有效且不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的流程。教學上手勢的運用也反映教師工作的投入程度。

3.眼神接觸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眼睛一直對人類的行為舉止有著很大的影響。眼睛是人與人之間最清楚最正確的傳遞信號,因為它是個人身上的焦點,一顰一笑,通過利用眼神的接觸,可以正式開啟溝通、延續溝通或終止溝通。對教師而言,憑借著眼神的接觸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它還是一項特別重要的溝通技巧,很少有比眼神接觸更能傳達掌握全局的例子。

在教師的眼神接觸中,可用以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向和能力行為,即使是眼光凝視,也有助于學生不良行為的糾正。有經驗的老師會持續地掃視整個教室,做好與每個學生的眼神接觸。固定的視線常會使學生感到不安。當老師長時間注視學生時,學生會頓生警惕,肯定會來事了。進而達到預示警告和糾錯的效果??傊?,教師不同的眼神接觸可以傳遞不同的信息,這也正是眼睛是心靈窗戶的效應。

4.身體接近與姿勢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距離的遠近、學生座位的編排及教師自身在空間上的運用等對教學的都有深遠影響。所以,教師必須先了解“接近”是如何影響師生溝通,然后才能運用它來配合自己不同的教學活動。當一位老師在有意或無意間,利用修正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來跟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會改變學生的參與情形。在教學中,身體位置的空間傳達了師生溝通,教師也具有了應有的角色和地位。許多老師因身體位置與學生距離較遠,而無法與學生建立親密無間的人際關系,從而讓其形成了一種阻力。教師經常站在教室前方,或坐在桌子后面,都是明顯的例子。學生比較喜歡與他們親近的老師,所以教師置身于學生中進行教學活動,遠比在學生旁邊、后面、或坐在桌后的老師,使人更有親切、友善感,從而讓形成一種融洽師生關系。而在與學生談話或“一對一”的教學環境下,教師置身于學生之中,學生會認為是老師喜歡和尊重他們。反之,當師生間距離被拉長,教師面臨的溝通情境會呈現“單一”無助的情境。教師若能善用與學生間的身體接近,來顯露親和力及真誠心,相信必能會更好地延伸自己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姿勢提供了情感、意圖及動機等溝通的信息。具體而言,姿勢雖然不像臉部表情和聲音那么容易控制和察覺,但一個人就算臉上沒有表現出焦慮的心境,也可能會因不斷的變換姿勢而顯露出內心的焦慮與沖突。當教師的身體傾向學生時,會被視為是一種接受、親和的表現。比較有經驗的老師,會表現出輕松、開朗的態度,通常會將身心傾向學生。

二、結論

1.加強眼光和微笑之使用

若教師不能經常注視或巡視學生,教師就不易發現學生的問題,所以教師應保持經常與學生進行眼神的交流。因為大部分教師的眼光除了看著學生以外,其余時間大多用于注視課本或黑板,所以,若教師能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減少背對學生板書或看書本的時間,讓每位學生更多時間地分享到教師的眼神與笑容。如此一來,教室里不但增加了和諧的氣氛,更能提升教學效果。老師適度地運用笑容,更易增進師生之間的親和力。

2.適度的身體移動及位置變換

教師上課時,習慣多站于講桌前或黑板附近,即使走入學生座位間,也容易停下來,或依循固定的路線巡走。如此,容易忽略邊陲地帶的學生,造成老師關愛分配不均的情形。教師應配合教學內容,適度地在教室走動,并經常變換自己站立的位置,便于與每位學生都有較平均的身體接近機會,使不專心學生及行為傾向不良學生,找回失落的向心力。師生間距離的拉近,也是鼓勵學生可以有平等的雙向溝通的機會。

3.積極改進教師之手勢與姿勢

教師的手勢是輔助教學“表演”的工具,手勢可以指示人或物,也可以表達形狀、大小和動作規范。教師可憑借著手勢,緊緊柵住學生的注意力。

肢體動作最能反應一個人心情的好壞,它比通俗語言更具說服力。教學過程中,教師站立或走動的姿勢必需自信優美,大方得體,將內在的精神充分顯露出來,在舉手投足間應展現出對學生的影響力和信賴的神態,不能給人隨便的感覺。與學生交談時,身體宜稍微前傾,表示對學生的尊重,并能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總之,肢體語言比口頭語言更有說服力,更有親切感!恰當的肢體語言,同樣有過之不達的功效,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時光不語,讓我們靜待花開吧!

猜你喜歡
手勢肢體眼神
離不開雀窩的眼神(外一首)
生命的頑強
世界各地的肢體語言
挑戰!神秘手勢
肢體語言
勝利的手勢
空洞的眼神
我敢
面試六禁忌
認手勢說數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