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傳統文化也要破除焦慮

2022-07-02 12:34李悅
科教新報 2022年22期
關鍵詞:唐詩三百弟子規陶淵明

李悅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薄短諟Y明也煩惱》一書的作者黃曉丹說,把這首詩放在開頭,讓讀這本書的人可以松一口氣:淡泊豁達如陶淵明,也曾因娃不堪“雞”而大吐其槽。

黃曉丹博士畢業于南開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專業,目前是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短諟Y明也煩惱》一書是她給家長開設的一門課程的錄音整理稿,也正因此,該書的副標題是:《給家長的傳統文化啟蒙課》。

孩子《詩經》《論語》讀不下去,《唐詩三百首》背不下來,“四大名著”不愛看,怎么辦?三歲是不是該開始背唐詩?別的學校都要求背《弟子規》了,自家學校不教怎么辦?學校要求背《弟子規》,里面的糟粕把孩子教壞了怎么辦?在教育系授課過程中,黃曉丹遇到過無數家長詢問子女傳統文化教育問題,這些家長十有八九自己的職業就是中小學教師。連教師都如此困惑,更別說從事其他工作的家長了。

黃曉丹感嘆說:“現在的家長不了解傳統文化,但又特別重視傳統文化?!边@導致在對孩子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出現了很多不必要的焦慮和荒謬的做法,也影響了教育效果和家庭和諧。

在《陶淵明也煩惱》的代后記中,黃曉丹介紹了她的傳統文化啟蒙課程的整體設計。全書可分為“學什么”和“怎么學”兩部分。第一部分經典推薦課,解決“學什么”的問題,介紹從古代童謠、《聲律啟蒙》,到《詩經》《論語》《唐詩三百首》,再到《唐宋傳奇集》《太平廣記》《隨園食單》等古典文學經典文本。

第二部分觀念革新課,解決“怎么學”的問題,探討內容包括《弟子規》要不要背?學“國學”是否應穿“漢服”?以及,如何選擇好的機構和老師、怎么逛書店挑書、孩子在不同年齡該看什么經典、怎樣為孩子營造一個親近傳統文化的氛圍?等等。一言以概之,整體宗旨就是要“講正宗高雅的傳統文化、講有趣有用的傳統文化、講適合兒童接受心理的傳統文化”。

但“學什么”“怎么學”,歸根結底還是操作性問題。在我看來,《陶淵明也煩惱》一書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它試圖消解當前在傳統文化教育中四處彌散的焦慮情緒,引導家長去思考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為什么要學習傳統文化?

猜你喜歡
唐詩三百弟子規陶淵明
《唐詩三百首》該被拋棄嗎
該怎樣向《唐詩三百首》致敬
陶淵明失敗了
南園十三首·其五
弟子規
貧而無諂的陶淵明
弟子規
文武雙全
不為五斗米折腰
弟子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