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2022-07-02 17:19陳秀華
教育界·A 2022年12期
關鍵詞:有效閱讀閱讀教學策略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來開展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改變學生對語文閱讀刻板的印象,讓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和閱讀更具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可以降低學生閱讀學習的難度,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鑒于此,文章提出一些有效的閱讀策略,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閱讀;策略

作者簡介:陳秀華(1978—),女,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第二小學。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教師應該讓語文閱讀教學落到實處,幫助學生掌握有效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素養,為其往后的語文閱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1]。然而,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部分教師對學生閱讀方面的教學并未給予重視,所采用的閱讀教學方法和手段缺乏創新,導致學生難以提起主動閱讀的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文章從七個方面進行論述,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一、轉變教學思維,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的問題意識

教師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的問題意識是幫助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也是讓有效閱讀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價值和作用的有效舉措,對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去有著極大的作用[2]。因此,教師要轉變自己固有的教學思維,將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的問題意識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在導入環節便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海底世界》的微課視頻,并引導學生試著在觀看的過程中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和閱讀本篇課文的興趣。其次,教師從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問題意識入手,為學生創設“在某個風和日麗的早上,一艘科考潛水艇打算潛入課文中所描述的海底世界進行科學考察。如果你是科考隊的一員,在此次科學考察中,你會發現些什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試著將自己的“科考成果”進行描述。最后,學生描述:“我發現海底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而這些聲音有的是魚類吃東西時所發出的,有的則是魚類在行進時所發出的,還有的則是魚類在遇到危險時所發出的?!苯處焺撛O問題情境,培養了學生語文閱讀的問題意識,提高了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

二、利用拓展閱讀,激發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

教師可以以教材的課文為基礎,選擇更加符合學生閱讀需要的作品,讓學生運用閱讀教材作品的方法,在拓展閱讀中舉一反三,激發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

例如,在《桂花雨》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在導入環節便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常常說童年是美好且讓人難忘的,那么,你們的童年又是怎樣度過的呢,哪件童年趣事最讓你印象深刻呢?”教師引導學生聯想自己的童年生活,將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童年趣事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以此來激發學生閱讀和學習本篇課文的積極性。其次,教師要求學生試著利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式去閱讀課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試著從文中找出描寫桂花香的句子,學生對這些句子進行閱讀和賞析,從而深刻體會這些句子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以及句子中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比如,在“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搖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边@一部分中,學生不僅可以讀出作者搖桂花的樂趣,還可以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中,發現一位活潑可愛、著急搖花的小女孩形象。最后,為了切實激發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教師還就本節課的知識內容,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拓展閱讀活動。在此次拓展閱讀活動中,教師讓學生試著利用閱讀本篇課文的閱讀方法來閱讀其他和童年生活有關的作品,如魯迅的《朝花夕拾》以及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從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童年的快樂,享受閱讀的美好。

三、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資源

教師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靈活應用于語文閱讀課堂,不僅改變了以往“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授課方式,還豐富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資源。因此,教師需要多嘗試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工作。

例如,在《趙州橋》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在導入環節教師便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播放微課向學生直觀呈現我國從古至今一些富有特色的橋梁畫面。比如,雄偉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高高聳立在空中的立交橋等。并引導學生試著對微課中所出現的橋進行觀察和研究,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其次,教師從趙州橋的建造特點入手,讓學生試著精讀課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著重找出各個自然段主要說明了什么。比如,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重點說明了趙州橋的具體位置、名稱以及設計者;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則重點寫出了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樣的特點以及這種設計的好處有哪些等。最后,為了讓學生語文課堂上的閱讀學習更具效果,教師還就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讓學生借助互聯網搜索趙州橋的相關資料,對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并用信息技術向同學展現,從而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資源,切實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效果。

四、創設閱讀情境,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體驗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課堂學習的需要,合理地創設閱讀情境,并在此基礎上,采用更加簡單易懂的形式來讓學生進行閱讀和學習,以此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體驗。

例如,在《景陽岡》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在導入環節便利用情境導入的方式,借助微課視頻播放“武松打虎”的經典影視片段,并讓學生試著簡單地介紹影視片段中的故事情節以及人物形象,以此增強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體驗。其次,教師鼓勵學生嘗試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閱讀課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試著憑借自己的閱讀經驗,思考“課文具體是從哪些方面來進行敘述的?”“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將所有材料串聯起來的?”“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哪些地方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問題,以此提高學生合作閱讀的效果。最后,教師根據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武松打虎”的話劇情境,讓學生試著根據對課文的思考和理解,在不改變故事走向的基礎上對故事的內容進行改編,并利用話劇表演的方式將改編的內容展現,從而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體驗。53B8FAAA-F0ED-4D09-864A-F1AE2F8B12A0

五、舉辦閱讀活動,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師需要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閱讀活動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3]。教師需要多為學生設計舉辦閱讀活動,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例如,在《慈母情深》一課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指導學生品讀課文,并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感受作者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比如“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周圍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边@一句,直觀地反映出母親工作環境很差以及工作的辛勞,并從側面突出了母親賺錢的艱難?!澳赣H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這一句,運用了排比的方式,將母親為了家庭而忘我地忙碌著,不敢有絲毫停歇的狀態呈現出來,而其中的幾個“立刻”,則反映出母親工作的無趣性和單調性,更加突出母親無私的愛。另一方面,教師還在課堂上為學生舉辦了“感受母親的愛”的閱讀活動。在此次閱讀活動中,學生需要根據教師前面指導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課文中隨機選擇一些有關母親的語句或段落進行分析,并且聯系課文,寫寫自己類似“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歷,培養學生隨時隨處提筆寫作、記錄生活的好習慣,以寫促讀,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六、關注閱讀反思,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讓有效閱讀的策略真正發揮其價值和作用,就需要關注課后的閱讀反思。教師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結束之后,要進行系統化的反思,從而發現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以及自己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對閱讀教學的策略作出調整和優化。

例如,在《落花生》一課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帶領學生深入閱讀和學習課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試著讓學生回答“課文的標題為什么是《落花生》,一個‘落字有何妙處呢?”“整篇課文緊緊圍繞花生講了幾件事,在這幾件事中,作者的筆墨是如何分配的呢?”等問題,以此提升學生語文課堂閱讀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將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以視頻的方式錄制下來,并在課下對整個閱讀教學過程進行反復地觀看和研究,從中發現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以及自己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發現,一些學生在課堂閱讀的過程中對“議花生”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略顯困難,因此,教師需要在接下來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重點向學生進行“議花生”這部分的講解和說明。當然,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在課后對教師的語文閱讀教學情況進行評價,教師從學生的評價反饋中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反思改進,從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七、布置閱讀課后作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課程改革尤為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想要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更具效果,除需要做好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工作之外,還需要重視課后閱讀作業的布置[4]。教師為學生設計和布置一些針對性強的閱讀課后作業,能夠讓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得到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提高。當然,教師在設計和布置閱讀課后作業時,也需要綜合考慮作業的有效性,多嘗試為學生設計和布置一些基礎化、趣味化、實踐化的閱讀課后作業,從而保證學生完成閱讀課后作業的質量。

例如,在《火燒云》一課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本節課的知識內容,為學生布置開放性的閱讀課后作業。比如,教師向學生布置了“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來描寫火燒云變化的呢?”“火燒云的形狀變化除多以外,還有什么特點呢?”的閱讀課后作業,讓學生試著在課后自主地閱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文本提煉和復述能力,教師還就本節課的內容,為學生布置了“請你從課文中提煉出作者在描繪火燒云景象時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整篇課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色彩呢?”的閱讀課后作業。為了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動力,教師還為學生布置了一次實踐作業,要求學生親自觀察火燒云,并將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與課文描寫的火燒云進行對比,并在下一次課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和展示,以此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布置課后閱讀作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的問題意識;利用拓展閱讀,激發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資源;創設閱讀情境,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體驗;舉辦閱讀活動,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關注閱讀反思,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布置閱讀課后作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借助有效閱讀的策略來指導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僅推動了語文學科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為往后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同時也為接下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實踐和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曾紅梅.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40):383-384.

[2]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35):325-326.

[3]李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42-44.

[4]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06):160-161.53B8FAAA-F0ED-4D09-864A-F1AE2F8B12A0

猜你喜歡
有效閱讀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