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2022-07-03 12:43黎祖賢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3期
關鍵詞:心功能心理護理

黎祖賢

摘要:目的:探析心理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隨機選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于本科室接受治療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35例,其中,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心功能改善情況、LVEFD達50%所用時間、NYHA分級達到2級所用時間。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心室率、LVEF、收縮率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LVEF達50%所用時間、NYHA達2級所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通過對患者心理狀態的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心理疏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進患者的預后效果。

關鍵詞:心理護理;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

【中圖分類號】 R541.6+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且多發的一種疾病,其病因在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受阻,阻礙了血液循環,進而降低心臟的造血能力[1]。該病的高發人群以老年人為主,隨著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深,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的臨床多表現出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胸悶等癥狀,加之患者缺乏對該疾病的準確認知,易產生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預后效果。所以,臨床治療輔以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將選取本科室接受治療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析心理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于本科室接受治療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35例。準納條件: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為心力衰竭;所有患者均自愿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條件:伴有認知功能障礙,且患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等嚴重疾病。其中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50-75歲,平均(63.26±2.77)歲。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52-76歲,平均(64.34±2.85)歲。采用統計學軟件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結果未見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本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具體包括囑咐患者遵醫囑服藥,監測其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等。

1.2.2觀察組:本組采用心理護理,(1)護理人員應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存在的疑問,用溫和、和藹的語氣和態度向患者及家屬宣教疾病相關病理知識和治療成功案例,便于患者對該疾病更深層次的了解,增加治療信心。另外,基于患者個人的心理特征,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2)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心理變化,依據實際情況實施對癥的心理干預措施,如針對患者出現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進行一對一的護理工作,明確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具體原因,協助患者緩解其不良情緒,樹立信心,提高患者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依從性[2]。(3)護理人員應組織患者家屬開展健康教育,積極邀請家屬參與心理護理中,讓家屬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勵、支持患者,幫助護理人員有效落實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于存在嚴重不良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對其正常需求進行耐心傾聽與溝通,并聯系患者的親朋好友配合心理護理工作,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支持。針對于必要的患者,可采用合理的抗焦慮藥物,以幫助患者舒緩不良心理。(4)護理人員應強化患者的心理疏導,及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制定針對性的心理支持方案;并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和全身放松的定期訓練。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況,具體指標:心室率(次/min)、LVEF(%)、收縮率(mmHg)。

觀察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LVEF)達到50%所用時間、NYHA心功能分級達到2級所用時間。

1.4統計學處理

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以%表示計數資料,其對比方法使用χ2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其對比方法使用t檢驗。當p<0.05,則表示對比研究結果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指標的對比:

觀察組心室率、LVEF、收縮率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LVEF達50%所用時間、NYHA達2級所用時間對比:

觀察組LVEF達50%所用時間、NYHA達2級所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年齡大或者其他因素易引起心力衰竭,可降低患者的心臟收縮,難以正常進行血液循環來保證身體需求的供給,造成機體靜脈系統出現淤血,進而導致心臟循環受阻[3]。心力衰竭發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為主,因患者年齡大,缺乏對疾病的準確認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而患者心理波動較大會影響患者的治療和預后效果,所以,除了給予臨床的對癥治療外,采取有效的心理護理,疏導患者的心理狀態,是十分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心理護理在當前臨床護理中應用較為廣泛,且多用于因疾病引發負面心理的患者或者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心理護理通過患者個人的病情延展和心理狀態,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干預,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情感;借助與患者的日常交流和觀察,詳細解答患者的合理需求和問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另外,心理干預加之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心理適應性,從而提高患者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依從性[4]。本次研究結果數據說明心理護理應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可有效緩解其不良心理,提高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

綜上所述,對于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護理比傳統護理模式更佳,可明顯改善其負面情緒,大大提高臨床工作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狀態,從而有效提高治療及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潘英俠.淺析心理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01):37-40.

桂林,鄒凌云,張少軍.心理護理對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18):103-104+106.

馬晶晶.心理護理對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3):159-160.

徐穎.心理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3):206.

猜你喜歡
心功能心理護理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療后BNP水平及其對心功能的影響分析
參麥、參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心臟再同步治療慢性心衰對心律失常與心功能水平的影響
綜合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觀察
miRNA—1和心肺復蘇后心功能障礙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
給心功能分分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