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紅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及臨床應用的研究綜述

2022-07-03 15:30宋麗麗張國玉陳佳樂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3期
關鍵詞:活性成分臨床應用

宋麗麗 張國玉 陳佳樂

摘要:西紅花是我國傳統醫藥中的一種重要中藥,同時也是一種可食入的食物,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經濟效益十分顯著。通過對西紅花近數年來相關文獻的研究和學習,對西紅花的有效成分及其臨床應用進行了初步的綜述,以期為深入發掘、開發和利用西紅花的藥用和食用價值提供理論和科學依據。

關鍵詞:西紅花;活性成分;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28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2

一、前言

西紅花為鳶尾科番紅花的中藥名稱,藥用部位為干燥柱頭,主要分布于亞洲、歐洲中的各個國家等。西班牙是主產地,故稱之為“西紅花”。歷史上西紅花從西方進口,通過印度途徑西藏進入內地,也稱為“藏紅花”。在西藏,西紅花也是藏族的一種藥用植物,還廣泛用于紡織、紡織、紡織等領域,是一種高檔的蠶絲、毛紡原料[1]。同時,它的水溶液呈金黃色,香氣濃郁。

西紅花性平、甘、平、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郁安神的作用,適用于經閉癥證、產后瘀阻、溫毒發斑、憂郁痞悶、驚悸發瘋等病癥[2]。

然而,西紅花的花柱產量很少,平均每90株才能得到1g的干柱頭,全世界的產量也就300t左右。上海已引種成功,崇明的西紅花,有“紅色金子”的外號,可算“一家獨大”,占國內產量的九成。周桂芬等[3]對62個品種的西紅花的高效液相色譜進行了HPLC的分析,結果表明,浙江杭州地區的西紅花中的皂甙含量達到27.6%。

目前已經發現的藥理活性包括抗癌、抗精神類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學習記憶障礙、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胃潰瘍、脂肪肝以及抗癲癇、抗驚厥等多種活性[4]。為了更好地了解西紅花的開發利用情況,本文對國內外有關活性成分、臨床應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

二、現代藥理研究和臨床應用

西紅花主要包含類胡蘿卜素、糖苷、萜類等化學成分。其中,藏紅花堿(C44H64O24)、西紅花酸(C20H24O4)、藏紅花苦甙(C16H26O7)、藏紅花醛(C10H14O)等組成了其主要的藥效成分[5]。藏紅花的柱頭積聚大量的類胡蘿卜素,類胡蘿卜素屬于萜類化合物。亳州藏紅花中藏紅花酸、藏紅花醛和藏紅花苦甙的含量均高于嘉興藏紅花,說明亳州產藏紅花可能具有更高的藥用價值[6]。下面對臨床療效做如下總結。

1、抗精神錯亂效應

《飲膳正要》中早有說法:西紅花主心郁,郁滯不能化。長期食用可使人心情愉快?,F代的藥物和臨床研究也已證明它具有抑郁抵抗,焦慮抵抗,這是一種可以治愈精神錯亂的藥物。PMS(經前綜合癥),是一種在月經前反復出現,影響到婦女日常生活和工作,涉及身體和心理的疾病,早前就有研究表明西紅花可以減輕PMS女性的焦慮。

徐倩倩[7]等通過實驗研究,通過建立腦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并給予西紅花苷治療,實驗數據表明西紅花苷具有抑制腦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癥狀的作用,其機制可能為西紅花苷通過抑制腦組織 TLR4 /MyD88 /NF-κB 信號通路抑制炎癥反應,從而抑制抑郁癥狀的發生。

Mohammad[8]研究組研究了藏紅花與舍曲林對嚴重抑郁的老年人的抑郁的影響作用,雖然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藏紅花可以改善青年和中年人的抑郁癥狀,但缺少對老年人的研究。于是進行了雙盲、隨機干預研究為目的的實驗,比較藏紅花和舍曲林對老年人樣本中MDD的影響。共有50名老年MDD門診患者(平均年齡在65歲左右;70%為男性)連續六周被隨機分配到藏紅花組(60mg/d)或舍曲林組(100mg/天)。專家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DRS)來評估參與者的抑郁程度,時間點是治療前、第2周、第4周和第6周并研究結束,抑郁癥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藏紅花或舍曲林組沒有明顯差異性。結果模式表明,藏紅花和舍曲林都有顯著減輕抑郁癥狀的潛力,本次研究更有意義的是,藏紅花似乎對老年人來說是一種強大的抗抑郁藥。

2、改善睡眠質量

Lian Jinrong等人[9]通過比較不同劑量方案補充藏紅花對改善健康成人、失眠癥或2型糖尿病患者和美沙酮維持治療(MMT)患者睡眠質量的療效,得出藏紅花補充劑作為改善睡眠質量的一種治療方法,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因為它對所有療效結果都有很大的改善,并且隨著劑量的增加,沒有發生嚴重的不良事件。在我們的亞組分析中,每天補充100毫克藏紅花的劑量被證明在改善睡眠質量方面取得了優異且更穩定的療效。然而,需要進一步調查以確認不同劑量藏紅花治療失眠癥的療效和長期安全性。

3、腦損傷的治療

為研究藏紅花素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Salem Marwa等人[10]在重復性輕度創傷性腦損傷(rmTBI)小鼠模型中,正在考察藏紅花和鉤藤素的神經保護作用。采用體重下降模型對小鼠進行輕度腦損傷。mTBI誘導前30min腹腔注射藏紅花和鉤藤素。進行行為學測試,包括改良神經嚴重程度評分(NSS)、Morris水迷宮(MWM)、爬桿試驗、輪盤試驗和黏著試驗。測定TNF-α、IFN-γ、髓過氧化物酶活性(MPO)、丙二醛(MDA)、還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對不同部位腦組織進行組織學分析。藏紅花和藏紅花素均能顯著改善神經、認知、運動和感覺運動功能。此外,兩種化合物均顯著降低氧化應激和炎癥過程。所有受傷組無異常組織學特征。藏紅花提取物和藏紅花素通過降低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和行為缺陷,在rmTBI小鼠模型中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康麗娟等人[11]探討藏紅花素聯合左旋丁基苯酞對缺血性腦損傷大鼠的保護作用。通過選取健康、清潔級Wistar雄性大鼠40只建立缺血性腦損傷模型,分為模型組、左旋丁基苯酞組、聯合組和假手術組,每組10只。得出藏紅花素聯合左旋丁基苯酞灌胃能保護大鼠神經功能,減輕氧化應激損傷,其作用機制與調控Nogo-66、NgR和NFP蛋白有關。

4、心血管病的治療

Su Xin等人[12]指出,氧化應激在許多心血管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不受控制的連鎖反應與心肌損傷有關。大量研究證實,藏紅花對心肌具有保護作用,可能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鑒于氧化應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人們對藏紅花提取物作為治療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潛在作用表現出相當的興趣。其從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心肌缺血、抗缺血再灌注損傷、改善藥物性心臟毒性,特別是蒽環類藥物引起的心臟毒性4個方面分析了藏紅花通過抗氧化應激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雖然僅有2項臨床相關研究,但有關藏紅花抗氧化應激作用的臨床前研究結果是很有前景的,值得在臨床試驗中進一步研究。

Kadoglou Nikolaos PE等人[13]通過研究藏紅花及其主要成分(藏紅花素、藏紅花素、藏紅花醛)對心血管危險因素和疾病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臨床前和臨床資料。許多體外和動物研究表明,藏紅花及其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糖尿病和抗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效的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動物模型中,有直接的動脈粥樣硬化消退和穩定的證據。但目前的臨床試驗大多顯示了藏紅花及其成分對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微弱影響:空腹血糖輕度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無明顯下降;中度有爭議的降血脂作用;可忽略不計的降壓作用;代謝綜合征參數的不一致修改。臨床試驗設計存在重要缺陷,包括缺乏藥動學/藥效學試驗,劑量和隊列特征差異大,患者數量少,持續時間短。因此,需要進行大規模、設計合理、高質量的臨床試驗,注重特定的條件,以評價其生物/藥理活性,牢固確立藏紅花的臨床療效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能的治療用途。

5、抗腫瘤

陳瑩等人[14]指出腫瘤是目前國際上最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也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重要因素。目前,外科手術、放射、化學療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外科切除的癌癥具有很強的侵襲力,同時伴隨著疼痛,疲勞,骨質疏松,認知功能障礙,肺功能障礙以及情感問題。王一鳳等[15]人的實驗,通過造模大鼠,分組給藥,觀察指標,獲得實驗數據,通過統計學數據得到結果。表示西紅花苷可通過激活 Wnt /β - Catenin 信號通路而增加去卵巢骨質疏松大鼠骨強度和骨礦鹽,提高骨生物力學性能,發揮抗骨質疏松作用,且 40 mg / kg的西紅花苷作用效果較好。所以開發新的低毒性的藥物以改善預后,降低副作用和發生率是治療腫瘤的關鍵。目前已經有很多的文獻表明,中藥和中成藥可以替代人工合成的藥品,可以成為防治腫瘤的有效手段。西紅花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中藥,經過多年的藥理學實驗,已經證實其對抗癌的作用。

6、降血脂

Sheng等[16]研究發現高血脂模型大鼠給予西紅花苷對血脂影響,作用機制為通過選擇性的抑制胰脂肪酶的活力,而非通過直接抑制膽固醇和脂質在腸道中的吸收。而在Lee、Sheng、錢之玉等[17]實驗研究結果中表明,具有調節血脂的有效成分為西紅花甙Ⅰ、西紅花酸。

三、展望

西紅花是一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其有效組分西紅花苷也被我國列為治療胸痛、心痛、心悸、舌紫暗、舌有瘀點、瘀斑等病癥的藥物。但是,西紅花的組成成分繁多,藥理活性豐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其還具有抗癌、美白、治療視網膜病變、脂肪肝等多種功效,是一種有潛力的中藥。

在研發過程中,眾多學者逐漸發現并解決了目前只注重西紅花苷-1、西紅花酸、西紅花苦苷、藏花醛等少數成分的研究,忽略了其它新化合物的研究,重視西紅花治療疾病的作用機理,明確活性成分的作用通路和靶點,為進一步篩選西紅花活性成分,開發具有科學價值和市場影響力的產品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李顏,郭澄.西紅花及其活性成分的國內、外臨床研究概況[J].中國藥房,2019,30(17):2431-2435.

國家藥典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20: 134-135.

周桂芬, 留永詠, 錢曉東,等. 基于中國az藥典與國際標準對西紅花生產流通中質量評價方法的改良[J]. 藥物分析雜志, 2016, 36(5):7.)

童應鵬. 中藥西紅花烘干工藝及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和網絡藥理學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5.

Karkoula E, Dagla I V, Baira E, et al. A novel UHPLC-HRMS-based metabolomics strategy enables the discovery of potential neuroactive metabolites in mice plasma, following ip administration of the main Crocus sativus L. bioactive component[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20, 177: 112878.

王然.藏紅花主要活性物質的組學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20.DOL:10.27101/d.cnki.ghfgu.2020.000941.

徐倩倩,錢旭東,孫凡,劉恒,竇志杰,龔靜,張雪茹.西紅花苷對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大鼠炎癥反應及TLR4/MyD88/NF-kB信號通路的影響[J].中國免疫學雜志,2021,37(02):179-185

[8]Mohammad, Ahmadpanah, Fatemeh, et al. Crocus Sativus L. (saffron) versus sertraline on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older people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J]. Psychiatry research , 2019, 282:112613-112613.

[9]Lian Jinrong,Zhong Yi,Li Hang,Yang Siyuan,Wang Jiahe,Li Xiang,Zhou Xinmin,Chen Gang. Effects of saffron supplementation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Sleep Medicine,2022,92.

[10]Salem Marwa,Shaheen Mariam,Tabbara Abeer,Borjac Jamilah. Saffron extract and crocin exer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s in a repetitive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ouse model.[J]. Scientific reports,2022,12(1).

[11]康麗娟,溫彬,斳麗麗。藏紅花素聯合左旋丁基苯酞對缺血性腦損傷大鼠的保護作用研究[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22,22(03):308-312.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22.03.013.

[12]Su X, Yuan C, Wang L, et al.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saffron extract on potential oxidative st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21, 2021.

[13]Kadoglou N P E, Christodoulou E, Kostomitsopoulos N, et al. The cardiovascular‐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saffron and its potential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literature[J].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21, 35(12): 6735-6753.

[14]陳瑩,張怡婷,開國銀,趙德剛,馮岳.西紅花等級標準與抗腫瘤藥效的研究進展[J].植物生理學.

[15]王一鳳,樊國峰,陳勝樂.西紅花苷對去卵巢骨質疏松大鼠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2,21(01):8-13.

[16]黨澤方. 西紅花主要活性成分的化學穩定性及其對大鼠脂肪代謝作用的研究[D].上海中醫藥大學,2019.DOI:10.27320/d.cnki.gszyu.2019.000023.

[17]Lee CH, Choi JW. S1P/S1P2 Signaling Axis Regulates Both NLRP3 Upregulation and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Macrophages Prim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J]. Antioxidants, 2021, 10(11): 1706.

猜你喜歡
活性成分臨床應用
黃芪生理活性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不同濃度氮磷配比對丹參生長和活性成分積累的影響
淺析涌泉穴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野生靈芝與栽培靈芝主要成分和功效的比較分析
雪菊活性成分提取及引種研究進展
酸橙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效的研究進展
羊胎盤的研究進展及其開發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