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西醫高等院校郊區定向生開展中醫本科教學的現狀與思考

2022-07-04 02:15朱妍?李春華?吳曉紅?胡玥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13期

朱妍?李春華?吳曉紅?胡玥

摘? 要:臨床醫學本科五年制(郊區定向)生的培養目標是為城市偏遠郊區選擇專業人才,能在基層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及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一專多能”的實用型醫學專門人才,期望以此緩解廣大基層尤其是偏遠農村郊區“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避免基層醫療隊伍中的衛生人才流失。這類專業人才的定向培養也有利于分級診療醫療改革政策的實施,以及加快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對西醫高等院校本科五年制(郊區定向)生的中醫理論教學與臨床帶教見習,作者發現,目前中醫教學中存在諸多困難,如何在有效時間內提高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學習中醫的興趣,提高中醫臨床應用能力是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必須要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完善教學內容,根據區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制定適合培養基層醫療服務的中醫人才培養計劃,編寫相應的教材,有重點地實施教學工作。

關鍵詞:西醫高等院校;郊區定向生;中醫教學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3-0-03

臨床醫學本科五年制(郊區定向)生的培養目標是為城市偏遠郊區選擇專業人才,定向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目前,《中醫學》已經作為該類學生的必修科目而被納入醫學綜合院校的教學計劃中,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傳統中醫理論知識和臨床診療方法、開闊臨床視野。作者從事臨床教學工作近10年,通過對西醫高等院校本科五年制(郊區定向)的中醫理論教學與臨床帶教見習,發現在《中醫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課時少、重點不突出、教學內容過多、方法枯燥、臨床實用性差等問題。如何在有效時間內提高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學習中醫的興趣是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作者總結目前的教學現狀并提出展望,以期為進一步高校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 對西醫綜合院校郊區定向生開展中醫教學現狀

1.1? 中西醫學體系差異容易造成概念混淆,增加學習難度

中醫理論來源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辯證法,“五行陰陽”理論來源于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醫學獨特的生命觀、疾病觀和治療觀經漫長的實踐發展和完善,最終形成藏象學說、經絡學說和“八綱六經”辨證體系,具有整體性和聯動性的特點。而西醫理論則從化學、物理的角度,在細胞、分子水平進行研究,擅長微觀研究人體,偏重于將人體分解開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各具特色和不足,不可互相取代[1]。由于西醫院校的學生入學后首先接受西醫系統理論學習,且沒有學習過《醫古文》,對這種陌生語言結構、陌生思維方式的傳統醫學,常覺晦澀難懂,在教學過程中難免生出誤解[2]。如對中醫理論的五臟六腑、臟與臟、腑與腑之間的密切聯系總是無法理解,希望能切實打開機體尋找實體[3]。再如中醫理論中的“氣”“血”“津液”并不能具體到某種或某一類化學物上,但卻讓學生聯系到血氣、血色素、組織液等西醫名詞,由此造成概念混淆。

1.2? 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

臨床醫學本科五年制(郊區定向)生的培養目標是為城市偏遠郊區選擇專業人才,能在基層農村衛生機構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及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一專多能”的實用型醫學專門人才,期望以此緩解廣大基層,尤其是偏遠郊區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避免農村醫療中的衛生隊伍人才流失。這類專業人才的定向培養也有利于分級診療醫改政策的實施,加快基層衛生人才的隊伍建設。為此必須要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完善教學內容,根據區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制定適合完成基層服務的中醫人才培養計劃,通過編寫適合該類人才培養教材等措施落實計劃的實施。

1.3? 中醫臨床帶教缺乏統一標準與規范

在臨床教師方面,參與臨床見習的教案內容多由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自行編排,而臨床帶教教師存在自身差異,包括學歷、臨床經驗、教學方法等,使得教案編寫缺乏統一標準與規范。帶教教師在完成大量臨床工作的同時,還要完成帶教工作,時間不足,使得實踐操作較多,而對學生的理論指導較欠缺。另外,在學生能動性方面,存在學習動機不足,對于需要死記硬背的中醫基礎理論、中藥、方劑等知識掌握不牢靠,見習過程中對于舌診、脈象、經絡等抽象中醫概念的運用更是一頭霧水,缺少學習興趣與上進心。在考核機制方面,由于西醫院校的中醫見習不需要出科考試,所以學生存在缺席早退的情況,教師無法有效管理。

1.4? 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目前的理論授課還是以傳統的“教”為主,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對于本就難以理解的中醫內容,教學難度更高。再加上目前使用中的教學大綱仍以中醫高等??圃盒5慕滩臑閰⒖?,教學內容多、重點不突出、課時安排過少,學生難以短期全盤掌握,教師又必須在短期內完成所有教學任務。這種“填鴨式”教學法使得學生學習后仍無法理解中醫理論的精髓與基本知識,更無法將其應用于臨床。

2? 對郊區定向生開展中醫教學的建議與展望

2.1? 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突出中醫人文特色

中國古代的傳統哲學思想文化及具有豐富中醫特色的中國傳統醫學對西醫院校學生而言,是非常陌生的[4]。學生要在短期內完成中醫學習,與其說是掌握一些中醫的知識和技能,不如說是學會一種新的思維方法,擴展他們認識世界的角度、提高某種分析能力。在教學時,首先要注重中國傳統文化因素,適當增加人文教育的內容,即必須首先突出中醫學的人文特色,讓學生在掌握中醫知識和技能之前,先了解中醫的文化,學會中醫學的思維方式,如倡導“醫乃仁術”“天人合一”的思想,這對學生更好地理解中醫思想有相當大的作用[5]。其次,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授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最后,要在理論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逐步引導學生建立中醫學思維模式[6-7]。

2.2? 突出教學重點,提高臨床實用性

根據臨床醫學本科五年制(郊區定向)生的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大綱,建議根據城市偏遠郊區、農村基層人群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完善教學內容,根據區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制定適合培養基層醫療服務的中醫人才培養計劃,編寫相應的教材,有重點地實施教學工作。如增加學生感興趣的針刺、艾灸、中藥、拔罐、推拿、刮痧、正骨等中醫技能教學內容,根據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的特點,針對臨床常用中成藥的辨別使用方法進行教學,推廣臨床實用驗方、食療等,以突出中醫藥簡、便、廉的特點,以此適應偏遠地區郊區基層人群的需求、提高中醫教學的實用性,即推廣實戰型教學法(TDL)[8-9]。

2.3? 豐富見習教學內容,把控教學質量

臨床帶教時注重基層全科中醫的教學培養,建議開展全科醫學序貫式教學模式。以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培養為主線,設置全科醫學教學模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基層衛生醫療需求為導向,加強與全科醫學緊密相關的交叉學科知識的教學。

通過疑難病案討論、病案分析、健康科普等學術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鍛煉其臨床思維分析能力[10]。通過定期組織理論培訓提高帶教教師能力,聘請外院優秀中醫專家定期講課,在帶教過程中總結經驗彌補自身不足,做到“教學相長”。入科前及入科后,對學生的中醫基礎知識、實踐操作技能等分別進行評估,建立健全的考核機制以考核帶教成效。根據學生的反饋,在見習計劃中對其感興趣的中醫傳統技術操作進行強化,如拔火罐、中藥保留灌腸、艾灸、小兒推拿、穴位埋線、針灸及刮痧等,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

2.4? 采用現代醫學教學模式,著重理論聯系臨床

要編寫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適合西醫院校學生學習的中醫教材[11],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現代醫學模式,盡可能多地采用多媒體等手段,增加互動教學環節,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中醫知識、提高中醫教學水平。采用多媒體教學,結合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把中醫學許多抽象、繁瑣的教學內容形象化、直觀化,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既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學習難點、減少板書時間,又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或案例教學法(CBL)運用在臨床醫學中,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通過病例病案的學習,將中醫學、中藥學、方劑學等理論教學與臨床實際應用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模式。教學時將采用PBL/CBL教學法,以問題為先導,將學生分組討論學習。首先將病案中患者的主訴、病史、癥狀及體征等基本信息發給小組討論,經討論后學生自己擬定處方,由小組長統一方案后,分組匯報病例分析結果,根據中醫辨證論治思路、組方原則,在原方基礎上作出的藥物加減并給出預期療效。最后,由老師公布原病案的處方,分析小組討論結果,給予講解。PBL教學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還要求教師能夠寓教于樂,善于控制課堂節奏,具備更好的組織管理能力。

2.5? 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廣“互聯網+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新冠疫情期間對“互聯網+”教學模式的需求大幅增長,隨著超星學習通平臺、釘釘直播會議、雨課堂和喜馬拉雅平臺等的引入,在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開展。但據相關研究調查,學生更傾向于本校教師的“互聯網+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即相比“互聯網+”在線錄播,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下,學生的參與意愿更強烈[12]。在線直播可以對重難點問題充分展開討論,強化學習效果。將互聯網+與PBL/CBL教學法相結合的多元混合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能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具有教學應用價值[13]。這種“互聯網+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采取多種考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構建學生臨床思維能力[14]。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15],如網絡、硬件配備不完善,導致多平臺教學高峰時間段上線卡頓、系統崩潰,教學監督打卡不足,教師云輔導不及時等。對此,可建立線上教學微信群、QQ群組進行討論、打卡,課后病案輔導、難點討論,同時結合線下實踐操作、模擬訓練、分組實訓等。

3? 小結

對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的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78.90%和81.55%的學生在課前和課后“認為中醫有前途”,分別有87.20%和83.05%的學生在課前和課后“對中醫有興趣”;另外,有79.30%的學生有意愿“從事中西醫結合專業”[16]。據調查,全國西醫院校的中醫學教學安排普遍30~60學時,以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的“中醫學”教學為例,郊區定向五年制臨床學生“中醫學”總課時為81學時,其中理論授課為60學時,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藥、方劑、中醫內科學和針灸學等多個科目[17];各科目的見習總課時僅為21學時,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中醫課時過少,見習課時更少,并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在西醫綜合院校醫學生臨床實習時,學生普遍西醫基礎知識掌握牢靠,而中醫知識相對薄弱[18-19]。因此,在中醫科實習時應簡化內容,掌握重點,突出臨床實用性[20]。綜上所述,臨床醫學本科五年制(郊區定向)生的培養是為了解決農村、城市基層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匱乏的問題[21]。建立鄉土型醫生特色教學計劃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在注重中醫人文教育的基礎上,簡化教材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注重實踐教學,根據區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制定適合服務基層的中醫人才培養的計劃、編寫相應的教材。②提高臨床見習帶教醫師的教學能力,建議臨床帶教時注重基層全科中醫的教學培養,開展全科醫學序貫式教學。在臨床實踐中帶領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③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現代醫學模式,盡可能多地采用多媒體等手段,開展“互聯網+線下”混合教學,適應新需求。④改革教學方法,結合臨床教學實際學習和掌握新的教學理念,加強教師個人能力培養,保持較強的教師責任感,激發學生自主積極興趣。

總之,對西醫院校臨床醫學(郊區定向)的中醫教學要針對學生特點,注意講授中醫人文教育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改革教學方法、簡化教材內容,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教學理念。教師應加強個人素質培養,結合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和臨床教學實際完成教學改革與實踐任務。最后,針對這些來自基層受政府資助的學生,要提高其扎根基層的意識,提倡畢業后到基層服務一定期限,切實成長為農村、城市基層“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定向實用型臨床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董江川,楊涓.西醫院校中醫教學的思考[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14(4):75-76.

[2]陳英群,季蓓,魏鐵力,等.西醫院校中醫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7,14(2):107-108.

[3]黃小波,李宗信.西醫院校中醫教學關鍵問題及對策[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13(4):105-106.

[4]李京.西醫院校中的中醫教學[J].中國病案.2011,12(3):61-62.

[5]張杰,朱宏安,謝映紅.對西醫院校中醫教學的思考[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11):100.

[6]李姿慧,王鍵,李凈,等.試探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中醫基礎理論》教學[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9(7):566-568.

[7]秦亞莉,師建梅,史俊芳,等.中醫基礎理論本科教學反思及改革探討[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44(2):203-206.

[8]楊春霞,劉陽,楊光強,等.基層定向醫學生中醫學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1):48-50.

[9]葉敏.面向西醫學員探索軍醫大學中醫學的TDL教學法[J].繼續醫學教育,2022,36(2):5-8.

[10]孫懿君,房良,徐桔密,等.全科醫學在三級綜合醫院與基層醫療體系合作機制構建中的思考[J].衛生軟科學,2022,36(2):3-5.

[11]梁曉春,田國慶,孫華,等.西醫高等院校中醫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的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06,5(12):1121-1122.

[12]孫鑫,張光霽,朱愛松.“互聯網+”背景下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多平臺綜合應用在線教學模式實踐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2(2):58-59.

[13]石銳,劉兆政,張兆志,等.互聯網+多元教學模式在中醫內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2):7-9.

[14]韓笑.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內科學教學設計及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5):6-8.

[15]武學潤,李孟魁,張瑜,等.疫情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4):13-14.

[16]凌江紅,潘宇政,黃李平,等.西醫院校中醫學學習狀況調查分析[J].中醫教育,2003,22(3):49-51.

[17]李艷.淺談西醫院校的中醫學課程教學[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 27(6):898-900.

[18]張選明,葉丹,陳軍虎,等.西醫院校中醫學教學的現狀與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5):4-6.

[19]辛喜艷,汪恒,李東.西醫院校八年制醫學生中醫臨床實習效果問卷調查與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3):172-173.

[20]廖華君,徐成賀,余潔英,等.西醫院校開辦中醫教育之特色探賾[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5):27-29.

[21]呂兆豐,王增權.為郊區農村定向培養醫生的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5,21(10):674-67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