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養殖環境問題與工程技術分析

2022-07-04 03:16金娣
科學與財富 2022年6期
關鍵詞:環境問題水產養殖

金娣

摘? 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是民眾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時,促使其對食品種類的需求也在日益發生著改變。近年來,水產品的營養價值逐漸被開發出來,引得民眾爭相購買,其能夠為人體提供所需的蛋白質。但是隨著水產養殖環境的日益惡化,不少環境問題暴露出來的同時,影響著水產品質量與產量,不得不引起民眾的關注,都想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保證所食產品的安全性。本文就水產養殖環境問題及工程技術進行分析,以探究有效辦法促進提高水產品質量。

關鍵詞:水產養殖;環境問題;工程技術分析

水產養殖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日益明顯,由于不合理養殖手段的運用,導致水產養殖產品質量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同時,更因為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而進一步影響民眾生活質量。近些年,國家、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且對其關注度極高,水產養殖對環境的影響最直接體現就是水污染嚴重,不能結合自身發展特點,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水環境污染,對周圍環境、民眾生活造成極大負面影響,相關養殖人員應該積極反思,改善水產養殖環境。

一、水產養殖對環境的影響

水產養殖過程中,相關環節工作的疏忽,會對養殖區域及周邊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以下是針對其中幾方面影響進行的總結整理,以供讀者參考。

(一)污水排放影響水環境

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在進行處理時,通常選擇簡單粗暴地方式,如直接排入自然環境中,對周圍水環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在前些年,人們意識普遍較低,部分人員甚至認為水產養殖產生的污水沒有其他工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程度高,進而在污水排放環節,肆意大膽,致使周邊水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養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排入水域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進而引發赤潮現象,進一步污染水體[1]。

(二)水產養殖污染物

水產魚類生長需要水中溶氧量以及氮化物等達標,一般情況下溶氧量低于3mg/L-1,氮化物含量高于25ug/L-1時,會對魚類產生不利影響。部分商家為提高產量,會大量投入餌料,加快魚類生長速度,進而提高經濟效益,但同時部分餌料殘余部分及魚類的排泄物排放至水底,不能及時清理的情況下,造成水體缺氧的情況,大量細菌、病毒的滋生,致使水質惡化,影響水產魚類生長。

(三)破壞生態環境

近年來,魚類放養政策的頒布與實施,進一步緩解了水產養殖壓力,但同時也為水域生態平衡造成嚴重影響。放養的好處在于短期內解決了水產養殖難題,但致使魚類高產現象暫時性繁榮,長時間下來對周圍水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很大。水草與螺艦可以轉化、輸出水中多余營養鹽,而隨著水草和螺艦數量的逐漸減少,造成營養鹽無法得到充分轉化,浮游生物借此機會大量繁殖,會降低水體的透明度,影響陽光照射,進而導致大量水生物很難生存,降低物種多樣性,使水域生態環境收到嚴重破壞。

二、工程技術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應用

清楚了解了水產養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后,下面就具體介紹下工程技術在水廠養殖過程中的應用,以此促進水產養殖科學化、合理化發展。

(一)監測水質

首先,是可以利用工程技術實現對水產養殖環境中的水環境進行監測,使養殖戶能夠清楚了解每一階段水質的變化情況,及時處理異常情況。監測系統能夠對養殖水體中的具體情況進行監測,以保證營養物質含量等均符合魚類生長需要。這一過程中,在不斷題型養殖戶要合理適當投入餌料,避免餌料殘余沉積水底造成水質污染[2]。

(二)水體消毒

其次,可以根據監測的結果,及時提醒養殖戶進行水體消毒處理,避免魚類大量死亡。消毒通常采用臭氧方式來進行,將臭氧與生物濾池進行結合應用,增強去除氮化物(主要是氨氮)及其他有機營養物質的效果。針對缺氧問題,可運用液態純氧增氧技術進行解決,提高水體溶氧量,使其達到適于水產生長的標準。

(三)池底排污

工程技術的應用,如遙控式自動吸污機的使用,能夠實現自動排污。若再能夠結合熱泵技術,利用節能控溫裝置,就能夠節省55%左右的水體加溫成本。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情況下,水體凈化采用的方法仍舊是生物濾池,卵石濾地和砂濾池逐漸被淘汰掉,正被廣泛運用的是面積大且通風性好、質地優輕薄的人造濾料。

三、工程技術應用意義

通過對上述工程技術應用情況的了解,可以看出,其對水產養殖發展的影響很大,以下是針對具體應用意義進行的總結,以期促進對水產養殖工程技術的認識。

(一)控制水體環境

水體環境對水產養殖的影響自不必說,養殖人員可以利用工程技術實現對水體環境的控制。在養殖之初,充分了解周圍水域情況,結合實際數據合理選擇水產種類以及放養數量。實時監測水體指標,方便做出及時處理,以保證有效控制水體環境。當出現微生物含量超標情況時,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避免造成惡性影響。

(二)提高環境自我修復能力

水產養殖環境中,大多數均為人工構建的環境系統,其具有自我修復能力較弱的特點,通過在底泥和水面噴灑土著微生物以及共代謝底物等,將以失去修復彈性的養殖塘進行修復,進而降低底泥有機物含量,以此保證泥水界面能夠形成好氧微生物相,良性循環過程中,提高養殖塘自我修復能力。

(三)優化水產養殖體系

水產養殖環境各項指標需依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控制,養殖人員要能夠在了解相關知識基礎上,根據水產實際情況,如種類、數量等,及時調整水環境各項指標??衫萌照展夂袭a氧,來增加水體含氧量,在其他日照不充足時段,合理運用人工供養手段保證水體含氧量。此時,工程技術就能夠輔助養殖人員構建并優化水環境體系,利于水產養殖[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以上內容的了解,已經充分了解工程技術對水產養殖的積極影響,其作為水產養殖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在推陳出新的基礎上不斷得到優化,更好地為水產養殖服務。水產養殖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很大,只有積極尋找并采取相應措施才能夠將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對環境保護起到一定作用。相關工作人員要積極轉變養殖觀念,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證水產品質量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為民眾提供更加放心的安全食物。

參考文獻:

[1]王菲,隋好林. 水產養殖環境問題及其污染防治措施[J]. 江西水產科技,2019(4):32-34,36.

[2]李原. 水產養殖環境問題及其污染防治措施[J]. 新農民,2020(35):88-89.

[3]楊梅. 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現狀及其控制方案簡析[J]. 黑龍江水產,2020,39(4):14-15.0B82B114-CDD7-455F-8F68-B292DDB8644B

猜你喜歡
環境問題水產養殖
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對策
工廠化水產養殖中的水處理技術分析
淺析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及防治對策
一般工科院校大學生對我國環境保護現狀的認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