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農村商業銀行信貸審計制度實踐與思考

2022-07-04 14:47李佳琳
科學與財富 2022年10期
關鍵詞:信貸業務信貸商業銀行

李佳琳

摘? 要:商業銀行的信貸審計可以有效服務于銀行經營目標,控制銀行信貸風險。在商業銀行信貸審計過程中,有效執行信貸審計制度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從信貸審計制度執行的重要性,制度延展與適度性把控,執行過程中需注意弊端以及人為因素等方面介紹商業銀行信貸審計過程中的實踐與思考,加強同業間內部溝通交流,促進經驗分享,實現共同提高。

關鍵字:商業銀行;信貸審計;執行策略;

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的靈魂業務,信貸審計是商業銀行審計部門的核心審計。信貸審計質量狀況和風險性反饋直接影響著商業銀行的平穩運行和綜合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或制約著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遵循相關法律法規、信貸政策和信貸管理規章制度,保障信貸資金安全是信貸審計的終極目標。結合市場環境變化和銀行自身特點,推進信貸資金在流動中實現盈利最大化是信貸審計的現實需要,這就要求信貸審計制度在執行實務中時刻注意安全性、流動性的統一,切實把握好“度”。

一、信貸審計制度執行的重要性

所有的審計執行皆以制度為先,審計講究的就是有理有據、依章辦事,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需要有相應的制度法規來匹配。信貸審計不僅是對單戶單筆業務進行具體的查證分析,還要熟悉全行的信貸管理體制及信貸發展戰略,否則將局限于缺章少印的合規性審計,發現不了深層次的問題和風險,提出的建議也缺乏建設性和針對性。信貸政策出臺后,商業銀行一般都會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對配套政策進行審計是商業銀行信貸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不可或缺的內容。在審計實踐中,審計部門往往把關注度傾斜于信貸資金方面,對相關配套政策的關注度不足,日常操作中直接將相關配套政策作為審計的依據,忽略了配套政策本身的合規性審計。配套政策合規性審計力度不夠直接關系到信貸制度的貫徹執行力。因此,信貸業務審計人員要認真學習和研究信貸管理政策和發展戰略,包括組織架構、分階段的信貸營銷背景及要求,在實務審計中才能開擴視野,深入淺出,提出有質量的審計建議。

二、信貸審計制度延展性與適度把控的互補性

在如今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商業銀行不斷出臺新產品新政策以求迅速占領信貸市場拓展原有陣地,勢必要在制度制定上做到有的放矢、靈活有度。此處的靈活有度并非指制度的不完善或是缺陷,而是制度在執行時的適度把控。對于制度制訂者來說力求完善和嚴謹,對于制度的執行者來說不同的客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個體差異性與特殊性,一概而論必然導致束手束腳難以開拓業務,這就向審計人提出了制度可行性衡量及適當把握執行度的課題。在需要我們靈活運用與留存安全空間方面的決擇取決于我們因情因事的考量判斷能力。例如對企業行業前景及飽和度的了解分析、對現金流及交易對手真實性匹配性的敏感度、對企業擔保誠意及擔保能力的剖析、對貸后管理如實或敷衍跟進的了解等。企業若所處的行業屬于陽光新興產業就認定為發展良好、企業的財務數據完整生產正常就忽略隱患、企業抵押物足額有效就認為風險較低、對企業經過幾次的正常貸后檢查就放松警惕,類似的審計模式僅僅是走走過場自掩耳目,完全不具備審計人的職業敏感性與持疑性。反之企業如果出現個別財務數據的異常就判定為可疑、企業的資金鏈或擔保鏈偶發狀況就定性為風險、企業因涉嫌官司或遭遇事故就認定為不良。諸如此類的生搬硬套出結論都不是一個合格審計人的正確思維模式,也偏離了信貸審計制度執行的客觀性。雖說商業銀行的每一個信貸客戶均是經過前期的準入調查后建立信貸關系,但企業并非一個一成不變的事物,企業的經營管理處于一種動態、復雜的發展環境中,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復合體,準入后它會隨著眾多影響它經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而變化,而某些方面的變化常常會游走于相關信貸制度的邊沿或盲區,隨之而來的風險性捕捉也考驗著審計人的認知力與判斷力。審計人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發現風險防范風險,也要對風險的產生有一個全局觀相對論,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層次挖掘出隱藏的危害因子,防微杜漸,建立長效合規的企業機制才是目標。在國家關系中,追求單方面絕對安全是一種霸權思維;在經濟領域,追求商業銀行運行的絕對安全是一種工作誤區。一定的市場風險往往意味著優化的資源配置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商業銀行業務結構效益與風險永遠同行同在。在信貸審計制度執行中,沒有把握好度,過于注重防控風險以致削弱銀行業務競爭力,錯失市場機遇期的行為本身就是企業發展的風險。

三、信貸制度審計執行中的弊端

信貸審計工作在執行中能否與信貸制度相互融合支撐決定著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深度。從信貸政策制定、成效以及實現的目標著手,明確信貸業務審計重點,提高審計質量控制,以存疑解惑的態度,從多個層面挖掘問題,延展審計深度。商業銀行信貸制度從落地到風險管理具有一定的延遲性,因而形成了以風險為導向開展的審計活動模式,這其中信貸持續審計至關重要。在持續審計過程中,對信貸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精準提煉風險點,化被動為主動,將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審計執行中的弊端首先是審計人員常受業務面短板困擾,不能有效運用復合型的業務技能。熟悉信貸業務的不清楚后臺數據的結構,無法有效運用非現場手段來捕捉審計線索,對疑點數據的發現頻率和效率也滯后;科技專業的又不懂核心信貸業務數據的要義或對接點,無法認清認全數據的價值,造成在非現場審計技術上墨守成規,模型閾值設置冗長拖沓,模型反映問題的實效性潰乏,缺乏針對性及有效性,于實際工作輔助意義不大。此外,信貸審計執行中會計業務的嫻熟運用明顯欠缺,會計業務的很多方面都映射在信貸業務過程中,如會計的結算轉賬、匯兌支付等。據不完全統計,LH銀行2015-2020年發現信貸業務問題的線索中,六分之一來自于會計業務分析。而信貸審計人員中僅有十分之一具有會計專業能力。另外就是在信貸運作的各環節中,相關責任人為了降低自已應該承擔的風險以防范風險為由,生搬曲解信貸制度,把責任往前移或后推,盡最大可能將自己應承擔的風險降到最低,這并非理性防范風險,而是對信貸業務的不負責任,審計中應予以重點關注或反映。

四、信貸審計制度執行凸顯“人”的因素

信貸業務審計要求審計人要熟悉信貸業務,了解信貸制度,對非現場信息、網絡技術及審計的工具、方法熟練運用。審計隊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科技技術人員較為缺乏,日常審計主要依靠現場審計和非現場數據支撐作出經驗判斷。審計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審計人員頻繁而持續地進行學習培訓,相應資源的投入也必不可少。開展嚴謹高效的信貸審計需要的是復合型審計隊伍,商業銀行應著眼于加強復合型審計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內部審計專業化建設為契機來培養審計人才。一是獎罰與薪酬結合鼓勵員工自覺參加各類審計類證書或資格的考核,形成齊頭并進的良好學習氛圍。二是積極參加銀行內部各項新增業務的培訓學習,組織跟班或去支行實踐學習。三是組建專項審計互助團隊,開展有案可稽的審計知識的學習、以點帶面,商榷探討,提高綜合審計能力。四是開展審計系統橫向縱向聯絡交流,組織人員分批參加兄弟行社專項審計團隊,促進學習吐故納新。五是建立信貸審計崗位定期輪崗機制,打通部門壁壘,推動專業人才有序流動,有計劃地安排其它部門的專業人才到信貸審計崗位工作,時間或長或短,方式靈活多樣,可以提拔任用也可以平調交流,不斷為信貸審計隊伍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新時代農村商業銀行經濟責任審計創新探析[J]. 朱德林.時代金融.2020(36)

[2]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持續審計探析[J]. 喬峰.審計月刊2008年第2期

[3]商業銀行小企業信貸的計算機輔助審計[J]. 朱紀亮.2020(63)

[4]寧波市商業銀行信貸審計方法比較與啟示[J]. 虞燕燕.2013調查研究(8)

[5]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及內部審計政策[J]. 王擇益.陳鈺.金融觀察2013(10)

[6]商業銀行信貸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淺析[J].胥雪剛.中國審計.2013(43);

[7]以大數據技術助推銀行經濟責任審計轉型[J].劉艷青,李振國.審計觀察.2021(03);

[8]大數據模式下商業銀行經濟責任審計探討[J]. 陸立新.現代金融. 2020(02);

[9]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審計的重點[J].劉改運.時代金融.2015(12)

[10]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內部審計的切入點[J]. 劉戈.內部審計[J]. 2018(8)

猜你喜歡
信貸業務信貸商業銀行
基于風險管理的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內部控制的研究
中國農業銀行河北省分行信貸業務盡職免責規定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聚焦Z世代信貸成癮
外債及其他信貸業務
金融機構“精準扶貧”小額信貸業務模式和風險管理研究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綠色信貸對霧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