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

2022-07-04 18:18徐麗雅
科學與財富 2022年10期
關鍵詞:城鎮人口公共財政消費水平

徐麗雅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居民消費是當今發展面臨的熱點問題,想要提振居民消費,就要著力解決居民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強居民消費意愿。財政預算支出不僅能夠解決居民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還能夠以此直接、間接的影響居民消費。首先,財政預算支出能夠解決居民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政府加大財政預算支出的投入力度能夠提升居民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水平,能夠通過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居民共享發展成果,有利于民生建設。其次,財政預算支出能夠直接影響居民消費。財政預算支出在保障和改善最基本的民生之后,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消費預期,降低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從而提高居民的消費意愿,進而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最后,財政預算支出能夠間接影響消費。作為重要的財政政策能夠在乘數效應的作用下促進經濟增長,從而通過影響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費。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對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增強,財政預算支出也不斷變化。財政預算支出作為重要的財政政策工具,還有較大的發力空間,對改善民生和刺激居民消費效應也將進一步顯現。因此本文選擇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影響進行研究,以期為破解我國消費疲軟、消費降級問題帶來可供參考的建議。

二、研究設計

1.模型設定

根據本文研究內容,為了考察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因果關系,建立計量模型進行分析和驗證。由于數據方面的問題,此處選擇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這個指標代表財政預算支出。具體而言,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來考察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影響,具體的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lncon代表被解釋變量居民人均消費水平; 為常數項;lnfis代表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為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估計系數; 分別為經濟發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省份總人口、城鎮人口比重等變量的估計系數; 代表隨機誤差項。

2.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了2013-2018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數據作為原始數據,該原始數據來自wind數據庫與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

三、實證分析

表1報告了省份層面的居民人均消費水平(lncon)、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lnfis)、經濟發展水平(lngdp)、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lnfdi)、省份總人口(lnpep)、城鎮人口比重(urbanr)等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其中,除了城鎮人口比重外,所有的變量都取了對數,表1報告了相應的估計結果。由表1估計結果可知,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有效樣本觀測值為186,在取了對數后均值為9.653,標準差為0.351,最小值為8.749,中位數為9.602,最大值為10.677。此外表1還報告了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經濟發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省份總人口、城鎮人口比重等變量的樣本量、均值、標準差、最小值、中位數以及最大值。分析各變量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可知,各變量均不存在明顯的異常值。

表2報告了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經濟發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省份總人口、城鎮人口比重等變量的相關分析結果。由表2各變量相關分析結果可知,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和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相關系數為0.345,在1%顯著性水平正向顯著,這初步說明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可能會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消費的相關系數為0.465,在1%顯著性水平正向顯著,這初步說明經濟發展水平可能會對居民人均消費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和居民消費水平的相關系數為0.478,這初步說明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額可能對居民消費水平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省份總人口和居民人均消費的相關系數為0.063,不顯著,這初步說明總人口可能不會對居民人均消費產生顯著的影響。城鎮人口比重和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相關系數為0.937,在1%顯著性水平正向顯著,這初步說明城鎮人口比重可能會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然而以上分析只是相關分析得到的初步結果,要考察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影響,還需要通過計量模型進行進一步分析和驗證。

表3報告了相應的估計結果。由表3估計結果可知,在沒有控制住經濟發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省份總人口、城鎮人口比重等控制變量的情況下,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影響的估計系數為0.237,在1%顯著性水平正向顯著,和相關分析的結論一致。在進一步控制了經濟發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省份總人口、城鎮人口比重等控制變量的情況下,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影響的估計系數為0.122,在1%顯著性水平顯著。此外,本文還在第(3)列進一步控制住了時間效應,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影響的估計系數為0.105,依然正向顯著,說明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根據前文實證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提高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支出能夠有效提高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也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提高政府預算支出,能夠有效提高居民消費水平。以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大財政預算支出投入力度

為了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提高居民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就要加強民生建設,加大財政預算支出投入力度。在上文的實證檢驗中,我們可以看到民生性財政支出對居民消費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財政預算支出均對居民消費存在顯著的正效應。

根據我國發展戰略,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社會公平,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擴內需”與“惠民生”成為政府的重點工作。財政預算支出能夠維護居民基本權益,促進社會公平,還可以通過提高居民對未來生活的期望,減輕居民對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的關切,加強經濟安全和消費者信心,增加居民的實際有效需求,促進消費,穩定消費傾向和支出預期,減少預防性儲蓄的激勵措施,增加居民的實際有效需求。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實施了以經濟建設為主的發展戰略,造就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但是相應的配套改革卻并未完善,但很多成果并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居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而由于滯后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問題頻發,人民對于共享經濟發展的呼聲越來越強烈?,F階段考慮到經濟發展周期與財政政策之間的內在關系,越發突出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政府應當合理規劃財政資金用途,把錢用到刀刃上,杜絕無效無必要的開支,尤其是要嚴控非生產性支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呼聲要求政府必須盡快將經濟發展成果轉化為居民能夠切實享受得到的公共商品和服務,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居民生活,促使我國順利平穩度過經濟發展轉型期。應加快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需求的側重,要進一步注重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切實夸大居民的內需使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進一步優化財政預算支出結構

在當前消費環境下,住房、醫療、社保等剛性支出是居民消費的阻礙,教育資源緊張,教育成本增加,醫療衛生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并且我國現有的各項財政預算支出數額都偏低,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導致職能相對缺失。財政投入的總量與結構還不能滿足人們的現實需要,因此要優化財政預算支出結構,加大財政投入額,提高居民收入,促進居民消費。根據教育、醫療、社保對居民消費的不同影響制定不同的政策,有效優化消費環境,解決居民消費后顧之憂,減少居民消費的不確定性,增強財政預算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引致效應。

在教育支出方面,要繼續加大教育領域的支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縮小教育資源差距。首先,各級政府要適當增加教育支出,提高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教育支出占預算和GDP的比重?,F階段,雖然義務教育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但是仍然有很多偏遠貧困地區教育資源緊缺,學生上不了學,上不起學。因此應該提高教育支出,根據教育資源的緊缺程度,著重解決偏遠貧困地區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確保更多地邊遠貧困地區傾斜,讓教育惠及更多居民。其次,我國基礎教育提供質量滯后,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我國基礎教育質量良莠不齊,很多地區只能滿足基本知識教育,缺少道德素養科學素養和身體素養的培養,因此促生了大量補習班,更有甚者為了搶奪更好教育資源,甚至催生了學區房這一現象,給居民消費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必須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最后,應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縮小居民教育資源的差距。由于資源稟賦和區域發展水平不同,各地區教育資源不平衡,地區差異較大,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要發揮內需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就要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系的問題,促進教育資源合理分配,提高教育資源質量,切實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刺激居民消費。

在醫療衛生支出方面,應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完善醫療衛生制度。完善醫療衛生制度,降低居民在民生領域的負擔,進一步消除其消費的不確定性,增強居民消費信心,穩定消費傾向和支出預期,從而增加居民消費。首先,應加大財政性醫療衛生支出,從而增加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供給,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其次,必須提高衛生服務水平,縮小地區間衛生支出差距。政府在加大醫療衛生支出力度的同時,政府應該引導醫療資金的流向,促進醫療衛生向貧困地區傾向,建立起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最后,醫療衛生支出應不斷完善,加入防范性醫療資金,比如定期體檢補貼,防范于未然,減少突發性疾病對居民的沖擊。

在社會保障方面,需要更多地投資于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并改善社會保護制度。從國家發展戰略的角度來看,應增加對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投資,但是應注意社會保障對居民人均消費的擠出效應。我國目前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速度雖然比較快,但社會保障的水平仍然比較低,對居民生活改善的整體效應欠缺,未能真正提高居民消費信心,因此各級政府應該落實養老、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責任,健全公共服務的體系,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為居民消費營造良好的環境,增長居民消費信心。

猜你喜歡
城鎮人口公共財政消費水平
預計到2050年中國城鄉消費水平將無明顯差距
淺談城鎮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困難與對策
我國人均消費水平影響因素分析
圖 表
關于我國公共財政的幾個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