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犢牛培育與健康養殖技術

2022-07-04 07:38張立新
畜牧獸醫科學 2022年21期
關鍵詞:技術要點

張立新

摘要:現代牛養殖產業發展管理過程中,犢牛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效益有很大幫助。但犢牛出生后,由于身體抵抗能力相對較差,若沒有做好針對性的養殖管理工作,一旦受到外界環境刺激后,就會導致犢牛生長發育不良,消化功能逐漸減弱,甚至會引發多種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流行。犢牛階段是各種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發生流行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消化道疾病傳播速度相對較快,短時間內就會造成大批量的牛群發病,造成的死亡率較高。該文就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做好犢牛培育工作,保證犢牛身體各項機能完善,尤其是增強犢牛的消化機能和免疫機能,有效防范各類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流行。

關鍵詞:犢牛培育;健康養殖;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82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1.008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modern cattle breeding industry,calv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production,which can greatly help to enlarge the scal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attle breeding.But after the calf is born,because the body resistance ability is relatively poor,if does not do the targeted breeding management work,once receiv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timulation,will cause the calf to grow stunted,the digestive function gradually weakens,it could even lead to the spread of a var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The calf stage is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prevalence of various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and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s,especially the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spread relatively quickly,which will result in a large number of cattl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resulting in a higher mortality rat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ns to do a good job in calf breeding,to ensure that all the functions of calves are perfect,especially to enhance the digestive and immune functions of calves,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

Keywords:calf breeding,healthy breeding,technical points

0? 引言

不管是集約化、規?;B殖場還是中小規模養殖戶,牛養殖成活率的高低是衡量養殖場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牛養殖產業已經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增加養殖戶經濟收入的關鍵行業。犢牛出生后,由于機體的消化功能、抵抗能力相對較差,再加上外界環境中存在諸多致病因素,一旦溫度、濕度調控不當或者營養供給不足,就會對犢牛的健康生長構成嚴重的危害。另外在傳統養殖模式下,經常會造成嚴重的藥物殘留,使病原的耐受性顯著增強,犢牛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效果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所以在犢牛培育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落實健康養殖技術和養殖理念,注重做好新生犢牛的護理工作,加強犢牛階段的飼養管理,加強傳染性疾病的有效防范,樹立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疫病防控理念,確保犢牛順利的度過各種應激刺激高峰期,健康生長,為實現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

1? 犢牛生理特點

和成年牛群相比,犢牛生理特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一定的差異性,這個階段的牛群各個臟器器官并沒有完全的發育完善,體溫的調節機能相對較差,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低,尤其是對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一旦圈舍的溫度、濕度調控不當,就會對犢牛的生長發育構成嚴重威脅。剛出生的犢牛瘤胃容積相對較小,并隨著犢牛生長瘤胃逐漸擴大[1]。但要注意在前期階段瘤胃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差,不能正常的分泌消化酶,胃液分泌不足,胃腸道一直處于非酸性環境,對植物性飼料的消化利用能力相對較差,只能隨著犢牛的生長發育,確保瘤胃生長發育完善,瘤胃容積逐漸擴大后才能投喂食物類的飼料。另外犢牛的神經系統發育不是很完善,對外界的免疫能力條件相對較差,免疫系統并沒有完全發育,沒有構建完善的免疫機制,當受到外界因素侵入后,將很容易造成不良反應,導致各類傳染性疾病發生流行,增加養殖場的死亡率。在犢牛養殖管理期間常見的疾病主要包括細菌病毒感染引發的消化道疾病及呼吸道疾病,某些寄生蟲傳播流行也會對犢牛的生長發育構成嚴重的危害。此外,犢牛生長速度相對較快,尤其是進入斷奶后,會快速進入到一個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所以需要結合總結的生長特點做好針對性的培育工作,保證環境良好,飼料營養價值全面,滿足犢牛生長發育所需,保證飼料營養供給充足。

2? 犢牛培育與健康養殖技術要點

2.1? 做好接產準備工作

為了確保犢牛正常出生、健康生長,在母牛進入生產末期后,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人工接產工作。一方面應該做好產房準備。養殖場在規劃建造過程中,應該結合繁殖母牛的養殖數量和生產方向,規范化的圈舍,產房要保證人工接產、人工助產的程序化和規范化,所有接產工作都能按照相關規章制度有序進行[2]。產房在構建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地勢相對較高,具有良好的清潔特征,干燥光照比較充足,具有良好的通風透光特征,保暖性能良好,避免賊風侵襲,并且要保證產房飲水渠道供給比較順暢,確保母牛生產后順利的采食飼料。另外在妊娠母牛進入生產階段前,還應該做好產房的有效清理工作,按照清水沖洗、嚴格消毒、再清洗、熏蒸消毒的原則,進行全面的消毒清理,清除產房中的各種污染物并維修各種管理設施。并準備好人工助產涉及到的各種器械設備,將各種器械設備放在統一的地方,避免因為臨時缺少造成人工接產不便。在人工助產過程中,一般要準備好5%~7%碘酊溶液、消毒液、石蠟、助產室、助產器、長臂手套,照明設備,并做好日常監察工作,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另外要想提升犢牛出生的存活率及培育健康的犢牛,要保證接產工作人員在適時適當的情況下進行妥善有效的人工助產,保證胎兒順利從母牛的產道中出生。當繁殖母牛出現臨產癥狀后,應該密切觀察母牛的分娩情況,一般情況下不要人工過于干預,讓母牛自行分娩,如果母牛長時間不能生產胎兒,出現嚴重難產現象,應該及時明確原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保證用力大小適宜,不粗暴對待繁殖母牛,并且在人工助產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操作過程的無菌接觸。犢牛出生后,在距離臍部10~15 cm處進行斷臍處理,選擇使用消毒的剪刀將臍帶剪斷,并將臍帶中的血液擠干凈,然后涂抹上5%碘酊溶液進行消毒處理[3],并立即使用干凈的紗布或者毛巾將犢牛鼻腔口腔中的粘液清理干凈,保證犢牛呼吸順暢,然后讓繁殖母牛自行舔干凈犢牛身上的粘液。

2.2? 做好初乳階段管理

犢牛出生后,從初乳中吸收抗體的多少決定了后續的身體抵抗能力,及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率。所以犢牛出生后一定要嚴格落實產后飲食管理制度,加強對新生犢牛針對性管理,保證犢牛及時吃上初乳,吃足初乳。犢牛出生后,應該盡量采食乳汁,使犢牛獲得充足的免疫球蛋白。另外在哺乳過程中也需要充分認識初乳當中的免疫球蛋白吸收能力會隨著犢牛出生時間的延長而呈現不斷下降的態勢,出生24 h后腸道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下降到0%,因此越早為犢牛提供高質量的初乳,血清當中的抗體水平越高,免疫能力也越好。第1次投喂初乳的量應該達到犢牛體重的40%,一般投喂量控制在4 kg左右,對于吃乳不順暢的可以采用胃管進行灌服。另外要盡量保證在繁殖母牛產后一小時之內引導犢牛站立,及時采食初乳。為了保證乳汁的質量,可以選擇使用初乳遮光儀,對乳汁質量進行全面的檢查,要保證數值在20以上,對于數值不達標或者乳汁品質發生明顯變性,乳汁中的病原微生物數量相對較多,母牛存在嚴重乳房炎的,應該將其寄養于其他哺乳母牛,保證犢牛獲得充足的乳汁[4]。在此過程中還應該做好巴氏殺菌奶的制備工作,巴氏殺菌奶就是將初乳經過巴氏殺菌殺菌儲存后進行冷凍儲存的一種標準化生產工作,它能保證乳汁品質。巴氏殺菌奶使用方便快捷,又能降低犢牛的養殖成本,與未經巴氏殺菌的初乳相比,巴氏殺菌奶既能殺滅乳汁當中的大量病原體,還能提高初乳的吸收率,加速犢牛生長發育。

2.3? 常乳階段飼養管理

當犢牛出生3 d之后,會逐漸由初乳向常乳階段過渡。在這個階段母牛的乳汁質量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營養物質不能滿足犢牛的生長需求,并且這個階段的犢牛生長速度相對較快,所以在補充常乳的基礎上,還應該補充適量的哺乳階段的草料,讓犢牛能更好的適應飼料采食環節,鍛煉瘤胃形成良好的胃腸道消化環境。常乳階段使用的乳汁一般選擇巴氏殺菌乳,這類乳汁清潔健康不容易造成細菌性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犢牛進入常乳階段后,隨著個體的生長,所以乳汁的需求量逐漸增加,一般占到體重的16%~18%,要保證牛乳清潔健康,不干凈的牛乳會增加多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流行率,造成腹瀉疾病的發生。犢牛出生3~10 d每天投喂乳汁6~8 L,11~45 d每天投喂乳汁10~12 L,46~55 d每天投喂常乳8~10 L,56~60 d每天投喂常乳4~5 L。在出生55 d前,要按照每天同位兩次乳汁的頻率進行飼喂,55 d后逐漸降低乳汁的投喂量,投喂1次/d,并逐漸增加哺乳階段飼料的添加量。在投喂乳汁時,尤其是冬春季節哺乳時,一定要嚴格控制好乳汁的溫度,一般調控到38~40 ℃,做到定時定量的投喂。另外,要保證圈舍中有充足的飲用水供給,冬春季節應該對水進行適當的加熱處理,保證溫度能達到20~24 ℃[5]。哺乳階段飼料應該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逐漸添加,讓犢牛自由采食。

2.4? 斷奶階段飼養管理

斷奶是犢牛應激刺激的高峰階段,這個時期如果沒有加強營養管理和環境調控,勢必會造成各類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發生流行率顯著升高。所以要求養殖戶掌握科學的斷奶養殖管理技術,做到科學斷奶、合理斷奶,保證犢牛能順利的度過應激高峰期。一般犢牛在養殖2~3個月后,根據其每天的飼料采食情況確定最佳的斷奶時期,確保在斷奶前3 d犢牛的采食量能達到1.5~2.0 kg,當達到這個標準后,逐漸降低乳汁的供給量,直到停止供給乳汁。斷奶當天的犢牛應該在原有的圈舍當中繼續養殖10 d左右,并在夜間將犢牛轉入到斷奶牛舍中,并在轉群過程中做好有效的分群處理。在分群處理過程中,應該盡量堅持個體大小一致,性別一致的原則要保證整個群體大小一致,生長比較整齊,這樣能方便養殖管理,保證飼料產生更加均勻,一般情況下每個斷奶牛群控制5~10頭。在犢牛斷奶處理過程中除了斷奶轉群和混群養殖對牛群會產生較大的刺激外,日糧的轉換、新環境的適應也會面臨較大的刺激,如果多種刺激相互疊加,會導致犢牛出現嚴重的應激反應,降低生長能力,甚至會造成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因此剛斷奶或者轉群的牛群,飼養人員應該密切關注牛的采食情況,精神狀態,并且要保證圈舍干凈、整潔、安靜,為牛群提供優質的草料和開食飼料。當斷奶犢牛生長到3~6月齡能逐漸地適應外界的斷奶環境,這個時期瘤胃正處于發育的關鍵階段,犢牛從皺胃和小腸消化逐漸轉變成以瘤胃消化植物性飼料為主。所以在這個時期應該逐漸增加飼料的投喂量,并保證干物質有機質、蛋白質、脂肪、鈣磷等營養物質符合犢牛的生長發育所需。以體重200 kg日增重900 g的犢牛為例,3~6月齡干物質,采食量控制在每天5.2 kg,瘤胃降解蛋白控制在522 g/d,瘤胃非降解蛋白每天控制在260 g,粗蛋白含量控制在15%,尤其是在飼料搭配過程中日糧當中總的蛋白質含量不能低于20%。

3? 結束語

在犢牛培育和日常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將健康安全的養殖理念融入到養殖的各個環節中。一方面要求養殖管理人員充分掌握犢牛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生育特征、環境要求營養需求,做到科學調控好養殖環境,科學搭配飼料,營造一個有利于犢牛生長發育的營養條件和生長環境。另一方面應該密切監測犢牛的生長發育情況,一旦出現疑似發病情況應該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處理,加強對疾病的有效診斷,并嚴格落實疫病防控方案,確保早發現、早處理,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通過構建完善的飼養管理方案,能切實提高犢牛的培育質量,不斷挖掘牛群的生產性能,進而提升養殖場的經濟效益,為更好的推動牛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松玲,蔡家兵,王全煥.哺乳期犢牛飼養管理[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4):130.

[2] 周海.犢牛飼養管理與腹瀉病防治[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1):75-76.

[3] 公保東智.哺乳期牦牛犢牛飼養管理存在問題[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16):17-18.

猜你喜歡
技術要點
橋梁變截面箱梁掛籃懸澆施工技術要點的探討
建筑節能改造中內保溫構造技術設計與技術要點分析
建筑幕墻工程監理的關鍵點與技術要點分析
試論數字電視硬盤播出系統的技術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