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傳染性腹膜炎診治方案

2022-07-04 12:55謝子茂
畜牧獸醫科學 2022年21期
關鍵詞:診治臨床癥狀

謝子茂

摘要:貓傳染性腹膜炎屬于貓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傳染性疾病,有較高的死亡率,是威脅貓生命安全的頭號殺手,認識并了解貓傳染性腹膜炎的病原、流行病學、癥狀表現及可采取的防治方案很有必要,該文通過相關內容進行簡要總結。

關鍵詞:貓傳染性腹膜炎;臨床癥狀;診治

中圖分類號:S858.29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1.020

Abstract: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is a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process of cat breeding,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and has become the number one killer threatening the life safety of cats in the process of cat breeding.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etiology, epidemiology,symptoms and manifestations of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as well a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ptions that can be taken.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contents.

Keywords: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clinical symptom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0? 引言

貓為貓科動物,有家貓、野貓之分,屬于全球家庭里相對廣泛的寵物,寵物貓的種類相當多,不同類別的貓存在長相、生活習性等方面的差異?,F今在公眾生活水平提升背景下,寵物貓養殖越來越受到歡迎,通過喜歡的寵物貓養殖可讓公眾的精神層面得到慰藉,也讓部分獨居人群不在感到孤獨,還有人將寵物貓養殖及銷售作為一種致富產業發展,成為致富增收的良好途徑。但是貓養殖過程中除了為其提供居住環境、日常飲食外,還應加強病蟲害防控,促其能健康成長。貓傳染性腹膜炎(FTP)則屬于貓養殖時比較典型的一類疾病,也是引導貓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該疾病的確診及醫治對獸醫來講屬于較大的挑戰,也是值得研究與攻克的難題[1]。

貓傳染性腹膜炎為一類因貓冠狀病毒(FCoV)感染所致的免疫介導性疾病,該病毒被歸為冠狀病毒科,也可說為一類于動物貓里普遍存在的帶包膜的正鏈RNA病毒。冠狀病毒為動物鼻子與咽喉等上呼吸道或胃腸道等造成感染,當前在國內外極受關注的COVID-19同樣屬于一類冠狀病毒,不過與FCoV冠狀病毒不同的,FCoV病毒僅感染貓。冠狀病毒感染現象在貓養殖過程里相當普遍,特別是把大量貓混合的條件下,感染率會提高。有資料顯示,25%~40%的家養寵物貓有FCoV感染史,而在多貓家庭或聚居地進行貓飼養的感染率會升高至80%~100%[2]。貓傳染性腹膜炎(FIPV)包括I型與Ⅱ型兩大血清型,其中I型株在歐洲與美國更流行,而Ⅱ型普遍出現于亞洲地區。

1? 貓傳染性腹膜炎相關認識

1.1? 易感品種

年輕貓是FIP的易感群體,以小于1歲的貓更多見。孟加拉、阿比西尼亞、喜馬拉雅、伯曼、德文雷克斯、布偶貓等品種患上該病的風險更高,多貓家庭、流浪場所的貓也非常容易感染FIP[3]。受到環境改變而發生應激的貓、近期開展手術或發生感染貓也可能會患上FIP。遺傳因素同樣是FIP的關鍵致病因素。

1.2? 傳播途徑

冠狀病毒傳染性非常高,然而該病毒也相當脆弱,很多消毒劑均可將其殺滅。通常情況下,大部分貓咪體內均存有腸道冠狀病毒,在平日里則與機體處于和諧共處狀態,然而在機體遭受病毒攻擊、免疫力下降的情況下,病毒則開始大量復制,此時極易突變為傳染性腹膜炎病毒??梢姶蠖鄶挡±侵苯邮艿絺魅径l病,主要是遇到突發意外后突變的。不過,FTP既然屬于一類傳染性疾病,貓和貓相互間進行病毒傳染的概率還是非常大[4],可經貓咪口鼻和糞便接觸傳播,貓養殖較多的情況下極易出現貓傳腹。

1.3? 病原

FCoV屬于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成員,與犬冠狀病毒(CCV)、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等源自同一病毒,為種間交叉感染變異株。FCoV包含2個生物型,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與貓腸道冠狀病毒(FECV)?;谏飳W視角來看,二者存在明顯差異,然而形態及抗原性方面卻一致,其中第一種病毒會誘發傳染性腹膜炎,而第二種病毒僅誘發自愈性輕微腸炎[5]。FIPV可能為FECV的突變株之一,當FECV突變成FIPV后,FIPV后則于巨噬細胞中復制,如此FIPV則和腸道脫離引起傳染性腹膜炎。

通常情況下FCoV包括2個血清型,其中血清I型在臨床的感染更普遍,病毒無法被CCV抗血清中和,在細胞上長勢欠佳。血清Ⅱ型可能為血清I型及CCV重組形成的病毒。FCoV病毒缺乏抵抗力,若存在于外環境物體表層傳染性可超過7周。

1.4? 流行病學

FCoV病毒在全球范圍均有傳播,任何年齡段的貓均可感染。一般情況下,仔貓的母源抗體于8周齡消失,當進入10周齡后感染風險增加且表現出血清陽性改變的情況。幼貓患上FIP的概率非常高,尤其是處于6個月到2歲年齡段的幼貓,超過13歲的貓同樣易感。家貓死亡率不高,大致為1/5 000;青年貓受到斷奶、懷孕、環境改變、本身基礎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引起FTP。

該疾病主要通過和病貓接觸進行病毒傳播,健康帶毒者為關鍵傳染源,母貓會將病毒感染給仔貓。經研究發現,帶毒貓經糞便來對病毒進行傳播,而腸道為FECV不斷感染及復制的關鍵部位[6]。據調查,此類貓里大概1/3會經糞便來實現病毒排泄,大部分貓會在感染后幾個月里將病毒排出,然而一些貓終身都會不斷地進行病毒排泄。雖然本病的病毒非常脆弱,然而處于正常環境下存活時間僅為24~36 h,而低溫環境下病毒傳染時間能長達數月。經其他物體或衣服傳播僅可在接觸的若干小時后方可實現。

1.5? 癥狀表現

該病沒有明確的潛伏時間,可能會達數月或數年,人工感染潛伏期達2~14 d,自感染的潛伏期大概在4個月及更久,臨床包括滲出型或非滲出型兩類,病程通常是2~12周或更長。

常規癥狀。①可能突然發病,或數周時間里慢慢發??;②早期無明顯表現,可能伴有輕微的體重下降、厭食、脫水或精神不佳;③體溫異常,表現出時高時低的發燒;④黃疸;⑤貧血;⑥腹圍大,觸診伴有明顯波動;⑦瞳孔出現異常。

滲出型(濕式)病初癥狀反應。第一,溫度升高至39.7~41.1 ℃,血液中白細胞數量異常增加[7]。第二,一周后腹部膨脹,腹水增加,腹部觸診疼痛感顯著,存在波動感,通過按壓可見壓痕,7~42 d后腹部膨脹,在觸診時通常無痛感,母貓發病后可能會被誤診成妊娠。第三,腹腔內部伴有淡黃色或無色液體。第四,可能伴有胸腔積液現象,大多有急促呼吸問題。第五,黃疸現象明顯。

非滲出型(干式)病初癥狀反應。具體表現應根據肉芽腫對器官組織侵犯情況來定,可見腹水或存在少量腹水,主要對腹腔、腎臟、肝臟等腹腔器官造成侵犯,時常還會對中樞神經、眼睛等器官造成損害。

2? 貓傳染性腹膜炎診斷

貓傳染性腹膜炎最好是采取組織病理學進行檢測,即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HC)受感染組織的FCoV,然而該法使用多受限制,因為需要在動物死亡才可使用。但是能根據基本信息、病史與臨床癥狀及其他各項檢查聯合作出判斷,典型癥狀為發熱、體重下降、血管炎、發熱、抑郁、厭惡,胸部、腹部或心包積液,器官肉芽腫改變。并且貓傳染性腹膜炎還會誘發一系列神經系統癥狀、葡萄膜炎或腦積水、慢性腹瀉等疾病,這些均可作為該疾病診斷評估基本標準。

3? 貓傳染性腹膜炎治療與防控

3.1? 治療

該疾病在獸醫臨床研究中仍沒有明確的,可促其成功治愈的特異性藥物,通常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效果不佳。如將貓干擾素與糖皮質激素充分結合起來,并實施彌補性輸液可讓脫水現象得到改正,或單獨使用環磷酰胺或潑尼松、免疫調節化合物進行治療??筛鶕∏檫m當使用抗生素預防繼發感染且聯合使用抗病毒藥物,然而這些治療方法僅可讓病貓的性命得到延續,無法根治[8],超過6歲的病貓后續并發癥嚴重。部分貓可能通過對應治療存活數月或數年,但大部分結局都是死亡。同時,可根據濕性傳腹或干性傳腹給予針對性治療,具體如下。

3.1.1? 濕性傳腹

糖皮質激素。使用地塞米松按照1 mg/kg體重的標準用藥,1次/d,進行胸腔/腹腔注射治療。

潑尼松龍片劑。第一次按照4 mg/kg體重的標準進行口服治療,1次/d,持續用藥10~14 d。用藥后若癥狀得到了一定程度緩解,則將用藥量調整為2 mg/kg體重進行口服治療,1次/d,時間仍為10~14 d,癥狀仍持續減輕的情況下,第三個療程則在第二個療程用藥量基礎上減半。

貓干擾素-。按照1 MU/kg的標準用藥為貓進行皮下或腹腔或胸腔注射,間隔1 d用藥1次,如果癥狀稍有所恢復,將頻率調整成1周/次。

聚異戊二烯免疫刺激劑,不建議應用。

3.1.2? 干性傳腹

第一,聚異戊二烯免疫刺激劑。按照3 mg/kg體重的標準口服用藥,2~3次/周,直至病情得到控制。若無聚異戊二烯免疫刺激劑,可選用糖皮質激素潑尼松龍片劑,用法及用量與濕性傳腹相同。第二,貓干擾素-。按照50 000 U/d的標準口服用藥,到臨床病癥得到恢復為宜。貓干擾素-在使用前應先稀釋,使用法國維克貓干擾素-(10 MU/支),經1 mL稀釋液稀釋后配作溶液。選擇10支胰島素注射器分別抽取0.1 mL已配的溶液,取其中1支注射器經9.9 mL無菌生理鹽水將其稀釋到10 mL,通過稀釋后的注射器置于冰箱冷藏(保存時間為3周,忌冷凍),按照0.5~1 mL標準口服使用;另外的9支胰島素注射器直接置于冰箱冷卻保存(保存時間可達6個月)待用。

3.2? 防控

3.2.1? 合理防控環境里冠狀病毒經糞便進行病毒感染的途徑

第一,一個砂盆為1~2只貓使用。第二,砂盆每日使用后應及時清洗。第三,砂盆中的貓砂清除后,選擇1∶32倍漂白水或熱肥皂水給予消毒處理。第四,砂盆和食盆需彼此間隔,放到方便清洗處。

3.2.2? 保證居住環境適宜并給予科學妥善照顧

第一,減少飼養數量,因為貓咪飼養的密度越高,會增加冠狀病毒感染概率。同時,糞便應做到及時清理,清理后加強消毒處理,預防交叉感染。第二,在室內飼養便于充分合理控制。第三,在日常養殖過程中可根據貓生活情況及傳腹發病原理,為貓喂養一些可促免疫力提升的藥物,有效降低該疾病發生風險,而已患病的貓進行免疫調節劑使用能減少繼發感染概率,對疾病恢復更有利。

3.2.3? 將FCoV血清學抗體檢測工作落實到位

第一,由于FECV主要通過基因重組或變異來進行FIPV轉換,故而對FECV實施控制與FIP控制均很關鍵。第二,FCoV血清學檢測結果不可直接視作FIP在環境中有無完全得到根除的判斷標準。第三,在貓飼養過程中若需要加入新成員,在進群前需要把先分隔飼養FCoV陽性與陰性的貓咪。第四,種母貓分娩前加強血清學檢測,若血清學結果呈陽性,那么當仔貓達到5~6周齡則應和陽性母貓分離。第五,一旦發現貓傳染性腹膜炎相關癥狀,需立即隔離治療,并使用0.2%甲醛或氯己定等消毒劑對已受污染的貓舍實施消毒處理,病死貓應深埋處理,使發病率大大下降。第六,FCoV陽性貓很大程度會發展成貓傳染性腹膜炎,然而只要能做到避免和病貓糞便接觸感染,在貓傳染性腹膜炎防控中可起到積極作用。

3.2.4? 根據情況進行疫苗接種

第一,現今上市的疫苗為PrimucellFIP--Pfizer,由于弱化病毒更易在31 ℃溫度下繁衍,而這剛好為鼻腔溫度,故而該疫苗通過點鼻的方式接種,以此產生系統性的黏膜抗體IgA及體液免疫的IgG發揮保護功效,該方式對于超過16周齡的貓更適宜,可作2劑接種,期間間隔3~4周。第二,疫苗接種并不屬于貓傳染性腹膜炎終止的唯一途徑,還可遵醫囑注射其他藥物進行防控。第三,在貓養殖過程中,若有新成員加入時,最好保證新成員進行該疾病防控的相關疫苗接種,降低貓傳腹發生風險。

4? 結束語

傳染病治療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大多無根治的方法,患病后因機體免疫力下降,更易誘發其他疾病。傳染性腹膜炎是貓養殖過程中嚴重的傳染性疾病,該病病死率非常高,危害嚴重。該文對貓傳腹的相關癥狀、流行病學特征及防控方法給予簡要總結,力求能做到及早發現,有效治療,減少發病率及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蔡冬冬,張輝,王正義,等.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PL1蛋白抑制宿主細胞IFN-β產生機制的研究[J].四川畜牧獸醫,2022(10):27-30.

[2] 楊妮,韓佃剛,楊云慶,等.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動物檢疫,2022(10):127-131.

[3] 郝振宇.濕性貓傳染性腹膜炎病例分析和病毒S、3c、N基因分子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22.

[4] 王曦.貓傳染性腹膜炎疑似病例的臨床分析及對靶向藥物GS-441525治療效果的評估[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22.

[5] 賈舒然.貓傳染性腹膜炎流行及病理特征與靶向治療效果的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22.

[6] 賈媛媛,吳宗霖,范玉華,等.北京市1株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的分離鑒定及遺傳進化分析[J].中國動物檢疫,2022(4):124-132.

[7] 李笨,郭富強,王偉偉,等.基于高通量測序和小分子核苷類似物診斷與治療貓傳染性腹膜炎病例轉歸[J].畜牧獸醫學報,2022(1):200-208.

[8] 王麗新,吳豐,劉海超,等.一例應用腺苷核苷類似物GS-441524對貓傳染性腹膜炎進行抗病毒治療分析[J].農業與技術,2020(24):118-122.

猜你喜歡
診治臨床癥狀
試論犢牛腹瀉的臨床癥狀與防治
特發性間質性肺炎診治新進展
恙蟲病60例臨床分析
丙種球蛋白無反應性川崎病藥物治療臨床分析
研究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用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診治中的臨床效果
16例妊娠期合并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診治分析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癥的診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