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互聯網+”下的高中生物智慧教學

2022-07-04 07:23何紹敏
高考·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智慧教學高中生物互聯網+

何紹敏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將課堂和網絡結合在一起,構建高效、智慧的現代化課堂。高中生物課堂必須順應時代潮流,通過智慧教學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抽象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從而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切實提高高中生物學習的效率,充分體現出“互聯網+”的教育價值,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從智慧教學的細節出發,闡述智慧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好處,從而為“互聯網+”下如何開展智慧教學提供應有的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生物;智慧教學

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教育事業。在過去,網絡教育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而如今,網絡教育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目前,很多學校都開始實施“智慧教育”,從統計數字來看,這一舉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智慧教學在為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問題。智慧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更要讓他們的思維和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因此,智慧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全面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潛能。

一、高中生物智慧教學概況

智慧教學,從定義上來說,就是指依托物聯網、云計算、無線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物聯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態系統,就是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模式。在網絡環境下,為了讓高中生物智能課堂能更好地進行科學教學,教師要在教學前仔細地剖析其內涵,然后根據現實情況來優化現有的教學系統,讓學生在課堂上受益。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效地掌握相應的知識,逐步克服學習的困難。在高中生物智慧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以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撐,提高了教室內的信息流動,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2]。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進行重構,將網絡技術作為主要載體,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從網絡獲取大量的學習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并根據學生的反饋,在網上進行查找,從而逐步克服學生的學習困難,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思維水平的目的。智慧教學還可以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枯燥乏味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對“智慧”課堂的理解,并根據“學習”的實際情況,將相應的“知識”教學活動安排得井井有條,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創新課堂教學系統,以信息化平臺為主體,為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掌握正確的生物學習方法,進一步地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智慧課堂教育效果能夠符合預期的要求,全面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二、高中生物智能課堂在“互聯網+”中的應用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智能課堂的實施,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使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活潑、愉快,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教學。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智慧教學的要求,進行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智能平臺的優勢,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實施智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把自己的平板電腦帶到家里,從而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使智慧教學的教學過程更加順暢。在教室里,教師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多媒體和其他技術手段開展教學,并且為每個學生配備一臺計算機,在網絡上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智慧教學中的高科技手段,可以把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學知識傳達給學生,讓他們能夠深入理解。例如:教師在講《細胞的增殖》這一節內容時,由于每個人在空間上的思考方式不同,所以對細胞分裂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想象,然后再進行動畫演示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對知識的理解[3]。在講解完基本內容之后,可以再讓學生自己看不同細胞的分裂過程,從而讓他們對細胞的分裂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加深學生對細胞的增殖的理解。又如:在課堂上向學生解釋“細胞的有絲分裂”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分發關于細胞分裂的具體過程,無論是真實的細胞模型還是動畫,都可以讓學生感興趣。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歸納出細胞有絲分裂的整個過程,讓他們按照不同的周期進行科學探索,并通過平板上的3D動畫讓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將這些關鍵的知識串聯起來,為他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學習感受,并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給出相應的指導計劃。

(二)豐富學校的教學資源

很多教師在講授前都會做好備課的工作,除了要把所學的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把握好課程的發展節奏,使其達到最佳的教學目標、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名為“課程設計”的方法應運而生,它是一種由教師編寫的教材,用來記錄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運用大數據進行優化設計,實現教學目標。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下,一種新的教學資源被稱為微課,正逐漸進入師生的視野。微課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根據已知的知識法則,利用零散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在學習軟件的群組中設置一個學習群,在開課前一兩天,將自己要講的東西,用微課的方式發到群里,讓學生自己去看,然后在群里討論。這種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提前完成預習,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在過去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只注重教材內容的講解,很少給學生拓展課外的資源,從而影響了學生的高效學習。例如:在課堂上向學生解釋“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是怎樣產生和傳導的呢”這一問題時,教師通過平臺向學生演示在靜止環境中的神經纖維膜電勢變化的規律,并讓學生了解這種變化的規律。哪些問題值得關注?為了讓學生的學習和思考能力得到充分拓展,教師還可以通過智能平臺,將霍奇金教授的“神經纖維”關系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這些重要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成果,做出相應的模型,讓他們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4]。又如:在學習《滲透現象》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滲透現象的產生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半透膜,二是滲透壓。那么肯定有人會問“為什么只有水分子才能穿過半透明薄膜?難道只有從燒杯里,才能讓水分子進入漏斗”,在這種情況下,有智慧教學的幫助,教師可以不給學生解答問題,而是讓他們在群里進行交流,或者在網上搜索,這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很有幫助。最關鍵的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針對性解釋,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三)優化評估和溝通模式

技術蘊含著巨大的實踐效能,在智慧課堂環境下師生之間交流方式更加多樣化。智慧課堂下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方式是基于“人—機—環境”系統的交流,改變了傳統課堂的面對面交流,交流方式變得更加靈活高效,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交流不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生物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同時,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要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教師要更好地進行生物教學。這就需要知道“在課堂上,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學生最想通過本堂課獲得什么”,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所喜歡的教學方法,并了解他們在生物學知識學習中的學習情況和掌握的狀況,這就必須要有一個評估體系[5]。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進行無記名的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確定學生覺得哪些知識點比較難,是否能夠跟上當前的教學進度,再通過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生物學知識。教師也可以將試卷上傳到網上,學生可以在網上解答問題,然后把答案交上去,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增加了學習的效果。此外,還應建立一個全面、完整的評價體系,綜合學生的理論研究、實驗報告、實際技能考試和常規成績進行考核。高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師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密切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是如何確定教師的教學目標。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與科研教學相結合,使得教學更具綜合性。在教學活動中常有“教學評估”,簡單地說,就是對教師和學生的評估,而對教師的評估,則是通過學生的作業和測試結果來決定的。課堂結束后,可以利用小組討論方式,鼓勵學生自由交流,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使教師的評價更加多樣化。通過學生討論,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6]。比如:在上實驗探究課《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課程中,可以讓學生自行查閱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進行小組合作的實驗,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學生之間進行評價,或者是通過網絡上的應用程序進行投票,選出做得最好的小組。通過這種獨特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評估與交流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四)強化實驗教學的指導

隨著電腦和網絡等最新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以黑板為基礎的傳統教學方法很難滿足信息教學的需求,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學校里流行的教學方法,一些不容易看到的生物化學反應和身體抽象的變化,可以用圖片和文字直觀地表現出來。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視覺效果好、簡潔、生動、重點突出等優點。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使用各種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材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明顯的提升。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的理論和知識不斷出現,越來越多新的教學資源可以被教學所利用。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播放《走進自然》這種人文紀錄片,讓學生感知生物學的魅力,并引發學生對生物學的探索欲與求知欲。網絡教學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自主獲取和咨詢學習資源的能力,并且不會受到時間、地域等的限制[7]。網絡教育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與外部世界交流的良好學習環境,還可以設立生物學習論壇,鼓勵學生在論壇中進行提問,并尋求一個滿意的回答,激勵學生多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發言并進行探討,這種網絡上的交流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促進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在生物教學中進行實驗操作,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學的基本原理,提高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但是,當前高中生物教師很少有機會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實習機會。這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又不利于強化理論知識的培養。為此,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大多數學生都知道“壁”是指細胞的細胞壁,而“質”通常是指細胞質。在這一狀況下,學生學習質壁分離時,生物教師常常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個“質”字,不能使學生對“質”有較深的認識,也不能對“質”有直觀的認識。學生不能直接感受到“質”,教師可以根據這種現象進行實驗,教師將實驗的步驟解釋清楚,再進行實驗。本課程通過細胞質壁的分離,通過向學生解釋“原生質層”與細胞質的不同,讓學生通過實驗,加深對“質”的理解。當實驗時間較長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演示實驗的整個過程和結果;若教學時間不足,可利用多媒體裝置進行錄像教學。在高中生物實踐教學中,要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就必須明確其優勢。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即教師要以恰當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強化學生對目標學科的情感、指導學生運用生物學知識等。因此,教師要把生物教學與學生的生命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并把它融入教學的核心素養之中,才能使教學質量得到改善,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實踐中,要提高學生的自我反省能力,促進全面發展,教師要主動引導,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方法與技巧,自覺反思,使學生明白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比如:《減數分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色彩鮮明的影像資料,并利用多媒體裝置來播放細胞減數分裂的過程,這樣有助于學生了解其中的重點,掌握生物學知識。

結束語

“互聯網+”正在改變著整個教育行業,互聯網是一種高效的工作方式,也是一種便捷的工具,網絡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網絡讓學習變得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通過這種先進的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讓教育事業在網絡技術的幫助下,變成一種智慧教學。

參考文獻

[1]謝芳.“互聯網+”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3):94-95.

[2]徐琳.“互聯網+”教學形勢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開展探究[J].讀寫算,2021(33):29-30.

[3]陸丹婷.“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分析高中生物智慧教育[J].文理導航(中旬),2021(7):56-57.

[4]王琦.“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智慧教育探討[J].教育界,2022(11):74-76.

[5]張亦飛.探究“互聯網+教育”時代下的高中生物智慧教育[J].知識文庫,2020(6):66,75.

[6]胡正飛.網絡教學資源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1(2):103-104.

[7]劉海防.淺談“互聯網+”下的高中生物智慧教學[J].中國新通信,2022,24(15):224-226.

猜你喜歡
智慧教學高中生物互聯網+
從百度“神燈搜索”看課堂教育教學的變革
基于智慧教學理念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與互動系統設計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探討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智慧教學
課程智慧教學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