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球不能不“識線”

2022-07-05 09:51天堂有羽
羽毛球 2022年7期
關鍵詞:細線控球初學者

天堂有羽

前兩期,寫了針對少年初學者用拍與用線的參考,收到較好的反饋。這一期則沿著前文的思路,寫一寫針對成年初學者用線的攻略。本文也會通過對比一些羽毛球線的結構圖與電鏡圖,以便用更科學、更微觀的角度解讀球線性能。

羽毛球線的性能圖,在我20年前剛開始打球的時候便一直是“雷達圖”的形式存在,所在方向的線段越長,則指向的性能越極致,最終五個方向形成的五角形面積越大,則說明這款球線的性能越全面(也就越貴)。作為產品的宣傳方式,“雷達圖”非常直觀。只可惜,近年各大品牌切換新包裝后,都換成了點陣圖、波形圖。

但是,不論球線如何發展,都離不開這五大性能,即彈性、耐磨、控制、吸震、聲音。下面,我會和大家分享這五點的基礎內容,希望能夠對初學者有所幫助。

彈性,越好越容易把球打遠,但也越不容易控球。彈性的需求因人而異,簡單說,初學者發力被動,以打遠打到位為標準;有一定水平的人,發力主動,以解決擊球過程中的“糊感”為標準(注1)。

彈性的優劣除了內在的性能設計,還涉及到外在的“磅數”概念。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這一說法,即“低磅好打球,高磅好控球”。這一點我們也早在2010年9月刊《關于磅數,那些不得不說的知識》與2017年11月刊《吸高磅的正確姿勢---高拍壓的優點與駕馭方式》等文章中有過說明,不再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那兩期的雜志。

耐磨,顧名思義就是指一款球線是不是容易起毛,實際上也有不起毛直接就斷與起毛后很久不斷的情況。以前的產品結構相對簡單,可以說耐磨即壽命;現在的產品結構越來越復雜,所以應說成“耐用性”更準確一點。

控制,依我看就是特殊的線衣、涂層技術等。Y家三大控制型號,99線的表面是凹凸纖維;AB ABB的豎線帶PU涂層,有松香般的粘滯感;最貴的控球線SKYARC表面也有特殊編織。這些都有助于在接觸球的一瞬間,給球頭瞬間傳遞更大更細膩的擊球力度,使一些像劈吊球,網前搓球等的落點更準或球頭翻滾得更厲害。

控制性能除了作用于球頭,也可能有另外的表達方式。比如,球線越高磅,則越不容易跑線。反之也成立,越不容易跑線,則打感越接近高磅。三大控制特別是AB ABB,PU涂層真心防滑。我曾測試全拍拉B線,結果24磅就有28磅的打感。所以我覺得用難跑線來模擬高磅的控制性能,也可能是新的路徑。

吸震,即一款球線避坑“震手”的能力。我試圖給震手下一個定義,就是球線過于“高頻”,即線床打起來感覺太木。而吸震性能好的球線,在微觀的層面看,就是在同等情況下受力變形的能力更強,恢復的速度又比較快,這是初中物理“振幅”與“頻率”的概念。要能做到這一點,目前主要靠縮小線徑去實現??梢哉f九成以上吸震好的線都是細線,而像SKYARC類的球線則是用一種“比尼龍柔軟600%、還原性提升18%”的“高彈射纖維”,0.69毫米雖非細線,但仍然跟細線一樣,在物理層面讓形變更易,同時還原更快。

聲音,即擊球音。李宗偉說自己靠聽手掌拍擊拍面的聲音去判斷球拍磅數夠不夠。好多穿線師穿完線,正常來說也都有這個拍擊聽聲音的習慣。這個聲音的高與低,其實可視為擊球音。我們暫且不討論有沒有拍起來聲音響、打起來聲音悶的特殊情況,即使有,也是因為你擊球的拍面太斜,球是切出去的而不是正常打出去的。YY擊球音最好的一條線如AS線,也是當今Y家最細的一條線,就像吉他最細的那條弦聲音最亮,越細越容易高頻振動。當然,在此之前,如氫化鈦涂層也是想通過涂層材料的處理,撥高一款球線在同等張力下的聲音。這個道理不知是不是跟古典吉他的尼龍弦一樣,如低音弦通過包裹金屬絲后,就能出來古琴般的金玉之聲。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注】

1,關于“糊感”,可參考本刊2021年4月刊答疑《如何理解,28磅是分水嶺,30磅讓糊感消失》。

特別鳴謝:電鏡照片由王曉軍先生友情提供,感謝王先生為普及羽毛球知識所付出的勞動。707E8621-ABC1-4F7F-BA09-1C07097C8C22

猜你喜歡
細線控球初學者
控球后衛有關技戰術研究
細線轉圈
細線吊冰塊
法國老鼠控球能力超強 田邊苦練備戰世界杯
深水浮具法在少年兒童初學蛙泳中的應用
羽毛球初學者高遠球技術常見錯誤及應對方法
愛看演出的小女孩
用“四步叩問法”突破共點力平衡中的支架問題
初學者
高一物理能力月月賽(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