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血小板血漿(PRP)聯合局部氧療治療創傷后難愈性創面

2022-07-06 23:26彭友林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7期

摘要:目的:探討富血小板血漿(PRP)聯合局部氧療治療創傷后難愈性創面的臨床療效。方法: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間選擇因創傷后難愈性創面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病人進行治療,參與本次治療病人共計88例。按照治療方法不同進行分組,每組均納入44例病人。按照治療方法進行命名,分別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常規組所采用的治療方法為富血小板血漿單獨治療,研究組則聯合局部氧療治療??偨Y與探究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結果:常規組傷口愈合時間明顯長于研究組,兩組對照差異明顯,(P<0.05)。結論:富血小板血漿(PRP)聯合局部氧療治療創傷后難愈性創面的效果優異,此方法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富血小板血漿;局部氧療;創傷后難愈性創面

【中圖分類號】? R55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7--01

創傷后難愈性創面在急診創傷病人中較常見,據臨床不完全收集與統計資料證實,最近幾年因創傷后難愈性創面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病人有所增多。創傷后難愈性創面在臨床治療中,方法較多,一般以綜合治療為主,時間較長,近幾年逐漸使用富血小板血漿治療,這種治療方法雖然有效,但仍有提高空間?;谏鲜銮闆r,我科為了給予病人最佳的治療,縮短治療時間,則采用聯合局部氧療方法。為了總結與探究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間選擇因創傷后難愈性創面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病人進行治療,具體治療情況、結果對照,見如下闡述。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間選擇因創傷后難愈性創面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病人進行治療,參與本次治療病人共計88例。按照治療方法進行分組,每組均納入44例病人。按照治療方法進行命名,分別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常規組:n=44例,其中男者:n=18例、女者:n=26例,年齡在29歲至62歲之間,中位年齡為45.59歲。研究組:n=44例,其中男者:n=19例、女者:n=25例,年齡在30歲至63歲之間,中位年齡為45.78歲。參與本次治療的病人一般資料經對照并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常規組所采用的治療方法為富血小板血漿單獨治療,創面清創新鮮后,將自體富血小板血漿(PRP)在創面的創緣及創基內注射,同時取劑量為5ml的PRP制備成凝膠覆蓋創面,再使用醫用薄膜覆蓋防止滲漏。每間隔7天更換1次,3次為一療程。

研究組在常規組治療基礎上聯合局部氧療治療,具體如下:將氧氣裝滿在一次性無菌保鮮袋中,并將病人創面放在其中,再使用膠布將封口封住,每分鐘向保鮮袋內沖入4L至6L的氧氣,每次持續90min,2次/d。

1.3指標觀察

治療結果總結。(1)傷口愈合時間。(2)傷口疼痛評分:采用VAS評分方式進行評價,總得分值越高證明病人疼痛感越重。

1.4統計學方法

對結果進行討論,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數據,正態計量數據用“Mean±SD”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比表示,正態,方差齊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樣本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常規組、研究組傷口愈合時間對照

常規組傷口愈合時間:32.29±3.51天;研究組傷口愈合時間:21.52±3.49天。常規組傷口愈合時間明顯長于研究組,兩組對照差異明顯,(P<0.05)。

2.2常規組、研究組傷口疼痛評分對照

常規組:VAS評分結果為6.18±1.35分;研究組:VAS評分結果為3.11±1.29分,常規組VAS評分結果與研究組VAS評分結果對照,前者較高后者低,兩組對照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創傷后難愈性創面在急診創傷病人中較常見,創傷性創面早期處理不規范,以及病人在各種內、外在因素作用下,導致創傷性創面進入到一種病理性炎性反應狀態,使創面經久難愈。慢性難愈性創面誘發因素與受損組織壞死、創面血供微循環較差、局部生長因子含量降低等有關。創傷后難愈性創面在臨床治療中,近幾年逐漸使用富血小板血漿治療。富血小板血漿是指將病人自體全血經過濃縮、分離后而取得的血液制品,高出全血的4至5倍血小板濃度,經激活之后的血小板可以釋放出生長因子,刺激細胞的增殖與分化,進而修復軟組織。雖然富血小板血漿治療方式有效,但仍有提高空間,為此我科室選用了聯合局部氧療方式。創面局部低氧可以導致創面分泌物中各種生長因子表達降低,增加感染幾率,延緩創面愈合。氧氣可糾正創面存在的低氧血癥,從而促使創面愈合,此情況和氧氣能夠促使反應性氧族的生成有直接關系,

綜上所述:富血小板血漿(PRP)聯合局部氧療治療創傷后難愈性創面的效果優異,此方案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錦榮,李燕玲,蔣壯志,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聯合氧療機局部治療慢性難愈性創面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22,28(11):103-105.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2.11.033.

[2]成鑫,丁若虹,湯俊.rbFGF、VSD結合局部氧療對深Ⅱ度燒傷創面愈合及時長的影響[J].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21,32(3):146-149,后插3.

DOI:10.3969/j.issn.1673-7040.2021.03.006.

[3]梁銀愛,楊艷紅.局部氧療聯合封閉式負壓引流對慢性傷口患者創面愈合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24):4504-4507. 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0605-01261.

[4]鄭軍,佟向陽.骨外露創面擴創術修復后負壓封閉引流聯合局部氧療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21,31(4):86-91.

DOI:10.3969/j.issn.1005-8982.2021.04.015.

[5]王健楠,關鐵軍,張冬霞,等.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與局部氧療對兔皮膚缺損創面愈合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8):4506-4507.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8.18.055.

2021年度孝感市自然科學計劃項目XGKJ2021010042

彭友林,男,本科,碩士,1971.12,主任醫師,孝感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