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因食用野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調查報告

2022-07-06 05:46唐琳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7期
關鍵詞:救治

唐琳

摘要:我國安徽、重慶、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四川、云南、浙江等地都曾發生過鉛綠褶菇中毒事件。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短至1-2小時,長至6小時后)出現惡心、頭暈、嘔吐、腹瀉等癥狀,應盡快采取催吐、催排泄等自救措施, 盡早到醫院就診,同時,盡量保留食用的野生蘑菇樣品[1-2]。本文通過流行病學研究以及對患者的檢查和治療發現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缺乏對于毒菇的了解而誤食毒菇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通過此次事件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全縣范圍內的安全教育和宣傳工作,提高公眾對于各類毒蘑菇的認識。

關鍵詞:野生毒蘑菇:食物中毒:救治

【中圖分類號】? R155.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7--01

2021年07月A+1日,我中心接到宜賓市某醫院電話,稱該院于當日收治了2名患者,在進食自采野蘑菇后出現了惡心、嘔吐等相似臨床癥狀,疑似毒蘑菇中毒。隨后,技術人員通過對病人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現場到病人家中進行食品衛生學實地勘查,同時到病人采集野蘑菇的地方進行樣品采集,對病人臨床癥狀、救治方案、臨床試驗檢查結果,廚房及儲存、進餐環境衛生進行了調查了解、信息采集,剩余食品、可疑樣品采樣,調查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與事件經過

事發地羅某某家中,在其家門口小路旁的泥土里,每年夏天都會冒出許多當地人稱為“灰包菌”的物種。07月A日下午16點30分左右,羅某某在山上做農活,見路邊有不少“灰包菌”,于是采了半斤左右帶回家。21點左右,她將采回的“灰包菌”用青椒炒熟并食用,23點左右,羅某某與兒子王某某均出現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次日8點左右到本鎮衛生院就診,衛生院醫生詢問病人進餐情況后,建議病人立即前往上級醫院治療;9點30分左右,2人入住宜賓市某醫院治療。2日后通過對癥治療,2人均表示癥狀已緩解,病人身體未見明顯異常。

二、流行病學調查

(一)病例定義

2021年07月A日,在羅某某家中進食晚餐,通過調查排除傳染病或其他疾病的人群,出現以下情形的定義為病例:

可疑病例:出現了腹痛、腹瀉(≥3次/24小時),嘔吐(≥1次/24小時)等任一癥狀的,定義為可疑病例。

可能病例:除有以上癥狀外,血液的臨床檢查結果顯示血小板計數偏低的,定義為可能病例。

(二)病例搜索

按照病例定義,核實醫院報告的病例,在24h內,出現了≥1項典型臨床癥狀的,均納入調查范圍,共計調查了2人。

(三)首發病例:羅某某,女,47歲,務農,07月A日晚餐進食食物:青椒炒野蘑菇(10夾筷子)、番茄蛋湯(少量)、米飯(1碗)。2021年07月A日23點左右出現明顯惡心、嘔吐(4-5次/24h)。臨床實驗結果輔助檢查顯示:血小板計數偏低。

(四)罹患率:本次事件暴露人數共計4人。發現可能病例2人,此次事件發病合計2人,罹患率為50%。

(五)臨床特征及臨床輔助檢查結果

此次發病的2人,出現惡心、嘔吐癥狀者2人,4-5次/天,占100%;伴有心慌、乏力癥狀者2人,占100%;2位病人血小板計數偏低,占100%。

(六)時間分布

2例病例發病時間均為07月A日23點左右,羅某某先發病,王某某后發病,后續再無新增病例報告。

(七)地區分布

發病2人為共居一家人,為母子關系,近期均在一起就餐。

(八)人群分布

本次事件暴露4人,發病2人,罹患率50%;男性1人,占比50%;女性1人,占比50%;年齡最大47歲,最小23歲,平均年齡35歲;2人均住院治療,無死亡病例。

(九)病例現狀及治療、轉歸

此次發病的2人,均在宜賓市某醫院住院治療,經醫院對癥使用抗生素、止痛、止吐、補鉀、補充電解質等治療手段后,2日后,2人表示癥狀已緩解,出院后回訪自述身體續未見異常。

(十)潛伏期與可疑餐次

首、末例病例發病時間極為相近,均為07月A日23:00,發病中位數為07月A日23:00,最短與最長潛伏期均為2小時,平均潛伏期2小時。

由于病原未知,07月A日21:00前后一個餐次均為暴露的時間,由于2人近期均在一起共同進餐,無可疑或特殊進餐食物,07月A日晚餐有可疑或特殊進餐食物,確定07月A日晚餐為暴露餐次。

(十一)可疑食品

2021年07月A日晚餐食譜:番茄蛋湯、青椒炒野蘑菇、米飯,發病的2人晚餐食譜除均進食了較多的同一盤可疑或特殊食品青椒炒野蘑菇,其他食物未見異常,結合臨床癥狀由野蘑菇毒素導致急性胃腸癥狀明顯。由此判斷本次可疑食品為:青椒炒野蘑菇。由于病例數太少,無法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由于本次事件無未進食野蘑菇人員對比,因此不能進行隊列研究。

三、食品衛生學調查

(一)食譜

晚餐:青椒炒野蘑菇、番茄蛋湯、米飯。

(二)原材料

本次事件可疑食品野生蘑菇是羅某某在山上做農活采摘,將采回的“灰包菌”用青椒炒熟后食用,當天所食用的野生蘑菇傘直徑平均1-2cm大小,外觀呈土黃色,部分“灰包菌”切開后內部呈灰黑色或淡黃色。

(三)食物加工過程及儲存情況

本次可疑食品青椒炒野蘑菇由羅某某制作,將野蘑菇洗凈后,切成片,與青椒混合后炒熟食用,現場家中無剩余食品存放。

(四)制作人員健康衛生狀況

據調查病人近期無感冒或其他不適,也無特殊慢性基礎疾病,手部無破潰。

四、實驗室檢驗

調查人員在病人家屬的帶領下,到病人采摘野生蘑菇的地方采集同種蘑菇樣品帶回中心實驗室,經制備烘干后,送往國家疾控中心進行鑒定。國家疾控中心反饋:我中心采集的蘑菇樣品鑒定為可食用的云南硬皮馬勃,中毒原因可能是混雜了有毒的硬皮馬勃屬物種。

五、結論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南》(2012年版),《2021年國家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手冊》,結合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衛生學調查、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結果,判定本次事件是由食用了混雜有毒的硬皮馬勃屬物種的野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3]。依據如下:

1、有共同進餐史。發病人群均在2021年07月A日晚餐共同進食了同盤自采野蘑菇。

2、符合胃腸炎型毒蘑菇的流行病學特征。發病急,平均潛伏期2h左右,與胃腸炎型毒蘑菇的潛伏期30min-6h相似,發病時間,流行曲線呈同源暴露的流行病學特征。

3、發病特征相似。發病人群短時間內相繼出現惡心、嘔吐、乏力等相似的臨床表現,符合胃腸炎型毒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特征。

4、國家疾控中心反饋:采集的樣品鑒定為可食用的云南硬皮馬勃,中毒原因可能是混雜了有毒的硬皮馬勃屬物種。

六、建議

(一)相關部門加強毒蘑菇衛生知識宣傳,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宣傳欄等形式開展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市民的自我防護意識。對于野生蘑菇,最好是不采、不買、不賣、不食,以防中毒。

(二)餐飲從業人員與家庭人員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嚴格食品挑選、加工,避免混入有毒有害食品。同時掌握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食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的內容并嚴格執行,從根源上預防食物中毒。

參考文獻:

司小雙, 李正勝, 黃海平,等. 毒蕈中毒1例報告[J]. 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 2021, 19(1):4.

薛榮旋, 劉國平, 黃瑩偲,等. 分散固相萃取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快速測定毒蘑菇中的6種野生蘑菇毒素[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21, 12(17):6.

[3]彭冬菊, 歐陽建華, 楊君,等. 食用野生蘑菇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 食品安全導刊, 2021(18):2.

猜你喜歡
救治
急診快捷流程在老年急性腦出血救治中的應用
急性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救治與護理方式研究
門診胸痛患者的分診與救治分析
頸外靜脈穿刺及其護理干預在心源性
移動互聯技術在創傷救治中使用的展望
探討院前急救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價值
肺性高血壓的急診救治研究
除草劑藥害及其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