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女”特征研究及其社會環境和諧性建設路徑

2022-07-06 07:48李明
客聯 2022年11期
關鍵詞:剩女

李明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剩女”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一群體引發人們關注。本文描述了“剩女”存在的特征,分析了“剩女”產生的原因,包括傳統觀念的束縛、高等教育的普及、文化多元化和個人因素的影響。進而提出正確的解決途徑,建議政府方面應該擴大宣傳教育、加強女性法律保護、擴大擇偶半徑以及提高女性經濟地位;個人角度應該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加強社會交往和建立正確擇偶觀;以及要求大眾媒體建立正確的輿論方向。

關鍵詞:擇偶梯度;男高女低;剩女

一、背景

作為近些年來引發熱議的話題,“剩女”泛指那些在一線城市,有著不錯的經濟收入,自身綜合素質很高但是不到三十歲甚者年過三十還沒有步入婚姻的女性。雖然“剩女”現象還沒有形成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但任其發展下去早晚會對道德傳統、婚姻司法和社保提出嚴格的挑戰?!笆E钡某霈F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下的產物,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使社會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的中國正處于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型期,政府大力宣傳普及男女平等的優秀思想的同時極力摒棄重男輕女的糟粕思想,使新中國女性有一個極其良好的的受教育環境和一個較為平等的工作環境,在這種條件下造就了一批高收入、高學歷和高素質的女性,她們擁有獨立的性格,并不像是傳統社會女性那般依附男性生存,相反的是她們像男性一樣在職場上打拼,通過自身努力就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二、“剩女”的特征

(一)“剩女”的區域分布特征

根據2010年中國人口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武漢、廣州、杭州等地的未婚人口中,女性的數量比都在30%-55%左右?!逗{時報》的一篇文章稱北京已經成為了世界之最,大齡未婚女性的數量至少是80萬。珠三角的深圳和廣州的男女比例為1:7,由此可知“剩女”問題在中國一線地區比較嚴重。

(二)“剩女”的職業分布特征

“剩女”不僅在地域分布上有特點,在職業分布上也有特點,根據調查,發現許多行業雖然經濟收入高,但是單身幾率也大。調查數據顯示,在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中“剩女”比例最大的職業是裝飾類,第二是金融財會類,緊隨其后的是美容美發、新聞傳媒類、醫藥健康類、市場營銷類等,而公務員和教師的占比卻是最少的。

(三)“剩女”的學歷分布特征

2010年團市委、北京青聯聯合舉辦青年交友聯誼發布會,發布了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高學歷女性多于男性,男性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達到37%,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到29%。而女性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占到48%,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則占到36%。盡管如此,在“剩女”群體的學歷分布中,占據最大比重的是本科,其次是研究生,最后是博士,??坪透咧袑W歷的“剩女”幾乎沒有。

三、“剩女”問題的多維原因

(一)傳統觀念的束縛

其一就是擇偶梯度效應?,F實生活中,城市中打拼的女性不僅工作好,學歷學識方面也絲毫不輸男性。在人們的普遍價值觀中都傾向于男優女劣,地位上的男高女低,這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單身女性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在婚姻問題上,男性偏向于找社會經濟地位比自己低的女性,而女性偏向于找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男性做配偶,最終形成擇偶梯度。而這種男優女劣的不平等的婚姻模式,致使婚姻市場上呈現出人為的“選擇性”的比例失調。在這種擇偶梯度中,處于男性下層的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男性和處于女性上層的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女性都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他們的擇偶范圍很小,因而形成擇偶困難。

其二是男權主義的普遍存在,毫無疑問,父權制結構的危害仍然存在,最簡單的是制度上的問題,政府雖然在近些年開始推廣實施男性產假制度,但是卻絲毫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很多男性也不以為然,并沒有意識到男性產假制度的意義何在。事實上,男性產假制度的缺失相當于完全地和先天地對婦女征收生育成本,而這就是造成了就業市場對女性歧視的最重要的原因,女性通過不婚來避免承擔風險。

(二)高等教育的普及

數據顯示有更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而對于女性來講,教育的意義是培養女性的自信與獨立,而不僅僅為她們創造了工作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不再滿足于傳統觀念下的家庭模式,她們心中的完美的家庭關系是平等互助的,她們不再局限于家庭事務,而渴望和男性一樣參與社會工作,創造自己的價值?!笆E敝蕴幱谶@種危險境地便是男女雙方博弈的后果,男性主導的傳統婚姻傾向和新時代女性婚姻傾向往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會導致兩性之間的緊張甚至沖突。高等教育不斷向女性傳授知識,使女性觀念不斷更新進步,她們不再把愛情和婚姻看做人生的方向,轉而尋找并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努力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她們或者不婚或者丁克,不再孤注一擲只是相夫教子。

(三)文化多元化

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對人們的內在價值、傳統文化和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對中國女性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順利發展,產生了史無前例的挑戰,而婚戀觀作為人生觀的重要環節更是首當其沖。受到西方自由主義和不婚主義的影響,中國女性開始追求獨立自強,支持男女平等,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發光發熱,努力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她們有自由權的意識,認為自己的私生活神圣不可侵犯。很多女性在自立和自足的狀態下成為不婚主義者。在西方發達國家,“不婚主義”盛行,剩男剩女普遍存在,很多的異性關系止步于戀人關系,而不是一紙婚約限制的夫妻關系,這是國民個人思想的提高,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四、“剩女”比例上升的影響

(一)消極影響

首先,“剩女”比例上升意味著高標準的生育健康服務系統,當代社會的物質生產不斷挖掘并以個人的欲望得到滿足為目的,創作出了更為多樣的產品,這些產品在得到體制的通行證后,在每一個領域都暢通無阻。因此帶有避孕、節育功能的藥物和器具生產逐漸盛行開來。原本以生育為目的的性行為逐漸演變成單純的滿足生理需求,這類觀念逐漸被青年男女放大并且走向了社會深處。在西方社會,大齡剩女、同性戀、未婚同居和不婚主義者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寬容,而在中國,傳統婚戀觀和現代性的碰撞使青年男女陷入更為尷尬的境地。而有一些青年受現代性的影響,也出現了未婚同居、婚前性行為、人工流產、艾滋病和其他性疾病的傳播問題。

其次,“剩女”標簽性影響呈現低齡化趨勢,會給未婚女性造成壓力。當大眾媒體經常使用“剩女”并且對其評價的同時會對單身女性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不僅對沒有婚戀的女性產生了標簽效應,也使得“剩女”出現低年齡傾向,對未婚女性產生無形壓力,甚至會導致適齡未婚女性的自我認同危機。

(二)積極影響: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剩女”數量的上升也是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必然。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的人,尤其是具有一定學術知識的青年男女,基本以實現個人的理想價值和愿望為個人第一目標。在選擇配偶時,男性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婚姻倫理和生育,而女性更不愿意只是搭伙過日子,男人和女人都有追求婚姻質量的強烈愿望,這種寧缺毋濫的觀念必定會造成擇偶條件的嚴苛,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

五、積極實現“剩女”與社會環境的和諧

(一)政府角度

首先應該擴大宣傳教育,轉變思想觀念。利用國家宣傳的優勢,做好國家媒體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打破傳統的婚姻梯度選擇觀念,轉變人們對婚姻觀中固有的“男優女劣”的觀念,提高女性的理性意識,真正的提高女性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地位,提高對大齡剩女的寬容度。

政府應進一步加強有關對婦女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實施,使學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成為一種良好的作風和習慣,切實保護女性在婚姻中的權益,提高“剩女”對婚姻的安全感。

其次政府應協調城鄉發展,擴大擇偶半徑。針對傳統擇偶梯度效應下產生的農村多剩男和城市多剩女的不協調局面,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的各項投入,進而縮短城鄉差異與農村男性和城市女性的差距。同時,應放寬戶籍制度的限制,鼓勵農村優秀男性進城創業,為城市適齡未婚女青年的擇偶提供更多的選擇。

最后政府應從經濟上實質性改變女性的地位,在當今社會輿論導向下,女性被強行加入“生育價值”的歧視性角色標簽。經濟學認為這種歧視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女性在分工體系中的劣勢地位,才致使社會體系對女性的歧視。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需要女性群體積極地爭取,踴躍的加入分工體系,累計社會資源,不斷成為社會經濟產出的主體,掌握自身的獨立話語權。同時積極承擔和男性同等的社會責任,還需要來自于政策方面的適配,至少需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分擔一部分生育成本和養育責任給男性,最直接的就是男性產假制度,需要確保男性為養育家庭承擔責任。這樣就可以減少女性在就業中因為生育問題所遭到的歧視現狀。而這個政策的本質就是解放女性在經濟分工上的制約。當然,為了保證實踐,婦女需要在政策出臺后為穩定的經濟產出做出貢獻,以確保政府和企業能夠通過政策運行。

(二)大眾媒體角度

學者Leta Hong Fincher于2014年在其作品《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China》中直截了當的指出“剩女勾問題畫出對女性的歧視和對中國講結構的經濟、政治和發展的更廣泛的 問題”并且其認為“剩女”這一詞語的出現本身就是錯誤的。事實上,整個國家的輿論對大齡未婚女性的態度非常不好,要知道對于中國大部分大齡未婚女性來說,“剩是選擇,不是問題,優秀與否是價值判斷,和是否找得到對象沒有關系”,而媒體卻大肆渲染“剩女”對社會的危害,對女性施加婚姻壓力。部分媒體將關注重點放在女性身上,單身女性會因自己的困境而受到指責,被指責為過于變幻無常,過于物質化,以自我為中心,并且對婚姻的期望通常不現實。而作為國家輿論導向的媒體,更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女性的個人婚姻選擇,這種刻板印象對女性在社會上的發展非常不利。一個方向正確的媒體報道應該涉及女性正面的特質和多元的社會身份。

六、總結

其實“剩女”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愈來愈多的人不愿意依照別人的想法去生活,不想聽從父母的安排,或者獨自頂住了社會輿論壓力。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單身的人反而能輕松快樂地活出自己,自由且瀟灑?;蛟S從老一輩或者男性的眼中,“剩女”存在無疑是失敗的。為什么一定要用婚姻當做指標來判斷一個女人的成功與否呢?說到底還是因為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無論如何,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日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猜你喜歡
剩女
當“剩女”邂逅“暖男”
蔣欣:在“剩女”的世界里綻放自己
“剩女”和“大女”:兩個詞匯背后的價值觀
環球時報(2012-08-24)2012-08-24
“剩女”感到多方壓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