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用小麥保優栽培氮肥運籌技術研究

2022-07-06 12:38耿丹
客聯 2022年10期
關鍵詞:氮肥小麥

摘 要:為解決專用小麥生產中氮肥利用率低、不合理施用問題,試驗研究了不同品種、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時期對專用小麥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純氮:總養分),各處理的平均產量構成比、穗粒數和千粒重均隨施氮量的增加,當施氮量為20 kg/hm~2時,穗粒數和千粒重達到最大值。根據專用小麥產量構成比、穗粒數和千粒重研究提出在專用小麥保優栽培中最優施氮水平為純氮20 kg/hm~2 (N:P=0.37:0.08)。專用小麥生育期長、需肥高峰多且氮素轉化慢,易造成氮肥的浪費和降低肥料利用效率。在保證總葉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適當降低施氮量可有效地提高專用小麥的產量。

關鍵詞:小麥;氮肥;運籌技術

一、引言

我國小麥生產長期以大面積小麥生產為主,存在大量的高產田,但在高產田中仍存在著養分供應不平衡、產量低的問題。我國專用小麥是由國家農業部和科技部共同立項支持實施的重要專項項目,是目前我國糧食作物中唯一一項既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又能出口創匯而又符合國際標準的糧食作物品種。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產條件的改善,糧食供給將逐漸由大面積糧食種植為主向優質專用農產品生產為主轉變。專用小麥是為滿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高效優質糧食作物品種,在國家和地方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開發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麥產量中氮肥約占總養分的40%~50%左右,肥料施用量對產量影響很大。在專用小麥生產技術體系和相關標準要求下,氮肥用量增加是一種必然趨勢。但目前對于施肥量與專用小麥產量關系尚缺乏系統的研究報道,為此本試驗以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氮時期對專用小麥產量(干物質、千粒重、產量構成比、生物產量)影響為研究重點,以期為合理施肥提供理論依據。專用小麥是指根據不同的用途,有針對性地選用特定種質資源和品種材料,經科學選育而成的具有一定專用性能,適合在特定地區、特定用途上使用,并有嚴格的質量要求和良好的加工品質的小麥。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優質專用小麥市場需求日益增長;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優質專用小麥能夠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需要加大專用小麥育種工作力度,同時加快優質專用小麥生產體系建設;為了實現優質專用小麥的可持續發展和穩定增長以及提升我國優質、特色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和出口創匯能力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研究背景與目的意義

我國小麥生產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即化肥過量施用。據有關資料報道,我國氮肥利用率僅為30%~35%,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據報道,我國化肥利用率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40%~50%。從我國小麥生產中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來看,一方面是由于氮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不合理:一是施肥時期不合理;二是施肥時期相對較晚;三是施氮水平偏低,造成了肥料浪費和不合理施氮量大等問題造成的。從上述因素來看,我國小麥生產中存在氮肥過量施用和不合理施氮的現象已成為制約小麥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

氮肥是影響小麥產量及其品質因素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栽培措施。合理地施用氮肥可以提高產量和品質,因此增加氮肥用量已成為我國一些農業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增產措施。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氮肥施用量偏低,造成生產成本上升、產品競爭力下降,同時也會對環境帶來一定負擔。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將在不同供試品種、不同施氮量、不同時期(播種后80天和90天)對專用小麥產量的影響進行試驗研究。

三、結論及創新點

合理施肥有利于產量的提高。增施氮肥可使籽粒蛋白質含量和千粒重增加,但對穗粒數、單株成穗數和籽粒蛋白質含量無顯著影響。增施氮肥的最適施氮量為150kg/hm2,且與其它肥料配施可獲得更高的產量。適當增加氮肥用量對小麥產量有負面影響,增加氮肥用量會降低產量,但其提高了千粒重、降低了籽粒蛋白質含量和千粒重等產量相關性狀的相對貢獻值。在中等肥力水平下,增施氮肥對增穗數、穗粒數和粒重具負面影響;在中等肥力水平下,增施氮肥對穗粒數、粒重和總粒重的作用均較小。

本試驗根據不同施肥處理的試驗結果,對皖麥39增產提質潛力分析研究表明:施氮水平越高,增產潛力越大;施氮水平最高,其增產效果明顯。從生產實際出發,選擇適宜的增氮措施是保證專用小麥增產提質最有效的措施。

四、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束后,分別計算出每個處理的平均產量構成比、穗粒數和千粒重,并計算出各個處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產量構成比。結果表明,在不同施氮條件下(純氮:總養分),平均產量構成比和穗粒數、千粒重均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各試驗條件下(施氮水平:純N:N=4:6),最優條件為20 kg/hm~2。從總體上看,本研究得出了較高的專用小麥施氮水平。根據試驗結果可以得出:在專用小麥保優栽培中最低施氮水平20 kg/hm~2 (N:P=0.37:0.08)有利于增加小麥產量;一般情況下施氮水平20 kg/hm~2對小麥產量的影響不大。在保證總葉面積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了專用小麥單株粒重,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從而進一步增加了生產效益和收益。

五、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施氮水平為20kg/hm~2對產量和品質有明顯的改善效果。施氮20kg/hm~2處理可以提高群體產量、穗粒數、千粒重。與其他處理相比,在本試驗條件下適宜的施氮量為20kg/hm~3。專用小麥生育期長、需肥高峰多,且氮素轉化慢,施氮處理可以明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從而增加產量。在相同的施肥水平下,適當降低施肥量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和較高的投入產出比

六、建議措施

在肥料管理中,肥料的合理運籌和施肥方案安排應遵循“重施底肥、增施追肥、少施氮肥、不施磷肥”的原則,以提高專用小麥的產量為目標,確保產量指標。結合專用小麥的生育進程,分階段適時適量追施氮肥,具體應根據苗情、土壤肥力情況、品種特性和季節氣候等因素確定合理用量。根據專用小麥生育進程適時適量追肥。針對不同地區氣候和土壤條件不同,需分別進行施肥。根據不同時期專用麥的需肥特點確定施氮量。根據土壤含氮量計算氮肥用量,根據不同時期施肥的原則制定合理的施氮量。采用秸稈還田和氮肥后移等技術措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合理調整播期和播種力以確保小麥全苗壯秧為目的。

七、展望

近幾年,我國小麥生產發展迅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小麥單產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小麥生產中氮肥利用率低的問題還很突出。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化肥利用率將會逐漸的提高,但目前肥料在農業上使用比例不高,化肥使用量和施用水平都較低。要想徹底解決專用糧氮肥用量過大、利用率低、肥料投入高、化肥效益低等問題,必須對配方施肥技術進行創新。隨著人們對“中國制造”需求不斷增加及國際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在“以質取勝”的戰略指導下,發展優質專用小麥是提高我國“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開展專用小麥氮營養調控研究勢在必行。

八、結束語

施氮水平的選擇:不同施氮量會導致不同的產量表現,且增加了專用小麥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施氮時期對專用小麥的影響: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氮的吸收利用率隨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專用小麥施用氮肥的作用機理:氮肥在小麥各器官中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在灌漿中后期,通過干物質生產而轉化為籽粒產量;最終產生效益。專用小麥保優栽培技術措施:在保證總葉面積不變的前提下、降低施氮量、縮短施肥時間。保優栽培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需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參考文獻:

[1]季書勤,王紹中,楊勝利.優質專用小麥與栽培技術[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17-23,44-82.

[2]劉元東,徐令超.不同時期追施氮肥對小麥產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8(10):70-71.

[3]曾君,陳鳳,田同勇,楊冰,曾偉.不同基肥對小麥生長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3(21):23-23.

[4]李大同,朱華翠,徐春宏.興化市安豐鎮小麥氮肥施用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4):22-23.

[5]王新民,韓燕來,譚金芳,介曉磊.不同灌水條件下緩釋氮肥在冬小麥上的肥效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01(3):17-19.

作者簡介:耿丹(1988—),女,安徽宿州人,研究生學歷,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中級農藝師,小麥、玉米及花生等糧油作物栽培管理。

猜你喜歡
氮肥小麥
預計今年氮肥消費或將增加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小麥測產迎豐收
小麥春季化控要掌握關鍵技術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氮肥供應充足 春耕生產有保障
哭娃小麥
多措并舉保障氮肥行業健康發展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紀念安徽小氮肥誕生六十周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