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歷史文化資源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

2022-07-07 01:13王舒
湖北教育·中小學黨建 2022年6期
關鍵詞:雙河左宗棠中華民族

王舒

2021年10月,我被湖北省教育廳選派,作為教育部首批“組團式”援疆教師,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89團中學任副校長,主抓教學和德育工作。這是一所多民族混合編班的完全中學,有漢族、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多個民族的學生。因此,讓孩子們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了擺在我面前的重大課題。

發掘身邊的“美”,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一次休息漫步時,我途經雙河市如意廣場,發現廣場中心聳立著十根柱子,這十根柱子東西對稱,并列依次排開,遠遠望去猶如擎天巨擘,又似雙河的“定海神針”,在藍天與艷陽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回到學校我不禁問當地的師生:“這十根柱子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嗎?”“有十根柱子嗎?沒注意過?!薄八坪跏怯?,但什么意思不太清楚?!庇谑俏覜Q定去一探究竟。

原來這是十根周身布滿浮雕的石柱,自下而上鐫刻著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每一根石柱都述說著一段雙河歷史:“張騫出使”“西域置郡”“左公西征”“紅色勁旅”“凱歌進疆”……仰望石柱,輕撫石面,我感受到了厚重的歷史,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蔽覀儠r常教育學生要愛國、愛家,但愛不是喊口號,愛應該是生長的。愛國、愛家,不僅僅是愛她的山山水水,還得了解她,了解她的過去,建設她的將來,與這片熱土融為一體。家鄉的人和事不就是最好的教材嗎?把石柱上的這些人物、事跡“請”進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去認識、去了解,將家國情懷的種子埋在孩子們的心底,用家鄉的人杰地靈滋養,使其枝繁葉茂,開出最美的花。于是,我嘗試著給孩子們上了一節主題德育課——《護國英雄左宗棠》。

潤澤心中的“情”,喚醒學生情感體驗

為了讓這些隔著遙遠時空距離的歷史人物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發揮精神引領作用,我開始認真謀劃我的課堂:課前“對聯”感人物,課中“眾人”話人物,“出征”識人物,“品評”贊人物,課后延伸“閱讀”固人物。層層遞進,讓人物形象愈來愈豐滿,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這位民族英雄,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促使學生心底的情感經歷“螺旋式”上升,最終轉化為實踐的動力。

課堂以自勉聯切入,讓學生猜想對應人物,以此拉近歷史人物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接著選取與左宗棠同時期的三個不同身份的人物從三個不同角度對他的評價,有最高統治者對他的肯定,有朝堂上的“勁敵”對他的佩服,還有忘年好友林則徐對他的欣賞。借他人之口,豐富學生對人物的感知,奠定基本的情感基調。然后營造對話場景,讓學生感受左宗棠西征的艱辛,并讓他們進一步開展“角色扮演”,以此體會左宗棠力排眾議收復新疆的堅定決心。這個過程亦讓學生深刻意識到,新疆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里物產豐富,是聚寶盆,也是我國的戰略要地,守住新疆是責任,是擔當。此時學生已經與歷史人物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并且由此產生發自肺腑的愛國之情。最后是小組合作評人物,情感升華贊人物,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活動中,學生對英雄的敬愛與贊美不絕于耳。40分鐘的授課雖已結束,但幼苗的拔節才剛剛開始,課后他們還將在這份情感的驅使下帶著任務進行拓展閱讀,將“被動”變為“主動”,將“傳授”變為“自得”。

培鑄民族的“魂”,夯實文化育人基石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課程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類。以國家課程為主體,奠定共同基礎,以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為拓展補充,兼顧差異?!薄俺浞掷玫胤教厣逃Y源,注重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紅色資源,強化實踐性、體驗性、選擇性,促進學生認識家鄉,涵養家國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弊笞谔氖諒托陆俏覈飞暇哂兄卮髿v史意義的事件,它捍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顯示了中華民族抵御外辱的決心與力量,使新疆各族人民免受沙俄入侵統治。對生長在新疆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的孩子們來講,如果沒有這段歷史,就不會有今天的美麗家園與幸福生活。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彰顯的是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修齊治平的理想追求;“運糧籌款”“力排眾議”“抬棺西征”,反映的是中華男兒不懼艱險,誓死捍衛國家主權的錚錚鐵骨?!皩W問優長,經濟閎遠,秉性廉正,蒞事忠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教師帶領學生走近這位英雄人物,可以讓他們從心底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拾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立志將中華民族精神傳承下去。

對我來講,這節課可以算作一個成功的開始。在新疆這片土地上,還有許多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等待教師去開發利用:重要的紀念日、故居遺址、兵團英雄、邊防哨卡、重大事件……這就要求執教者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立足核心素養,堅持目標導向,從地方歷史文化資源中敏銳地捕捉愛國主義元素,積極構建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責任編輯/王秉乾

猜你喜歡
雙河左宗棠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一家親”中國畫作品展
雙河溶洞遐想
被乞丐教訓的左宗棠
暮年左宗棠
風景圖
哪項世界遺產被 譽為“中華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抗震救災隊
季札掛劍
退居雙河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