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體系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2022-07-07 23:16楊娜李國柱
食品安全導刊 2022年6期
關鍵詞:體系建設食品安全對策研究

楊娜 李國柱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國家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日益增加。食品作為維持人類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對人們的健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有重大影響。食品安全檢驗應當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督力度,從而促進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為此,本文主要分析并解決了食品安全體系建設中當前常見的食品安全檢測問題,以期推動食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對策研究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od Safety System

YANG Na1, LI Guozhu2

(1.Alaer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Comprehensive Testing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 Alaer 843300, China; 2.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the First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Alaer? 8433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various countrie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issues. Food, as the basic material to maintain human life activitie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Food safety inspection should tak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means, but also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food safety work,?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food safety level.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solves the current common food safety testing problems in the food safety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Keywords: food safety; system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近年來,各地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形成了較大的社會影響。有效處理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對目前在食品檢測系統上面臨的問題進行正確分類,并給出更合理的處理舉措。

1 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概述

食品安全檢驗質量檢測體系包含了食品衛生規范子系統、行政監督子系統、調控政策子系統和食品衛生質量檢驗子系統。而與各種子系統密切相關的規范是政府進行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主要前提,由于食品安全問題對人們的健康有較大危害,相關部分應出臺相關的檢驗規范,使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越來越標準化[1]。

2 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問題

2.1 食品致病性微生物污染

部分細菌存在腸道致病性,特別是通過飲用含有致病細菌的食品很易產生病變,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致病菌也是造成食品衛生安全事件的主要影響原因,目前常用的致病菌通常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變形桿菌、李斯特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2]。

2.2 食品原料污染

除去微生物污染以外,在農作物栽培的整個過程中,人們為了除病蟲害以及增產增收,會使用大量的農藥、肥料等,造成農產品農藥殘留和亞硝酸鹽超標,而在其進入市場后,若人們大量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甚至會導致食物中毒。在飼養的整個過程中,為滿足相關產品要求,養殖戶往往會使用過量的獸藥、激素等,從而使畜牧生產中獸藥殘留超標,并增加了食用安全隱患。

3 食品安全檢測系統中的問題分析

3.1 檢測技術陳舊,尚無統一檢測標準

相較于西方國家而言,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技術水平相對比較落后,且檢驗方法的規范化程度也較低,尤其是對新型食品添加劑檢驗能力欠缺,缺乏具體的檢驗標準規范,檢驗技術水平還無法適應當前市場發展變動。所以,當市場上出現了新型的食品添加劑后,食品安全檢驗技術不足以檢測應對,造成了大批的不合格商品進入我國市場中。此外,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抽查和免檢制度的疏漏也是食品檢測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3]。

3.2 檢驗檢測職責不清,成效不佳

現階段,主要的食品安全檢驗手段大致有2個類型,即自檢或委托檢驗。不過食物檢驗部門因為檢測工作不清楚,從而會產生各監督部門間的工作不清晰,彼此推卸責任。所以,在內部出現工作不清、互相推諉的時候,就造成了食品生產商的逃檢、漏檢。此外,人們的權益受到威脅時,經常出現無處投訴的情況,從而無法保障消費者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4]。

3.3 城鄉教育水平不均,食品檢測能力差距大

由于城市區域面積遼闊,各個地方的經濟水平差異,特別是城鄉之間的差異性很大,造成了食品安全檢測能力也有一定差距。由于城市區域經濟發展較快,對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視程度較高,農村相比城市經濟發展較差,對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視程度也較低,導致食品衛生檢驗能力差異較大。

3.4 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推廣。缺乏完善的市場準入機制,對食品行業的規范管理,沒有合理的規范,導致食品檢測工作沒有達到指定的位置,導致很多食品檢驗機構不具權威性,也大大增加了食品檢驗監督管理的難度。不完善的市場準入機制會使各行業形成不合理的壁壘,對檢測機構缺乏規范的管理,管理機構沒有資質,中介組織過于介入,國有檢測機構難以實施有效的管理,導致行業之間形成壁壘,影響檢驗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4 關于食品安全系統建設的具體措施

4.1 統一完善安全檢驗檢測標準

當前,全國許多地方的食品安全檢驗標準并不統一,必須提高信息平臺和信息庫數據的準確度和統一性,有效地集中使用信息系統中的資料,檢驗人員才能夠通過數據信息及時反映信息的正確性,從而最大化地利用信息平臺的功能。同時建立信息部門,由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以及對信息資料的管理等工作,從而充分地發掘最有價值的信息資料,并利用信息平臺及時公布信息。例如,可以把資質認證中不合格的檢驗機構和存在違規操作的組織及時公布在信息平臺,從而第一時間規避風險[5]。

食品安全檢驗標準的統一,需要通過衛生部門、農業部門、工商部門和質監機構等幾個部門的協作,首先要先分析當前食品行業領域標準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再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檢驗標準,并對不合格的企業規范加以處理,如產品交叉、重疊。針對與國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定不符的食品生產標準,實施取消審批,進一步優化食品安全資源配置,完善行業標準,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同時,由于檢測結果采用的檢測技術之間有非常重要的聯系,而在當下自然環境中,也存在多樣的食品安全問題,需要積極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檢驗技術和成功經驗,使之在食品安全檢驗測試的工作中,靈活發揮有效的作用。以前沿科技理念為基石,逐步健全相關管理體系。此外,國家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增加投入,加強對各種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檢驗研發的工作力度,整體檢驗工作效率,并制定相應的食品安全工作檢驗規范,從而進一步對考評制度加以健全,制定具體的獎懲制度,對存在問題的環節加以嚴格追責問責,以此來保證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有效進行。

4.2 明確部門職責,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效率

針對當前由于市場經濟發展不均衡,造成食品衛生檢驗安全分配不均情況。重點解決舉措是整合食品衛生綜合檢驗分析職能,重點包括3方面。①保健食品檢驗體制多元化。重要的地區的食品安全檢驗部門必須整合冗余處理檢驗組織,以減少不必要的食品安全檢驗費用,從而減少檢驗部門間的責任拈輕怕重問題。②明晰劃定保健食品檢驗組織范疇,減少保健食品檢驗工作過程當中的資源耗費。透過對保健食品檢驗組織實行地域劃分,實現地域信息管理,以免生成檢驗設施閑置浪費現狀。③明確地界定了食物檢驗機構部門職責范疇,并將逐步研發出全新高效的食物檢驗方法,檢測部門也必須不斷采用新技術手段。

另外,還需要由有關部門確定具體負責范圍,將相應責任逐步落實到個人,當由于個人因素導致的食品安全機構檢驗檢測工作中發生問題時,需要針對情節嚴重程度進行相應的懲罰。而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在司法方面沒有刑事裁判權力,企業內部發生不規范行為時,就需要在第一時間提供相應依據,交由上級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進行具體的調查處理。同時,逐步培養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的協同力量,并加大了相應監督力量。相關機關還需要積極運用輿論監督和傳媒手段,以提高有關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工作透明化和開放度,對有關檢查補漏工作加以完善,并讓有關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接受有關規定約束,以此提高整體的檢查效果。

4.3 明確資質認定及行為制度

評價管理體系能否完善的重要標準之一是認證食物檢驗檢測人員資格。資質確認制度科學合理能確保食品安全檢驗管理體系的完善,必須確保每個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充足,每個人員都要持證上崗,科學地進行食品衛生檢驗管理工作。當前我國食品衛生市場準入標準中還是存在一些缺陷,并沒有嚴格規范檢驗管理工作,食品安全檢驗機構的法律權威性還不夠。因此,食品安全法律與法規是食品安全管理檢驗管理體系的有力后盾,相關部門必須依據法律與法規進行食品衛生工作,我國食品企業必須按照法律與法規開展合法生產,消費者必須利用相關法律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報刊、新聞、網絡平臺,大力宣揚和傳播有關食物安全工作的法律規定,把食物安全管理工作落在實地,對損害食物安全工作的非法公司和個人實施嚴格懲罰,做到有法必依。

4.4 搭建信息平臺

食品安全檢驗和檢測功能的重疊是重要的因素,食品安全檢測程序復雜,甚至標準不一致,重復檢驗和檢測。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主管部門需要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對檢測機構進行審核,構建安全高效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3]。相關部門必要建立專門的信息平臺和數據庫。信息系統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信息資源,檢測人員可以及時對信息進行反饋。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一機制的優勢,有必要建立信息管理部門。如果由專業負責人管理信息資源,搭建信息資源平臺,信息的價值可以在有效期內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例如,通過信息平臺,可以及時發布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是否合格。

4.5 借鑒優秀經驗

發達國家在食品檢驗檢測經驗和技術儲備方面優勢明顯。在這方面,中國應該主動學習,擴大國際活動和交流。例如,管理部門、技術部門和信息部門可以設立專門的、高素質的、高層次的人才團隊。這對中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系統的技術創新、管理效率的提高和信息的利用都有較大的作用。

5 結語

本文主要從當前食品安全檢驗測試體系的主要問題入手,以目前的實際狀況為基礎,針對建立健全的食品行業檢驗檢測體制,提供了若干建設性意見。優化食品安全和食品衛生檢驗體系,有助于消費者樹立健康安全意識,增強食品生產者的社會責任心,同時完善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通過增加設備、改善技術手段和健全檢驗機制,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食品衛生檢驗標準。食品安全的檢驗與檢測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夠實現的,需要不斷完善,為食品安全工作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趙德余,唐博.上海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體系建設現狀、問題及對策[J].科學發展,2020(9):84-89.

[2]張琳琳,金江軍.食品安全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策研究[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19(2):16-20.

[3]劉健.在新農村建設中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20(1):212.

[4]徐健.關于我國營養與食品安全檢測標準的探討[J].現代食品,2019(10):106-109.

[5]藍樂琴.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與管理實施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5(3):84-93.

猜你喜歡
體系建設食品安全對策研究
唐山高新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建設農業政策性信貸擔保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新媒體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特點和作用
警犬使用法制化體系建設初探
關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職院校建設中的若干思考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