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人文關懷在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2022-07-07 00:30朱媛周碧云
智慧醫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肝病人文關懷護理

朱媛 周碧云

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肝病采用人文關懷護的理效果。方法:納入感染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8例肝病患者,隨機分組形成A組(n=39例,常規護理)、B組(n=39例,增加人文關懷護理),比較患者心理狀態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B組SAS、SDS評分低于A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A組(P<0.05)。結論: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中傳遞人文關懷,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效果。

關鍵詞:人文關懷;感染科;肝病;護理

在社會的不斷進步下,醫學模式得以優化,個人保健意識逐漸增強,患者對護理服務工作的質量有了更高的期待;且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護理服務作為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也受到醫療機構越來越高的重視。而在和諧社會理念的引導下,關懷照顧逐漸發展成為護理專業的核心與精髓,有學者提出關懷為護理服務的本質,而人文關懷則是關懷的核心,其堅持以人為本,以人道主義精神為根本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滿足患者提出的需求,并給予患者人格與尊嚴上的關懷??紤]到感染科肝病患者病情嚴重,疾病的傳染性使患者身心負擔加重,人文關懷能夠更好的滿足患者護理服務需求。為此,本次納入78例樣本探究人文關懷的臨床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感染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8例肝病患者,隨機分組形成A組(n=39例)、B組(n=39例),其中A組20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33~71/(57.57±3.28)歲;B組21男性、18例女性,年齡30~75/(57.62±3.41)歲。一般資料可比(P>0.05)。

1.2方法

A組行常規護理:按照護理常規程序落實護理工作。

B組增加人文關懷護理:①轉變服務理念。思想意識是行動的先導,在人文關懷護理下,需積極轉變護理人員服務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為核心的服務思想,徹底摒除常規護理程序下僵化的思維,打破僵硬模式的束縛,增加人性化護理服務內容。具體落實護理服務工作時,將人文理念與每個護理環節結合,讓患者感受到真正的關懷、照顧,逐漸放松心態,提高身心舒適性;積極主動了解患者需求,不斷完善護理計劃、豐富護理內容;及時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業務水平與服務意識,做好對細節的把控,改掉落實服務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在工作中積極表現出熱愛,并傳遞給患者,使積極的情緒感染患者。②營造人文環境。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確保所有護理服務均以加速患者恢復、緩解癥狀為目標,并基于此為患者創造良好的、舒適的、溫馨的康復環境。感染科肝病護理過程中,應保持病室環境的溫度、濕度適宜,每日有充足的時間接受光照,感受太陽帶來的溫暖,起到正向啟示作用,減少患者內心的陰霾;結合患者年齡、職業等因素在墻上置放能夠有助身心放松的山水畫,在病室合理的位置擺放綠植、鮮花,在床旁、通行兩側墻壁粘貼安全警示語,在走廊內設置宣傳欄展開自我保健、臨床護理知識宣傳;并根據患者需求,設置公共的微波爐、飲水機等設施;每日定時進行病室與科室內公共區域消毒,做好清潔,定期更換床單,及時了解患者在生活護理上提出的需求,并尊重患者隱私、宗教信仰、民族習俗,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要求,讓患者感受到尊重。③規范護理行為。護理過程中語言行為均是向患者傳遞人文關懷的載體,應規范行為,展現出自身的專業性,并減少通知式、命令式的溝通方式、說話語氣,盡量以關切的態度、商量的態度同患者溝通,并采用“您別擔心”、“您有事及時聯系我”等禮貌用語,增強護理服務的文明性,讓患者感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④加強心理護理??紤]到患者病情的嚴重性、傳染性,承擔著繁重的經濟壓力等因素,應站在患者角度理解其內心的焦慮與苦悶,積極的與患者溝通,糾正患者對疾病及治療的錯誤認知,以成功治療病例對患者進行引導,使其增強信心,對恢復健康產生強烈的憧憬與滿心的希望。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心理狀態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分數越低心理狀態越好。②護理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所獲數據經SPSS25.0軟件分析,以(%)與()體現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χ與t檢驗,P<0.05時差異明顯。

2.結果

2.1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護理后B組SAS、SDS評分低于A組(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B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A組(P<0.05)。見表2。

3.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感染科肝病患者護理中增加人文關懷,患者不良心理有明顯改善,且護理效果顯著提升。人文關懷核心在于對人、人性價值的肯定,提出自由平等以及個性解放的要求,并主張尊重所人的理性思考,對人精神生活展開關懷。2010年衛生部在全國展開衛生系統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中提出要以患者、社會、政府滿意為醫療護理服務的標準,且優質護理服務要始終遵循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從而推動人文關懷與臨床護理工作的深入結合。在具體護理中,積極轉變觀念,為患者治療、恢復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并規范自身行為,在語言與行動上均展現出對患者的尊重、關懷,對患者心理也給予高度重視,及時改善心理狀態,使患者身心保持舒適,因此,取得理想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中傳遞人文關懷,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于海燕.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在肝癌住院病人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9):138+142.

[2]趙虹霞,張平.人文關懷在肝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6):110.

[3]陳志萌.人文關懷在肝病護理中的應用策略與優勢探析[J].健康之路,2018,17(09):190.

作者簡介:朱媛(1994-12),女,漢族,江蘇淮安人,本科,職稱:護師,主要研究方向:護理周碧云 女漢漢族,江蘇南京人,大專,職稱:護師,研究方向:護理。

猜你喜歡
肝病人文關懷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性化護理模式對肝病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
整體護理干預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預防工傷事故的重要手段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肝病切勿以肝補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