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解析及養成

2022-07-07 02:16金路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5期
關鍵詞:引導策略當代大學生

金路

摘要:價值觀是人的世界觀的組成部分,是一個人行為的原動力。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不僅和本人的需要、理想、信念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且與其經濟狀況、社會地位密不可分,甚至影響著他們的品格形成。因此,解析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并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解構,闡述了引導大學生養成正確價值觀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解析;引導策略

引言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主流是健康、積極向上的,但由于市場經濟負面沖擊和不良社會風氣影響、西方思想文化滲透、網絡消極信息侵蝕,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也存在著個體本位凸顯、功利化取向突出、價值追求庸俗化、道德情感淡漠、知行不一等問題。因此,本文認真分析了這些問題及其成因,并針對性的引導大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狀解析

(一)自我意識增強

大學生有很強的獨立意識,遇到問題善于發表個人見解,他們被認可、被尊重的意識和高中階段相比更加強烈。這是大學生自我意識覺醒、思想意識提高的表現,也是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但現代文明的發展與進步,也給大部分大學生帶來困惑,受當今多元文化思潮和西方利己主義價值觀念的沖擊,他們更多的是強調個性張揚、注重個人的利益,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以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為重,這直接影響著我國未來人才的質量。

(二)責任意識下降

在這個競爭的時代,需要的是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激情青年,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做好每一項事業的前提。然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是當今大學生的真實寫照。課余時間,讀書、看報者寥寥無幾,沉迷于網絡游戲、網上聊天、人際交往的人外有人。他們對國家出臺的新政、國際形勢的變化漠不關心,對國家領導人的更替全然不知,他們不能將國家的命運與個人的發展融為一體,這必將導致大多數學生和社會疏離。他們缺乏對社會的真正了解,缺乏為他人、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樣的人才令時代擔憂。

(三)價值追求庸俗化,享樂思想滋長

改革開放以來滋生的社會不良風氣,不斷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大多數大學生能夠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一義共同理想,避免價值追求的庸俗化,抵制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但是,也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難以抵抗不良之風的沖擊和腐蝕,隨波逐流,他們崇尚拜金主義、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盲目崇拜權利和金錢,讓一部分大學生不能認真學習、刻苦鉆研、不斷進取,反而熱衷于鉆營投機、請客送禮,拉攏關系,價值取向明顯庸俗化。

二、影響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因素

(一)社會因素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高速發展和市場日趨繁榮,對外開放的負面影響也開始顯現,如利益至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在中國大地生根發芽。領導干部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損公肥私、損人利己等腐敗現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讓他們感到迷茫,甚至萌生“當官發財”的思想,從此陷入利益的漩渦,最終形成人情淡薄、自私狹隘、功利心重的個性品格。

(二)學校因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體制也隨之改革,市場經濟的效益觀念等直接沖擊了高校的辦學思想、管理模式和服務體制。利益分配、風險責任、優勝劣汰等市場經濟的元素直接作用于大學生的價值觀,直接關系著他們選課、擇業、社會實踐等。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長期、深刻的影響,是學校教育不能取代的。事實證明,家庭的教育方式、父母之間的關系、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家庭住址、父母的文化層次和修養、父母的生活方式等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影響很大。

(四)自身因素。

當代大學生有著強烈的主體意識,但心理發育還不成熟,思維方式單一,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還很欠缺,遇事容易沖動,有個人英雄主義情結。如果家長、學校、教師不能及時做出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因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而誤入歧途,也會對事物的價值產生錯誤認知,這對國家、集體和個人都是有害的。

三、引導當代大學生養成正確價值觀的策略

(一)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核心,在大學生中認真開展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的教育

青年的社會責任感關系著祖國的未來,關系著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也是一個青年立志成才,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責任是錘,敲響奮進之鐘責任是石,砒礪意志之劍責任是風,鼓滿事業之帆責任是筆,繪出人生之畫。因此,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抓住了這個根本,思想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學習才有不竭的動力,高校學風才能根本上得到好轉。而進行這一教育,最好的教材就是中華民族社會為本、國家至上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只有不忘根,不丟魂,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我們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宏圖偉業。

(二)提高馬列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針對性

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目標,緊密聯系學生人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實際,開展“兩課”教學。真正把講授馬列主義理論課的過程,變成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熱點問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

(三)注重學生道德行為的養成,在積極的道德實踐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僅憑課堂講授和學生黨團組織生活中的討論啟發是遠遠不夠的,最根本的途徑是學生的道德實踐。只有經常性的道德實踐,才能使學生把正確的人生信念內化為正確的人生行為,并逐步形成一種穩定的人格習慣。也只有經常性的道德實踐,才能發現學生人生觀和道德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便隨時加以教育和糾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事求是地解析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就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現狀,及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討,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寶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取向存在的問題、成因分析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27.

[2]郭秀麗.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特點、成因與引導策略[J].南昌高專學報,2009,1.

[3]萬寧寧.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形成原因及對策分析[J].教學理論,2011,1.

猜你喜歡
引導策略當代大學生
試論網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策略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策略
淺析微信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正義觀培育的路徑探析
《一見鐘情》現實意義簡析
當代大學生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念探析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策略
捕捉靈動話題,催生日記寫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