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教育視域下中小學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2022-07-07 02:16閆二轉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35期
關鍵詞:基本功訓練美育

閆二轉

摘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美育教育的要求下,中小學舞蹈課程的設置越來越完善,舞蹈基本功訓練作為舞蹈教育中的重要一環,更應注重科學性、系統性:一是根據學生年齡階段劃分基本功訓練難度,二是根據身心發展特點調整基本功訓練方式。本文深入探討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特征的基本功訓練方式,以期規范中小學基本功訓練方法,加強中小學舞蹈美育教材體系建設,加快藝術學科創新發展。

關鍵詞:中小學舞蹈教育;基本功訓練;美育

一、中小學舞蹈基本功訓練的概述

中小學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方式多借用芭蕾舞基本功訓練法,在對中小學生進行舞蹈基本功的訓練后,可有效改善中小學生駝背,彎腰等壞習慣,在舞蹈訓練中形成良好的體態。我們將中小學舞蹈基本功訓練分為熱身訓練組合、地面訓練組合、把桿訓練組合、把下訓練組合幾個方面,現對其進行分析:

第一,熱身訓練組合,熱身環節有高抬腿、兔子跳、烏龜爬、仰臥起坐、俯臥挺身等多種動作及訓練方式。訓練時可根據學生年齡段來擇取適合的方式對學生的肢體進行課前活動。

第二,地面訓練組合,更適合初學者和低年級學生。地面訓練的起步是勾繃腳練習、橫豎叉練習、下腰練習等。把上訓練組合更適合中學舞蹈基本功練習,把上動作可分:壓腿,踢腿、擦地、腰部訓練組合等。其難度和強度會逐漸加大,加入抱腿練習和把桿動作練習。采用芭蕾舞基本功中的控腿及跳躍來針對身體核心區域穩定進行訓練,從而提升身體的控制能力。把下訓練組合,可以在把上訓練組合的基礎上脫把練習,如擦地組合,蹲組合都可以在把下進行練習,要求與把上一致。

對于中小學生而言,無論是把上還是把下,其基本功訓練應該多采用單一性訓練組合,針對性的進行力量和柔韌度的訓練。除此之外,舞蹈基本功訓練還可以運用瑜伽球、拉力繩等訓練器材進行輔助訓練,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能夠達到一定的訓練效果。通過以上基本功的訓練,中小學生的軟度和開度得到一定解決,在舞蹈完成度和表現力上也會上升一個高度。

二、中小學生身心特征的基本功訓練方式

(一)根據年齡階段劃分基本功訓練難度

舞蹈基本功訓練要根據學生年齡來制定訓練強度和難度,根據學生骨骼發育科學安排基本功訓練內容,是學生盡量避免傷害。本文按照小學7—12歲、中學12—16的學生年齡段來分基本功訓練難度為兩個階段。

7—12歲是尚未開始正規舞蹈專業訓練之前的年齡,難度較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力量訓練,有針對性的對各個部位的開度、軟度和能力進行訓練,力量訓練可以通過模仿兔子跳、烏龜爬等方式訓練肌肉的耐力和強度。開度訓練是在壓腿爬胯的基礎上進行躺地踢腿,不斷拉伸腿部肌肉和筋骨,為以后的地面組合打下基礎。12歲以前是正規舞蹈訓練的低年級階段,12歲學生在已掌握力量和開度的基礎上,學生需要注重掌握動作用力的正確方法,基本功訓練切忌蠻力。

12~16歲是舞蹈教育的中年級階段,在這一階段中重點提高技巧能力,在之前的訓練基礎進行拔高,以舞蹈技巧為例:在低年級所練習的前橋,側手翻的基礎上加入擺腿速度練習后便可進入空中技巧的練習。在高年齡階段,要采取加大訓練負荷的方式及采取力量與速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基本功訓練。所以速度性訓練尤為重要,在單一舞蹈技巧上進行重復練習,例如:平轉和串翻等“轉”類技巧的訓練?!疤鳖惣记稍趧幼骱蛣幼鞯你暯铀俣壬弦惨M行細化訓練,在大跳前的起范與錯步,大跳后的收尾動作都應做到一氣呵成,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二)根據身心發展特點調整基本功訓練方式

基本功訓練方式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身體和心智的發展存在主體性,所以在基本功訓練的共性發展下也應該有個性化發展,在基本功訓練過程中注意學生反饋,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從學生身體和心智是主體經驗的兩個不同方面合理制定基本功訓練計劃。在中小學舞蹈基本功訓練的教課內容上要重視技巧美的訓練,培養學生重心意識,協調學生呼吸和用力方式,科學合理的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調整基本功訓練方式。

第一,中小學基本功訓練應協調學生呼吸方式,協調學生呼吸方式是中小學基本功訓練的要義之一,舞蹈的呼吸與動作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呼吸有長段,急促的呼吸與舒緩的呼吸會使得舞蹈質感有快有慢。外化的動作是內在呼吸的表現,兩者相契合才能將動作的張力表現。尤其將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的“身韻”呼吸組合作為中小學基本功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協調學生的呼吸方式,并且從呼吸過程中了解身體這個小宇宙。

第二,中小學基本功訓練應培養學生重心意識,學生身體重心沒控制好會使得學生做動作不穩,容易受傷。重心多由下半身來控制,學生中段的核心訓練與下盤的穩定訓練都對重心意識的培養有很大的作用。中段的核心訓練指針對腰、背、臀部肌肉力量的訓練,可以通過腹肌、背肌的訓練增強核心學生做動作時的穩定性。下盤的穩定可以通過擦地、蹲、控制等訓練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在訓練過程中指導學生去感受重心的移動,重心的位置越高,穩定性越小,所以注重中段和下盤的訓練有助于學生培養重心意識。

第三,中小學基本功訓練應重視技巧美的訓練,技巧美是需要學生在掌握技巧的形之外,對技巧背后所傳達的背景理解之后才能在舞蹈表演上達到美的境界。所以在技巧訓練過程中不能以“難”取勝,那就變成了雜技。不論技術技巧難易程度如何,都要展現優美的姿態和動人的情感。

三、結論

舞蹈自古以來都具有強身健體,增強人際交流的功能,這些功能對于正在發育期的中學生是十分重要的。舞蹈基本功訓練必然要結合著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條件,年齡特征,對中小學的重心意識,呼吸方式,技術美的展示進制定課程。此舉有助于發現舞蹈基本功訓練在美育教育中的得與失,推動舞蹈課程在中小學的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謝靜.素質教育舞蹈課綜合融化理論的實踐意義[D]. 2016.

[2]李雪虎. 淺談舞蹈教育在美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

猜你喜歡
基本功訓練美育
“新美育”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探索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搶籃板球的技術、配合及訓練
技工院校烹飪專業(中式烹調方向)基本功實訓教學的工學一體化設計
美育教師
淺談健身氣功中的“基本功訓練”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當前學校美育實踐中值得注意的若干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